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受病原委
天有四时即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人之感也,随其脏腑之虚实而病焉。邪如穿窬,见人家墙门不固之处,则乘虚而入。昔有三人,冒露晓行,后一人无病,一人病,一人死。无病者先以酒食,胃气充而肌表固也;病者不饮酒而单食,死者空腹而行。可见邪之即凑,其气必虚。夫春气宜温,万物发陈,其气疏以达。设天寒衣薄,腠理闭塞,阳气不得透泄,诸病生焉。骤发者其感也轻,更有从冬而受邪者。如王叔和云:寒邪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其感也深。若贫乏之辈,肌理固密,胃气壮实,更复营作,不时出汗,即有所感,邪从汗而泄矣。故被体虽薄而不病也。至于寒之初着人也,始则皮毛则肺应之,次则肌肉则胃应之。当体中稍有不适,即以辛散之剂服之,何至阳气不得泄越,郁而成病?始则身热咳嗽,甚则为疹为斑,其总名日春阳寒郁。更有当春季受邪,阳气不透,其人禀厚,不致骤发,至春杪夏初,始欲走泄,因病热焉,其邪传心包及胃者居多,或寒热往来,或单热不休,或疹或斑,或成温疫,其名日春温晚发。夏为火德,万物欣荣。然大江以南,土卑潮汐,当梅雨淋漓,则多湿邪;大小暑又多酷热,暑伤人气,湿侵肠胃。人当夏令,宜谨起居,薄滋味,为卫生要事。暑邪无形,从人口鼻吸受;暑先伤气分,故气促脉软,四肢无力;暑伤心,心主液,故心烦少寐汗出;或久晴土燥,忽大雨下注,热气上蒸,最易受暑。及途行浅舍,劳逸虽殊,其受邪也同,是为阳暑。更有处于凉亭水榭,爱纳凉,喜冷饮,胃气抑郁,其病恶寒壮热,少汗,脉沉滞,或吐泻,是为阴暑,不可不知。暑必挟湿挟秽,其病有霍乱者,有四因也:受暑、受凉、受湿、伤食。至于赤白二痢,皆由湿热内侵饮食不节,其名日暑湿交病。秋气宜凉,金令清肃,则病者少;若秋阳炽骄,人感其气,或贪凉露坐,毛窍为风露所遏,邪不得泄,最易受病。大抵疟证多从是得。及身热头痛,咳嗽喘促等证,愈晚愈重,其名日凉风袭暑。冬气凛冽,万物闭藏。然每有夏秋伏暑在内,至冬至一阳来复,感其气而欲泄,多见形寒肢热,咳嗽吐血,牙宣鼻衄等证。更有冬气和煦。阳藏不密,冬温证。当冬三月,善卫生者,晨不冒雾露,闭关独宿,夜卧不致过暖,则为来春发生之本。若空腹晓行,不谨房室,易生寒病,即病者古名为伤寒,可不慎欤?其名日冬藏不固,其治法前贤悉备,何待予之赘辞耶。然未有分四时而立法者,故探讨精微,特出己意,以成一编。俾业斯者,观之了如指掌,熟玩详求,自能得心应手。至不关乎气感,当另立一门,以见意也。《内经》之四季所感而发病,未尝不以四气而论,予分四时受病,并出治法者,乃推其本而究其源,与古人立法,原无大异,唯用主药有别耳。
六淫相兼说
风寒在其中,燥火在其中,暑湿在其中。夫冬天之风,人人欲避之,畏其寒也。早春之风料峭入骨,人畏之,亦因寒也。当其杨柳风和,吹面不寒;夏月北窗,清风徐至。人非止不避,而反爱之,故风而寒则伤人;和而清者不伤人;觉其寒则伤人,不觉其寒则不伤人。唯脑后与隙中来者,咸宜避之。假如密室,当伏天其热必甚。适遇外间凉风大至,人思挟纩,人此室中,其热不减,但洞启窗户,霎时而凉,可见寒在风中明矣。太阳为真火,诸湿一承其耀,无不烘然,火亦喜从其类,故易称火就燥。风虽亦可为燥,然必假气收肃;晴光轩豁之时,非其良能焉。更有藏麻年久,自能出火,可见燥在火中明矣。夫暑,火之余气也,必因湿而成。六月为火德,小暑大暑系焉;或当亢阳,忽地潮础汗,龙雷并起,大雨滂沛。人快其凉,而不知热土受湿,暑气上蒸,此时感邪最易。又如萤火,腐草所化,亦由湿热相蕴而成。始于长夏,绝于寒露,此暑之始终也。前人称暑必挟湿,信夫!若暑不因湿,则可谓之火,火而兼湿,方成暑矣。
用药如用兵
医之用药,如将之用兵。热之攻寒,寒之攻热,此正治也。因寒攻寒,因热攻热,此因治也。子虚者补其母,母虚者益其子;培东耗西,增水益火;或治标以救急,或治本以湔缓。譬如兵法,声东击西,奔左备右,攻其所不守,守其所不攻。卫其虚,避其实,击其惰,还其锐,兵无常势,医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明;能因病变化而取效者,谓之神医。
医不尽药石
医者,意也,其术不尽于药石。故古人有泥丸蓑草,可以济人之语。苏耽橘井,食叶饮泉即愈,岂专药石也?此在医者有恒,能真心济世,不逐声利之间,则虽祝由,可以已病。以我正气,却彼邪气,德行所积,随施随验,固非常理可测。若只专计刀锥之利,己心不正,安能却邪?虽己试之方,珍异之药,或未必能有神明助乎?其间非可摈之为妄语也!
治贵人有四难
