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穷人的福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纳斯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白开元//江锦成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三十年前,尤纳斯迈出了稳健的第一步,他率先通过乡村银行,把小额贷款转变为用于对贫穷开战的极为重要的武器。在小额贷款领域,对于全世界不断涌现的机构来说,乡村银行已成为它们的睿智之源和楷模。

本书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纳斯的传记,也是一则有关乡村银行的故事,更是一个有关财富的神话!

内容推荐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了穆罕默德·尤纳斯创办孟加拉乡村银行的神奇故事。1971年,满怀报国之志的尤纳斯离开美国安逸优越的教授生活,回到独 立后的孟加拉国。1974年,孟加拉发生了大饥荒,尤纳斯发誓“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1976年,他从自掏27美元借给42名赤贫的村妇到1983年创办孟加拉乡村银行,通过20多年的努力,乡村银行为数百万城乡贫困借贷者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服务,为切实解决世界难题——贫困问题做出了杰出贡献。2006年,尤纳斯和他的乡村银行因此全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目录

序 言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奖词

引 子

童年

父母

留学美国

婚姻

扶贫的起因

三三分成的农业实验项目

当穷人的担保人

乡村银行实验项目的第一阶段

乡村银行的基层小组和中心

乡村银行还贷机制

优先贷款给妇女

乡村银行的女员工

乡村银行实验项目的第二阶段

农业银行下属的实验乡村支行

前往坦盖尔县建立实验支行

实验支行员工的聘用和培训

实验支行员工的紧张生活

如何创建新实验支行

正式成立独立的乡村银行 

乡村银行和传统银行的比较

为借贷人服务的其他举措

抗灾救灾

贷款人的16条口号

教育

超越小额贷款——乡村银行的新天地

建房贷款

尼姆卡希养鱼场

振兴传统手工业

乡村银行的电信服务

乡村银行信托公司

企业的社会责任

走向未来

第二代乡村银行

世界小额贷款高峰会议

乡村银行模式在其他国家

小额贷款在非洲

乡村银行模式在亚洲

小额贷款在美洲

小额贷款在欧洲

扶贫领域中的中孟合作

尤纳斯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摘要)

后记

试读章节

正当他东奔西走寻找合适的工作时,吉大港大学向他发出邀请,他欣然接受,担任了吉大港大学经济系主任。

吉大港大学是20世纪60年代由一位著名建筑师设计建造的,位于吉大港市北20英里处,约占贫瘠的山地1900英亩。政府为了让校长、教务长和几位教授住得舒适,推平几座山头,建造了舒适的红砖楼房。整个校区都建在一座座小山上,山腰的平地上建了教室、学生宿舍和教师公寓。

红砖白灰的建筑四周是宽大敞开的游廊,远看美观雅致,但不实用。开始授课之后,尤纳斯深切地感觉到了这一点。例如,系主任的办公室特别宽敞,可其他老师却没有办公室。尤纳斯做的第一件事是把他的大办公室对教师开放,成为他们的休息室,自己则在一间小屋里备课。见状,有些人心里嘀咕:校方为系主任安排了宽敞的办公室,其他人凭什么要占一席之地!

任职伊始,尤纳斯感到处理各种矛盾颇为棘手。老师对学生考试作弊、破坏纪律等,感到十分不满,不肯阅卷,要求校方重新组织考试,可学生拒绝重考。他们振振有词地说,他们刚从独立战争的战场回到校园,身心疲惫,能坐在教室里答卷。已经相当不错了。许多学生以前是士兵,参加过各地的战斗,他们腰里别着缴获的手枪,整天在校园里晃来悠去,并放出威胁的口风——几天之内不公布考试成绩。就要给老师颜色看!为扭转一触即发的对立局面,尤纳斯亲自出面,在老师和一脸杀气的学生中间进行调解,化解了两方的尖锐矛盾。

尤纳斯住在市区父母家里,每天开父亲的车去大学上班,路上一看见学生和老师在等乘公共汽车,就招呼他们上车。

除了教学,尤纳斯摸清了亟待解决的是改善学校的交通问题。

由于缺少宿舍,大部分学生和老师下午2点就急匆匆乘公共汽车回家。下午、傍晚、夜里,校园里空空荡荡。在他看来,这是国家财富的极大浪费,是一件令人愧疚的事。可教师和学校的行政负责人,都对此熟视无睹。他叫来几个学生,吩咐他们找出问题的症结,写出调查报告,题为《吉大港大学的交通问题》,刊登在经济系的刊物上。尤纳斯谑称校园是“半天大学”,这句话被写入报告。当地报纸对此作了报道,引起轰动,几位记者还特地采访了尤纳斯。

孟加拉教育部秘书闻讯打电话给尤纳斯,请他寄这份报告的复印件。在这份报告中,尤纳斯提出了解决宿舍问题的各种方案。遗憾的是,方案被束之高阁,20年倏然逝去,城区和学校之间修建了铁路,但“半天大学”的状况依然如故。

