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CCTV-10《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的节目《智商情商手拉手》完全版。由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国平讲授。通过本书,你将了解智商和情商这两个天平上的砝码在成功的人身上是如何保持平衡的道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智商情商手拉手(百家讲坛)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曾国平 |
出版社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CCTV-10《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的节目《智商情商手拉手》完全版。由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国平讲授。通过本书,你将了解智商和情商这两个天平上的砝码在成功的人身上是如何保持平衡的道理。 内容推荐 在人们对智商和情商研究中,得到两个数字,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占20%,情商占80%。智商与情商巨大的差别,给人们一个印象,既然情商那么重要,我们就专门培养情商。而事实上,真正成功的人,他们又是智商和情商结合的典范,这又是为什么?单纯的高智商不一定成功,单纯的高情商也不一定成功,但是高情商和高智商的结合一定成功,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周恩来、比尔·盖茨、比尔·克林顿,都是智商和情商极高的人,在他们身上,我们有什么发现呢?智商和情商是矛盾的还是统一的?哪一个因素是成功或缺的呢?智商、情商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聪明的人会发挥自己的优点,回避自己的缺点,智商与情商的高低就同人身上的优缺点一样,也能受到人们自身的控制,而一些名人与普通人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找到自己的缺点,利用了自己的优点,我们能做到吗? 智商、情商不是一对矛盾体,成功的人,他们身上具有很多相同的特质,智商、情商很听话地为他们服务。这两个天平上的砝码在成功的人身上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呢?重庆大学曾国平教授,走进《百家讲坛》,带你走向成功的阶梯,看智商情商如何手拉手。 目录 前言:我的《百家讲坛》之路 引子:关于智商和情商 第一篇 有“智”者,事竞成 一、认识智商之能 二、看清智商之貌 三、开启智慧之门 第二篇 有“情”者,事更成 一、智商诚可贵,情商“价”更高 二、掀起情商盖头来 三、努力提高情商能力 第三篇 智商情商,相得益彰 一、智商情商,关系密切 二、智商情商,相互补充 三、智商情商,相互促进 四、智商情商,相互影响 五、智商情商,相互结合 六、智商情商,心趣拉手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他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智商很高很高;他又是一个感情世界特别丰富的儿女,控制自己情绪、驾驭他人的情绪特别好的人,他的情商也很高很高中国人民深深地爱戴他,在全世界他也享有非常高的声誉。 在国内,用他的智慧和情商与老一代领导人一起建立了新中国,建设了新中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特别是在“文革”中保护了一大批老干部、社会名人和各种人才,维护了民族的团结,闪烁着他智商情商高度结合发挥巨大作用的光芒。 在国际上,用他的智慧和情商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也打开了国际局面,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础和格局,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据说,在20世纪50年代,有一次国际会议上,有位西方记者对周总理讲:“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个记者实质上是讥笑中国贫穷,是一种挑衅。这个话很难回答。说多了,我们并没有那么多资金;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资金的确太少。 我们周总理怎么讲?他幽默地回答:“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吗,有一十八块八角八分。”此话一出,语惊四座。使全体记者为之愕然!场内鸦雀无声,静听总理作解释。 