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的教育(全译插图本)/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意大利)德·亚米契斯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风靡世界,历久弥新,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里的记事,构成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其间穿插着老师每个月给学生讲述的一则则美好的真实的“每月故事”。一个小学生的世界活泼泼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通过一件件平凡、细微的事情,娓娓地记叙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展示人生的善良与纯洁,讴歌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整部作品并不刻意讲究修辞和结构,语言也异常朴实、晓畅;但由于它饱含了作家对在社会中下层邓辛度日的大众的深沉的关爱,对普通人纯真心灵的热枕赞颂,由于它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使作品于细微处见真情,平凡中寓崇高;读者阅毕全书,它所饱含的教益、慰藉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所有的人流下动情的眼泪……

内容推荐

《爱的教育》意大利语“克奥勒”是心、爱情、诚意的意思。亚米契斯以“克奥勒”来表达,可能是基于:“意大利在政治、领土、民族方面虽然已完成统一,但真正的统一,应该在于心灵的统一。”小主人公安利柯升入了四年级,在这他认识了很多新朋友:高尚正直的卡隆、真诚热情的可莱谛、刻苦顽强的泼来可西、品学兼优的代洛西、不幸的耐利、虚荣的华悌尼、坏孩子勿兰谛……书中以小主人公充满爱心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故事,同时也阐明了一个道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情感与心灵的熏陶,培养孩子的一颗爱心。打开这本书,一起来接受一次“爱的教育”。

目录

译者序言

第一 十月

 始业日(十七日)

 我们的先生(十八日)

 灾难(二十一日)

 格拉勃利亚的小孩(二十二日)

 同窗朋友(二十五日)

 义侠的行为(二十六日)

 我的女先生(二十七日)

 贫民窟(二十八日)

 学校(二十八日)

 少年爱国者(每月例话)

第二 十一月

 烟囱扫除人(一日)

 万灵节(二日)

 好友卡隆(四日)

 卖炭者与绅士(七日)

 弟弟的女先生(十日)

 我的母亲(十日)

 朋友可莱谛(十三日)

 校长先生(十八日)

 兵士(二十二日)

 耐利的保护者(二十三日)

 级长(二十五日)

 少年侦探(每月例话)

 贫民(二十九日)

第三十二月

 商人(一日)

 虚荣心(五日)

 初雪(十日)

 “小石匠”(十一日) 

 雪球(十六日)

 女教师(十七日)

 访问负伤者(十八日)

 少年笔耕(每月例话)

 坚忍心(二十八日)

 感恩(三十一日)

第四 一月

 助教师(四日)

 斯带地的图书室

 铁匠的儿子

 友人的来访(十二日)

 维多利亚·爱马努受列王的大葬(十七日)

 勿兰谛的斥退(二十一日)

 少年鼓手(每月例话)

 爱国(二十四日)

 嫉妒(二十五日)

 勿兰谛的母亲(二十八日)

 希望(二十九日)

第五 二月

 奖牌授予(四日)

 决心(五日)

 玩具的火车(十日)

 傲慢(十一日)

 劳动者的负伤(十五日)

 囚犯(十七日)

 爸爸的看护者(每月例话)

 铁工场(十八日)

 小小的卖艺者(二十日)

 “谢肉节”的最后一天(二十一日)

 盲孩(二十四日)

 病中的先生(二十五日)

 街路(二十五日)

第六 三月

 夜学校(二日)

 相打(五日)

 学生的父母(六日)

 七十八号的犯人(八日)

 小孩的死亡(十三日)

 三月十四日的前一夜

 奖品授予式(十四日)

 争吵(二十日)

 我的姊姊(二十四日)

 洛马格那的血(每月例话)

 病床中的“小石匠”(二十八日)

 卡华伯爵(二十九日)

第七 四月

 春(一日)

 温培尔脱王(三日)

 幼儿院(四日)

 体操(五日)

 父亲的先生(十三日)

 痊愈(二十日)

 劳动者中有朋友(二十日)

 卡隆的母亲(二十八日)

