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年,精心设题,与70位全球重量级财经人士对话的最新力作!
他们是思想者、预言家,还是真正推动变革的人?危机时刻,聆听财经界高端的声音!
本书的一些专访是作者前往日本、英国、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时采写的,许多高端人物很难约到,因此这些材料显得尤其珍贵。原汁原味的回答配以作者的评论和手记,让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当前全球化诸多问题的脉络和领导者的分析见解。本书适合对经济热点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直面危机(全球财经VIP访谈录)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陈达 |
出版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历时两年,精心设题,与70位全球重量级财经人士对话的最新力作! 他们是思想者、预言家,还是真正推动变革的人?危机时刻,聆听财经界高端的声音! 本书的一些专访是作者前往日本、英国、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时采写的,许多高端人物很难约到,因此这些材料显得尤其珍贵。原汁原味的回答配以作者的评论和手记,让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当前全球化诸多问题的脉络和领导者的分析见解。本书适合对经济热点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内容推荐 在近两年的采访中,作者设置了10个全球经济的核心命题,被采访的对象有政府部门部长、企业家、投资银行家、国际组织首脑等。通过采访,我们不但看到了他们对未来全球经济的预测和担忧,看到了技术如何更深层次地改变世界,看到了新兴市场在本轮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更看到了中国对于世界经济的意义。 本书的一些专访是作者前往日本、英国、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时采写的,许多高端人物很难约到,因此这些材料显得尤其珍贵。原汁原味的回答配以作者的评论和手记,让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当前全球化诸多问题的脉络和领导者的分析见解。 更重要的是,这些高端人物并非只是全球经济的评论者,还是直接参与者。作为政府或企业的高层,他们所经历的快乐和痛苦都成为这本书的亮点,给许多正在试图理解全球化经济的人们带来些许启示。 目录 自序 1 次贷危机的阴影 戴维·麦考密克:中国不能因次贷危机放缓金融改革/3 约翰·斯诺:美国是否进入了衰退?/8 希拉·贝尔:美国存款保险制度依然有存在的必要/12 史达德:创新是伦敦金融城的核心但需要监管/17 谭信乐:为什么瑞银是受次贷危机影响损失最严重的欧洲银行之一/22 凯瑟琳·金尼:次贷危机对全球各交易所的影响/25 2008达沃斯夏季年会焦点:反省危机背后的原因/28 2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策略 尼古拉斯·斯特恩:“5%~20%”与“1%”的博弈/35 费伦·埃斯帕尼:高油价下欧盟将采取更激进的能源政策/40 德开瑞:追求在中国更加多元化的能源投资/45 利昂·布里坦:用金融业的思维去诠释企业社会责任/48 傅瑞伟:环境问题是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重点/52 克里斯廷·惠特曼:一个在白宫不受欢迎的“环保主义者”/55 3 人民币升值与热钱激辩 罗德里戈·雷托:让货币更加反映出市场的力量/61 贝哲民:中国股市依然是刺激热钱流入的最重要因素/67 4 全球通胀 石晓丽:石油公司提高下游产业利润率来应对高油价/73 乔基姆·冯布朗:解决粮价飞涨的根本是解决供求/76 马凯硕:亚洲国家必须充分利用油价和粮价的价格信号/80 法提赫·比罗尔:当前必须采取谨慎的措施以防止能源价格进一步发生更大的摇摆/82 5 突破全球贸易瓶颈 帕斯卡尔·拉米:中国是多哈回合最关键的因素之一/87 苏珊·施瓦布:完成多哈回合将是提振今年全球贸易的核心推动力/90 卡洛斯·古铁雷斯:美国欢迎中国的投资,非常欢迎/95 彼得·曼德尔森:自由贸易忠实的拥护者/99 赖世平:我们不支持完全的自由贸易,而是需要一定的游戏规则来制约/105 马秀红:中国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速度已远远超过东部沿海/109 6 全球金融业“看中国” 中国资本市场成长四个关键词:节奏、机构、选择和风险/115 本杰明·卫:用中国概念搅动华尔街/121 罗伯特·格雷费尔德:纳斯达克在中国走出的每一步都像跑马拉松那样坚持和坚韧/126 杰弗里·迪梅尔:投资人才争夺战已在全球打响/131 英国金融界高层系列访谈:寻找中国业务爆发式增长/135 苏格兰基金业:成就欧洲第五大金融中心/149 西室泰三:愿东京证交所和上海证交所都成为亚洲资金循环的核心/155 纳塞·阿尔沙利:中国给中东金融业者带来机遇/159 罗永成:现在是中投公司在伦敦建立代表处的最佳时机/162 蒋超良:存款准备金高企中小银行2008年或现流动性风险/166 7 技术型“巨头”的未来 海因茨·考尔:对员工和客户同时进行培训/171 贝雷特:英特尔大连新项目将依然是本土员工的天下/175 赵科林:移动电话与互联网的结合/177 杜华君:提供能耗解决方案是未来施耐德中国业务的重点/180 戴森:未来互联网是帮助建立更多复杂的连接/182 8 奥运机遇 特里·希尔:奥运让中国得到世界的关注,而我们得到了中国的关注/187 赫伯特·海纳:体育装备品牌与北京奥运会的完美结合/190 帕特里克·斯塔尔:奥运会是一个超级广告节/194 迈克尔·查尔顿,迪格比·琼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机遇/196 9 日本经济真的复苏了吗? 尾身幸次:中日大量外储“非常好”/203 大田弘子:日本正处在摆脱通货紧缩的紧要关头/206 蟓本弘:未来三年中国仍是日本最愿意投资的国家/209 柴谷启策:日立期盼分享中国核能市场/212 藤村修一:全日空争取更多飞往中国内陆城市的航线/214 高桥俊雄:“精简而强大”的彻底的数字化转型/217 黑田章裕:制造商本身成为流通的主导者/220 马成三:日本经济对华依赖度将不断增大/223 10 新兴市场的冲动 哈茂德·阿拉姆:“挑战”是未来埃中经贸的关键词/227 曼迪西·姆帕赫卢瓦:南非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离最高点还相距甚远/230 欧高敦:跨国公司面对中国本土竞争将越来越大/233 刘积仁:东软和其他成长型企业共同完成创新之旅/235 斯里尼瓦斯:技术成长型企业全球化拓展附加值边界/237 马成棵:我们要做区域开发的集成商/240 傅忠:中国企业如何创新商业模式/244 扎伊德·马卡维:即便油价跌到零中东海湾地区的政府支出依然强劲/247 后记 试读章节 危机背后:忽略系统风险 “实际我想说的是,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所有人都应该承认,这种金融危机不光对宏观经济,对微观经济也有很大的影响,它是一个周期性的非常复杂的现象。