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怎么只有一十八块八角八分? 当时我们还没有发行现在的100元一张,也没有50元一张的,也没有20元一张的,当时,最大的票子是10元,还有5元,2元,1元,5毛,两毛,1毛,5分,两分,1分,加起来就是一十八块八角八分。 周总理讲了这些话以后,话锋一转,满怀激情的说:“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金融机构,有全国人民做后盾,信用卓著,实力雄厚,它所发行的货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一种货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周总理的话,激起了场内听众热烈的掌声。 显然,周总理用他有智慧的、非常巧妙的一十八块八角八分产生了一种悬念,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然后再一解释,产生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没有直接的去批驳人家,让人家容易接受,他就把智商和情商结合起来了,效果很好。 据说还有一次,在国际交往中,有人挑衅性地问周总理:“总理先生,听说在你们中国有很多马路,我要请教一下,中国的马路是不是马走的路啊?” 挑衅,这明明是挑衅!我们周总理怎么回答?要是换了别人肯定会说,你们说我们是马走的路,你们是猪路,狗路。周总理没有这样回答,我们的周总理他非常礼貌地说:“我们中国确实有很多马路,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 周总理回答得非常机智巧妙,闪烁出他智慧的光芒,同时也没有直接伤害他人。也明确地表明了我们的立场,幽默而又含蓄地反驳了那人。他把智商和情商结合起来了,完美地结合起来了。 邓小平同志具有高智商和高情商: 邓小平同志一生“三下三上”,特别是在“文革”中,他饱受冤屈,但仍然乐观豁达,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他大智若愚处事,满怀深情为人,这为他后来重新出来为党和人民承担更重要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他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他的“三步走”战略、他的先富与共同富裕的思想,他的“一国两制”的思想,都充分体现了他的大智大慧。 他对祖国和人民很有感情,他多次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邓小平同志的心声。 正是因为有这份浓浓的深情,加上他的大智巧智、睿智机智,他为我们倾心设计了强国富民大发展的宏伟蓝图。人们尊敬地称他为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这些都是他的大智慧和高情商,是邓小平同志智与情的高度统一。 在今天,我们的党和政府,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抓就业问题、抓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抓反腐败问题、抓执政能力问题、抓科学发展观问题、抓和谐社会问题、抓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问题,抓宏观调控问题、抓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扩大问题,抓创新型国家,抓祖国和平统一问题、抓解决国际贸易摩擦问题,等等,都是既需要高智商大智慧,又需要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需要智商和情商的高度统一。 曾经炒得沸沸扬扬的美国的两个比尔:一个是比尔·盖茨,另一个是比尔·克林顿,陈光军先生就对他们两人的智商和情商作过详细的比较。 生于1955年10月28日的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原总裁,现在是微软公司董事局主席;比尔·克林顿曾经担任过两任美国总统。两个比尔在许多方面都十分相似。 1997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美国最有影响的十大人物”,名列第一位的是克林顿,名列第二位的是盖茨。 他们都是美国乃至这个世界的重大影响者;他们曾是美国一对最高层政治人物和工业巨头。 人人都知道比尔·盖茨特别聪明,他的公司是一个奇迹,他本人是一个奇迹,他是世界一流的智商天才。 还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盖茨可以整日躲在家里面底层他的卧室不出来。母亲拿起电话问他:“你在做什么?”“我要思考。”盖茨在电话里大喊。“你在思考?”“是的,我在思考。”盖茨大声说:“你从来没有试着思考过吗?” 进入中学不久,他与同伴艾伦一起迷上了一台笨拙的计算机终端机。 