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介绍台湾文化的大全书。全书内容涉及台湾移民、家族、儒学、文化名人、宗教、信仰、民风、民俗、歌谣、戏曲、传统民居、寺庙建筑等,分七编叙述。语言通俗,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尤其是对台湾文化感兴趣者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化台湾(中华文化在台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林国平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介绍台湾文化的大全书。全书内容涉及台湾移民、家族、儒学、文化名人、宗教、信仰、民风、民俗、歌谣、戏曲、传统民居、寺庙建筑等,分七编叙述。语言通俗,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尤其是对台湾文化感兴趣者阅读。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介绍台湾文化的大全书。全书内容涉及台湾移民、家族、儒学、文化名人、宗教、信仰、民风、民俗、歌谣、戏曲、传统民居、寺庙建筑等,分七编叙述。语言通俗,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读者,尤其是对台湾文化感兴趣者阅读。 目录 文化台湾(中华文化在台湾)前言 第一编 台湾的移民与家族 第一章 移民入台 第一节 元朝以前大陆人民零星入台 第二节 明清时期大陆人民大规模移民入台 第三节 清代大陆移民对台湾的垦殖 第四节 明清时期大陆移民入台的特点 第五节 台湾移民社会的问题 第二章 台湾家族社会的确立 第一节 台湾宗族社会的形成与确立 第二节 台湾宗族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 台湾家族寺庙与迎神赛会 第四节 大陆各大姓氏入台情况及其在台发展 第三章 台湾宗族社会的特点 第一节 各地家族组织发展不平衡 第二节 前后期家族形式的重点不同 第三节 同姓为同宗一体与异姓联宗 第四节 浓厚的宗族乡土情结 第四章 台湾的姓氏与祠堂 第一节 台湾的姓氏 第二节 台湾的祠堂 第二编 台湾儒学与文化名人 第一章 台湾的儒学教育 第一节 明郑时期台湾儒学的创立 第二节 清朝台湾儒学的发展 第三节 台湾儒学的管理与教师 第四节 台湾儒学的名额与特点 第二章 台湾儒学的考试与科举 第一节 台湾儒学的考试 第二节 台湾儒学的科试与科举 第三章 台湾文化名人 第一节 政教界名人 第二节 文史界名人 第三节 艺术界名人 第三编 台湾的书院与乡学 第一章 台湾的书院 第一节 台湾书院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台湾书院的组织结构、教学活动与经费收支 第三节 台湾书院的建筑、匾额与楹联及相关习俗 第四节 科第人物、官员与台湾书院 第五节 台湾著名书院巡礼 第二章 台湾的乡学 第一节 台湾的私塾 第二节 台湾的义学 第三节 台湾的番社教育 第四节 台湾的汉人社学 第五节 台湾的书房 第四编 台湾的宗教与信仰 第一章 台湾佛教 第一节 日据之前的台湾佛教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佛教 第三节 光复以来的台湾佛教 第四节 台湾佛教的特点 第二章 台湾的道教 第一节 光复以前的台湾道教 第二节 光复后的台湾道教 第三章 台湾民间宗教 第一节 台湾传统的民间宗教 第二节 台湾新兴民间宗教 第四章 台湾民间信仰 第一节 自然崇拜 第二节 行业祖师崇拜 第三节 医药神与瘟神崇拜 第四节 海神崇拜 第五节 功臣圣贤崇拜 第六节 道教俗神崇拜 第七节 佛教俗神崇拜 第五编 台湾的民风与民俗 第一章 生产习俗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渔业 第三节 手工业 第四节 商业 第二章 婚丧喜庆习俗 第一节 婚姻习俗 第二节 生育习俗 第三节 丧葬习俗 第四节 年节 习俗 第三章 衣食住行 第一节 服饰习俗 第二节 饮食习俗 第三节 住居习俗 第四节 出行习俗 第六编 台湾的歌谣与戏曲 第一章 台湾的歌谣 第一节 原住民歌谣 第二节 客家山歌 第三节 闽南歌仔 第二章 