该书首先从实证角度提出中国转轨时期证券市场若干需要解释的现象;其次,从学术研究的传统出发对投资者行为的理论进行回顾与解读,阐述了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理论框架及行为金融理论框架下的投资者行为,在对两种框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投资者行为的一般理论框架,在研究中国转轨时期证券市场三类具体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对中国证券市场“齐涨齐跌”、股票价格对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基金组合投资的集中度等经济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该书的理论基础较为雄厚,研究成果对深刻认识当前的资本市场现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本书首先实证研究了中国转轨时期证券市场若干需要解释的现象,以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框架,通过研究三类约束条件,即信息、知识与心理约束,产权约束与交易费用约束等,对中国转轨时期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行为及其所导致的市场现象进行了阐述。
0 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本书的研究思路、结构与主要观点
0.3 研究的方法
0.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中国证券市场几种现象的实证描述
1.1 基金投资策略与持股集中度分析
1.2 股票价格波动过程中的“齐涨齐跌”
1.3 中国证券市场反应不足与过度反应
2 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理论框架的投资者行为
2.1 确定性情况下的投资者行为
2.2 不确定性情况下的投资者行为
2.3 基本的资产定价模型
2.4 动态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
2.5 新古典投资者行为理论的应用
3 行为金融理论中的投资者行为
3.1 概述
3.2 非标准偏好下的投资者行为
3.3 套利行为的局限性与风险
3.4 几种典型的行为金融理论模型评介
3.5 行为金融理念在证券市场中的应用
4 投资者行为的一般理论框架
4.1 新古典投资者行为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的比较
4.2 新古典和行为金融理论解释力的不足与根本问题
4.3 新制度经济学意义上的修正与结论
4.4 投资者行为的一般理论框架
5 中国转轨时期证券市场具体约束条件分析
5.1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变迁的历史简述
5.2 中国证券市场的约束条件考察
5.3 中国约束条件的改进路径
6 中国证券市场几种现象的经济解释
6.1 股票价格“齐涨齐跌”的经济解释
6.2 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程度差异的经济解释
6.3 对基金组合投资集中度的经济解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