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幸运儿一代的曲道奎又是不幸的。人生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
曲道奎在高中时不是那种勤奋刻苦的“拼命三郎”,似乎“爱玩”成为他学生时代的一个显著标签。然而,他总能在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模拟考试中拔得头筹,赢得一片赞叹!
1979年高考,曲道奎的成绩名列前茅。但命运之神好像故意捉弄他,父母期望中的那颗“文曲星”并没有降临到他头上。曲道奎的第一志愿落榜后,被同样是全国重点大学的长春地质学院“调配”录取。
被没有报考志愿和一无所知的大学录取,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曲道奎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他感到辜负了亲人和老师的期望。当全家准备为他庆贺的时候,懊恼的曲道奎将所有的书本抛向空中,散落在家中的院子里。他要把自己的理想和绝望一起抛弃。他的美好理想像受到惊吓的那窝小鸡,咯咯地、扑棱着翅膀飞出院子,而绝望却像地上的那些书本依然躺在他的面前,不肯离开。后来,在物理老师的劝导、鼓励下,曲道奎最终还是走进了由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创办并任首任校长的长春地质学院(现已并人吉林大学),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在长春地质学院度过的那段本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对不情愿的曲道奎来说却是度日如年的煎熬,四年大学生活,几乎没有戴过校徽。曲道奎倒是喜欢电子仪器这个专业,对他来说,这是唯一的安慰。除此之外,他觉得大学的一些教学内容索然无味,如果不是专业上的这点寄托,恐怕任性的曲道奎就要和学校拜拜了。
曲道奎的大学时代是迷惘的。他的人生之舟在随心所欲的小波浪上漂浮着,找不到未来在何方。曲道奎总要寻找点乐子,打发日子。他最爱去的图书馆、杂志阅览室和校园附近的电影院成为他精神寄托的专属区。他的阅读无所不及,漫无目标,那些文学书刊和五花八门的国内外杂志则是他垂钓新奇的一片海洋,曲道奎上课从不做笔记,但这些都丝毫不影响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曲道奎终于从大学岁月的蹉跎中挣扎出来。在即将告别校园的最后时日,曲道奎似乎从迷惘的青春中突然觉醒了。他意识到将又一次面临人生的选择,不能当儿戏,不能再迷惘下去了。家人和亲朋好友都希望他分配到山东老家上班,他却要继续求学。这次选择不仅决定他的未来,要让这次选择改写他无奈的过去,实现一次自我颠覆——认真地对待、快乐地享受一次自由自在的学习生活。
学什么?曲道奎一头扎进阅览室,在各种信息的载体中苦苦搜寻。
“对!就报考机器人学研究生。”
当曲道奎向小伙伴们宣称自己的决定时,小伙伴们诧异的目光相互碰撞着,好像没人能读得懂他。他那微翘的嘴角却把率真的笑意写在自信的脸上,呈现出灿烂的阳光。
只见曲道奎笑嘻嘻地打开那本杂志,把一篇文章展示给大家,并得意地说:“要学就学新学科,要干就干点新鲜事。机器人肯定好玩。”
大学要毕业了,同学们憧憬着自己的未来。那时国家包分配,不愁就业,大家都比较实际,希望去个好地方好单位,有一份好收入;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很有限,报考的也很少。曲道奎一心想报考研究生,继续学习。
回忆起那段由迷惘到觉醒的青葱岁月,曲道奎说:“那时信息相对闭塞,不像现在这么发达,键盘一敲,通过网络天下事全知道了。80年代做什么事都是通过邮寄信件,连电话都很稀罕。要掌握国外最新的科技信息,就要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围外期刊也不像现在来得这么快这么丰富,几经辗转倒腾,起码要一两年才到我们手上。当时报考什么方向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想法。我这人好奇心强,总喜欢新鲜玩意儿,就到图书馆、阅览室查找信息,寻找适合的方向和兴趣。报考机器人学研究生非常偶然,是因为看到一篇介绍机器人的文章。”
是谁的一篇文章产生了如此的魅力,改变了一名“愤青”的人生轨迹?小伙伴们抢过来一看,是一篇《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考察报告》,作者蒋新松。
P6-7
王鸿鹏,山东鱼台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入伍后任职于空军航空兵第二十四师。1986年毕业于空军雷达(现为预警)学院自动化系统工程专业;1997年转业至济宁市委宣传部。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获奖及代表作主要有《共和国的天空》《压不弯的脊梁》《神奇的蓝天骄子――空军八一飞行表演大队改装纪实》《十三亿人乐了――中国医改新模式》《生命线上的奇迹》等。
去年7月,我们接受中宣部交给的创作任务来到沈阳新松公司,走近新松人和中国机器人,融人这片科技蓝海,立刻被它的神秘与魅力深深吸引,同时,我们也深感把握这样一个高科技题材所具有的高难度系数和挑战性带来的压力。
正是在“新松精神”的激励下,我们追寻着中国机器人一路走来的足迹,近距离地感受着新松人和机器人的中国风采。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几易其稿,终将这个正在发生着的故事呈现给读者。
首先感谢中国作协将本选题列入2016年重点扶持项目并给予有力指导。
在我们采访、创作中,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辽宁人民出版社提供了保障支持,承担了本书的编辑、出版工作;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热情地向我们介绍情况,并提供了大量参考资料。
请宽容我们吝惜笔墨,在这里,我们向所有为本书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朋友道一声:谢谢!
王鸿鹏马娜
2016年8月20日
该出场了
“我们要求和你们决斗!”
