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传说故事是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尽管它们往往散见于各种史外闲书之中,但这丝毫掩饰不住它们的文学价值和非同寻常的艺术魅力。
书中尽显了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的斗智斗勇,以及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这些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当时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和浓郁的趣味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传说中国文人(人物主线图文版最具魅力的文坛巨人)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蔡践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文人传说故事是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尽管它们往往散见于各种史外闲书之中,但这丝毫掩饰不住它们的文学价值和非同寻常的艺术魅力。 书中尽显了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的斗智斗勇,以及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这些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当时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和浓郁的趣味性。 内容推荐 文人传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耀眼的闪光点,它在高雅之中显现出真趣,婉转之中蕴含着清丽。读这些故事可以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还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味,对一个人的人生是非常有教益的。 目录 先秦 老子的传说 出生传奇 巷党助葬 相县求荐 周都问礼 坐背青牛出西关 孔子的传说 孔子学琴 孔子与弟子 孔子拜师 后生可畏 子贡的传说 子贡索马 子羽的传说 子羽斩蛟 曾参的传说 小忍大逃 墨子的传说 欲擒放纵赴楚破公输 列子的传说 列子射箭 列子与看相人 拒绝权臣资助 齐人抢金 庄子的传说 不受世俗牵累 庄子借粮 妻死鼓盆而歌 孟子的传说 幼年受教 怪异忌“新潮” 屈原的传说 照面井 “我哥回” 屈原与灵牛 汉代 卓文君的传说 卓文君卖酒 卓文君的数字诗 东方朔的传说 上书自荐 破“仙酒”之惑 正色谏武帝 司马迁的传说 忍辱负重著《史记》 梁鸿的传说 梁鸿放鹤台 班超的传说 不计前嫌 张衡的传说 为民除害 三国两晋 曹操的传说 曹操巡夜 借刀杀祢衡 曹操与道术 孔融的传说 智难上大夫 慧眼识英才 葛玄的传说 法术神奇 诸葛亮的传说 妙计出山庄 巧破断粮计 酿酒败魏军 曹植的传说 永留八斗岭 阮籍的传说 醉酒拒婚 嵇康的传说 得道成仙 王羲之的传说 王羲之机智解危 另辟蹊径成佳婿 王献之的传说 王献之与桃砚之缘 顾恺之的传说 价值百万的点睛之笔 陶渊明的传说 虎溪三笑 辞官还乡 心寄世外桃园 志趣概览 谢灵运的传说 谢灵运与浣沙潭 陶弘景的传说 山中宰相 刘勰的传说 装扮读书郎 贯休的传说 贯休画罗汉 唐代 王勃的传说 王勃即席作名篇 骆宾王的传说 骆宾王与花生的故事 陈子昂的传说 一举成名 贺知章的传说 金龟换美酒 吴道子的传说 吴道子与卧虎桥 王维的传说 即席吟《息夫人》 李白的传说 妙词惊贵妃 豪饮棋法精 李白与太白酒家 杜甫的传说 杜甫开药铺 刘禹锡的传说 探骊得珠传佳话 自居易的传说 白居易与白公堤 长安米贵 柳宗元的传说 妙计除蛇精 陆羽的传说 陆羽鉴水 柳公权的传说 柳公权练字 杜牧的传说 杜牧判案 陆龟蒙的传说 陆龟蒙斗鸭池 宋代 范仲淹的传说 烧毁画像 欧阳修的传说 大明寺里话泉水 苏洵的传说 苏洵焚稿 曾巩的传说 曾巩与读书岩 王安石的传说 下马拜荆条 苏轼的传说 寿宴斥群丑 画扇判案 填词救弱女 黄庭坚的传说 少游江洲府 米芾的传说 米芾学书 索图戏卧佛 李清照的传说 李清照买书 岳飞的传说 欢潭 祁东砖圹萝卜 王十朋的传说 王十朋与拦诗巷 陆游的传说 一怀愁绪吟绝唱 辛弃疾的传说 剑劈义端和尚 元代 刘秉忠的传说 隐居入道 关汉卿的传说 调适心态倜傥不羁 