早期台湾戏曲 第一节 台湾戏曲福建来 第二节 台湾的偶戏 第三节 台湾的闽南方言戏曲和客家方言戏曲 第四节 台湾的北管戏 第三章 穿越海峡的歌仔戏 第一节 从本地歌仔到七字调的形成 第二节 从落地扫到内台戏 第三节 回归原乡故土 第四节 灾难与新生 第五节 台湾歌仔戏的繁荣 第七编 台湾的传统民居与寺庙建筑 第一章 台湾的传统民居建筑 第一节 台湾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沿革和特点 第二节 台湾传统民居建筑与台湾社会文化 第三节 台湾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 第四节 台湾的庭园 第五节 台湾传统民居的装饰 第二章 台湾的寺庙建筑 第一节 台湾寺庙建筑与台湾社会文化 第二节 台湾佛寺建筑 第三节 台湾宫庙建筑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三、送定 男女双方经过沟通、了解,彼此认可,就要举行“定亲”之礼,以缔结婚约,确定联姻,即所谓“订(定)婚”,也称“定聘”、“文定”、“送定”、“过定”、“下定”、“小聘”等。古时,“纳吉”(定婚)和“纳征”(送聘礼)二礼分而行之。“纳吉”时以少量礼品为信,聘礼基本上是于定婚后再专程行聘送至女家。后逐渐演化,至近代,定亲、行聘已无截然区分。一般在定亲时,男方除备妥礼品外,还要送上部分聘金,谓之“定金”。定亲大多一次完成,也有分两次进行的。定亲的形式通常为:男方择吉日具礼物、定金及定帖送往女家,女家纳之,又回赠一些礼物及女方定帖。男女两家各以对方之礼、帖为信,定下亲事。 订婚当日,男家通常先在神佛祖先的牌位前供上香烛,求告神祖保佑婚姻美满。随后,由媒人与男方父母及亲戚等,携礼去女家“送定”。也有由媒人代行的。启程之际要燃放鞭炮,男方人员临门时,女家也鸣炮相迎。大家落座后,女子本人出来向未来公婆问安,并为宾客敬上“甜茶”。男家长辈给未来的媳妇戴上戒指、项链之类。戒指、项链等的佩戴,是亲事订立的重要标志,表示此女已属男方之人。有些地方用这一礼仪来代称定亲。福建厦门一带定亲的俗名是“挂手环”,泉州民间称定亲为“戴手指”。 男方定亲时所赠的礼物有双有单,一般以双数为多,分4色、6色、8色、10色不等,其中常见的有礼饼、猪肉、面、糖、鸡、鸭、蛋、鱼、酒以及戒指、项链、衣料等。定金、礼物置办停当后,都要加上“挂红”,以图吉利、喜气和红火。定金须用红纸或红布包好,许多人还扎以红线或红带子。其他各种礼物都贴上红纸条,也有人用红纸包裹干货,然后放入布袋或箩筐中,布袋、箩筐同样得贴上红纸,有的地方甚至连布袋、箩筐本身也是红色的,蛋类要染成红色,礼饼正面常用红色染料点上几点或印以红色图案,鸡则用红线系脚,谓“红线系(鸡)脚”、“红线牵脚”或“红线羁胶(鸡脚)”,意为结发夫妻,白头偕老,永不分离。福建许多地区,男方去订亲时,要送红线一束,表示“千里姻缘一线牵”,预祝婚姻长久。俗谓:“受了男家线,婚姻不能变。” 男方礼物送进来后,女家也要将礼物供于神佛祖先的牌位前,敬告神祖,祈求赐福。男方所送的财礼,除聘金(定金)外,女家一般不能全部收下,而是取出其中的一半或大部分,另外再加上一些礼物,送还男方作为答礼。女家回送的礼品,各地不尽相同,但普遍都带有几样颇具寓意的东西,以寄托合家欢乐、兴旺发达的美好意愿。如鞋底,意为“起底”,能起家底;花生,取意能发能生;桂花枝1对,寓意早生贵子;甘蔗,取意夫妻恩恩爱爱,甜甜蜜蜜。 定帖也是定亲的要件之一,俗称“龙凤帖”,男谓“龙帖”,女日“凤帖”。“龙帖”和“凤帖”主要是男女双方各列联姻者姓名、年龄、住址以及主婚人、媒人姓名。有的地方还要订立“婚书”,男为“乾书”,女为“坤书”,各署主婚人姓名,彼此申明订婚结亲之意。一般是男家先出“龙帖”、“乾书”,女家以“凤帖”、“坤书”回复。两家交换定帖、婚书,亦即立下了婚约。 台湾民间通常视偶数日为“送定”的吉日。男方备妥礼饼、一对金戒指、金耳环、糖果、布料等十二项礼,由媒人及自家父母或亲友数人陪同前往女家。在台湾中南部,男方通常还要赠送一盘槟榔,如缺此物,会被认为大失礼。女方受礼后,亦备十二件物品回赠,同时还要退还部分男家送来的聘礼,并举办午宴款待男家。入席后,待嫁女儿公开露面,并被一一介绍给男家亲人知悉;女子则双手奉上甜茶,男家各人则须送“压茶瓯”的红包。接着便开始行“挂手指礼”,未来的新娘坐于厅堂中央,面向门外(如若招夫时,则坐向内侧),由男家亲长为之“挂手指”(戴戒指)。不过,现在多由新郎为新娘佩戴。戒指事先用红线缠好,套在新娘左手无名指上。