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中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把人性的邪恶定义为一种心理病,必须面对并正视它,进而能以更严肃的态度看待人性之恶。LIVE 反过来就是EVIL。恶──摧毁的是肉体的生命还有心灵的成长。生命的大爱是治疗邪恶的良方。作者是一个精神科医生,他举了数个诊治个案,来说明他想要说的慨念。细读这些病例,一开始是惊诧世上为什么会有这种人,但是回心一想,其实个案中人物所做的事是很普遍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邪恶心理学(真实面对谎言的本质)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美)史考特·派克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书的其中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把人性的邪恶定义为一种心理病,必须面对并正视它,进而能以更严肃的态度看待人性之恶。LIVE 反过来就是EVIL。恶──摧毁的是肉体的生命还有心灵的成长。生命的大爱是治疗邪恶的良方。作者是一个精神科医生,他举了数个诊治个案,来说明他想要说的慨念。细读这些病例,一开始是惊诧世上为什么会有这种人,但是回心一想,其实个案中人物所做的事是很普遍的。 内容推荐 本书原名的直译是《撒谎之辈》(People of the Lie),内容则是试图建立一套《邪恶心理学》。作者一开始就提醒读者:《这是一本危险的书》。本书以《邪恶》为题材,由此揭示人性的脆弱与坚强、人生的痛苦与希望,至少是化解人间灾难的重要一步。 目录 第一章 与魔鬼订约的人 死亡念头的浮现 典型的强迫妄想症 回忆童年往事 与魔鬼订约的乔治 真实面对自己 第二章 邪恶心理学的雏形 邪恶心理学的模型与奥秘 科学、宗教与邪恶问题 邪恶会扼杀生命力 邪恶心理学与宗教心理学 巴比及其双亲的个案 被认定的病人——代罪羔羊 能趋善避恶的反感作用 恶与罪 无罪之人罪无可赦 自恋与意志 人性之恶的源起l 第三章 面对日常生活的邪恶 罗杰及其父母的个案 孩子是邪恶的受害者 哈利与莎拉的个案 心灵疾病及邪恶的命名 邪恶是众病之首 不说话的安吉拉 比莉的蜘蛛恐惧症 第四章 查琳——发人深省的个案 谜样的查琳 恋亲情结 完全自闭 神奇机器之梦 双输 邪恶与权力 如果旧事重演…… 第五章 美莱村屠杀事件——检视群体之恶 巴克特遣部队 群体之恶 攀登集体责任的阶梯 群体驱策力:依存及自恋 分工化的群体 大型的分工化群体:军队 最大的群体:一九六八年的美国社会 人类杀生 预防群体之恶 第六章 危险与希望 邪恶心理学的危险 道德判断有何危险 以科学权威进行道德判断的危险 滥用科学的危险 科学家及治疗医生的危险 透视“邪恶”的危险 爱的方法论 试读章节 在十月初的某个下午之前,乔治总以为自己的生活无忧无虑。他所挂心的事与一般兼顾业务人员、丈夫、父亲三种角色于一身的人无异。他也像一般的屋主一样,担心家里的房子不时漏水,或是经常要整理草坪!乔治这个人有洁癖,要求大小事做到井然有序。他就是那种碰到草稍微长高了,或是房子的油漆略有瑕疵,就可能挂心到极点的人。每到夕阳西斜的傍晚时分,总会有一股伤感与恐惧,莫名其妙地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乔治不喜欢黄昏时刻。然而这样的情绪不过只是短暂的伤感而已。有时当他忙于业务,或是不巧刚好天黑了,他甚至不曾留意太阳已经下山! 乔治是天生的顶尖推销员——英俊、能言善道、举止从容、擅长说故事。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豪夺美国东南部的销售区。乔治推销的产品类似易拉罐咖啡的塑胶盖子,市场竞争激烈。他所任职的公司是全国生产该类产品的五家公司之一。两年之内,他从一位业绩颇佳的业务人员手中接管了公司划定的销售区。乔治一秉重秩序、守规律的特质,使得销售额增加了三倍。在他三十四岁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让年薪与佣金轻轻松松达到六万元;可以说是事业有成! 