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学是一门以西藏和整个藏民族为对象,研究其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综合性科学,其研究领域涵盖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形态、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教育、民俗、藏医藏药及历算等诸多方面。
本书是已故的藏学学者牙含章先生生前所著关于西藏历史的学术力作。是《西藏视点丛书》系列之一。本书和《达达喇嘛传》是同样性质的著作,即是采用传记体裁,论述西藏地区近六百多年历史的著作。它的上限起自元未明初,下限写到西藏和平解放,班禅返回札什伦布寺。为了扣住西藏历史,特别是和平解放以前的近现代史的脉搏,所以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反帝爱国和从属关系这两个问题,作为贯穿这两本书的中心思想。本书比较系统地讲班禅世系。作者在写《达赖喇嘛传》和《班禅额尔德尼传》,都不是单纯为这两个世系立传,而是采用藏族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传记体裁,来论述西藏地区近六百多年的历史。所以作者写的这两本书都没有受“达赖”、“班禅”这两个世系的限制而是以西藏近六百多年的历史为经,以这两个世系为纬,织成一幅西藏近六百多年历史的画卷。
丛书是《达赖喇嘛传》、《班禅额尔德尼传》是西藏刚和平解放时就进藏工作的牙含章先生的力作,以元朝西藏正式纳入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以来的历史为经,以达赖、班禅两个世系历代活佛的主要活动为纬,织成了一幅西藏六百多年历史的画卷。这两本书作为早期自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西藏历史和社会,研究达赖、班禅世系发展的学术专著,曾对几代藏学研究者和涉藏实际工作者产生启蒙的作用,至今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再版序言
前言
序言
第一章 一世班禅、二世班禅与三世班禅
(一) 一世班禅克珠杰
(二) 二世班禅索南确朗
(三) 三世班禅罗桑丹珠
第二章 四世班禅罗桑曲结
(一) 十三岁出家,十四岁被认为安贡活佛
(二) 出任札什伦布寺第十六任池巴
(三) 噶玛噶举派与藏巴汗等三大势力迫害格鲁派
(四) 班禅、达赖第一次建立师徒关系
(五) 与五世达赖一起联合固始汗击败藏巴汗,建立了格鲁派地方政权
(六) 四世班禅、五世达赖与清朝中央政权建立隶属关系
(七) 四世班禅的历史功绩
第三章 五世班禅罗桑益喜
(一) 灵童的寻访与坐床受戒
(二) 与清朝中央政权的关系
(三) 为六世达赖剪发受戒
(四) 应召晋京陛见遭阻
(五) 第巴桑结嘉措与拉藏汗之争
(六) 康熙帝册封班禅名号
(七) 康熙帝平定准噶尔侵占西藏之乱
(八) 为七世达赖受戒
(九) 西藏地方政府内部争权夺利
(十) 五世班禅一生的贡献
第四章 六世班禅巴丹益喜
(一) 六世班禅坐床前后
(二) 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被诛灭时之班禅六世
(三) 清乾隆帝册封六世班禅
(四) 六世班禅调解不丹与印度关系及西藏政权归属
(五) 六世班禅赴承德陛见乾隆皇帝
(六) 六世班禅在北京病逝
第五章 七世班禅丹白尼玛
(一) 七世班禅坐床前后
(二) 廓尔喀两次入侵西藏
(三) 清朝制定“二十九条钦定章程”及金瓶掣签制度
(四) 七世班禅与八、九、十、十一世达赖的关系
(五) 七世班禅两次受赐金册,奉旨摄政八个月
(六) 西藏人民开始反对英国侵略者的斗争
(七) 七世班禅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六章 八世班禅丹白旺修
(一) 八世班禅短暂的一生
(二) 西藏僧俗大农奴主之间的斗争
(三) 英国加紧对西藏的侵略
第七章 九世班禅曲吉尼玛
(一) 九世班禅坐床受戒
(二) 积极参加两次抗英战争
(三) 十三世达赖被迫前往外蒙与九世班禅被迫赴印
(四) 十三世达赖入京朝觐
(五) 十三世达赖被迫逃亡印度,九世班禅拒绝暂摄藏事
(六) 入藏川军兵变与藏军包围拉萨
(七) 九世班禅欢迎十三世达赖回到拉萨
(八) 英帝干涉西藏地方内政,西姆拉会议及其前后
(九) 西藏地方与北洋政府的关系
(十) 九世班禅与十三世达赖失和及其出走内地
(十一) 九世班禅在内地活动情况,国民政府与西藏的关系
(十二) 九世班禅受封
(十三) 九世班禅回藏被阻
(十四) 十三世达赖圆寂,热振出任摄政,贡被拉事件和龙厦事件
(十五) 九世班禅返藏继续受阻
(十六) 隐忧成疾,圆寂玉树
第八章 十世班禅确吉坚赞
(一) 灵童的寻访与坐床
(二) 吴忠信主持达赖十四坐床
(三) 美英公开支持西藏分离势力
(四) 热振被害与“驱汉事件”