据说男女的姻缘乃前生注定,用红线把两人的戒指结合起来,意味着今后可以双双结合做一个完完整整的人了。有的人使用铜戒指,即是表示永结同心的意思。至此,订婚之礼才算完毕。女方要把男方带来的礼物放在神佛祖先案前祭拜,并烧金纸,告诉神佛祖先婚事已定,祈求保佑。然后,将喜饼分赠至亲好友。 订婚之日,男女双方往往要办筵席,宴请亲朋好友,俗称“订婚酒”。赴宴者无须送礼,即使要送,也比较简单,故有人把喝订婚酒叫作“吃白酒”。但到了完婚成亲的时候,喝过订婚酒的人就得送份厚礼为贺。在许多地方,女方要把男家送来的礼饼分赠给赴宴的亲友和邻里。送人的礼饼要完整,不能切开。闽南民间俗谓:“吃饼畔,无人情。” 自定亲起,两家就开始改换称呼,以亲家、亲家母、姨、舅、叔、伯等对号入座,未婚男女互随对方称呼其父母。订婚后,多数要待年把至二三年才完娶。在此期间,男方逢年过节要给女家送礼物,主要是端午、中秋、过年三大节,俗称“送节”。 旧时,通过定亲而达成的婚约,具有强制约束力。一般情况下都必须履行婚约,不许反悔,男家悔约的不能追回彩礼;到期不娶者虽不受惩处,但也不能追回彩礼。一些地方还曾出现过这样的习俗:定亲后,如果男子死了,女子仍算是男家的媳妇,谓“断线之人”,若不再嫁人,旧时可申请立贞节牌坊,为家人、世人称颂,若再嫁便被认为是不名誉的。不过,也有一些男家对这种未过门媳妇重找婆家并不反对,俗谓“锅内无饭,无法留人”,对再嫁之举较为宽容。如果女子于婚前死去,男子也得认她为“结发之妻”,并把牌位请回家供起来,以后再娶就是“续弦”,拜堂时要拜发妻的牌位。男子亡故而女子另行择配者,女家须将男家已给的聘金、彩礼退还一半或大部分;女子去世而男子再行选娶者,男家不得向女方要求退还彩礼。 四、送日头 民间十分重视嫁娶的时日,一定要择吉避凶,选个黄道吉日。男方预先选定迎娶的吉日佳期,用红帖写好,并备上礼品,托媒人送至女家,谓之“送日子”,也称“送日”、“送日帖”、“送日头”、“送日子单”等。类似古代“六礼”中的“请期”。“日子单”上不仅要写迎娶日期,而且还要载明新娘上轿、进门的时刻,有些地方甚至还开列安床、裁衣时日及其宜忌等内容。有些地方送日子时,男方同时要给女方送去尚未付清的最后一部分聘金及其他一些礼物,俗谓“压日帖”、“压日子单”。 台湾民间择结婚吉日,俗称“送日头”或“提日”。先由媒人请算命先生选定适合男女两家的吉祥日子,然后由男家正式送“请期亲迎书”、“请期礼书”,并备礼品送往女家,女家以返书及朱履、锦袄等做答礼。有时,在请期之后,男女两家会择吉日吉时,同时举行“教茶礼”。男家在厅堂中央放斗米,男子脸朝内坐在上面,由辰年或己年出生的女人在后面,梳他的头发三下,接着盛装戴帽拜天公、三界公、佛祖、祖先,然后进房间等待迎亲的日子。女方同时在厅堂中央放张凳子,女儿向内而坐,由辰年或己年出生的男子在后面梳她的头发三下,接着盛装戴冠拜天公、三界公及诸神,并向父母亲敬茶,再拜神明后,人房内等待迎亲之日。 台湾民间婚嫁忌在四月、五月、六月、七月、九月举行。因四月的“四”字与“死”同音;而五月的“五”字与“无”同音,这个月结婚有不生育之虞;而六月为一年之半,俗谓“六月娶半年妻”,担心不能白头偕老;七月是鬼月,俗谓“七月娶鬼妻”;九月的“九”字与“狗”音同,俗谓“九月狗头重,死妻又死夫”。总之,在这几个月迎亲是不吉利的。 如今,很少有人再行“送日子”之礼,旧时的择日禁忌也大都消失,人们选择婚期普遍由男女本人或双方家庭共同商定,且多以公历纪年计算时日。但是,人们求吉利、重喜庆的心理依然存在,顺天时、择闲暇的习俗也延续下来,民间婚嫁仍大多选择在秋冬和春季举行。 P432-434 序言 台湾是中国的宝岛,小时候经常听老师说起。老师说,福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站在厦门鼓浪屿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台湾岛(实际上是金门岛),登上鼓山绝顶,清晨能听到基隆的公鸡打鸣。老师对台湾美丽风光近乎童话般的描绘,使我心驰神往,引发无限遐思。长大后去台湾看看的愿望,成了我儿时的梦想。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因学术交流,我多次访问台湾。由于两岸尚未实现“三通”,去台湾要经过香港。手续着实烦琐,比出国还难。但一登上宝岛台湾,因办理手续的一切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因为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使我似乎回到我的第二故乡闽南。 