八年级时,盖茨写出了他的第一个软件程序。 十年级时,他和艾伦一起建立了“编程小组”,为当地公司开发软件。 1975年,他和艾伦树起了微软的大旗,一直发展到今天这么成功,这么辉煌。 盖茨的成功源于他杰出的智商。 他的脑袋简直就是一台或若干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他加工提炼信息的能力实在惊人,也许他的思维就是数字化的:没有脆弱的感情,没有含混的模拟状态,只有智能,只有数十亿的二进位脉冲,冷静地将输入转化成正确的答案。 有人认为,如果说瓦特的蒸汽机拉开了工业文明时代的序幕,那么,比尔·盖茨的软件则开启了知识文明时代的大门。 作为智商天才的比尔·盖茨,情商也很高;而且他把情商与智商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比尔·盖茨很重视人的作用。 有人问他:“盖茨先生,如果让你离开现在的微软,你能再’造一一个微软吗?”盖茨肯定地回答“可以,但要让我带走微软的100个人”。他并没有说要带走厂房、机器,多少台电脑;而是特别重视人,这是他高明的智商,带走高层次的人才,再通过高层次的人才去再造一个微软,他何等聪明;但从他特别重视人的作用来看,他不是那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者,这是他情商高的重要体现。他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比尔·盖茨善于合作。 他与艾伦是孩提时的伙伴,他们曾一起迷上计算机,一起建立了“编程小组”,一起为当地公司开发软件,又在1975年一起树起了微软的大旗。 进入21世纪的新千年,比尔·盖茨又把微软CEO宝座拱手让给长期的伙伴史蒂夫·巴尔默,保留董事局主席一职,同时出任新职务“首席软件设计师”。盖茨在微软财富空前膨胀的时刻放弃这一最有权力的位置令人不可思议,但这就是高智商的表现,就是很好地运用了“例外原则”,他具有真诚的合作态度和主人翁精神,这又是高情商的表现。 比尔·盖茨善于把情感效应转化为经济效益。 在管理中,他提出了“享受一切”的口号,在公司的管理上特别有人情味。他的公司总部看起来像一个大学生运动场,里面尽是花园、飞瀑,星期天职员在这里打垒球,到健身房锻炼,或者去看电影、听音乐会。员工穿的上衣上印有盖茨口号:“你们的同事是你最好的朋友。”这种人情味很浓的管理,是在管理上高智商和高情商的高度统一。 P115-119 序言 偶然、非常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进行了几集节目的演讲。 几年前,重庆大学副校长唐一科教授向《百家讲坛》的小王女士推荐重庆大学的一些老师到《百家讲坛》演讲。2002年底,小王一行人,来到了重庆大学拍摄,我当时报了两个题目及其演讲稿,一是《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二是《学知识更要学会做人》。她们让我讲第一个题目。 在重庆大学国际会议厅,几百名学生在下面听,我习惯性地用“PPT”的方式进行演讲。 虽然是央视来拍,但我并没有怯场;虽然我上央视的节目是首次,但我在重庆市的几个电视台都做过节目,特别是重庆卫视的《龙门阵》栏目,是一个很有影响、收视率较高的栏目,我做过3集的主嘉宾,每集都是40分钟左右。还有重庆市的一些电视台经常让我评论经济和社会问题,差不多也有几十次,所以我并不晕镜。 央视到重庆大学拍了我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后,没有马上播出,我当时不知道后期制作的难度,以及她们的责任心这么强,要求这么高。我把这事几乎都给忘记了。 2003年6月6日中午,央视10频道播出了。我并不知道要播,也不知道播出的时间,是其他人看到了后打电话告诉我夫人的,我不在家。晚上,深夜,应该是7日凌晨,又重播了一次。 这是我在《百家讲坛》的处女作。 我既兴奋,也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我本应该讲得更好一些的。 我收到全国一些观众的信、电话,有的是赞扬,有的是讨论,有的是希望。让我感动的是,山东省枣庄人事局的王局长,派了她的副手郑局长,专程到重庆来请我,到枣庄为党政干部做一次“创新思维”的专题报告。据王局长事后讲,是因为那天她工作忙,晚上很晚回家,躺在床上,打开电视,看到了我的演讲,但只看了半截,认为好,就派人到重庆来了。 据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志事后讲,《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的收视率还可以。 2004年底,我接到了一封电邮,是央视《百家讲坛》的孟庆吉先生发给我的,他说,《百家讲坛》栏目组要改版,决心把《百家讲坛》打造成“中国第一演讲品牌”,问我是否愿意继续加入演讲,我再一次很兴奋!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当时是他们给我定的两个题目还是我自己报的两个题目?我记不清了。这两个方面的题目是:第一,智商情商;第二,沟通协调。 小孟他们选了“智商情商”这个话题。 