所以,市场的参与者再加上监管机构更应该关注微观经济的问题,作一些微调。”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说。 他继续说道,很多银行家跟那些监管机构一起,总觉得别的银行的监管不错,总觉得创新的东西就是好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吸取这个教训。现在发生的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危机,但是我们的监管还是根据别国的经验在做的,现在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在金融监管方面处于一个孤岛,所以,我们需要国际合作。非常荒谬的是,如果你看一下周围的世界,这些金融机构、家庭消费借贷率太高了,这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管。无论是在消费界还是在公司界都是这种现象。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具体的技术问题,估值或者是市场供应值、巴塞尔协议的实施情况,但不是技术问题。我们应该关注这些问题,但是应该通过这个现象看它的本质,只是我们特别健忘,几十年以前我们发生了金融危机,现在又出现了。世界的实体经济肯定会受到负面的影响,美国、亚洲和欧盟都会受到影响,不过影响的程度如何则取决于我们这种快餐和精心烹调食品之间的平衡。快餐当然是非常好的,7000亿美元救市肯定会带来信心,但是如果只是靠一篮子的救市计划是不够的。有时候在享受快餐的同时,中国这种慢慢烹调的食品会带来更好的享受。”他说。 保险业同样在这次危机中遭受很大损失,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全球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夫·里德尔(Geoff Riddell)认为,公司的风险和系统风险确实都是有的,有些金融服务公司应对得很好,有些公司则应对得不是很好。这次实体经济受到的系统性风险的冲击是最大的,资源非常稀缺,制造业遇到很大的问题,实体经济也碰到很大的问题。现在能做的就是回过头再考虑一下金融服务方面应该吸取什么教训,监管机构也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在这方面应该采取一些举措。 “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是风险管理,也就是说怎样管理,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要理解你们公司历任的风险管理薪酬是否得到了很好的支撑,所以我觉得,我们在风险控制方面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且实体经济中的公司应该在风险控制方面做更多的工作。”里德尔说。 监管是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 遭受损失的银行家和实体经济管理者似乎都把这次危机归咎于监管者的失职。 “我们要出台各种监管的规则,而且美国有和银行平行的系统,但是对这种非银行的机构我们没有监管,所以我们必须有一套统一的监管规则。这绝不是说资本主义已经终结了,但是我们会看到更好的监管,提出更高的公司治理水准,每个公司都要有好的公司治理。”罗兹说。 但是,他同样强调了全球的努力。他谈道,各方要同时考虑到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有关监管机构和政府部门,“釜融稳定”论坛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推出一些监管方面的常规或国际会计准则。“在这么糟糕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开展一些工作,我们在美国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必须让美国的金融体系重新注资,同时我们必须鼓励美国居民储蓄,让消费恢复到正常的水平,所以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他说。 但里德尔认为,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恢复信心。他认为,透明度在银行业中确实是成问题的,但是在更广泛的经济中,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 “我认为在管理风险方面,大家都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在供应链风险管理方面的水平在不断提升,所以我们要避免把银行业发生的事情看作‘黑天鹅’事件,这是恐惧的,我们要注入资本来恢复信心。”他说。 他坦言,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并没有站着不动,而是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和客户进行合作,这里的客户实际上指的是所有经济中的客户,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原地不动的,他们在推迟投资,没有采取行动。 中国扮演的角色 刘明康认为,目前的这场动荡中,中国能够分享自己的很多经验。尽管中国的经验在发达市场中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但是这些经验对新兴市场仍是有帮助的。同时,中国也会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来提升中国的信息体系,以便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各国信息的分享。中国已经签了32个合作谅解备忘录,与世界各国的监管机构进行合作。