首先是语言交流毫无障碍。在台湾,除了普通话(台湾称“国语”)外,更加通行的是纯正的闽南话,台湾称为“台语”。我曾在闽南生活了八年,初中、高中都在闽南就读,学过闽南话,上大学后就不常说了。我发现在台湾只要用闽南话交谈,就显得特别亲切(在闽南也是如此)。特别是到宫庙调查,和老太太、老爷爷说话,非闽南话不可。因此,我不得不重新拾起已经淡忘的闽南话,在台不过数日,我的闽南话水平很快恢复,交谈起来一见如故,给我的调查研究带来很大的便利。根据研究,台湾闽南话的语音系统和福建闽南话几乎没有差别,声母都是15个,声调7种,不论是泉州腔或是漳州腔,所有的韵母都没有超出福建闽南话已有的范围。台湾的闽南话之所以变异较小,是因为早期到台湾的几乎都是闽南人,闽南话在台湾开发过程中得到社会的认同。即使在日据台湾时期,一度强制推行日语,禁止使用汉语、汉字,但闽南话和汉字不仅没有消失,反而保留得更地道。因为民族语言的顽强生命力,已根植于台湾人民生活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闽南话不但具有独特的韵味,保留着许多中原古音,而且承载着闽台人民创造的社会文化,体现了共同的价值观。 其次是风味小吃非常可口。中国古人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到一个地方观光旅游,品尝当地的风味小吃是重要的内容。台湾风味小吃品种多、味道好,享有盛名,台湾朋友经常夸张地对我说,到台湾不去品尝风味小吃就等于白来。实际上,许多台湾的小吃在福建也能吃到。如台湾有“鱼丸、燕丸、太平燕,男女老少吃不厌;肉粽、薄饼、担子面,街头巷尾皆可见”的俚语,这些小吃均源于福建。其中,鱼丸、燕丸、太平燕是福州的小吃,肉粽、薄饼、担子面是闽南的风味。台湾南部最有名的小吃是台南的“度小月担子面”,据说是由安平一个姓洪的渔夫创办,他从漳州籍师傅那里学来的。台湾中部的肉粽、肉丸等小吃,多是闽南式的。鹿港茶点得唐山师父真传,点心精美细致。台北、基隆一带的蠓仔煎,均为闽南风味。 第三是饮酒品茶习俗基本相同。闽南人十分好客,这种风气也传到台湾。客人来访,一定是要喝酒的。台湾人很会劝酒,经常要一醉方休,才能体现主人好客。饮酒时好猜拳行令,以增强气氛。酒令以数字令居多,再配以方言和地方小调,妙趣横生,这种习俗与闽南完全相同,连酒令也一样。闽南民间有“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台湾也一样,每家每户必备茶具,客人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泡茶待客。台湾岛内流行的传统泡茶方式有五种,分别为“传统式”、“宜兴式”、“潮州式”、“诏安式”、“安溪式”。各式泡法对于茶具的选择配套一律讲究小巧、精致、古朴;壶采用一色的宜兴壶,杯则用洁白精美的侈口小杯,茶叶多用乌龙茶,各式泡法开泡前都有烫盏、温杯(盅)、置茶等一套规范性动作。不同之处是“传统式泡法”讲究倒茶时茶汤的均匀,采取联杯巡弋,倒满为止,此法台湾称“关公巡城”。“宜兴式泡法”最大特色是较他式泡法更加讲究水温的应用,如温壶置茶后即注入热水,旋即倾出,称“温润泡”,目的是让茶叶吸收一定的温、湿度。“潮州式泡法”是古老的广东潮州饮式的再现,特点是使用粗制茶,泡者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动作要一气呵成。“诏安式泡法”则十分讲究冲水后的洗杯动作,先在两杯中各注三分之一的热水,然后双手同时持另外两杯在热水中旋转烫洗,动作需干净利落,运用自如。“安溪式泡法”更注重茶汤的“香、甘、纯”,并设“闻香杯”,冲水后先倒入闻香杯,先闻香后倾茶另杯再品。连横先生在《雅堂文集》中说:“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连横先生所说台湾人品茶“三要”,实是首创于武夷,后风靡闽北、闽南和粤东地区的品饮乌龙茶泡饮方法。 第四是建筑风格似曾相识。台湾的传统民居,大多沿袭闽南漳泉式样,以红砖白石双翘脊加燕尾为主要特征。平面格局一般是一厅二房或一厅四房,俗称“三间起”或“五间起”。中为正厅,闽南话叫“正身”,左为大房,右为二房。正身的厅奉祀神灵、祖先灵位,大多也兼作客厅,两边为主人住宅。家口增多,则在主屋两侧增建厢房,俗称护龙,或称护厝。一般护龙的梁比正身低,护龙向前延长增建时,也按次序分别高低。正厅的建筑最高,正厅两旁的卧房,为父母及叔父母的寝室,左伯右仲,各有等第;而东厢西房各为兄嫂弟媳所居,故兄弟之妻互称“东西仔”(台语),而父母称“高堂”。