死亡念头的浮现 问题的征兆始于蒙特利尔一地。公司派乔治前往参加塑胶制品厂商年会。会议在秋天举行,他和太太葛萝利亚都不曾见过北方秋天的叶景,于是,乔治决定带她同行。蒙特利尔的叶景优美雅致,餐厅出色,葛萝利亚的心情好极了!他们俩玩得很愉快。开会之余,他们另外安排节目。行程的最后一天下午,两人双双参观大教堂。之所以到教堂,并不是因为他们是教徒——葛萝利亚不是顶虔诚的新教徒;乔治则一直忍受母亲狂烈的宗教信仰,对教堂没半点好感。但是,他们仍把教堂列为观光名胜之一,前往一游。乔治觉得教堂里幽暗的气氛笼罩,感到兴味索然。葛萝利亚在教堂兜转完毕,乔治的心情随之开朗了起来!两人走出教堂,阳光迎面而来,乔治瞥见大门附近有一个小型奉献箱,略为迟疑地停了下来。一方面,他一点儿也不想将钱投进箱子里,或是捐钱给任何一间教堂。但另一方面,有种莫名的恐惧涌了上来,他害怕不捐钱会因此危及了稳定的生活。这种恐惧令他不知所措。乔治很理性。不一会儿他突然想到捐一点小钱,应不为过;就像支付进出博物馆或游乐园的门票费用一样合理。因此,他决定:如果口袋里的零钱数额不多,就捐出来。零钱的确不多。于是,乔治数了五十五分的小额硬币,悉数丢进奉献箱里。 就在那一刻,一种念头首度袭上心头,好比晴天霹雳般真实的一击,全然的出其不意,让他一阵茫然,不明所以。还不仅只是个意念而已,而像是猛然间刻画在心头的字语: “你活到五十五岁,就会死了!” 乔治将手伸进口袋找皮夹。旅行支票占多数,除此之外只有一张五元、两张一元的钞票!他从皮夹里抽出零钞,塞进箱子内。然后,紧握葛萝利亚的手,向门边冲出去。葛萝利亚问乔治出了什么差错。乔治告诉她,突然觉得身体不适,想要回饭店休息。他甚至连自己从教堂的台阶走下来,挥手招计程车,都不记得了!直到乔治回到旅馆,神志不清地躺在床上佯装生病,惊慌之情才逐渐释然! 第二天飞往北卡罗来纳州家园的途中,乔治的心情平静,充满自信,把那件意外尽抛在脑后! 两星期后,乔治驾车前往肯塔基州洽谈业务,沿途看到“前有弯路”、“时速四十五英里限制”的警告标志。车子驶过路标之后,另一想法产生了!几个鲜明大字深深地刻印在乔治的脑海中:“你四十五岁就会翘辫子了!” 接下来的一整天,乔治觉得很不安。可是这一次,他能用稍微乐观的角度来衡量这件事。前后两次的念头都和数字有关。而数字充其量只是数字,既抽象又无意义!如果确有其义,那么这两个数字为何会有不同?先是五十五岁,如今又变成四十五岁。如果数字一致,也许他会真的担心,但这只不过是无关紧要的数字罢了!第二天他又依然“故我”。 过了一星期,就在乔治开车到某个郊外,车子驶进北卡罗来纳州北安普顿市,路标出现时,第三次的想法浮现脑海:“会有一位叫北安普顿的人来杀你!”乔治真的担心起来了!两天后,他开车经过一处废铁道,又有“念头”浮掠而过:“只要你一走进那栋大楼,屋顶就会倒塌。把你压死!” P1-3 序言 本书颇具威胁性。 我之所以要写,是因为我想有人需要它。我相信,本书可以达到全面的治疗效果。 然而,我也是抱着惶恐、戒慎之心来执笔。因为本书可能造成伤害——使某些读者陷入阵阵痛苦。搞不好更糟——有些人还可能滥用书中的内容去伤害他人。 我曾经事先询问判断力与操守都很不错的读者:“您认为本书中所探讨的人性之恶,算不算不道德?”他们全都不以为然,其中某人还补充说道:“我们教堂里曾有人说:‘就连圣母玛利亚也能让人产生性幻想哩!’” 尽管这样直截了当、简洁有力的反应颇切合实际,但我还是不太放心。倘若本书造成任何的伤害,谨此对我的读者以及社会大众致歉。同时,也恳请各位小心应付、谨慎以对。 所谓小心应付、谨慎以对,其中也包括付出爱心。如果本书揭开了你内心的伤痛。请一定要宽容自己、爱自己。如果有一天你发觉邻居心怀不善。也请你以温暖的胸怀及爱心善待他们。所以。务必小心应付——用您全心全意的关怀!诫世人:“要憎恨罪恶,爱有罪的人。”一旦真正因此而看清邪恶之人,那么“上帝的恩典就会降临己身”。 将某些人贴上邪恶的标签时,我是用极度严苛的价值标准,我所信靠的主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这一段话经常被引述,然而主耶稣不是要我们永远不可以评断邻居。他还继续说道:“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一至五节)耶稣是要我们极度的小心.以伟大的爱心来论断他人。而所谓的小心与爱心,都是先从自我论断开始。 若不能先正视人性之恶,就无法针对人性之恶对症下药!