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干部从政道德读本--中国经典的启示/干部素质养成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作者 许树侠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按照当代从政道德的基本范畴和内涵,从《解读》的功垂惟志、道德当身、修身为本、去廉立贪、见利思义、百姓为天、广施教化、监察百官等二十篇中,精选提炼为德政、信念、荣辱、公私、为民、清廉、义利、谦和、务实、修身等十篇,更具有时代气息。对古代从政道德的思想和智慧进行概述、解读。其中的德政篇,旨在说明从政以德的重要性;信念篇、公私篇、为民篇、清廉篇、义利篇、谦和篇和务实篇概述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所强调的从政道德的几个主要范畴;修身篇主要是再现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关于如何修炼和规范从政道德的思想。

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呼唤着崭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呼唤着崭新的从政道德。在建设体现时代精神、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从政道德的道路上,我们任重道远!

内容推荐

加强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既是学习贯彻党章的根本要求,也是反腐倡廉抓源头的重要途径。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 “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本书从德政、信念、荣辱、公私、为民、清廉、义利、谦和、务实、修身、立德等方面,对古代从政道德的思想和智慧进行了概述、解读,是广大党员干部提高从政道德的重要参考读物。

目录

一、德政篇

(一)导语

(二)德,国之基也

(三)为政以德

(四)化人在德

(五)明德慎罚

二、信念篇

(一)导语

(二)志当存高远

(三)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四)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五)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三、荣辱篇

(一)导语

(二)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三)行已有耻

(四)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四、公私篇

(一)导语

(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三)政在去私

(四)善恶生于公私

(五)居官无私

五、为民篇

(一)导语

(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三)德为善政,政在养民

(四)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五)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六、清廉篇

(一)导语

(二)廉者,政之本

(三)政者,廉以律己

(四)俭以成廉,侈以成贪

(五)罪莫大于可欲

七、义利篇

(一)导语

(二)万事莫贵于义

(三)君子临政思义

(四)义为利本

(五)兴天下利

八、谦和篇

(一)导语

(二)满招损,谦受益

(三)天不言自高

(四)有容,德乃大

(五)德莫大于和

九、务实篇

(一)导语

(二)为国者当务实

(三)实事求是

(四)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十、修身篇

(一)导语

(二)修身而后为政于天下

(三)政者,正也

(四)修身在正其心

(五)吾日三省吾身

后记

试读章节

(一)导语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道德作用、重视从政道德的传统,最早的一部政论文集《尚书》,就有“德唯治,否德乱”的记载。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讲得更为形象和精辟,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以德,是说德行是为政治国的根本。“德为善政。”一个地方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如果它的党员、干部从整体上说是道德高尚的,那么人民群众自然就会真心诚意地拥戴和支持他们,达到上下同心,官民同德,那里改革的顺利推进、发展的欣欣向荣和稳定的持续实现,就有了可靠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柱和群众基础。

中国传统从政道德的一个积极内涵就是对道德教化的重视。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其意思是,仅仅用政令来引导,用刑罚来威慑,禁止人民做坏事,那么,民众充其量能做到不触犯法律,但不会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节来规范民众的行为,民众就不但会有羞耻之心,有知善知恶的荣辱观念,而且能逐渐成为有道德的人。

在从政道德建设中,我们应当全面认识法律和道德的作用。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在道德教育中,遵守法律是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同时,我们要把重要的道德规范,尽量纳入到我们的法律之中,融人到我们的管理制度中,融入到群众的各种守则、公约之中,发挥法律、制度的作用。

(二)德,国之基也

令名:好名声;令:美;德之舆:承载品行的车子。全句译意为:美好的名声,是装载德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的基础。

晋国的范宣子主持国政,各诸侯国没有听说晋国有什么美德,反而只听到朝见晋国的贡品负担太重。郑国人很忧患这件事。郑国大夫子产就写了一封信托人送给范宣子。子产在信中分析了朝见贡品太重对诸侯各国、对晋国和对范宣子本人的危害,劝范宣子应该轻财货、树德行、重美名。子产特别强调“德行,是国家的基础”。致力于德行,打好了基础,国家就会长治久安。范宣子看了子产的信很高兴,减轻了朝见的贡品。可见古人对德政的推崇。

弃德:抛弃美德;崇奸:崇尚邪恶。全句译意为:抛弃美德,崇尚邪恶,是大灾祸。

周襄王准备讨伐郑国,周朝大夫富辰认为这是“弃德、崇奸”,必然祸国殃民。这里所涉及的不仅是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问题,同时也是修身治国的道德规范问题。

全句译意为:实行德治的国家不可抗拒。

晋楚争霸之初,楚成王认为晋文公深得民心,不能轻易出兵,于是用古代兵书上的格言“有德不可敌”来谕示下属。“有德不可敌”,在国而言,是说一个国家实行“德政”,就拥有抵御外国侵略的巨大精神力量。在人而言也一样,一个人修德积德,就拥有抵御身外的权、钱、色侵袭的巨大精神力量。

鼎:指夏禹所铸的大鼎,名为九鼎,夏、商、周三代相传,象征国家和权力。全句译意为:(治理国家)在于德行而不在于鼎的大小轻重。

“德治”的传统,从殷商以来就被为国者所重视。鲁宣公三年,周天子派王孙满慰劳楚王时,楚王问王孙满,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就以“在德不在鼎”回答楚王。王孙满所说的意思是,德行如果美好光明,鼎即使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乱,鼎即使大,也是轻的。其用意就是奉劝楚王实行德治,这才是治国之道的根本所在,切勿舍本逐末。