建筑排列布置,皆有次序等差,伦理亲情,表露无遗。在护龙的后面,还可扩建第二护龙,第三护龙,称为内护、外护。临街建厝,限于空地面积,多在正身后面增建,称前进(前落)、中进(中落)、后进(后落),大者有五进的,俗称五落起。台湾乡村,有的还保留家族主义传统。父母兄弟子孙以至曾孙元孙,过去常有数代同堂,合居一处,护龙相接,彼此可以旁通曲达,敦亲睦邻。正中和前方两侧护龙中间的空地为前埕,通常作为农家晒谷的地方。至于台湾的寺庙、书院建筑无论是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风格,更是与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台湾的许多古建筑出自闽南工匠之手,甚至有的建筑材料也是从闽南运去的。 第五是岁时节庆秉承传统。台湾的岁时节庆一如大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冬至、除夕,应有尽有,各种庆典活动比大陆隆重,仪式也比大陆认真,保留着浓厚的中原古风。台湾的岁时节庆民俗,不少是直接从闽南移植去的,古代志书记载颇详,《台湾府志》说:“凡此岁时所载,多漳、泉之人流寓于台者,故所尚,亦大概相似云。”如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的民俗活动很多,闽台均流传大同小异的《新年歌》,漳州的儿歌是:“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咽到饱,初四神落地,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地公生,十一有吃福,十二庙打榴(木鱼),十三关公生,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泉州的儿歌是:“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初四神落天,初五舀肥,初六隔机,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十一倒去觅(回娘家探亲),十二请女婿,十三食喳糜配芥菜;十四搭灯棚,十五上元暝,十六地妈生。”台湾儿歌是:“初一早,初二巧,初三老鼠娶新娘,初四神落天,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团圆,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子婿,十二查某子返来拜,十三食涪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十六相公生。” 第六是宗教信仰一脉相承。台湾宗教信仰具有多元性的特征,既有早期住民的宗教信仰,又有从大陆传入的宗教信仰,也有汉族移民台湾后创造的宗教信仰,还有从日本、欧美传入的外国宗教信仰。在丰富多彩的宗教信仰中,从大陆传入的佛教、道教、民间宗教、民间信仰影响最大,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在台湾民众崇拜的神灵中,百分之八十以上传自大陆,特别是福建的漳、泉两府。福建民间信仰向台湾传播主要有分香、分灵、漂流等形式,逐渐形成了福建祖庙(根)一台湾开基庙(枝)一台湾分灵庙(叶)的庙际网络关系。为了保持和增强这种特殊的联系,台湾的开基庙和分灵庙每隔一定的时期都要到福建祖庙乞火,参加祖庙的祭典,称为“进香”。在台湾历史上,进香活动相当活跃和普遍,近二十多年来,更是络绎不绝,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仅到湄州妈祖庙进香谒祖的台湾民众就有120多万人次。 第七是戏曲歌谣耳熟能详。台湾的许多地方剧种,诸如高甲戏、梨园戏、布袋戏、傀儡戏等均源自福建,台湾歌仔戏也是在漳州一带的民间说唱音乐“锦歌”的基础上,结合民间歌舞“采茶”、“车鼓弄”等发展起来的新剧,后来传回福建,深受闽南百姓的喜爱。台湾的民歌分福佬系民歌和客家系民歌。福佬系民歌,或称闽南语系民歌,是用闽南语演唱的民歌,起源于福建漳州、泉州一带的褒歌、采茶歌等山歌。台湾最古老的福佬系民歌,部分直接来自福建,如”望春风”是台湾最古老的民间歌谣之一,根据漳州一带锦歌说唱同名曲牌填词改编的,在闽台两地流行了五六十年。