后汉郭玉谓,疗贵人有四难:“自用意而不任医,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安间,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余以为此四病,贵人果有之。然贵人之遇医,亦有四难:远地相召,素不曾试,一难也;稍涉毒味,不敢轻用,二难也;尊高临之,医不能尽意三难也;专任仆妾,烹煮失宜,四难也。以此言之,贵人不可轻于致病,尤须慎于服药,如夫子所谓某未达,不敢尝焉。然后可。
医家五失
医家乘人之危,古经比之杀人。古经云:不恤缓急,妄索事分杀人也;不问有无,必欲多得,杀人也;懒惰睡眠,轻视人命,杀人也;辨察不明,用药差误,杀人也;见不即治,俄至增剧,杀人也。有此五失,挟术杀人,甚于挺刃。昔陈景仁妻张氏有微疾,医误投血膈之药,遂至不起。既死,魂神荡越。一日,因景仁出郊,遂合为一,恍惚如狂,独歌独笑,以终其身。观此临人疾患,可不慎夫。 P23-25
读者将要看到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清代名医医话精华》这一姊妹篇,均由我国近代著名医家、中医经典秘籍的编纂、出版家曹炳章先生原辑。含清代十五家名医之医案、医话珍品。
曹炳章,浙江鄞县人,字赤电。他虽出身商人家庭,其志则在悬壶济世。年少时便刻苦通读医学经典,钻研医术,孜孜不倦。年二十余,应聘为药栈经理,对药材的辨别、采集、加工炮制,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对改革中医成药,确定主治,更有着创新的一面;对膏丹丸散的药物组成,制剂方法,何者应遵古,何者应改良,何者应废止,他有独到的经验。1903年,曹炳章应浙江名医何廉臣之邀请,负责编辑《绍兴医药月报》,工作之余,常与何切磋医术,重点探索清代名医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四大家之温暑治法,认真汲取前人之宝贵经验丰富自己,医术更精。随后曹炳章又自办“和济医局”,每日接治上百号病人,皆应手奏效,无不药到病除,因而名震江南。
1920年至1938年期间,民国时代的军阀政权,掀起反对中医、废医存药的浪潮,因而引起广大国民和中医界的极力反对。此时,曹氏等二人被推举为浙江省中医界的代表,赴南京请愿,他同时还出面组织“中央国医馆”,并出任南京“中央国医馆”的名誉理事,为保护和振兴中医药事业奔走呼号,不遗余力。
作为江南名医,曹炳章除常年行医治病外,还特别注意广为搜集中医药方面的孤本秘籍,揣摩整理。据不完全统计,曹炳章经五十余年的努力,他撰述、增订、校勘、编纂及加按的中医药书籍达到413种之多,其中包括《三焦体用通考》、《暑病证治要略》、《潜斋医学丛书十四种》、《陆氏三世医验》、《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以及震撼现代国内医药界的《中国医学大成》丛书等等。他一生博览群书,目光远大,独树一帜,真可称为我国现代中医药界的翘楚,为祖国的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创新,为中医古籍的校勘、整理和出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众所周知,中医传统行医方式是相对固定一对一的关系,教学方式以家传或师徒传授为主,所以中医是相当个人化的经验医学,贵在辨证论治,因证用法,寓法于证,一症有一症之治法,一方有一方之运用。实践出真知,经验在于积累,故中医药要继承和创新,首先便离不开传承历代名医的丰富经验。治医者,除博览中医典籍之外,还必须研读名家医案、医话类著作,因为这类文字包含了名家的识见和经验得失的生动论述。在清代、明代以前,这类文字并无专著,全是稿本、抄本秘传,轻易不肯示人。明、清以来,医家便开始重视并极力搜求前代医家说医论药之言,探其奥秘。因为通过对医案、医话的研读,它能帮助我们全面、正确认识医家的学术思想渊源及其独创的辨证施治的临床经验。曹炳章更是十分重视和发掘名医的医案、医话类著作,详加圈点校阅,有的是在原作者手稿的基础上重新补充、编纂而后付印的。他称赞此类文字“灵机活泼、议论精醇,诚非学有根底,不克臻此”,“实济世之盛心,指迷之宝筏”。对这类文字的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对自己经过认真选订精审的清代名医十五家的医案、医话类著作,纳入他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这一鸿篇巨制。在每种著作之前,他还撰写“提要”,简要介绍全书要点及作者之成就和他选订出版以弘扬传统、嘉惠后学的用心。