我把讲稿发给了小孟,是一集的,因为他们在改版以前的规定是,一般只讲一集,演讲者一般不重复出现。 在我去北京到央视拍摄前丽个月,他们要求我写成4集,我按要求写出来了。 经商定,我2005年1月12日在北京五棵松“影视之家”住下来,准备拍摄。 冬天的北京,干冷,好在屋里有暖气。 8个月后小孟通知了我播出的时间。 电视报也作了预告: 2005年9月13、14、15、16日。 播出4集:《智商之花为谁开》;《您的情商有多高》;《智商情商手拉手》(上、下),每集有效时间38分钟。 因为是4集,所以,这次播出后,给我写信的、打电话的、发电邮的,比上次讲“创新”的要多得多,讨论的范围要广得多,绝大多数持肯定态度。 讨论内容的居多。也有讨论形式方面的。如,一些好心人,提出我在演讲时太爱看讲稿了(我对稿子的确还不太熟悉,经验也不够);还说我的四川口音很明显。 据说,这次收视率也还可以。 2006年4月中旬,央视10频道重播了那4集“智商情商”。 我又收到了一些信、电话、电邮。 令我感动的是,中老年人与我讨论的,基本上是怎样用情高教育孩子、教育员工和自我教育问题。 河南开封的一位民营学校的校长王俊涛硕士,硬是到重庆来见了我,他的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情商教育已经好多年了,他专程来重庆与我交流情商教育问题。 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经济管理学部的党总支副书记王云苏女士与分团委书记刘晓清女士一起,跟踪我在全国的一些演讲,专程到了江苏南通市和盐城市听我演讲《管理创新》、《沟通协调》、《团队与情商》,还向我介绍了她们对大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的一些情况。 其间,央视二套经济频道李玟女士邀请我去做了3集节目,与高博共聊智商情商和创新问题,并都播出了。2006年4月初,我在《百家讲坛》又拍了几集节目:《幽默沟通》。 只是到现在还没有播出。 通过《百家讲坛》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书本上,从其他主讲人身上,特别是从《百家讲坛》工作人员的身上。 这就是我的《百家讲坛》之路。 作为一名西部学者,我的专业是“政治经济学”,从事的是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创新问题”、“智商情商问题”、“幽默沟通问题”,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出生在苏北,生活在我国西部重庆的一个小镇上,小时候没有多少书看,但我拼命地找书看。12岁就爱看中国的古典小说,什么《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只是在重庆大学读大三的时候才开始看《红楼梦》,因为它是“谈朋友”的书,一直不敢看。到了大三了,又是改革开放了,我就豁出去了,看!现在看来,《红楼梦》给看晚了,我懂事懂得晚了些。央视《百家讲坛》给我提供了讲台、舞台、平台,让我结识了易中天教授、于丹教授、阎崇年老师、纪连海老师等等《百家讲坛》的大牌名星,让我与全国这么多的听众、直接交流,在网上看到那么多的学校、企业、机关把央视的这套“智商情商”的光盘在播放,在学习,引起了一定智商情商热,智商情商的教育进一步受到重视,我处于长久的兴奋之中。 “夫何何求?” “此生足也!” 我非常感谢《百家讲坛》,更重要的不是对我个人的“出名”、以及对其他演讲者的“出名”所起的作用,而是《百家讲坛》真的成了一个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有一批工作人员、包括制片人、策划人、编导、摄像师、化妆师等等,他们那么敬业,他们那么努力,他们那么辛苦,他们那么创新,推出了这个品牌,把历史、文化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奉献给全国人民,不要说我是一位演讲者,我更作为一名忠实的观众,我也应该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谢意。尽管我们演讲者讲的东西有的问题还值得商榷,甚至有的是“硬伤”,但总体上讲,《百家讲坛》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的传播栏目功德无量,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人、几代人,对中华文明历史的传承、对先进文化的传播、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对社会和谐的促进,其社会价值和意义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我为《百家讲坛》栏目请功! 我为《百家讲坛》的工作人员请功! 我作为演讲者和一名观众感谢他们! 同时作为演讲者我要特别感谢广大观众! 《百家讲坛》,祝福您,一路走好! 曾国平 2007年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