人们十分熟悉的劳动歌谣“天乌乌”最早是从厦门流传到台湾的。又如“草蜢弄鸡公”,原是闽南一句民间俗语,在台湾演变成为西部平原一首巧妙动听的民谣。在兰阳平原广为流传的民歌《丢丢铜仔》,在台湾有多种不同的唱词和唱法,它也是根据闽南早年一种叫“丢丢铜”的儿童游戏构思创作出来的。客家系民歌分“客家山歌”和“采茶歌”两种,用客家语演唱。客家民歌由粤东和闽西客家移民传入台湾,主要流行于北部桃园、新竹、苗栗和南部高雄以及屏东的丘陵地区。台湾北部地区的客家民歌中,“苦力娘”、“老山歌”、“山歌子”、“瓜子仁”、“剪剪花”、“桃花开”、“洗手巾”、“思恋歌”等,与福建闽西客家民歌类似。台湾南部地区客家民歌中,“摇篮歌”与上杭山歌,“送郎”与连城山歌的旋律类似。客家民歌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所用歌词也是每首四句,每旬多为七个字。曲调为五声音阶,演唱起来,节奏舒缓婉转,悠扬缠绵,韵味十足,优美动听。 第八是家族观念根深蒂固。清初,随着大规模移民台湾的浪潮,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及其慎终追远、追维祖德、敦孝悌、笃宗族、和乡党的文化理念也在台湾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大陆的宗族制度以及有关的宗族组织、宗族活动也相继移植台湾。特殊的移民经历,使得移民及其后裔们尤为注重自己的家族源流,表现出强烈的寻根意识和浓厚的宗族观念。在台湾,随着人口的繁衍,许多姓氏渐渐发展为大族,他们仍然按照家乡的传统习俗,族亲聚居,乡亲为邻,在聚居地按照祖宗的习俗,修族谱,建祠堂,沿用祖籍的郡望、堂号,标榜自己的渊源流派,以示饮水思源,不忘宗亲故土。时至今日,台湾各姓氏、各家族重修祠堂谱牒的热潮仍经久不衰,不少家族还派人到福建、广东等地寻根谒祖。 第九是英才教育风靡两岸。清代,随着清政府统一台湾,盛行于大陆的各种学校的建制、各种教育制度,也全面移植到台湾,科举考试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时至今日,尽管海峡两岸的政治制度不同,现行的教育制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传统观念却根深蒂固,具有悠久历史的英才教育在两岸继续占主导地位。在台湾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悬挂着各种类型补习班的招牌,莘莘学子勤奋学习,力争上游,参加各种补习班。台湾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与大陆毫无二致。 第十是儒学思想深入民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学是其主干,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至今仍起着重要作用。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把儒学传统中基于春秋大义的道德观念、注重民族气节的爱国精神、主张经世致用的王道理想带到台湾。郑成功去世后,陈永华继续弘扬郑成功的儒学精神。他在台湾建太学,并令各地设学校,教人读儒家经典,选拔人才到太学深造,并亲任太学学院,掌管教育。在他主持下,儒学思想在台湾开始传播,并逐渐深入人心。清朝统一台湾后,继续在各地兴办学校,大力推崇朱子学,强调忠孝节义、修身养性,成为台湾儒学的主流。19世纪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强调春秋大义的儒学传统在反抗外国侵略的旗帜下复兴,它与朱子学中忠孝节义思想融为一体,成为台湾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思想武器。在武装反抗斗争被日本残酷镇压以后,台湾的儒生们只好采取保存中华文化传统的方式抵制日本殖民文化的入侵,其目标是传承儒家文化,以等待时机,回归祖国。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办书房以传儒学,二是结诗社以砺气节,三是开鸾堂以崇儒教,四是建祠堂以显宗族。