巧言脱险 白朴的传说 终身不仕潜心创作 马致远的传说 苦闷中发出的豪放声 郑光祖的传说 不善逢迎创作寄怀 明代 施耐庵的传说 著书赠女 高明的传说 高明与三杯亭 刘基的传说 通宵达旦写奏章 解缙的传说 妙对得妻 智说皇帝 解缙与《凉州词》 沈周的传说 沈周画山 王磐的传说 王西楼嫁女 祝枝山的传说 对斗三秀才 祝枝山闯席赋诗 唐伯虎的传说 “神画”传说 醉酒失礼 酒酣挥毫题寿诗 王守仁的传说 巧收弟子 杨升庵的传说 “谷黄米白饭如霜” 吴承恩的传说 吴承恩上云台 汤显祖的传说 叶坞灭虎 赵南星的传说 酒店联对 黄道周的传说 黄道周题匾额 徐霞客的传说 桂林戏虎 徐渭的传说 难倒窦太师 举觞赋诗 傅山的传说 傅山送画 清代 金圣叹的传说 饮酒题对 对调孔夫子和财神爷 李渔的传说 李渔笠翁的来历 蒲松龄的传说 蒲松龄写《聊斋》 酒席巧对对联 周渔璜的传说 饯行宴上挫骄狂 边寿民的传说 边寿民评画 郑板桥的传说 郑板桥坐“簸箕” 戒酒三春 吴敬梓的传说 拒绝赴考 庄有恭的传说 从容妙对 曹雪芹的传说 偏爱“芹”字 曹雪芹与品香泉 袁枚的传说 袁枚品茶 刘墉的传说 巧施妙计斗和珅 以诗相戏挫奸 纪昀的传说 留诗惊才子 “并吞六国” 智对乾隆 李调元的传说 酒宴嘲举子 李调元趣对 何绍基的传说 何字不易求 试读章节 智难上大夫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的儿子。孔融从小聪明过人,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在社会上享有盛名。孔融同时还是一个懂礼貌、讲谦让的人,“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被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世人代代传颂。 孔融小时候,都城洛阳的行政长官李元礼是一位十分有名的学者。日常拜访他的人很多,如果来访者是无名之辈,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十岁的孔融很想见见这位大学者。一天,他来到李元礼的官府门前,请守门人通报李元礼。但守门人见只是一个孩子,就打算随便把孔融打发走。孔融灵机一动,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先生的亲戚,他一定会见我的。” 守门人一听说是李元礼的亲戚,不敢怠慢,马上通报主人。谁知李元礼听到守门人的通报后,却倍感奇怪,因为自己并没有这样一位亲戚。不过还是决定见见他。 李元礼见到孔融,就好奇地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我是孔子的后代,你是老子的后代。天下的人都知道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他们是师生关系,所以说我和你也是世交呀!” 孔融所说的,在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事。与孔子同时代的哲学家老子本名叫李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当年碰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自称学生,谦虚地向李聃请教。 李元礼的家里当时有很多宾客在座,大家对年仅十岁的孔融竞能如此博学和随机应变感到惊奇,李元礼更是为能结交这样一位神童做亲戚感到十分骄傲。 正在这时,一个叫陈韪的人来拜访李元礼。陈韪是一位颇有些名气的学者,官拜上大夫,平时十分高傲,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在座的宾客将孔融刚才的表现告诉他。谁知陈韪却不以为然,当着孔融的面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说,小时候虽然很聪明,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才。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道:“我想陈先生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言下之意是说陈韪现在是一个庸才。陈韪被孔融这句话噎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涨得一脸通红。 孔融长大后,东汉已经衰落,国家出现分裂,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即将开始。孔融秉承了祖先孔子“兼济天下”的抱负,在言行及写作中常常流露出对时局的担忧和不满,引起了当权者的不满,最终被曹操所杀害。 