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中毒?如何预防中药中毒?如何预防化学药物中毒?如何进行三分治七分养的生机、食疗、慎用药?……本书按照太医黑名单,详细介绍了急毒药、慢毒药、不入药、乏力药、如同药、可用药等六类药物。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刘太医说--是药三分毒/刘太医系列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药学 |
作者 | 刘弘章//刘浡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中毒?如何预防中药中毒?如何预防化学药物中毒?如何进行三分治七分养的生机、食疗、慎用药?……本书按照太医黑名单,详细介绍了急毒药、慢毒药、不入药、乏力药、如同药、可用药等六类药物。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内容推荐 许多慢性病都是病人自己造成的,因此我们要使用七分养去克服生活误区。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使用食疗、体疗、心疗,去克服严重的疾病,这就必须加用药物;不过,由于药物没有选择性,因此我们使用任何药物都可能发生药源性疾病。因此,我们必须懂得如何选择药物,以防中毒。 是药三分毒,因为药物不是一个人生存必需的空气、水源、食物,而只是用来克服疾病用的。在本书里,我们要指出所谓的中药大宝库。其实是个杂货铺。按照太医黑名单的分类,中药分为急毒药、慢毒药、不入药,乏力药、如同药、可用药等六类;因此实际能够给病人使用的中药并不多,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预防药物中毒,都要牢记这个原则“伤胃气者谓之毒。”;而不必等待出现肝肾损害。再惊呼药物中毒了。 我们根据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反复强调了三分治七分养的生饥、食疗、慎用药的概念;也许你会同意这种防治疾病的方法。倘若你以后不再乱用药,你的健康长寿将不再是问题。 目录 前言 1.序幕:错杀三千惊太医,始疑药物有问题 (1)太医把王贵妃治死了 (2)永乐皇帝被气疯了 (3)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 (4)太医院里的惊恐气氛 (5)现代医学如何分析王贵妃的死亡 (6)刘纯的思考 (7)不能迷信书本 (8)治病需要以毒攻毒吗? 2.人吃毒药能预测,首先就是不饥饿 (1)毒药伤人,首犯胃气 (2)现代医学如何解释毒药伤人,首犯胃气? (3)伤胃气者谓之毒 (4)现代医学怎样鉴定药物的毒性? (5)刘纯的试验方法严密吗? (6)能否既使用毒药,又使用开胃汤? (7)不能让人糊涂一辈子 (8)现代人应当把自己当成皇帝 3.双盲四法挑毒药,查看记录吓一跳 (1)刘纯开展毒药试验的具体方案 (2)试验是漫长而认真的 (3)意外的收获 (4)急毒药材被确定有132味 (5)慢毒药材被确定有911味 (6)刀伤留疤,药害留痕 (7)试验结论震惊了太医院 (8)古人对于我们的启示 4.制造症状挑良药,才知可用没多少 (1)开展药效试验的原理 (2)刘纯开展药效试验的具体方案 (3)不入药材565味 (4)乏力药材3568味 (5)如同药材301味 (6)可用药材143味 (7)太医院再一次发出了邸报 (8)太医黑名单对于现代中药界的影响 5.药材品质很重要,直接影响人疗效 (1)药材用了化肥就减少了有效成分 (2)药材用了农药就具有毒性 (3)药材被硫磺熏过就使人上火 (4)药材被磷化锌熏过就令人憋气 <5)药材用水煮过就没有药效 (6)同仁堂老神仙的感慨 (7)内地人的无奈 (8)应当怎样种植、保管药材 6.