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借鉴国外关于中产阶级的研究理论,参考他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从收入、职业与教育水平三个维度设立衡量标准,以收入、职业、学历等三方面的特征为指标来界定中国新兴的中间阶层。
“中国中间阶层研究丛书”为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晓虹教授指导的“中国中间阶层研究”课题的系列学术著作,是国内社会学界中间阶层研究的最新成果。丛书完整描述了中国中间阶层在经济、文化、教育和政治参与等方面的社会特征,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突破性意义。
丛书作者直接面对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对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大城市中间阶层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访谈。以实证分析的方法,描述和论证了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
本丛书重点探讨了中间阶层对中国社会现实与发展的影响。同时,为了提供历史的参照,也收录了关于20世纪30年代老上海中产阶级的研究成果。
总序/周晓虹
导论
一、消失后的重生
二、西方学者眼里的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的地位及其作用
文化资本与阶级趣味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的确立
研究方法的确定
第一章 文化话语权的建立
一、关于文化
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
文化品位:阶层区隔的符号性消费
二、中间阶层的话语
语言新习惯与概念的狂欢:一种文化现象
品住生活的文化要素
三、中间阶层文化话语权的建立
“谁是中间阶层?我不是中间阶层!”
“中间阶层是一种生活方式”
四、文化消费行为
第二章 私人空间里的阅读——文化消费研究(一)
一、中间阶层与文学阅读的兴衰
选择的多元化与严肃文学的衰落
浅阅读的兴起
二、内容与方式:初露端倪的分层阅读
中间阶层与非中间阶层阅读分层的出现
阅读方式的分层化趋势
三、功利、实用与娱乐:当下中间阶层的阅读
特征
功利性:专业研读与知识更新
实用性:信息获取与寻找话题
娱乐性:消遣与放松
第三章 公共空间里的休闲——文化消费研究(二)
一、空间与场域
二、阶层区隔:生活方式的差异
文化必需品体现的阶层趣味区隔
炫耀性的符号消费:众目睽睽下的中间阶层
文化休闲活动
三、影响不同空间中间阶层文化消费的因素
时间上的紧张
心理上的压力
第四章 知识分子与中间阶层文化品位
一、西方知识分子与中产阶级美学观的形成
二、中国知识分子与公共文化空间
一元到多元文化话语空间的形成
大众化期刊与消费性杂志的兴起
三、谁在“绘制”中国中间阶层的品位?
知识分子对中间阶层的疏离
文化媒介人:“你想让他们听你的,得先通知我”
四、中国中间阶层对西方文化品位的复制
第五章 文化品位与地位恐慌
一、品位意识的形成
中间阶层的品位意识
品位意识的职业差异
二、挣钱、消费:中国中间阶层的当务之急
挣钱、消费
家庭扶贫
三、品位追求表象下的地位恐慌
地位焦虑
中间阶层:孜孜不倦的品位追求者
第六章 中间阶层文化品位的漫漫之路
一、文化的高贵性
文化:远离生存之必需
品位:一种文化惯习
二、1949年后中国的文化现实对中间阶层品位的 影响
三、虚假的中间阶层西化品位
四、中国中间阶层文化品位:路漫漫其修远兮
高雅的尴尬
漫漫之路
访谈索引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