一言心语 孔融对陈韪的傲慢,巧妙回击,成功地运用了“逆推法”。利用对方的原话反过去再说给对方。虽是针锋相对,但是又不直接说破,棉里藏针反映出了敏捷的思辩能力。 慧眼识英才 孔融在北海做官时,召王修为主薄。王修为人正直,从不贪赃枉法,在北海为官期间有口皆碑,后来被举荐为孝廉。但是王修想把这个名额让给邴原,邴原也是个非常孝顺,非常有学问的人才。孔融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震惊,对王修的举动十分地不理解,于是就去找王修谈话。孔融对王修说:“我已经知道了,邴原是个很贤德的人才,他的人品和才华大家有目共睹,你把孝廉的名额让给他也十分地可敬啊!以前高阳氏颛顼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有八个才子,尧不能任用,而则加以保举。邴原可以说十分贤德,他既然是个有才能的人,就不愁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也不会因为没有地位就患得患失,你就把举荐邴原的机会留给后来的贤才,你看这样可以吗?”可是王修再次拒绝了。孔融见王修十分地执着,就继续对他说:“在官府中当官应该廉洁清正,能够忍受种种苦难和意想不到的考验,要有智谋,遇到事情要能够随机应变,处乱而不惊,不能犯错误,要教化百姓不知疲倦,遇到困难要想尽办法渡过,不能随便放弃。我非常欣赏你的功劳,欣赏你的美德,所以才提升你在官府中做官,难道你能够推辞吗?”后来郡中有人造反叛乱,杀人放火,百姓受到骚扰而无法安心生活,官府也惶惶不可终日,于是王修就连夜跑到孔融的住处前来帮助孔融对付叛军。叛乱者刚刚行动,孔融就对他的手下和左右文臣武将说:“这个时候,能够冒险前来帮助我的只会有王修一个人,我不会看错他的。”孔融的话音刚落,王修就急匆匆地带人赶到了。王修的到来令所有的人十分高兴,军心大振,众人一鼓作气将叛贼剿灭,王修也成了剿灭叛乱的最大功臣,得到了朝廷的奖赏和孔融的赞扬。 从此之后,孔融对王修更加地信任,两个人的交情也越来越深。每当孔融有危险的时候,王修虽然已经不在任上,但是他仍然会带着人前去帮助孔融,有时候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孔融因此经常能够躲避灾祸,逢凶化吉。 一言心语 王修有古代君子的谦谦之风。他不重名利;而孔融为了举荐王修做官。从另一个方面向王修阐述了为官的重要性:做官并不仅仅意味着地位荣耀。更要肩负着造福于民的重大使命。 P78-80 序言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长河中,文人传说故事可说是一颗耀人眼目的明珠。它七彩迷离、浪漫生辉,给人以畅想,撩人以趣味…… 文人传说故事往往正史不载,它们散见于各种史外闲书之中。但是,这丝毫也掩饰不住它们的文学价值和非同寻常的文学艺术魅力,丝毫也不影响它们对读者的吸引。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有人认为文人传说故事都是杜撰的,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虽然我们不能否定其中有虚构的成分,但许多故事传说的真实性同样是存在的。如果我们对整个中国历史加以考察,并将历史与传说故事结合起来看的话,我们便会了解他们的关系及其真实性。实际上历史中也并不乏“虚”的成分,传说故事中同样有真实历史。历代的历史,大多都只把帝王将相作为“史”的中心,而且大多数内容是文治武功、歌功颂德,而对那些社会生活中的琐事、趣事并不予以关注。事实上只有把这些琐事、趣事、逸事与历史结合起来,才会使历史有血有肉,丰满生动。例如唐太宗这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依据正史,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稍逊风骚”。实际上,唐太宗并不是艺术的门外汉,他对书法就很有造诣。《兰亭记》中就有下面一段故事:太宗得知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僧人辨才收藏,便百般设法,想据为己有,无奈辨才死不认账。太宗只好派足智多谋的御史萧翼乔装改扮,前往赚取,才拥有了这件珍宝。后来太宗驾崩,《兰亭序》也随葬昭陵。这也算是一段很有特色的文人故事。 因此说,文人传说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还可补正史之不足,读了它,可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增长知识和智慧,对我们的人生,是非常有教益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