儒学传统在反割台斗争和抵制日本殖民文化中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融发展,台湾儒学的优良传统在同外来文化碰撞中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至今,台湾百姓的待人处事仍然是以儒学的伦理道德为基本准则,中华儒学传统在台湾得到较好的继承和发展。 总之,由于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的一体化,使台湾的文化深深地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凡是去过台湾访问的大陆民众大概都有与我相同或相似的感受,甚至长期生活在台湾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刻了解的台湾民众也有同感。2005年,台湾作家李敖访问大陆,感慨万千,写了一首题为《台湾无处不中国》诗歌:“妄想海峡两地隔,妄想台独自快活。我且当头来棒喝,台湾无处不中国。”我想,李敖所说的既是台湾现实的真实写照,也道出了成千上万台湾人民的共同心声。 那么,为什么台湾会是“无处不中国”?这与台湾的社会历史有密切的关系。 一、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与台湾移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步。今日之台湾居民,除早期住民(或称“山胞”)之外,都是近三四百年来中国大陆移民的后代。他们的祖先主要来自福建和广东,通过垦猎、商贸、随军、避战、婚嫁等陆续迁入台湾,并在台湾繁衍后代。据1926年12月31日的人口统计,当时全台人口3751600人,其中祖籍为福建省者3116400人,占83.07%;祖籍广东省者586300人,占15.63%;其他籍人48900人,占1.3%。福建籍人口中,闽南人约占97%。特别要指出的是,大陆移民台湾的浪潮前后持续200多年,这种移民不同于国际移民,而是在同一个国家内部、同一民族,而且主要是同一行政区划内进行的。他们把大陆的社会生活完整地移植到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建立明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传播儒学文化。清朝统一台湾后,更加注重倡导儒家思想,从而使中华文化在台湾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与台湾的社会历史、地理环境相结合,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台湾文化。台湾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处处表现出中华文化的特征,秉承中华文化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再生能力。 二、由于海路迁徙的极其危险和官府的政策限制,早期的大陆人移民台湾,多是单人独户,很少举家迁台。入台后,为了取得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制度成为他们首选。早期台湾的家族制度并不健全,出现了以祭祀原先共同祖先的“合约式祭祀公业”。数代之后,家族制度完善,出现了祭祀开台祖先为主的“阄分式祭祀公业”,标志着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的过渡。中国传统的家庭道德观念及宗族文化理念也在台湾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表现为移民及其后裔们尤为注重自己的家族源流,有强烈的寻根意识,这种认同感和寻根意识,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台湾因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在历史上,遭到外国的多次入侵和殖民统治,他们对中华文化进行摧残,推行殖民文化。特别是曰据台湾时期,推行“皇民化运动”,禁止写汉字、说汉语、唱民族歌曲戏剧,取缔汉语学校、禁止办汉文报刊,取消中国传统节庆,烧毁汉族信仰的神像。同时,蓄意篡改台湾历史,倡导大和文化,培养皇民意识,企图彻底消除中华文化在台湾的根基。