而且自这场金融动荡一开始,中国就在提供各种信息,包括非常重要的信息,把中国的观点以一种非常友好且非常坦诚的方式告诉给别国的监管机构,与此同时中国的银行业也作好了准备,以便更多地吸纳国际人才。即使是最近在华尔街失业的国际人才,中国也作好了吸纳他们的准备,比如说独立董事或者是高管层的成员。所以,基本的想法是一定要回到基本面上,一定要把基本的工作做好。例如,把关于公司治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对大的敞口更加注重监控,作好资产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讲到动荡,我们会非常关注整个世界的局势。其实,中国已经开放30年了,很多时候我们都意识到,我们的老师也不见得做的都是对的。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必须吸取一些经验教训。”他说。 罗兹同意刘明康的意见,他认为,现在银监会和美联储及财政部之间进行紧密的磋商,银监会和中国的央行及美联储也在进行紧密的合作,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所以,现在中央银行都在讲为各种货币提供更大的流动性,这些事情都非常重要。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违约的信贷差不多有600亿~700亿美元的规模。这种现象不光出现在银行里,同时也出现在保险业里。所以,这有点像‘黑洞’,现在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现在,美联储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希望到年底的时候美联储能够有一个机制解决这个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否则的话这种现象还会重现。”他说。 P29-31 序言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当人们谈论全球经济时,“危机”一词用得频繁起来,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金融危机等词汇充斥于财经类报刊。对于2008年而言,一场由美国次贷问题蔓延开来的金融危机让每个人的心都揪了起来。 正如美国前总统布什所言,这场危机正深刻地影响着全世界辛苦工作的人。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在这场危机中第一个倒下的国家是冰岛,一个遥望美国的欧洲国家,一个曾几何时靠渔业闻名世界的发达国家。这也许就是全球化的力量,强大的力量。 《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对全球化作用的理解是,一个由统一市场连接起来的世界将给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带来更大的好处。 然而,2007~2008年,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让众人看到了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银行一个接一个被收归国有,东亚一些国家出口明显放缓,英美一些国家开始考虑改变移民政策。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危机对于刚刚开始接受全球化思维的人们来说也许是件好事,它帮助人们重新认识全球化,重新衡量它的风险,并理解新的全球经济架构下的功过利弊。 “改革”是一个与全球化同时被提及的重要词汇。在笔者看来,这里所提到的改革并不是一种制度或内部驱动的变革,而是关系层面上的一种变革,说得大一些,是国与国之间的变革,说得小一些,则是企业之间的变革。 20世纪后半叶的50年中,关贸总协定(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这一组织结束)、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认为是支撑世界贸易和金融格局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实际上肇始于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然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在接受挑战,多哈回合宣告失败,欧洲和亚洲的领导人已经提出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尽管未来的格局尚无定论,但是人们看到了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力量,看到了对新秩序的呼唤。 说到企业层面,那些曾经被人顶礼膜拜的“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们竟然一夜之间倒下,欧美的世界500强企业开始纷纷裁员以削减开支。原先业界公认的优质企业陷入困境,原先大家眼里的小企业通过融资上市成为业界翘楚。 人们再次感叹全球化的威力,似乎一场颠覆传统的变革已经悄然开始,其中充满了挑战,但机遇也随之而来。机遇也许就在已经下跌到很低的股市中、在蕴藏着丰富资源的非洲、在拥有10多亿人口的中国市场,机遇也许就在你我身边。 一位刚从美国回来的朋友这样告诉我,正在经历危机的美国人开始热衷于财经类的书籍和报刊,他们想知道这个国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即将发生的事情对他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笔者看来,中国的普通民众也应该在这个时候阅读一些全球经济、金融方面的书籍,《直面危机:全球财经VIP访谈录》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提供了许多高端财经人物的声音及笔者的评论。 在近两年的采访中,笔者设置了10个全球经济的核心命题,被采访的对象有政府部门部长、企业家、投资银行家、国际组织首脑等。通过采访,我们不但看到了他们对未来全球经济的预测和担忧,看到了技术如何更深层次地改变世界,看到了新兴市场在本轮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更看到了中国对于世界经济的意义。 本书的一些专访是笔者前往日本、英国、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时采写的,许多高端人物很难约到,因此这些材料显得尤其珍贵。原汁原味的回答配以笔者的评论和手记,让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当前全球化诸多问题的脉络和领导者的分析见解。 