(五) 新华社发表关于西藏问题的社论
(六) 十世班禅致电毛泽东
(七) 西藏和平解放
附录一 明朝对西藏的治理与对帕竹政权的再认识
附录二 清朝对西藏的治理与驻藏大臣概论
再版后记:从十世班禅圆寂到十一世纪班禅坐床
本书参考的专著与论文目录
(一)一世班禅克珠杰
一世班禅①法名克珠杰·格勒巴桑,生于藏历第六饶迥木牛年(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年)四月初八日。出生地在后藏拉堆多雄地方的切卧村,父名贡噶扎西,母名卜真结木。克珠杰幼年时到萨迦寺出家,拜萨迦派的僧格坚赞为师,受了沙弥戒。十六岁时赴昂仁寺与蒲东却列南杰进行辩论,克珠杰获胜,于是“名噪一时”。随后又到萨迦寺,从吉尊热蓬娃学习密宗,从此粗通“显密诸要”。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当时宗喀巴已在西藏宗教界有了很高的声誉,克珠杰到前藏巴拉丰地方找到了宗喀巴。宗喀巴对克珠杰“讲说三藏”,“授大灌顶”;克珠杰也对宗喀巴“钦其渊博超世”,而后又返回后藏,住在娘朵江拉寺与江孜巴郭曲登寺,拜萨迦寺的高僧仁达娃②为师,受了比丘戒,“精学显密二宗”。
明永乐五年(1407年),克珠杰持仁达娃的介绍信到前藏,正式拜宗喀巴为师,从此成为宗喀巴创立格鲁派的忠实信徒。
宗喀巴是安多宗喀地方(今青海省湟中县)人。法名洛桑札巴。生于藏历第六饶迥的火鸡年(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十月十日。父名鲁布木格,母名香萨阿切。宗喀巴的父亲元末曾官达鲁花赤。
宗喀巴七岁在夏琼寺出家,从当地噶丹派大喇嘛顿珠仁钦学经,并受了沙弥戒。明洪武五年(1372年)16岁时,结伴去西藏学经,先在噶举直贡寺,后到聂塘的第瓦坚寺,主要是学习显宗的五论。这时西藏地方政权已由萨迦派之手落入噶举派帕木竹巴之手。宗喀巴到西藏的时期,正是噶举派帕竹政权的第三代第司札巴强曲执政时期,但是从宗教方面讲,萨迦派方面还出了一些大德高僧,最有名的要算仁达娃。当时宗喀巴刚二十岁,他在江孜地方的孜钦寺学经,恰在这时,仁达娃来到孜钦寺,宗喀巴就从仁达娃学《俱舍论》,建立了密切的师徒关系。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宗喀巴29岁时,在雅砻南结拉康拜粗池仁钦为师,受了比丘戒。从此以后,宗喀巴就有了为人讲经并收徒弟的资格。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宗喀巴35岁时,已收徒弟十三人,这是宗喀巴创立格鲁派的第一步。这些弟子与宗喀巴到处宣传格鲁派教义,他们走到哪里,均得到当地宗本(帕竹政权的地方官,相当于内地的县长)的供养。说明当时的西藏统治阶级是扶植他们的创教活动的。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宗喀巴40岁时,他收的徒弟又增至三十余人,但据后来的记载看,最初宗喀巴收的三十余徒弟中,没有很出色的人物。P2-3
华文出版社于2000年首版《西藏视点丛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为适应读者群,特别是藏学爱好者和工作者的需要,现在又对这套丛书进行再版。
丛书中的《达赖喇嘛传》、《班禅额尔德尼传》是西藏刚和平解放时就进藏工作的牙含章先生的力作,以元朝西藏正式纳入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以来的历史为经,以达赖、班禅两个世系历代活佛的主要活动为纬,织成了一幅西藏六百多年历史的画卷。这两本书作为早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西藏历史和社会,研究达赖、班禅世系发展的学术专著,曾对几代藏学研究者和涉藏实际工作者产生启蒙的作用,至今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蔡志纯与黄颢合著的《藏传佛教中的活佛转世》比较系统、扼要地介绍了活佛转世的由来及转世全过程、新转世活佛的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央政府对转世活佛寻访认定的管理和对大活佛的册封等等。活佛及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特有现象,对西藏的政治及社会生活曾具有关键性影响,至今这种影响力仍不可忽视。无论是从西藏的发展与稳定工作角度看,还是从藏学研究的角度看,活佛转世问题都是一个必须重视、必须搞懂的问题。赵志忠的《清王朝与西藏》将满学与藏学相结合,详细论述了清朝对西藏长达二百多年的有效治理,记述了清朝的西藏政策、这一时期西藏的重大事件以及达赖、班禅进京觐见皇帝等重大历史活动,不仅以丰富的史实说明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而且也为今天涉藏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借鉴。