站在吉大港大学校园里举目眺望,朱波拉村空旷的田野尽收眼底。朱波拉村位于郎迦玛迪公路和吉大港大学之间,尤纳斯每天开车都要穿过朱波拉村。

有一天尤纳斯问同事拉迪费:“这一大片土地,冬天为什么不种庄稼呢?”拉迪费对他谈了自己的看法。

翌日,尤纳斯派两个学生到村里调查。与农民一谈,原因找到了:冬天这儿缺少灌溉的水。

尤纳斯觉得,大学周围闲置着大片土地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儿。大学被称为世界知识的宝库。它的一部分知识起码应让它的左邻右舍分享。同时检验一下,究竟有多少知识派得上用场。大学不是一座孤岛,著名学者不应只顾扩展自己知识范围,而对掌握的知识是否能为邻里造福这件事漠不关心。他决心帮助农民解决灌溉问题。

两三个月之后,尤纳斯在大学里有了自己的住所。茶后饭余,他站在窗户前,远眺前面一座座光秃秃的山峰。他看见当地人带着孩子,赶着山羊,穿过校园,向山里走去。早晨出门,他们手握锋利的砍刀,傍晚回家,头顶一大捆树枝,有时甚至是一棵树。他想,大学师生可以组织农民上山植树,培植大片树林,也可以种蔬菜、种果树、种冬季作物。这样,当地农民可以为国家生产急需的粮食,大学也能有些收入。大学在改变当地农民生计方面应有所作为,经济系应率先行动。

P28-30

序言

得知荣获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的穆罕默德·尤纳斯教授的传记《穷人的福星》即将出版,我感到非常高兴。作者白开元教授长期从事孟加拉文学和文化的译介工作,此书是他取得的系列成果之一。

此书的撰写、出版,与尤纳斯教授创建的享誉世界的乡村银行,经官方渠道踏上中国的土地,大致是同步的。中国金融界的负责人已邀请尤纳斯教授在中国某些欠发达地区复制乡村银行的模式。

迄今为止,乡村银行的基金组织——乡村银行信托公司,协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已为中国一些小额贷款组织提供支持。乡村银行在世界其他国家成功扩展的同时。将首次在中国开展业务。

《穷人的福星》这本书,能为有兴趣了解乡村银行的经营方式及其美好理想的人提供重要帮助。

乡村银行创建于1970年,它的主要业务是为穷人提供小额贷款,目的是让孟加拉国的农民摆脱高利贷者和中介人的魔掌。无须担保,单凭信任,在穷人中间扩大小额贷款,这是尤纳斯教授进行的史无前例的探索。传统银行从不认为穷人是可以依赖的借贷人,尤纳斯教授的探索,标志着他踏上了突破那种传统观念的新征程。穷人把乡村银行的小额贷款当做自谋职业的工具,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事实证明,他们使用贷款是极为谨慎的。尤纳斯教授认为:贷款的权利,应被视为基本人权之一。

尤纳斯教授的观念和理想,在中国引起很大反响。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的扶贫和农村发展方面的专家前往孟加拉国访问,学习乡村银行的经验。二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和巨大发展,减贫是其显著的成就之一。中国的贫困人口已从两亿五千万下降到目前的两千一百万。但就绝对数字而言,这仍然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所以,当今中国领导人极为重视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在这方面,借鉴乡村银行和尤纳斯教授的特长和经验,是重要的举措之一。

中国和孟加拉国的人文交流,源远流长,丰富了两国的文化。中国关注并介绍乡村银行和尤纳斯教授是这种交流不断延续的体现。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白开元教授的最新成果,将受到他所在单位负责人的赞赏。在这儿,我也要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为出版此书所做的不懈努力。

贫穷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难题,需要通过共同奋斗,通力合作,才能加以解决。在全世界消除贫困是尤纳斯教授的梦想。我们期望实现他梦想的这一天早日来到,并让贫穷成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展品。

孟加拉国驻华大使:蒙西·法叶斯·艾哈默德

2007年11月

后记

消除贫困是世界性课题。多少年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都在孜孜不倦探索减贫之路。

1998年,印度著名孟加拉学者奥尔默笃·桑因为对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奖,一时声名鹊起,好评如潮。

然而,让几千万穷人实实在在脱贫的却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的孟加拉国的尤纳斯博士。

尤纳斯缘何能取得无与伦比的成就呢?