 寇塞贝·马志尼(二十九日)

 少年受勋章(每月例话)

第八 五月

 畸形儿(五日)

 牺牲(九日)

 火灾(十一日)

 六千英里寻母(每月例话)

 夏(二十四日)

 诗

 聋哑(二十八日)

第九 六月 一

 格里勃尔第将军(三日)

 军队(十一日)

 意大利(十四日)

 九十度的炎暑(十六日)

 我的父亲(十七日)

 乡野远足(十九日)

 劳动者的奖品授予式(二十五日)

 女先生之死(二十七日)

 感谢(二十八日)

 难船(最后的每月例话)

第十 七月

母亲的末后一页(一日)

试验(四日)

最后的试验(七日)

告别(十日)

试读章节

级  长  二十五日

卡隆令人可爱,代洛西令人佩服。代洛西每次总是第一,获得一等赏,今年大约仍是如此的。可以敌得过代洛西的人,一个都没有。他什么都好,无论算术、作文、图画,总是他第一。他一学即会,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凡事不费什么力气。学问在他好像游戏一般。先生昨日向着他说:

“上帝给了你非常的恩赐,不要自暴自弃啊!”

他身材高大,神情挺秀,黄金色的发蓬蓬地覆着额头。身体轻捷,只要用手一撑,就能轻松地跳过椅子。剑术也学会了。年纪十二岁,是个富商之子,穿着青色的金纽扣的衣服。平常总是高兴活泼,待什么人都和气,试验的时候肯教导别人。对于他,谁都不曾说过无礼的言语。只有诺琵斯和勿兰谛白眼对他,华梯尼看他时,眼里也闪着嫉妒的光。可是他似乎毫不介意这些。

同学见了他,谁也不能不微笑。他做了级长,来往桌位间收集作业的时候,大家都要去握他的手。他从家里得了画片来,全部分赠朋友,还画了一张小小的格拉勃利亚地图送给那格拉勃利亚小孩。他给东西与别人的时候,总是笑着,好像不以为意似的。

他不偏爱哪一个,待哪一个都一样。我有时候觉到敌不过他,不由得难过啊!我也和华梯尼一样嫉妒着代洛西呢!当我拼命思索题目的时候,想到代洛西此刻已做完,无气可出,常常要怒恼他。但是一到学校,见了他那秀美而微笑的脸孔,听着他那可爱的话声,接着他那亲切的态度,就把怒恼他的念头消释了,觉得自己可耻,而和他在一处读书是很可喜的了。他的神情,他的声音,都好像替我鼓起勇气、热心和快活喜悦的。

先生把明天的每月例话稿子交给代洛西,叫他誊清。他今天正写着。好像那篇讲演的内容使他大受感动,他脸烧得火红,眼睛几乎要下泪,嘴唇也发颤了。那时他的神气,看去真是纯正!我在他面前,几乎要这样说:“代洛西!你什么都比我高强,与我相比,好像一个大人!我真正尊敬你,崇拜你啊!”

少年侦探(每月例话)

一八五九年,法意两国联军因救隆巴尔地,与奥地利战争,曾几次打破奥军。这正是那时候的事:六月里一个晴天的早晨,意国骑兵一队,沿了间道徐徐前进,一边侦察敌情。这队兵由一个士官和一个军曹指挥着,都噤了口注视着前方,看有没有敌军前哨的影子。一直到了在树林中的一家农舍门口,见有一个十二岁光景的少年立在那里,用小刀切了树枝削做杖棒。农舍的窗间飘着三色旗,人已不在了。因为怕敌兵来袭,所以插了国旗逃走了。少年看见骑兵来,就弃了在做的杖棒,举起帽子。是个大眼活泼而面貌很好的孩子,他脱了上衣,正露出着胸脯。

“在做什么?”士官停了马问。“为什么不和你家族逃走呢?”

“我没有家族,是个孤儿。也会替人家做点事体,因为想看看打仗,所以留在此地。”少年回答说。

“见有奥国兵走过么?”