但是,历史并不以侵略者的意志为转移,在遭受外族多次入侵和殖民统治的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精神反而在屈辱中得到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成为反侵略、反割台、反殖民统治的重要武器。从日本占据台湾、实行殖民同化政策伊始,台湾有识之士就发动以“读汉书、写汉字、作汉诗”为中心的汉学运动,诗社、书房、义塾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台湾各地涌现,成为传播汉文化的重要阵地。在“皇民化运动”甚嚣尘上的时候,台湾民众冒着生命危险,以各种形式传承中华文化,抵制殖民文化。连一向自大狂妄的日本侵略者也不得不承认:“台湾人的民族意识之根本起源,乃系于他们原是属于汉民族的系统,本来汉民族都在夸耀他们有五千年传统的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意识可以说是牢不可破的。”(《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 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的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被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的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光复后,中华文化传统在台湾也得到重新的确认和重建。一方面,清除日本殖民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恢复汉语学校、加强国文教育和国语教育,大力推行普及国语运动,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和大陆著名的文人参与其中,对台湾文化的重建做出重要的贡献。1949年12月,国民党政权退据台湾,随之入台的有百万军队和军政人员,还有大批文化人士以及大量的文化资产。国民党为了表明自己是“法统”的代表,以自己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真正继承者自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做了一些有益的事。特别是随着台湾教育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得到了推广和提升。20世纪60年代末,台湾当局还成立了“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客观上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最后,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一方面,中华文化由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诸如齐鲁文化、巴蜀文化、三晋文化、百越文化、闽台文化等等)构成;另一方面,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多的区域文化互相融合,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统一体,决定了各区域文化的发展方向。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一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子民,台湾社会与大陆社会一样都是在中华文化基础上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共同的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一直是维系两岸人民最重要的精神纽带,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 林国平 2006年秋于花香园寓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