这四本书分别出自不同时期我国学者之手,各有特点,自成体系,同时互相映衬,可以视为研究西藏的历史,研究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研究西藏与中央政府关系的基础性读物。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藏学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高度重视藏学研究工作,促使藏学研究更加生机勃勃、繁荣兴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社科院等一大批综合性专业研究机构、出版机构以及群众性的学术团体相继建立起来并不断发展壮大,全国藏学科研人员逐年增长到3000多名,研究领域扩大,研究成果丰硕,基本形成了系统的学科框架,国际学术交流也日趋活跃。这些不仅使藏学在短短二十多年间成为我国学术界一门“显学”,也为藏学今后更大的发展打下了雄厚基础。
当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加强藏学研究与出版,对于人们从历史和文化的更深层面上理解国家对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对于促进西藏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对于保护和发展西藏文化,对于世界上更多的人正确认识西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藏学工作者如同他们的研究对象——西藏一样,都面临着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大好机遇。
现代意义的藏学研究从一开始就有很强的政治属性。早在17、18世纪,外国殖民势力觊觎西藏,从不同方向派遣人员进藏刺探情报,其中一些人也就开始研究西藏,以“藏学家”自居。为殖民主义服务是出不了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成果的,直到今天,国际上还有一些势力或挖空心思地歪曲历史,炮制所谓“西藏独立”的依据,或在民族、宗教、人权等领域以学术为幌子,攻击我们国家的西藏政策。这就使我国藏学研究域不能不成为学术领域维护祖国统一和反对分裂的前沿,我国藏学工作者不能不直接面对维护民族利益的责任。多年来,我国的藏学工作者倾注大量心血,拿出了一大批兼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理论学术水平的成果,使国际藏学研究领域一扫阴霾,透出些许生气。但是战斗未有穷期,我们还要在已有基础上,深入研究,还西藏历史和文化的本来面目,有针对性地批驳各种谬论,自觉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服务。这是西藏反分裂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的藏学工作者光荣的历史使命。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家作出了促进西藏从加快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决策。实现这一决策,需要藏学研究从各个领域予以理论和学术上的支持,同时也就为藏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任务。藏学工作者要始终把握时代的发展脉络,把自己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同西藏各族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为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服务的能力。只有这样,藏学研究才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才能找到广阔的舞台。
藏学是一门富有民族(藏族)和地域(藏区)特色的学科,领域广阔,门类众多。由于历史的原因,也由于学科发展自身规律,藏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囿于狭小领域。时代到了今天,我们不能再接着画地为牢,不自觉地限制了自己的视野。