“不,这三天没有见到。”

士官沉思了一会,下了马,命兵士们注意前方,自己爬上农舍屋顶去。可是那屋太低了,望不见远处。士官又下来,心里想,“非爬上树去不可。”恰巧农舍面前有一株高树,树梢在空中飘动着。士官考虑了一会儿,上下打量着树梢和兵士的脸,忽然问少年:

“喂!孩子!你眼力好吗?”

“眼力吗?一里外的雀儿也看得出呢。”

“你能上这树梢吗?”

“这树梢?我?那真是不要半分钟工夫。”

“那么,孩子!你上去替我望望前面有没有敌兵,有没有烟气,有没有枪刺的光和马之类的东西!”

“就这样吧。”

“应该给你多少?”

“你说我要多少钱吗?不要!我欢喜做这事。如果是敌人叫我,我哪里肯呢?为了国家才肯如此。我也是隆巴尔地人哩!”少年微笑着回答。

“好的,那么你上去。”

“且慢,让我脱了皮鞋。”

少年脱了皮鞋,把腰带束紧了,将帽子掷在地上,抱向树干去。

“当心!”士官的叫声好像要他转来。少年回过头来,用青色的眼珠看着士官,似乎问他什么。

“没有什么,你上去。”

少年就像猫一样地上去了。

“注意前面!”士官向着兵士扬声。少年已爬上了树梢。身子被枝条网着。脚被树叶遮住了,从远处却可望见他的上身。那蓬蓬的头发,在日光中闪作黄金色。树真高,从下面望去,少年的身体缩得很小了。

“一直看前面!”士官叫着说。

少年将右手放了树干,遮在眼上望。

“见有什么吗?”士官问。

少年向了下面,用手圈成喇叭摆在口头回答说:“有两个骑马的在路上站着呢。”

“离这里多少路?”

“半英里。”

“在那里动吗?”

“只是站着。”

“别的还看见什么?向右边看。”

少年向右方望:“近墓地的地方,树林里有什么亮晶晶的东西,大概是枪刺吧。”

“不见有人吗?”

“没有,也许躲在稻田中。”

这时,“嘶”的一声,子弹从空中掠了过来,落在农舍后面。

“下来!你已被敌人看见了。已经好了,下来!”士官叫着说。

P28-31

序言

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

这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应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因了这种种,早想把这书翻译。多忙的结果,延至去年夏季,正想鼓兴开译,不幸我惟一的妹因难产亡了。于是心厌意懒地仍然延搁起来。既而,心念一转,发了为纪念亡妹而译这书的决心,这才偷闲执笔,在《东方杂志》连载。中途因忙和病,又中断了几次,等全稿告成,已在亡妹周年忌后了。

这书原名《考莱》,在意大利语是“心”的意思。原书在一九零四年已三百版,各国大概都有译本,书名却不一致。我所有的是日译本和英译本,英译本虽仍作《考莱》,下又标《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几字,日译本改称《爱的学校》(日译本曾见两种,一种名《真心》,忘其译者,我所有的是三浦修吾氏译,名《爱的学校》的)。如用《考莱》原名,在我国不能表出内容,《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似不及《爱的学校》来得简单。但因书中所叙述的不但是学校,连社会及家庭的情形都有,所以又以己意改名《爱的教育》。这书原是描写情育的,原想用《感情教育》作书名,后来恐与法国佛罗贝尔的小说《感情教育》混同,就弃置了。

译文虽曾对照日英二种译本,勉求忠实,但以儿童读物而论,殊愧未能流利生动,很有须加以推敲的地方。可是遗憾得很,在我现在实已无此功夫和能力。此次重排为单行本时,除草草重读一过,把初刷误植处改正外,只好静待读者批评了。

《东方杂志》记者胡愈之君,关于本书的出版,曾给予不少的助力,邻人刘薰宇君,朱佩弦君,是本书最初的爱读者,每期稿成即来阅读,为尽校正之劳;封面及插画,是邻人丰子恺君的手笔。都足使我不忘。

             刊开明书店版《爱的教育》

               1924年10月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