面对人性之恶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不少人认为我的前一本书——《心灵地图》(The Road Less Traveled)是一本佳作。它可不是一本“好”书,而是探讨人性的黑暗面;绝大部分攸关人类社会中最坏的分子——也就是我老实不客气指称为邪恶的那一群。对这些人下判断有其必要。本文的主旨即是要阐明:这些特殊的对象及一般的人性之恶,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不能只是抽象讨论,只谈哲理,而应讲究科学。为了切实力行,我们就一定得愿意作评断。至于提出批判可能酿成的危险,我将在本书最后一章的开端详加讨论,但首先,我要各位谨记于心:除非我们能事先自我批判及自我治疗,否则就无法万无一失地论断别人。化解人性之恶的战争,往往是从家庭着手。而净化自己的心灵,一直是人类所持有最强而有力的武器。 这本书之所以是高难度之作,原因众多,最主要还是因为整个过程仍属现在进行时。我还未看尽人性之恶,我还在学;事实上,我仍在起步的阶段。书中第二章之所以定名为“邪恶心理学的雏形”,乃是邪恶还未归纳出足以夸称为心理学的具体科学知识。因此·容我再提醒各位:尽信书不如无书。事实上,本书的宗旨,就是要引发大家针对现阶段世人对于本书所述的主题认知不明,表示不满。 先前我曾指出耶稣基督是我的救主,许多年来,从懵懂成为佛教徒及涉猎回教的神秘教义之后,我终于在一九八。年三月九日,四十三岁时,接受不分派别的受洗仪式,决志成为基督徒。当时,我已写本书多年。在写作的过程中,上帝曾一度让我为“基督徒的偏见”而道歉辩解。如今我不再辩白,不再让自己陷入彼时所称的偏见之中。此外,我也不想掩饰我的基督徒身份。事实上,我也办不到。成为基督徒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我希望,能因此使本书的内容更具说服力,也更完整。 但是我担心如果我的基督徒形象太过明显,会让某些读者产生不必要的偏见。因此,也请各位小心这一点。从几世纪前至今,大恶魔总是名义上空有基督徒的身份,假基督之名行事。在现世,基督教会虽不可或缺,然而即使具有守护的作用,弊端却显然层出不穷。我真的要为现世基督教会,以及我个人的罪,致歉赔罪。 圣战及异端镇压与基督无关;战争、苦痛、迫害与基督不相干;傲慢、复仇也与基督毫无牵扯。在圣经中,耶稣第一次训示群众,所说第一句话就是:“虚心的人有福了!”有福者绝非傲慢的人。而耶稣垂死之际,仍要求赦免谋害他的人。 圣泰瑞莎(Saint Theresa)修女曾在给她姊妹的信中写道:“若你愿意平静地忍受痛苦的试炼,那么你就是让主耶稣基督有一愉悦喜乐容身之地的人。”界定“真正的基督徒”是件危险的事,但是如果我不得不下定义,那么“真正的基督徒’’应是“让主耶稣有一愉悦喜乐容身之地的人”。约有数以万计每周日上基督教会做礼拜的人,丝毫不愿意在痛苦之境,平心静气地自处,因此,他们并不是让主耶稣基督有一愉悦喜乐容身之地的人。相反的,却有上百万位印度教徒、佛教徒、回教徒、犹太教徒、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愿意忍受上述的试炼。本书绝无冒犯后者之意,但却有不少地方可能冒犯了前者。 本书每一个案的细节,均经过我多方更改。尽管诚信无欺与精密准确是精神治疗及科学的基础,但是本书仍具完整的价值;且对于隐私权保护的重视更胜于坦白揭露不相关的细节。因此,纯粹主义者(purist)可能不信任我的“资料”。另一方面,若有读者以为认识书中的某位病患,那么你可能是搞错了!可是,各位一定认得不少人的个性特征,与书中所描述的患者并无二致。这是因为经过我的判断之后,所有修正后的个案细节均未严重扭曲人性动力学(hurnan dynam—ics)的现况。基于这种人性动力学的共通性,以及世人有必要加强对于人性动力学慎思明辨的能力,就是我之所以写本书的原因。 史考特·派克 于康乃狄克州新普斯顿市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本书揭开了你内心的伤痛,请一定要宽容自己、爱自己。 如果有一天你发觉领居的心怀不善,也请你以温暖的胸怀及爱心善待他们。 本书颇具威胁性。我之所以要写,是因为我想有人需要它。 ——史考特·派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