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贴近社会的发展变化,关注藏族群众现实的生产生活,从更广阔的角度研究西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研究西藏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吸收、运用国内外新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推进藏学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中国是藏学的故乡,有着取之不尽的藏学资源,新时代的新生活又为藏学提供了新的源头活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藏学研究的领导和协调,统筹研究项目,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整体优势,使藏学在其故乡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十世班禅的圆寂、转世和十一世班禅的寻访、认定和坐床,是近年来发生在西藏的两件大事,也是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两件大事。值此《班禅额尔德尼传》再版之际,我们请袁莎先生对这两件大事撰文做一简要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编者
十世班禅最后的日子
1989年1月9日,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离开北京到达拉萨,准备前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札什伦布寺主持五世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重建开光典礼。按惯例,第二天十世班禅到大昭寺朝拜释迦牟尼像,他风趣地称此行为“报到”。他像往常一样,叩拜了释迦牟尼像后,伫立在像前长时间高声诵安神经,祈祷众生安乐。
1月13日,十世班禅及随行人员前往日喀则。途经海拔四千七百米的岗巴拉山时,面对山下碧绿的羊卓雍湖,他按藏传佛教和藏族人民的习惯,下车进行“煨桑”,为西藏五谷丰登、人民平安而祈祷。14日,十世班禅一行进入日喀则市区,前往札什伦布寺。当他来到已经竣工的班禅东陵札什南捷,看到祀殿宏伟壮丽,灵塔金碧辉煌,十分高兴,感慨万千。
札什伦布寺,与拉萨的色拉寺、哲蚌寺、甘丹寺齐名,是举世闻名的西藏四大寺院之一,自四世班禅罗桑曲结以来,一直是历世班禅的驻锡地。寺院里珍藏着数以万计的佛像、佛塔、佛经等历史文物,尤其珍贵的是保存着一世达赖根敦朱巴的肉身灵塔和四世至九世班禅的肉身灵塔和祀殿。十世班禅赞誉它:“如日月临空,光辉四射,加持众生”。“文化大革命”期间,札什伦布寺的佛像、佛塔和佛经等文物遭到破坏,五世至九世班禅的肉身灵塔连同祀殿全部被毁坏,严重伤害了广大信教群众的宗教感情。因此,重建灵塔也就成为人们最大的心愿。十世班禅自然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重任。他向中央建议,建造一座精致壮观的灵塔及祀殿,将被破坏的五位班禅的遗体合葬。国务院批准了班禅的建议,从1985年起,历时三年零八个月,灵塔于1988年12月竣工,被命名为“班禅东陵札什南捷”。
新建造的班禅东陵札什南捷,主体为灵塔及祀殿两部分,总面积为一千九百三十三平方米,高三十一点一七米,灵塔本身高十一点三二米。总投资为七百八十万元,其中国家拨款六百万元,自治区拨款七十万元,札什伦布寺筹资一百万元,刚坚公司投资十万元。国家为修建这座灵塔提供黄金二百一十七点七斤,白银二千斤,水银一千三百三十斤,铜一万一千二百七十七点五斤,木材一千零九十九立方米,钢材一百一十六点八吨,水泥一千一百零五点六七吨,石料七万一千七百八十二块。札什伦布寺为灵塔提供白银一千三百三十八斤。另外,十世班禅本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和札什伦布寺还为修建灵塔赠送了相当数量的宝石、珠宝等。
1月22日,札什伦布寺举行了隆重的班禅东陵札什南捷开光典礼。这一天,十世班禅心情特别激动,发表了长篇讲话。他说:“班禅东陵札什南捷这座宏伟壮观的灵塔祀殿,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宗教政策的正确性和真实性的象征,是藏汉两大民族团结的象征,是西藏宗教界和广大僧俗人民爱国主义的象征,是藏汉两族人民共同劳动的结晶。我完全相信,凡来到东陵这里瞻仰膜拜,参观游览的人,只要他是尊重事实,就必然会领悟到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真谛,领悟到藏汉民族团结的重要,领悟到坚持爱国主义立场的意义。我相信,包含在班禅东陵札什南捷这座宏伟祀殿中的这些要义,在西藏和藏族地区团结、进步和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将永放光辉。”十世班禅还欣慰地说:“灵塔的建成,完成了我一桩最大的心愿。”
……
健康成长的第十一世班禅 十一世班禅自坐床后,开始了活佛生涯中的修习生活。十一世班禅现已学习了近三百部经典,能背诵七万多字的经文,此外,还学习了藏文、汉文和数学、历史、常识等科目。