中医医案古称“诊籍",又称“病案”,是医家临床经验的记录;中医医话则是医家“立言”的结晶,虽是零金碎玉,不乏真知灼见,它们都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财富。今人学习古代医书,觉得深奥难懂,唯医案、医话类文字,却集中记录了活生生的救死扶伤的临床事实,文字简明,精确可读,所以前人说“读经不如读案"。国学大师章太炎说:“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学者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研究,事半功倍。"为了让广大读者,特别是让广大中医药专科院校师生进一步认识医案、医话类著作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特将由曹炳章先生选订精审并收入《中国医学大成》的清代十五家名医的医案、医话类著作,分别汇编成专辑出版,冠书名为《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清代名医医话精华》,以飨读者。
两书均依据原上海大东书局《中国医学大成》1937年版点校重排。原书成书距今将近七十年,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书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现就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本书所收十五位清代名医的“医案"、“医话”类著作,只作点校整理,一般不作现代汉语译述和注释。
二、对原书的内容,原则上不予删节、增补和改编。
三、只将原书繁体字竖排版改为简体字横排,简体字一律采用标准简化字,以适应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四、对原书部分过于简略的“提要”文字,我们另加“编者按”,对原著者的生卒年月和生平事迹,作了适当的补充,让读者从中得到更多的信息。
五、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原书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了一些迷信、糟粕的内容,如狐鬼致病,符咒治病等等,均做了必要的删节。
六、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今有别,而原书所采用的计量单位,悉依明、清以来普遍采用的16位进制,即1斤=16两=160钱,如果按当前采用的公制(1公斤=1OOO克)全部改过来,工作量过大,故仍保留原来的计量单位两、钱、分,读者在阅读时,当按目前生药计量采用的公制予以换算(即1两=31.25克 1钱=3.125克 1分=0.3125克 1厘=0.03125克)。同样,原书中用于量取较长的植物药材如厚朴、肉桂、荷梗等所用度量单位尺、寸,也请按当前法定度量单位予以换算。
七、原书方剂中有用犀牛角、虎骨者,有违目前政府关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有关法令,建议予以更换,改用替代品。
全书选辑清代喻昌、张璐、徐大椿、王士雄等二十位医家属于笔记体裁的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编辑以医家为纲,以病证为目,每证在病因、证候及辨证、立法处方等方面分析较详。
“医话”是医家立言的结晶,也是医家进行病例分析、学求思考有所感悟后,记录的心得。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医家的经验与造诣。中医传至清代,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峰。因此,这一时期的名医“医案”、“医话”价值也最高,历来为医家搜集揣摩之重点。本书荟萃了黄退庵、计南、毛对山等数位清代名医大家之“医话”作品七篇。内容包括对历代医家医术的认识、治医,也得、医德评选等,其中不乏具知灼见,对今人治医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