官邪:官吏邪恶;宠赂:宠臣贪贿;章:“彰”的古字,昭彰,指公然而行。全句译意为:国家的败亡,是由于官吏邪恶;官吏失去为政之德,宠臣就公然贪贿。

这是鲁国大夫臧哀伯规劝鲁桓公之语。鲁桓公二年,宋国用大鼎贿赂鲁桓公,鲁桓公把大鼎安放在太庙里。臧哀伯批评鲁桓公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贿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又何诛焉?”其意是说,作为人君,应该发扬德义而阻止邪恶,以此监察各级官吏。官吏才能有所警戒和畏惧,不敢违反纪律。现在抛弃德义而树立邪恶,把别人贿赂的器物放在太庙里,公开展示给官吏看。官吏如果以此做榜样而公然接受贿赂,将怎样去惩处呢?臧哀伯还严肃地警告鲁桓公,上行下效,贿赂横行,官吏腐败,必然会导致国家之败。

全句译意为:礼是治理国家的纲纪,亲是团结人民的情结,善是德行的建树。国没有纲纪就不能维持到底,民没有情结就团结得不巩固,德不建树就不可以立身。

礼宾、亲亲、善善,是德行的重要内容,但晋公子重耳经过卫国时,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卫国正卿宁庄子就以上面的一番话规劝卫文公。为国之君,只有躬行礼宾、亲亲、善善,才能和睦四方,国治邦兴。

墉:城墙、高墙。全句译意为:道德,是福禄的基础,缺少道德但却福禄隆盛,好比没有打好基础却只顾厚筑城墙一样,它坍塌的日子就没几天了。

晋国在鄢陵一役中大败楚国,晋国君臣狂喜不已。大夫范文子认识到,一旦君臣居功自傲,就会不修德政,从而给国家造成祸害。他提醒君臣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勤修德政,否则,国家“犹无基而厚墉”,坍塌指日可待。

P3-6

序言

“德”字在商代卜辞中已出现,《说文解字》解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外得于人”,说的是要公平正直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内得于己”,说的是自己的内心修养。到西周时,“德”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德规范出现。《庄子·天下》中说,周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

“德,国家之基也。”(《左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道德,对个人来说,是做人做事的重要基石;对民族和国家来说,是发展稳定的重要基石;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基石。2006年1月6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吴官正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对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是学习贯彻党章的根本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反腐倡廉抓源头的重要途径。

所谓“为政之德”,俗称“官德”,即以德治国的意思,它指官员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官德”事关“政权治理”,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影响、决定着其他社会道德,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曾对加强国家各级各类官员的道德修养,给予了极大重视,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把对官吏的道德素质要求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并且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主张,制定了相应的行为规范。

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毛泽东同志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邓小平同志要求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对共产党人的“为政之德”作出了精辟的概括。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员干部从政道德修养的必备素质。

党员干部“为政之德”的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其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党员干部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由知、情、意、行的四个要素构成。要加强这四个要素,就要加强从政道德修养。在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修养上,胡锦涛同志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加强道德修养的表率”,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这样才能真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同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管理”,“要完善干部考核任用办法,在干部考察中更加注重道德品行,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既重能力又重德行,既重政绩又重政德”。

传统文化是前人创造文明的文化结晶。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观往事,以自成,治乱是非亦可成。”(苟况《成相》)以史为鉴知兴替,温故继承知创新。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是我们独有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的一条根基。从官德来看,中国传统伦理十分重视德治,十分重视从政道德。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从政道德既体现了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又体现了它的“治国、平天下”的特点。为了贯彻从政道德的主张,中国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及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官吏对道德的社会性作用,道德与政治“法律的关系,对如何修身立德都有许多重要的论述。今天,我们要加强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借鉴、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为此,本书主要从德政、信念、荣辱、公私、为民、清廉、义利、谦和、务实和修身共十个方面,对古代从政道德的思想和智慧进行概述、解读。其中的德政篇,旨在说明从政以德的重要性;信念篇、公私篇、为民篇、清廉篇、义利篇、谦和篇和务实篇概述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所强调的从政道德的几个主要范畴;修身篇主要是再现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关于如何修炼和规范从政道德的思想。

必须指出的是,每一种思想和文化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对于古代从政道德思想,要以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立场上予以阐释、批判改造和转化,使它贴近当今时代的发展脉络和现实生活,为当代人学习、借鉴和运用,从而更好地为现在的从政道德建设服务,为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这样,才能古为今用,与时俱进,有所继承、创新和发展。

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呼唤着崭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呼唤着崭新的从政道德。在建设体现时代精神、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从政道德的道路上,我们任重道远!

后记

本书是在《中国经典廉政名句解读》(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简称《解读》)的基础上重新编写提炼而成的。

《解读》是笔者在广西区纪委工作之余积累编写的一部书稿,共收古代的廉政名言警句2400多条。当时编写《解读》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一些思想、道德、文化上的服务和支持,为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和氛围添砖加瓦。不意出版后受到同行和其他读者的好评,诚惶之余亦感欣慰。《干部从政道德读本》按照当代从政道德的基本范畴和内涵,从《解读》的功垂惟志、道德当身、修身为本、去廉立贪、见利思义、百姓为天、广施教化、监察百官等二十篇中,精选提炼为德政、信念、荣辱、公私、为民、清廉、义利、谦和、务实、修身等十篇,更具有时代气息。

本书在编著过程中得到中国方正出版社领导和编辑部主任康弘同志的指导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水平,也限于篇幅,本书在收录经典名句、划分类别、注译和写作解读时,难免有缺失、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6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