1996年6月1日,十一世班禅在札什伦布寺接受沙弥戒。受戒地点在札寺措钦大殿内殿释迦牟尼像前,此佛像是札寺主供佛。按照藏传佛教仪轨,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波米·强巴洛珠担任第十一世班禅受戒堪布,担任受戒洛本(导师)的是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常理、札寺法相院堪布噶钦·米玛石达,担任报时师的是色康·嘎钦次仁,担任服装师的是札寺的民管会主任喇嘛次仁,此外还有受戒师助手噶钦曲尼、波竹·嘎钦米玛、拉诺·嘎钦次多、仲孜·嘎钦米玛、甲孜·嘎钦达娃、甲孜·嘎钦米玛等十一名高僧。
整个受戒过程是在秘不示人的神圣殿堂中进行的。据波米活佛和喇嘛次仁介绍,受戒仪式开始,高僧齐声念经。首先念“切珠”即《净行经》,排除身体内外的污浊和思想中的杂念;接着念《祈祷经》,祈祝班禅活佛长寿,护持雪域众生幸福安康;最后念“江珠”即《皈依经》,此经文只有三句:皈依佛主,皈依法缘,皈依僧宝。可以说是一个僧人诵念经文的开始。受戒分受居士戒、受出家修行戒和受沙弥戒三个阶段。每进行一个过程,报时师嘎钦次仁便报时一次,并把时间记录下来。沙弥戒结束后,受戒堪布波米活佛对十一世班禅说:我们从现在开始结下法缘,从此就与父子一样,为弘传佛法、造福有情、普度众生传教学经。报时师宣布: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于藏历第十七绕迥火鼠年四月十五日日轨一拇指长时于札什伦布寺措钦大殿内殿释迦牟尼像前受沙弥戒。十一世班禅起身向释迦牟尼像磕头,敬献哈达。给受戒师波米活佛磕头后,十一世班禅就座于释迦牟尼像前右边波米活佛座位上方的一个高大法座上,由森本(侍从)为其戴上“班霞”帽(“班霞”帽,是大学者所戴的帽子,明黄色,尖顶呈桃形)。仪式结束后,打开殿堂大门。十一世班禅委托札什伦布寺民管会向受戒堪布、洛本敬献哈达、金银曼札、佛像和佛塔等物表示酬谢,同时向受戒高僧们敬献哈达和酬礼,并接受了受戒师、札什伦布寺民管会正副主任和札寺所有札仓敬献的哈达、曼扎和祝贺。从北京前往西藏参加十一世班禅受戒活动的中央有关部门代表和西藏自治区领导以及西藏和其他藏区藏传佛教各教派高僧一一向十一世班禅敬献哈达和赠送了礼品。
是日,十一世班禅登上历世班禅法坛第一次讲经说法。札什伦布寺七百多僧人聆听十一世班禅领经、诵经。十一世班禅领诵了《觉隆》、《俄阿》经,并讲述了藏传佛教的历史、藏传佛教的传统,希望众僧精研教义、遵守教规、潜心修佛,祈请众僧多做善事,并将善事变成成果。讲经历时半个小时。
1998年6月1日,十一世班禅接受首次密宗灌顶。为十一世班禅灌顶的是拉卜楞寺下续部法台江洋嘉措。江洋嘉措精通显密二宗,曾获“格西”学位,尤善密宗,法统纯正。早年曾师承十世班禅经师拉科活佛。十一世班禅首次接受灌顶为“长寿灌顶”。之后,又于6月8日至10日和7月23日接受了吉祥金刚大威德独雄本尊大灌顶和吉祥密集续部、胜乐大灌顶等。
十一世班禅除日常学习佛教经典和文化知识外,还参加一些宗教性的活动。1996年3月9日,十一世班禅前往六世班禅衣冠庙——北京西黄寺举行佛事活动。这是十一世班禅首次在北京进行佛事活动,也是十一世班禅第一次来到十世班禅生前创立的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上午九点,十一世班禅在札什伦布寺民管会名誉主任生钦·洛桑坚赞活佛和主任喇嘛次仁的陪同下来到西黄寺。他首先拜祭了安放六世班禅洛桑班典益西衣履咒经等物的清净化城塔,向该塔顶礼并敬献了哈达。然后去十世班禅生前在佛学院内的办公室,向十世班禅大师巨幅画像献了哈达。十点,在西黄寺措钦大殿内众僧的诵经声中,十一世班禅登上法座,接受了藏传佛教界高僧的朝拜,并与十世班禅母亲见面。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贡唐仓·丹贝旺旭活佛,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院长却西活佛,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佛教协会会长乌兰活佛以及那仓、措如·次朗、德哇仓、图布丹等藏蒙地区的高僧大德朝拜了十一世班禅。班禅为他们逐一摸顶祝福,赐给了金刚结。
1997年8月30日,十一世班禅主持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建院十周年庆祝法会,并为师生们讲经。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是在十世班禅倡议下建立的,十世班禅亲任第一任院长。
1998年2月11日,十一世班禅参加西黄寺举办的“默朗钦波”大法会,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师生和雍和宫的僧众讲经说法、摸顶赐福。
1999年1月28日,是十世班禅圆寂十周年,十一世班禅在北京西黄寺参加了宗教界举行的纪念法会,并会晤了正在内地参观的十七世噶玛巴活佛。然后,前往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首都各界举行的纪念十世班禅逝世十周年座谈会。
