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从结果中得到实利。落实是决策的灵魂,落实出效益,落实出生产力,落实是一切正确决策的生命线。落实就是一切,没有落实,所有的战略、目标、制度都是空谈。本书讲述了落实的重要性,提示了落实不力带来的危害,并为有效落实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关键在落实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吴娟 |
出版社 |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企业需要从结果中得到实利。落实是决策的灵魂,落实出效益,落实出生产力,落实是一切正确决策的生命线。落实就是一切,没有落实,所有的战略、目标、制度都是空谈。本书讲述了落实的重要性,提示了落实不力带来的危害,并为有效落实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内容推荐 企业需要从结果中得到实利。落实是决策的灵魂,落实出效益,落实出生产力,落实是一切正确决策的生命线。落实就是一切,没有落实,所有的战略、目标、制度都是空谈。 目录 一、企业需要从结果中得到实利 意大利的世界杯/2 结果说明一切/4 二、结果导向是优秀企业的特征 在结果导向下,才有真正的落实/8 结果导向是优秀企业的特征/10 企业要的是结果/13 结果要依靠主动落实/16 以身作则——做一个结果导向型领导/24 三、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落实 没有转化,决策只是一个愿望而已/28 落实过程相对于结果/29 落实是决定成败的关键/33 恒基伟业:落实一步一个脚印/36 不落实才是最大的错误/41 四、落到实处就是具体有效的执行 企业如何强化落实/44 有效的执行需要不断落实决策方案/48 落到实处就是具体有效的执行/53 自发的落实才是具体有效的执行/55 五、为完美的决策争吵不如为落实努力 让决策方案“落地”/62 左手抓决策,右手抓落实/64 老鼠的完美策略/67 海獭的快速行动/70 四棱鸡蛋的诞生/71 完美决策需要完美落实/73 六、为什么好的想法带来最坏的结果 不同决策带来不同的结果/78 感觉过于良好/80 过高估计自己/82 市场调查是关键/85 三思而后行/88 王总的焦虑/90 七、可行性是优秀决策的共同标准 决策要有可行性/96 决策要从实际出发/100 不要忽略环境的影响/102 可行的决策是向目标的一步步迈进/106 不要迷失了你的眼睛/110 信息也是决策的重要因素/114 八、所有的实处都是能够带来利益的地方 美国奥尔康公司独占市场的奥秘/118 商务通:一个销售奇迹/120 “收买”员工的心,带来最大利益/124 只有落实各项决策,才能带来真正的利益/127 落实奖励,带来的不仅仅是利益/130 九、落实是战略问题,不是短期利益 落实企业文化/134 老鹰还是鸭子/137 十、责任制才能保证落实不成为口号 实行责任制才有高绩效/142 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144 制定明确的责任目标/148 工作需要得到落实,就不能没有责任/150 让责任制生机四溢/152 巴斯夫公司的责任制激励原则/154 十一、个人的落实就是个人的绩效 战略需要绩效来控制/158 绩效让人员“跑”起来/161 是金子就要让它发光/164 个人的落实就是个人的绩效/166 从公平理论说绩效激励/169 提升员工的公平感/174 十二、落实是胡萝卜,不落实就是大棒 胡萝卜与大棒同行/180 对落实者进行奖励/183 激励.高效落实的基础/185 奖励——落实后的胡萝卜/187 惩罚——不落实后面的大棒/192 后记/193 试读章节 很多知名企业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善于培养员工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落实性。只有员工主动地去落实企业的决策,企业的决策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我们看远大是怎么做的。 1995年的时候,远大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台运料汽车在厂区里面漏了油,几百名员工路过那里都看见了一大摊油迹。后来总裁张跃也看到了,马上火冒三丈,下令以这件事情作为公司的典型教材,召开全体管理人员会议来谈这个问题。张跃认为:如果哪一天发现在远大的路面上有一摊油,或者有一摊泥土没有人去打扫,而又恰巧被正在上下班的几百名员工看见了,这将比远大一台机器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还要严重!