书本处方有漏洞,莫把废方当传统 (1)书本里没有秘方 (2)刘完素是怀疑书本第一人 (3)太祖怀疑书本,才创造了秘方 (4)高祖怀疑书本,也创造了秘方 (5)西医也有秘方 (6)不要把书本当成圣旨 (7)按照书本看病制药是错误的 (8)华人的书呆子太多了 7.配制成药有规则,祖传工艺不改革 (1)要有铁的纪律 (2)制药室要绝对干净 (3)选择无毒药材 (4)采购优质药材 (5)必须加用开胃的药材 (6)使用秘方药物 (7)用长流水刷洗 (8)配制成药要浓缩 (9)药不亲尝不发 (10)零售价是成本的三倍 8.使用外治要小心,不慎就成千古恨 (1)酒精擦浴造成了肝硬化 (2)游泳池制造了铜中毒 (3)泡海澡、洗温泉造成了中毒 (4)黑膏药害死人 (5)中药泡脚造成了嵌甲 (6)腾药疗法不可取 (7)发疱疗法没有疗效 (8)灸疗害人害己 9.草药提纯变西药,莫说中医发展了 (1)草药的成分 (2)草药的化学提纯 (3)草药提纯之后就出现了毒性 (4)草药并非中国独有 (5)中药现代化不能搞提纯 (6)慢性病人不要吃提纯的草药 10.西医研究很荒唐,玻璃管里做文章 (1)生物化学的结论未必是真的 (2)许多药物试验的数据有误 (3)西药的研究方法不科学 (4)西医的研究方法错在哪里 (5)小孩子不要打针、吃药 (6)不要迷信化验单 11.外国草药没批号,内部制剂很重要 (1)美国FDA为什么不搞草药鉴定 (2)香港刘家药物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肯定 (3)医院的内部制剂 (4)外国自然诊所的会员制 (5)我们中医的出路 (6)政府医院不能使用民族医药 12.西医不能治百病,需要旧医去补充 (1)西医无奈亚健康 (2)西医的先天不足 (3)西药的必然毒性 (4)需要旧医去补充替代 13.民族医学知多少,我们中医毁坏了 (1)我国有33种民族医学 (2)世界上还有304种民族医学 (3)中医的历史不悠久 (4)中医应当叫汉医 (5)民族医药属于民间疗法 (6)中医受到了许多人的指责 (7)为什么中医受到攻击 (8)中医应当向其他的民族医生学习 14.疾病难治有原因,既往中毒是祸根 (1)病人的既往药物中毒 (2)天然食物的既往食源性中毒 (3)加工食品的既往食源性中毒 (4)病人的开胃汤中毒 (5)有些病人是治不好的 ●不育女嫁给老头 ●三舅爷冬令进补 ●二百五当了专家 ●中毒人不知中毒 ●大富翁托孤亲弟 ●软骨头供出同谋 ●老部下望子发愁 ●县长遭遇变脸 ●女明星死不回家 ●新寡妇要还旧账 ●老年人断子绝孙 ●台湾妇命中缺水 ●女博士痛恨雷公 ●城里人不要轻农 ●大教授不爱学习 ●不孝子留学何用 (6)天无绝人之路 15.跋文:自己身体自己保,主动医疗很重要 (1)不要迷信医疗保险 (2)要自己保护自己 附录:太医黑名单 (1)急毒药材132味 (2)慢毒药材911味 (3)不入药材565味 (4)乏力药材3568味 (5)如同药材301味 (6)可用药材143味 试读章节 (6)使用秘方药物 刘纯在《药治通法补遗》里说:“宫药者,无秘药罔效。”也就是说,成药不加入秘药,是没有临床疗效的;秘药由承袭人掌握、配制,这是承袭人的特权。也正是因为如此,承袭人才能控制整个家族。过去由我父亲配制秘药,到了“文化大革命”以后,家里被抄得一塌糊涂,就无法再配;后来我到了甘肃,就由我配制秘药。 现在由我儿子配制秘药,然后送到香港办事处,再转运到斯里兰卡药行。 秘药真的有威力吗?1977年,我在甘肃的时候,曾经拿病人试过。 工程局医院住着一个老病号,他得了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后背疼得直不起腰。于是我让香港药行寄来两斤未加秘药的铁布衫药粉。 我把寄来的药粉分为两份,每份一斤。 第一份加入秘药,称之为甲药;第二份什么都不加,称之为乙药;另外用淀粉作为第三份,称之为丙药。