1999年6月18日,十一世班禅前往大昭寺朝拜释迦牟尼佛像并献哈达。随后,十一世班禅领诵经文,接受大昭寺僧众的朝拜,为他们摸顶赐福。供奉在大昭寺主殿的释迦牟尼在藏传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心目中具有十分神圣的地位。据藏文典籍记载,该佛像系唐朝文成公主自长安带进西藏,相传是释迦牟尼在世时铸造的12岁等身像。
6月24日,十一世班禅在驻锡地札什伦布寺首次举行灌顶法会。在两个多小时内,班禅准确熟练地运用了各种法器,向札什伦布寺僧众咏颂了万余字的灌顶经文,并进行了讲解。讲经结束后,十一世班禅向札寺僧众发表了讲话,他要求札寺和札寺全体僧众继承和发扬十世班禅大师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苦学经典,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国爱教的寺庙和僧人。他说:“包括我在内的札寺所有僧人要爱国,就是要接受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要做到这些,首先必须清净戒律,遵守国法寺规。年轻喇嘛更要尊敬师长,听取教诲,为世界和平,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做出我们的贡献”。
6月27日,十一世班禅在日喀则举行摸顶活动,至三十日,共为一万六千余僧俗群众摸顶。
十一世班禅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1997年6月3c日至7月1日,十一世班禅及其一行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香港回归焰火晚会并在天安门观看国旗升旗仪式。1997年春,西藏藏北那曲地区和日喀则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雪灾,十一世班禅为灾区捐款三万元。1998年夏季,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发生了全流域性的特大洪灾。8月20日,十一世班禅为灾区人民捐款一万元,并用藏文工整地书写了“向灾区人民和抗洪救灾的党政领导及军民表示慰问”的条幅。班禅心系灾区,每天都注意收看有关汛情、灾情和中央领导指挥抗洪救灾,以及军民英勇抗灾、全国人民大力支援灾区的新闻,被可歌可泣的事迹所感动。他表示,中央一直十分关心西藏,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援西藏,在内地一些地区遇到困难时,西藏人民也应该支援内地灾区人民。这样同舟共济,才能体现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突然袭击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对此,十一世班禅发表谈话说:美国轰炸南联盟以来,我一直十分关注。作为僧人,我们拥护和平,反对战争。听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我感到非常气愤,这是对和平的破坏,是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的霸道行为。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努力地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更加坚决地与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作斗争,以实际行动回击北约的挑衅。
在即将结束本文的时候,我们衷心祝愿十一世班禅继承历世班禅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成为新一代的爱国爱教的宗教领袖。
1999年7月
这四本书分别出自不同时期我国学者之手,各有特点,自成体系,同时又互相映衬,可以视为研究西藏的历史,研究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研究西藏与中央政府关系的基础性读物。
中国是藏学的故乡,有着取之不尽的藏学资源,新时代的新生活又为藏学提供了新的源头活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藏学研究的领导和协调,统筹研究项目,整合各方力量,形成事体优势,使藏学在其故乡不断焕发新的光彩。——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为《西藏视点丛书》所撰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