因为这会给员工留下一种印象:公司对质量要求不苛刻嘛!那么他在工作中间就可以随便一点,有意无意地可能就会多少犯一点错。试想,一千多个工人当中,七八百个工人都犯一点点错,这对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意味着什么?如果在关键的时刻出这样的问题。整个企业都会被毁掉!所以必须严肃对待,也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对这件事,人们至今仍然印象很深,像这样类似的事情后来远大就再也没有发生过。 总裁张跃认为:企业管理除了要靠制度外,还必须讲究“自觉性”。后者可以依靠环境,因为人是无时无刻不受环境影响的。要求员工确保产品质量,光靠文件、图纸、质检员等是做不到的。而当员工看到若大的厂区每根草都是整齐的,每一条道路没有一丁点儿脏物,车间每一块地板都没有灰尘,生产、办公、生活设施见不到半点缺损、破旧时,员工们就会下意识地觉得自己不能马虎对待手头上的工作。 为了培养人们的自觉性,远大又在进行企业内部互信建设。张跃表示:“讲互信就必须对很多与互信相冲突的文件进行重新思考。比如:现在办一件事动不动就这个签字那个签字。能不能用一种简洁的手续完成大量的经济活动?能否做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付款都不用老板签字?我们要围绕互信去检查以往所有的制度,改掉不互信的那些规定。搞那么多人签字有什么必要呢?它带来的是互相猜疑,甚至都不负责任,因为大家都签了字嘛。所以以往的各种表格、各种文件要全面改,要将互信精神体现在各项制度中,走上人本的制度文明,纪律文化。” 张跃认为:互信建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破除制度,而是要人们从内心完全接受这些制度,甚至不用想就会按规定做事。超出我们想象的是,张跃规定:“远大城所有东西都不上锁,包括小卖部、酒吧、员工咖啡厅,不上锁也不登记,全部用自助的方式,24小时开放。自己买东西自己刷卡拿走。”他愿意为此付出500万元的代价。但公司自从采取小商品自取购货以来,一个小卖部、四个咖啡厅,比原来收款购物丢失率还要低,甚至新员工的军训也改为自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外部的规定变成内心的自律,也就消除了他们对抗规定的冲动。 仅仅有制度是不够的,制度需要不断地完善;仅仅完善也是不够的,它需要由表及里地升华,升华为员工自发的行为,这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企业文化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培育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使个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行为与整个组织有机地统一起来,激发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所有人为达成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这样企业文化就能不断完善深化,渐渐形成执行型文化。这种执行型文化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就会转化成结果导向,持续推动企业的发展。 企业文化在表述上容易抽象化,但在现实中,企业文化必须落实为现实的行动和实体,通过具体的企业运营反映出来。就是说企业文化不能够停留于口号、书面的层次,不能够只是高层领导的文化,必须得到企业每个成员的执行,企业文化与企业具体运营过程结合,企业文化的抽象性与企业文化的具体执行结合起来。 既然企业是员工的企业,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员工的文化认同。没有认同的文化就没有价值,而认同之后最关键的就是参与和共享,也就是文化也必须得到执行。很多人认为企业文化如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捉摸不定,是抽象的东西,很难落实到行动中去。其实不然,企业文化通过具体的组织运营就可以转化成物质的力量,转化成生产力。不过,说起来容易,企业文化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企业只是在赶时髦。