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一篇博士论文改变而来,可供从事第四纪微体古生物学、地层学、古海洋学与古气候学、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的教学与研究人员参考。全书通过对南沙海区深海沉积柱状样17957和17959的两百余块样品的微体古生物及地球化学等的分析,建立了百余万年来的放射虫生物地层带与年龄框架;揭示了冰期旋回中长时间尺度上生源与非生源物质的沉积过程及SiO2的溶解事件;并对南海的古海洋学事件和古环境变迁史作了探索性研究。
本书通过对南沙海区深海沉积柱状样17957和17959的两百余块样品的微体古生物及地球化学等的分析,建立了百余万年来的放射虫生物地层带与年龄框架;揭示了冰期旋回中长时间尺度上生源与非生源物质的沉积过程及SiO2的溶解事件;并对南海的古海洋学事件和古环境变迁史作了探索性研究。
本书可供从事第四纪微体古生物学、地层学、古海洋学与古气候学、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的教学与研究人员参考。
出版说明
前 言
1 概要
2 材料与方法
2.1研究材料
2.2研究方法
2.2.1微体古生物学方法
2.2.2沉积地球化学方法
3 柱状样17957柱和17959柱的地层划分与对比
3.1磁性地层学
3.1.1磁化率地层学
3.1.2古地磁地层学
3.2氧同位素地层学
3.3生物地层学
3.3.1放射虫事件和带的建立
3.3.2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事件
3.3.3氧同位素分期与放射虫Botryocyrtzs scutum的含量对比
3.4小结
4 南沙海区百余万年来的沉积事件
4.1生源物质与非生源物质的含量
4.2生源物质与非生源物质的堆积速率
4.3放射虫溶解事件
4.3.1放射虫低值期与溶解事件
4.3.2放射虫抗溶种与易溶种
4.3.3火山灰的稀释作用
4.4小结
5 南沙海区百余万年来的放射虫组合及古海洋学事件
5.1因子分析与放射虫组合
5.1.1 17957柱的放射虫组合
5.1.2 17959柱的放射虫组合
5.2放射虫组合及古海洋学事件
5.2.1放射虫组合的时间序列分布
5.2.2水团变化历史
5.3 中更新世革命事件在放射虫和浮游有孔虫中的反映
5.4小结
6 结论
附录
附录A 附图
附录B 附表
附录C 主要属种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