然后把这些粉剂,分别装入1号胶囊;每个胶囊含药剂0.35克。 第一周:我让病人每天四次,每次口服甲药五粒。住院医生报告说,病人基本不疼了;每天出去遛着玩,挺高兴的。 第二周:我让病人每天四次,每次口服乙药五粒。住院医生报告说,病人还是疼;每天只能在屋子里走一走;情绪不好。 第三周:我让病人每天四次,每次口服丙药五粒。住院医生报告说,病人疼得厉害;每天躺在床上,唉声叹气的。 第四周:我依然让病人每天四次,每次口服甲药五粒。住院医生报告说,怪了,这个病人又不疼了;每天又出去遛着玩,又是挺高兴的。 不过,这个医生问我:“院长,怎么类风湿还有周期性疼痛?” 我说:“也许,偶然,不过,我想以后不会这样的。” 是啊,见好就收,不能再试了。以后我就给这个病人用甲药,当然这个周期性疼痛再也没有出现。 不过,通过这个小试验,证明秘药真的有威力,我再也不怀疑秘药是故弄玄虚。 秘药可能是一种中药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只是偶然被发现的,而且其作用原理只是一种推论。因此我们应当承认,秘药也是一种中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它是偶然被发现的,它的作用原理至今不明。 然而不明白的东西,未必是不应当存在的东西。 例如:练硬气功者,能够用扎枪顶着脖子,而毫不受伤。他的脖子也是肉长的,为什么他的肉不怕扎? 又如:有些中国女人的皮肤非常白。她们是中国人,应当是黄皮肤。为什么她们的皮肤如此白得美丽? 再如:有些中外妇女不长阴毛。她们是成熟的女性,应当长阴毛。为什么她们的阴部寸草不生?而且中医称之为白虎,必配青龙,才能夫妻白头到老。所谓青龙,就是胸腹毛发很多的男人。 也就是说,有许多自然现象很难被人理解。因此我们不要搞唯心主义,更不要自己搞不明白,就说这是骗人。 谈到秘方问题,我要多说两句。 我国的国营制造业经常发生泄密事件,这些泄密事件造成了国营制造业的严重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了国营制造业的倒闭。 例如,在1983年,北京一家国营食品厂的技术科,研究出一种叫做酸三色的水果糖,据说很受市场欢迎。全厂职工非常高兴,但是三个月之后,订单突然下降。这是为什么呢?一打听,原来许多食品厂也在生产酸三色的水果糖!要知道,技术科的研究资料是严格保密的,怎么会泄露呢?一定有内鬼。厂长急了,下令保卫科秘密调查。保卫科不是吃素的,他们利用喝酒吃饭的方法,真把内鬼找到了。内鬼是谁呢?原来是供应科的一个采购员。这个采购员发现自从酸三色水果糖投产之后,柠檬酸和稳定剂的需求量逐月增加,于是他断定这是制造酸三色水果糖的秘密原料。恰巧,别的食品厂朋友请他喝酒吃饭,于是他就把这个奇怪现象说出去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是别的食品厂朋友各为其主,赶紧报告本厂的厂长。如此一来,酸三色水果糖的秘密配方就不翼而飞了。由于许多食品厂都生产酸三色水果糖,于是这种水果糖充斥了北京市场。于是这家国营食品厂不得不减编裁员,当然这个言者无心的采购员也被解聘了。 又如,在1990年,北京一家国营机械厂,花钱买了一个制造合金钢的专利,用这种合金钢制造的钻头是十分畅销的。但是一年之后,订单突然下降。这是为什么呢?一打听,原来另外一家机械厂也在生产这种合金钢钻头!要知道,买这个专利是技术副厂长一手经办的,而且专利资料也是由他亲自保管的,怎么会泄露呢?他一定是内鬼。于是技术副厂长受到了保卫科的审查。尽管他对天发誓,但是他跳进黄河洗不清,于是他得了精神分裂症。后来,这家国营机械厂倒闭了,这个厂长调到了另外一家机械厂当厂长。他意外地发现另外一家机械厂,竟然也生产这种合金钢钻头。一打听,原来是原厂的成本会计泄露了专利。怎么回事呢?想当初,刚生产这种合金钢钻头的时候,采购员买进几种稀有金属,尽管有发票,但是成本会计感觉价格太贵,于是就向另外一家机械厂同行核对价格。