随波逐流进行“企业文化”,随便写几篇煽情的使命,贴几条新颖的口号只是形式上的建设,因为它只能贴在墙上,却贴不进员工的心里另一种主张“企业文化一开始必须是强制性地灌输”的观点是对现代企业文化的曲解,是典型的单向传播的落后观念,是危害企业利益的。一切手段必须在认同和参与的前提下才有实效。企业文化必须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才能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 P16-18 序言 我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或者,按家人的说法,是一个喜欢瞎想的人。原来我一直以为,自己的想法都很好,自己的很多想法也能博得朋友的赞赏。于是,我得意洋洋。但是,渐渐的,朋友只听到我“好的想法”,但总见不到想法的成果。就开始着急了,暴躁地催我行动。进取地劝我动手,耿直地指责我只会空想,深沉地怀疑我是做白日梦。在大家的压力下,我开始专注于把想法落到实处,变成成果。这才发现。想法与实际成果之间确实有很大差距,有好的想法很重要,有把想法落到实处的决心更重要,而能够把想法落到实处的能力同样不可或缺。 经过努力,我把自己的想法落到了实处,摘掉了“做白日梦”的帽子,重新找回了面子和地位,更是得到了落实想法后的实惠。我才明白,“一切的关键就在落实”。 像我一样,有想法、有梦想的人很多,但是愿意自己亲历实践把想法变成现实,有能力把想法变成现实的人并不多。我们知道,梦想、目标的重要性,“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宽”,有大梦想的人,在落实中得到了大成就;有小梦想的人,在落实中取得了小成绩;没有梦想的人也可以追随别人的脚步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但是,没有把梦想落到实处的决心与能力,天大的梦想也只是“黄粱一梦”,从而只能将自己变成一个整天做“白日梦”的人。就算是历史上的“空想家”,他们的梦想也许不能成为现实,但他们努力把自己的“空想”落到实处,才有了理想国、乌托邦、桃花源、空想社会主义。这同样是一种大成就。 一个人是这样的。一个企业也同样如此。个人的想法需要落到实处,企业的长远目标追求、战略构想、工作决策、具体任务,如果仅仅存在于头脑中,表现在纸面上,永远不可能帮助成长,例如,维捂企业的生存、发展。 企业必须追求实利,这是由企业的本质决定的。企业不可能仅仅依靠宪法存在,没有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决心,没有把想法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能力,企业也只是“空中楼阁”。但是,对企业而言,落实不仅仅是老板个人的决心与能力。而是整个企业全体人员的决心与能力,更是企业组织的决心与能力。企业里面的人有把目标落实的决心与能力,能够按照最优化的组织模式和规范的制度秩序保证落实的决心与能力的高效。这才是企业落实与个人落实的最大不同。 企业老板、实际领导者、管理者,从事的其实是提供梦想、目标,推动参与梦想和目标的具体执行,保证梦想和目标落到实处的工作。有好的梦想是成功的一半,而另一半便是落实。“空想家”也分努力把自己的想法落到实处,企业又怎么能忘记“关键在落实”呢? 后记 到了现在,本书的完成也算是把我的想法落到了实处,这样一个落实的过程,其实同样是在一个有想法、有目标追求的驱动之下,追求结果的决策与行动。这也算是我对“关键在落实”的实践。 正如正文里面所说的,落实是追求结果,用结果引导行动、衡量实效的工作,它所追求的就是企业最需要的绩效、利润。能够想到好的想法与新的构思,是强大思考力与创造力的表现,能够按照决策方案展开行动,是执行力的表现。那么,能够把决策变成企业实际要求的结果,能够用结果引导执行方向,就可以说是落实能力的表现。“关键在落实”,不是简单一句口号,而是企业追求有效成果的实际行动;“关键在落实”,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个有着精神内核、具体目标、实际方法和制度规范的企业工作体系。 “关键在落实”,也许不属于企业的财务、人力资源、营销、生产这样的职能部门体系,但它时刻渗透到企业运营的各个层面之中,从相对宽泛的战略、企业文化、用人、生产控制、质量管理、技术研发、财务管理、推广营销到更具体的激励、责任制、品牌等层面,都可以发现落实的要求和行动。对此,企业必须予以关注。 现在,把自己的想法基本落到实处了,也可算是一个完结。最后,需要做的就是感谢,感谢那些参与工作和做出贡献的人们,他们是李文丽、皮瑞雪、屠康、郭立功、李兴华、费凌云、胡鼎、陈声、战国君、赵歌、金岗、于然、李宏康、李欧、白鹤、成立国、田斯文、展国雄、柯明锐、周人义、欧新风、张辉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