更重要的是,这些高端人物并非只是全球经济的评论者,还是直接参与者。作为政府或企业的高层,他们所经历的快乐和痛苦都成为这本书的亮点,给许多正在试图理解全球化经济的人们带来些许启示。 在这本书中,我们还会发现,中国经济成为全球财经界热议的命题,许多全球著名的金融业巨头看到了中国市场无限的机遇,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吸引了更多的投资目光。作为新兴市场的领头羊,中国同时也在和印度、中东一些国家竞争,无论在技术还是在资本的角度。 有人预言,对于全球经济来说,2009年依然不会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然而当我们打开这本书去思考和探寻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人物在回顾和展望的同时,都有着一份信心。这份信心来自对人类已经创造的经济基础的肯定,以及对未来技术革新的憧憬。 事实上,无论是“危机”还是“改革”,都只是经济发展史中的一个片断,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有更加富足和安定的生活。 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道:“生命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过程就是幸福。” 他们在努力,更何况我们呢。 陈 达 2008年11月8日 于北京 后记 写罢此书,细细咀嚼,看似没有联系而独立存在的十个章节,其实互相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当微妙。 举例来说,金融危机的蔓延是否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日本经历的泡沫经济是否值得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引以为戒;全球经济衰退是不是可以避免通胀持续;技术的发展能给金融业带来什么…… 我不得不又提到“关系”一词,全球化时代似乎所有的事件都会存在关联,互相影响、依赖、竞争、借鉴。 我特别想在这里提到一个人。 2007年,美国《商业周刊》评出了“史上最伟大的30名企业家”,让外界大吃一惊的是,中国古代大航海家郑和排在了首位。这份排名的标准是什么?《商业周刊》认为,如果一名企业家创建了一个新市场,或者让一个每况愈下的市场复兴,或者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他就有资格成为史上最伟大企业家。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240多艘海船、2.74万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八年),他一共远航了有7次之多。他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等30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历史真是有趣,如果我们把“国际贸易”、“全球化”等词汇套在郑和的事业上,我发现他的事业不是惊险,而是快乐。他让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长颈鹿,让东南亚人第一次喝到了中国茶。 时间过去600多年,全球化的今天,在我看来,全球化所带来的依然应该是快乐,而不是罪恶。 当这场金融危机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的时候,人们开始讨论究竟下一步该选择“自由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该理论证明,自由市场调节不能保证充分就业,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常态,因此需要政府在财政货币政策方面进行需求方面的管理,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对平衡。 似乎每个人都要在此刻表明自己的立场,而我站在自由主义的一边。一方面,是受到近来阅读《国富论》的影响,另一方面,无论是从人性本身还是对于经济活动,对于自由的向往都是最真切的。 然而,当我们再次回顾本书的内容时,我觉得在追求自由的同时必须紧紧记住责任,责任是“全球化的最终目的是快乐”。在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时候,这个无形的市场也会回馈给你一份陕乐。 在这个全球经济和企业观察系列的第二本、第三本等书中,我们依然会把目光对准变革时代的企业和人物,从一家企业、一个微观的事件中去观察。 奥巴马说:“Change,We need!”(我们需要变革) 而我想说:“Change has begun!”(变革已经开始) 陈达 2008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美国财政部副部长 戴维·麦考密克 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表现是很伟大的,是我们要庆祝的,对全球经济繁荣相当重要,美国受益于中国的成功,我们希望中国继续成功。 前世界银行酋席经济学家 尼古拉斯·斯特恩 我感受最大的是紧迫性,气候变化是个长期的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在本世纪中叶或本世纪末改变气候变化的问题,我们必须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帕斯卡尔·粒米 我想强调的是,多哈回合失败对中国也会是个坏消息,如果这一轮成功了,对中国会是利好。因为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关税会削减,美国、欧盟及日本的补贴会减少,对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和印尼的农产品生产来说,这是件好事情。 英国巴克莱集团全球主席 马库斯·阿吉斯 事实上,次级贷款是市场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后来演变到使美国、英国、德国甚至新兴市场地区的银行都受到影响。因此,各个市场之间的联系被极大地反映出来,对于未来来说,这是一种优势,但现在看来也是弱点。 迪拜阿尔吉布勒资产管理公司总裁 扎伊德·马卡维 绝不可以用一两次的成功或失败来看待主权财富基金,这些基金的投资是长期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