同行也不知道确实价格,于是就向技术科请教,而技术科已经注意到这种合金钢钻头。于是技术科就明白了几分,再巧妙地套出各种稀有金属的用量,于是,另外一家机械厂就轻易地掌握了合金钢钻头的配方。 再如,在1996年,北京一家国营化工厂,高薪聘请一位研究出胶粘剂的技术人员,生产一种新型的双管胶粘剂。这种胶粘剂分为两部分,使用的时候先从一个管里挤出一些白色的胶,再从另外一个管里挤出一些黄色的胶,把两种胶一搅拌,于是就得到了一种十分强力的胶粘剂。投放市场之后,受到用户的欢迎。这家国营化工厂也因此打了一个翻身仗,全厂职工无不感谢这个技术人员,同时也说高薪聘请很值得。但是一年之后,销量大减。这是为什么呢?一打听,原来许多化工厂也在生产这种双管胶粘剂。于是厂长大怒,认为这个技术人员是一个闺女嫁两家。大闹一场之后,厂长就解聘了这个技术人员。这个技术人员也十分纳闷,他拿着别人生产的双管胶粘剂发呆,心想配方掌握在自己手里,怎么会溜到外边去了呢?要知道,秦桧也有好朋友,他在这个厂子待了一年多,也有几个好朋友。于是他许予重金,要求几个好朋友悄悄地调查谁是内鬼。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挖出了内鬼!而这个内鬼竟然是看仓库的老头。一个老头怎么会偷窃秘方呢?原来老头的儿子也开办了一个化工厂,生意很不景气,听说父亲的工厂生产的双管胶粘剂很畅销,于是仔细研究父亲的仓库领料单,于是就发现了配方的秘密。 有人说,这些泄密事件都是你胡编的吧?错了,那家国营食品厂的采购员,后来得了肝炎;那家国营机械厂技术副厂长,后来得了精神分裂症;那家国营化工厂的技术人员,后来得了冠心病;都是家属带着他们找我看过病,并且都说是因为生气之后得的,而且都气呼呼地讲述了生气的经过。尤其是那个技术副厂长,依然哭着喊着发誓:“我要是泄了密,就让西班牙把我杀了。大夫,你知道我有翅膀吗?告诉你,我老婆是孙悟空。哈哈!”他疯了。这就是以上三个小故事。 我们姑且不去追究这三个病人和家属,是否说的都是实话,但是应当相信国营制造业经常发生泄密事件。因为国营制造业的供应科、财务科、库房等部门就是泄密的祸根;也就是说,国营制造业的管理体制必然泄密。 只有干股制才能不泄密。 什么叫干股制?干股就是秘方股;干股制就是在红利里,特意为秘方设立的红利制度。这是古代私人企业的制度,也是现代有限公司的制度。也就是说,董事会在分配红利的时候,不是严格地按照股东投资多少去分配红利,而是特意给秘方持有人多分配一些红利。 秘方持有人得到很多红利干什么呢?他要把处方一分为二,大路货交给公司采购;而他自己要负责采购、保管、制造保密部分。你看,这个干股制就避开了公司的供应科、财务科、库房等部门的眼皮。因为秘方如果让第二个人知道,那么就不叫秘方。 P112-115 序言 话说我们在第二部书《病是自家生》里,谈到了许多慢性病都是病人自己造成的,因此我们要使用养生之道去克服生活误区。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使用心疗、食疗、体疗,去克服严重的疾病,这就必须加用药物;不过,由于药物没有选择性,因此我们使用任何药物都可能发生药源性疾病。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第三部书《是药三分毒》里,我们要谈一谈应当如何选择药物。 什么叫“是药三分毒”?有人说,这还不简单,这是古人说的,凡是药物就不是好东西!答案对吗?不对。因为如果从字面上解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是人三分毒,是水三分毒,是饭三分毒;也就是说,凡是人就不是好东西,凡是水就不是好东西,凡是饭就不是好东西。荒唐吗?很荒唐!显然这种字面上的解释,是不对的。 是啊,目前许多人把“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当成了吃药中毒是必然的借口。