回顾尤纳斯的人生之路可以看到,尤纳斯不受传统经济理论的束缚。开辟了一条坚实的减贫之路。

这条路是尤纳斯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开辟的,是以对穷人深挚的关爱铺就的。

尤纳斯怀着一颗仁慈之心,时刻惦念着穷人,时刻想着如何让穷人有饭吃、有衣穿。他走出书斋,深入村寨,全无教授的架子,以普通人的身份,走到瘦骨嶙峋、饥肠辘辘的穷人中间,走到一贫如洗的村妇中间,了解他们的苦况,倾听他们的心声,思考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摆脱死亡的阴影。他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启动“三三分成的农业实验项目”,到当穷人的担保人;从“借鸡下蛋”——借用农业银行支行,开展贷款试验,到在五个市县扩展实验支行,最终成立独立的乡村银行,他跨过道道坎坷,克服重重困难,为千百万被挡在银行门外的穷人争得到借贷的权利,使他们的生计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在严酷的自然、社会环境中,乡村银行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益于尤纳斯创造的严格的银行管理体制。乡村银行的还贷率高达99%,许多银行家听了,觉得简直是个神话。但这确实是活生生的事实!尤纳斯独创的借款人考试、申报制、五户联保制、每周还款制,确保了按时收回贷款,确保了银行资金的正常运转,从而使乡村银行日益壮大。而那些年轻员工以吃苦耐劳的精神,使这些制度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他们住在简陋的平房里,每天下乡,有时头顶烈日,有时栉风沐雨,奔走于田间地头;他们坐在闷热的竹棚里,发放、收回贷款,为贷款的妇女合理使用贷款出主意,想办法,使她们或多或少均有收益。据说,他们已经走的路程可以绕地球几圈,这是世界上一支独一无二的银行员工队伍!

尤纳斯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独特的管理制度和乡村银行朝气蓬勃的员工队伍。是乡村银行创造神话的三大原因。

1974年尤纳斯从自掏腰包借给贫苦的妇女857塔卡,到2006年32年间,已有670万穷人(其中94%是妇女)从乡村银行得到小额贷款,他们中50%的穷人已经脱贫。2006年,孟加拉国80%的贫困家庭从乡村银行得到了小额贷款。预计到2010年,100%的贫困家庭将是小额贷款的受益者。乡村银行已发展成为拥有600亿塔卡资产的大银行。

尤纳斯因创办乡村银行,先后获得各国的60个奖项,20所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并为他颁发了名誉教授聘书。

乡村银行引来了世界关注的目光,一批批扶贫人士到孟加拉国取经,一个个国家尝试着复制乡村银行。如今,全世界有250多个机构借鉴乡村银行的经验在70个国家发放小额贷款。

2005年1月15日,联合国宣布将2005年定为“世界小额贷款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致孟加拉国总理卡蕾达·齐亚的信中指出:“作为战胜贫困和饥饿的有效武器,小额贷款在许多国家显示了它的价值。”

2006年12月8日,尤纳斯和从670万贷款人中选出的9位代表抵达挪威首都奥斯陆。10日,奥斯陆市政厅隆重举行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孟加拉国全国实况转播,乡村银行数百万借款人心情激动地聚集在村子里电视机前,目睹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尤纳斯和达斯丽玛女士接受了和平奖章和证书。  尤纳斯在仪式上说:“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授予我们和平奖,表达了对‘贫穷与和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观点的支持。贫穷是动乱的重大根源。全世界一半人平均每天的收入只有2美元,大约10亿人平均每天的收入少于1美元。这对和平绝对不是福音。应在政治、社会、经济的大背景中理解和平的意义。政治、社会、经济制度不合理,没有民主和人权,和平就受到威胁。贫穷的实质就是没有人权。极端贫困中衍生了失望、愤懑和敌意,社会中就没有安宁。”

尤纳斯和乡村银行卓有成效地消除孟加拉国的贫困,也就消除了本国动乱的诸多因素,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乡村银行模式扩展到很多国家,为其他国家带去了安宁,也为世界和平作出了杰出贡献。所以,对尤纳斯和乡村银行来说,诺贝尔和平奖是受之无愧的。

★  ★  ★

1992年11月,根据中孟两国文化协定,笔者前往达卡大学进修孟加拉文学。1993年3月,由云南省副省长包永康率领的中国扶贫考察团到孟加拉国考察。由于代表团要和不会讲英语的农村妇女交谈,大使馆借调笔者去为包永康团长当翻译,笔者在当时还只有二层楼的乡村银行总部,第一次见到尤纳斯博士。他平易近人的作风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在洋铁皮屋顶的支行里,在女贷款人借贷、还贷和银行员工讨论如何使用贷款的竹棚里,在普通农舍里,笔者为包永康团长翻译的同时,深深地为那些淳朴的妇女与命运抗争的坚强意志所感动,她们的音容笑貌一直存在笔者的心里。

将尤纳斯博士伟大的人格、博大的爱心以及他创建乡村银行的风雨历程,较为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是撰写本书的动因。结合文字内容,书中配了100多幅图片,以便让对孟加拉国不太熟悉的读者阅读时能有直观的感受。

本书《乡村银行模式在其他国家》一章,是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孟加拉语部副译审江锦成撰写的。

孟加拉国达卡大学现代语言学院教授蒙苏尔·穆萨(Monsur Husa)、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文化处官员王丹红女士、孟加拉国友人穆斯塔法·加玛尔先生(Hostafa Kama])寄来有关乡村银行的书籍、剪报、图片,使本书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白开元

2007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9: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