许多药厂知道药物害人之后,就以“是药三分毒”为自己轻松地狡辩,好像你吃了药就必须中毒。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是药三分毒”不是这个意思。 那么古人说的“是药三分毒”,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是谁说的“是药三分毒”? 这是明朝永乐太医刘纯在1475年说的,他在《药治通法补遗》的原话是:“是药三分毒,唯开胃无毒,盖开胃者排毒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他强调在配制中成药的时候,即便使用的是可用药材,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只有开胃的药材才是无毒的。因此配制任何中成药,必须加用开胃的药材。 明白了吗?刘纯所说的药是指无毒药材,也就是说,即便是无毒药材,也具有三分毒性;至于有毒药材,那根本就不是给人吃的东西,不能称之为药。这就像污水不能称之为自来水,朽木不能称之为木材,馊饭不能称之为食物一样。 为什么无毒药材也具有三分毒性呢?刘纯也在《药治通法补遗》里说过:“药以去病,非养人也,故人食之不受,谓之三分毒矣。”这就是说,因为药物不是人体生存必需的空气、水源、食物,而只是用来克服疾病的;也正是因为药物不是人体生存必需的物质,因此必然被人体排斥,而排斥就要发生异常反应,由此而发生的一切排斥反应都称之为毒性。这就是所谓“是药三分毒”的道理。进一步说,“是药三分毒”就是说,即便是无毒药材,也具有三分毒性。 什么是无毒药材呢?在这本书里,我们要指出所谓的中药大宝库,其实是个杂货铺。按照太医黑名单的分类,中药分为急毒药、慢毒药、不入药、乏力药、如同药、可用药等六类;许多药材都是有毒的,而有毒药材不能称之为人药。因此实际能够给病人使用的中药只有可用药一类,根本不像你所想象的中药是个大宝库。 不过,是否公布太医黑名单,让我犹豫不决。因为虽然在明清两朝太医院当过太医的人,几乎都有这份太医黑名单,但是他们的后代几乎都是秘而不宣。然而这份太医黑名单早在1967年,就被我纽约的六爷爷交给纽约州的FDA分局,并且美国FDA以及一些西欧国家,就是使用这份太医黑名单去判断中药的毒性,而且真的拒绝一些中药的进口。 因此如果不让我们中国人都知道太医黑名单的内容,而是继续使用毒药,那么我们中国人真是太落后了。然而我们公布太医黑名单之后,肯定会损害一些药厂的既得利益,而招来一片骂声。怎么办?但做好事,莫问前程。 古人是怎么确认有毒药材呢?在这本书里,我们也要告诉你,古代太医在试药的过程中并没有经过细胞试验,也没有利用大白鼠做试验,而是利用死囚犯做试验。然而这种药物试验并没有把死囚犯试死为止,而是根据一条奇怪的原则:“伤胃气者谓之毒。”也就是说,如果死囚犯吃了一种中药之后,没有饥饿感了,那么这种中药就是毒药。你看,这条原则是否比现代鉴定标准要严格得多。现代临床实践也证明,无论什么药物中毒,病人首先的反应就是没有饥饿感了。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预防药物中毒,都要牢记这个原则:“伤胃气者谓之毒。”而不必等待出现肝肾损害,再惊呼药物中毒了。 中药材的质量关系到中医的存亡。在这本书里,我们谈到我国不仅使用化肥、农药种植粮食、蔬菜、水果,也使用化肥、农药种植草药,并且使用硫磺熏蒸发霉的药材,以及使用磷化锌熏死药材里的虫子,这就使得许多人受害。尤其是许多病危的病人,喝了开胃汤之后竟然恶心、呕吐、丧失了食欲,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但是许多中药厂,至今依然使用这些垃圾制造中成药,并且被国家批准,而且被许多人奉为宝贝。不过,外国人是不吃中国内地中成药的。这就是在全世界每年160亿美元的交易额里,中国内地只占有3—5亿美元的原因。 古人是怎么配制中成药呢?在这本书里,我们还要告诉你,中医的秘方都是由无毒药材组成,否则就不会世代相传。因为把人治坏的处方,其后代不敢再用,也就自动放弃了。然而这些被放弃的处方,依然会出现在书本里。因此如果我们把这些书本处方奉为宝贝,依然去照方抓药,那么我们就会害人害己。当然,秘方除了是由无毒药材组成之外,还有一个奇怪的配伍问题。也就是说,中医的秘方是经过几百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了它的安全有效性,因此才被世代相传。 世界上至今没有鉴定中成药的标准。在这本书里,我们谈到了中成药的鉴定。按照国际惯例,所有中成药都不需要通过国家鉴定,因为至今没有鉴定的标准。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美国的FDA还规定,凡是在1960年以前,在美国登陆的自然成药都给予免检的优惠,我们刘家香港药行的药物是l 948年在美国登陆的,因此在美国享受免检优惠,在国际上也是免检的。但是中国内地规定,凡是没有批号就不准销售。由于我们香港刘家药物没有内地的批号,因此我们不能给大家使用。 除了中药之外,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西药呢?在这本书里,我们也谈到了化学药物。我们主要从化学药物的制作原料,让你了解它的毒性。因此,你不要认为化学药物具有明确的分子式就能令人放心,而且其鉴定方法也是远远不如古代太医那样严格。因为古代太医是伺候皇族的,不允许药物出现一点点问题;否则就会被打屁股、充军发配、杀头、灭三族。但是如果现代的制药者出现了害人事件,那么顶多罚款了事。也就是说,读了这本书,你应当明白,为什么现代的化学药物会经常出现害人事件。 现代人鉴定药物毒性的方法正确吗?在这本书里,我们要纠正你对于现代药物鉴定的误区。许多人认为一个药物通过国家鉴定了,就认为这个药物绝对是个好东西。其实不然,鉴定药物与鉴定人品一样,只是一种客观评价的方法,并不是好人才能通过鉴定;同样的道理,并不是好药才能通过鉴定。例如,抗癌药物的有效率只有20%,照样通过美国FDA的鉴定。当然,美国的药物鉴定是仔细挑毛病,让医生与病人有知情权,而不是给予国家保护。因此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的鉴定内容,要比适用症多得多,而疗效是次要的。因此我们在国外看不到药物的广告。 既然化学药物是有毒的,大部分中药也是有毒的,那么我们怎样治病呢?在这本书里,我们反复强调了三分治七分养的生饥、食疗、慎用药的概念。也许你会更加同意这种防治疾病的方法。因为胃气、心疗、食疗、体疗是我们治愈疾病的最关键治疗,而使用药物只是画龙点睛。同时我们也沉痛地指出,由于我们每年要吃掉世界上40%的化学药物,因此许多病人同时存在着药物中毒,所以是极难治愈的。这就是我们的病死率,高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倘若你以后不再乱用药,而健康地活到一百岁,那么这就是我们写书的目的。 目前有许多人崇拜西医,说中医不是东西。在这本书里,我们依然采取了嬉笑怒骂的态度,客观地指出西医不是完美的科学;现在的中医也不是真正的中医,而是走医。不过,为了不树敌太多,我们虽然知道真实的国内外的药厂与药名,但是我们隐去了真名。倘若一些故事与一些事件类似,那么也是纯属巧合。敬请当事人用菊花5克沏水喝,以平息愤怒。 总之,我们力图通过一些故事,去纠正你对于中西药的看法,给你一个自我保护的意识,这就是“伤胃气者谓之毒”的原则。实际上,古今中外都有药物害人事件,而且是防不胜防的。不管怎么说,“伤胃气者谓之毒”是你应当牢记的。 守真之后刘弘章谨识 2006年12月于天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