2015年6月的最后一天,一位美国,“人”向一位日本“人”下了一道战书。美国“人”叫马克Ⅱ,身高5米,体重5.4吨;日本“人”叫仓田,身高4米,体重4吨。显然,这两个大汉旗鼓相当,属于同重量级的对手,真的有一拼。
这两位先生都是从科幻大片上走下来的“钢铁侠”,属于另一种“人”——美日两家机器人公司分别制造的两个超大“Robot”。
两个Robot“约架”,立刻引来无数网友的围观。马克Ⅱ全副武装,身披星条旗战袍,手持装有颜料炮弹的枪械,咄咄逼人,叫嚷着“不服来战!”通过网络视频向天下秀无敌。
日本的仓田先生是否接受挑战?一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恰在7月8日,来自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机器人专家、学者正在中国上海浦东举办一场国际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数百名业界人士汇聚一堂。论坛进入专家与现场听众互动环节,南京一所传媒学院的美女大学生韩颖向美国和日本的两位专家抛出一个问题:
“最近几天,美日两国的巨型机器人相约决斗的消息受到各国媒体的高频关注。从各自的机器人技术发展水平来看,请两位专家预测一下,这场决斗会是什么结局?”
会场上立刻响起一阵掌声,随即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到美日两位专家身上,等待他们给出答案。显然,这个问题把两国机器人之间的挑战转化为两国专家的挑战。
美国机器人协会会长杰夫·博恩斯坦先生咧着嘴笑起来,但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强调这件事是一种商业炒作。他还说美国的一些公司总喜欢闹点动静,不怕事大。日本专家神原伸介博士表示同意杰夫先生的看法,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他话锋一转,幽默地说:“这件事应该有个裁判,由第三方说了算。”他把话筒交给了身边的韩国专家金宰焕先生,也把问题巧妙而含蓄地交给了他。金宰焕先生犹疑了一下,笑吟吟地面向主持人,一言不发,用目光在问这个话题是否打住。
主持人是中国专家曲道奎博士,他转向听众席询问还有什么看法。提问的韩颖同学却这样说:“专家们回避了问题的实质。我认为,这样的决斗没有赢家。这件事对机器人的发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人类的打斗够多了,至今一些国家和地区战火连绵,民不聊生。不要把人类的打斗传导给机器人,我们希望机器人成为人类友好的帮手、和平的使者。否则,他们学会了打架,也许有一天真的会与人类打起来。请两位专家捎个话,回去劝劝他们吧,还是别打架为好。”随着一片笑声也响起一阵掌声。
曲道奎博士称赞说:“这位同学讲得好。机器人的发展不应该背离‘机器人之父’的原义和初衷。机器人决斗,就把这一高科技的发展目的和方向给搞歪了,是不是有悖于‘机器人学三大定律’?”他把问题引向人文精神层面,导人历史纵深,也把人们的思考拉回到“Robot”的生命起点……
“Robot”来自一位文学家的脑际。1920年,一位名叫卡雷尔·卡佩克的捷克作家创作了一部舞台科幻剧《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故事讲的是,罗萨姆万能机器人公司生产了一种劳工机器,叫“Robota”,在捷克语中是“农奴”的意思,模样很像人,具有人类一样的外表和肌体,但他们没有思想和灵魂,只会日复一日地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后来,“Robota”在人的帮助下逐渐产生了情感,进而拥有了独立的灵魂,成为人类制造的另一个人类。
如果这部科幻剧演到这里落幕,本可以让人类拥有一个友好善良的伙伴作为完美大结局。卡佩克故意反转剧情。接下来,他笔下的“Robota”因对自己的地位心生不满,揭竿而起,反而把人类打得溃不成军,几乎消灭了人类,统治了世界。卡佩克也反串了角色,从一个创建“Robota”帮助人类的先手,变成了一位“Robota”进攻人类的推手。
故事仍在演绎。“Robota”不能繁衍,在最后的绝望时刻,一对男女“Robota”在人类一位同情者的帮助下,竟然产生了爱情。于是,属于机器人族群的亚当和夏娃就这样诞生了!机器人的世界得以延续下来,地球上出现了一个“新版人类”。
这部离奇的舞台剧在布拉格一经推出便引起轰动,很快风靡整个西方世界。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强大的轰动效应?
第二次工业革命虽然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也把工人变成了一架架活的机器或机器节奏的奴隶。上世纪70年代末,不少中国人看过卓别林主演的喜剧片《摩登时代》,这部影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产业工人的悲惨命运。卡佩克在剧中借用“Robol,a”充当劳动力,以呆板的方式代替人从事繁重劳动,希望以此来解决社会问题,迎合了当时产业工人摆脱“机器奴隶”的强烈愿望和对大工业生产的反叛心理。“Robota”在那个时代应运而生,并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共鸣。
“Robota”在英语中则被翻译成了“Robot”,此后便成为机器人的专有名词。自从Robot这个词诞生之日起,尽管它们只是存在于文艺作品之中,但绝大多数的机器人留给公众的印象,都是负面角色,它们凶残狂暴、难以控制,一心想推翻人类的统治,颠覆世界。
直到有一位俄裔美国人给这些无法无天的机器人立了三条规矩,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他就是美国著名科幻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阿西莫夫在1941年发表的短篇科幻小说《推理》中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学三大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这就是曲道奎博士所说的,美国和日本的两个机器人决斗是否有悖于“机器人学三大定律”。
艾萨克·阿西莫夫之所以成为美国著名的科幻科普作家,是他创作了一系列以“三大定律”为基础的科幻小说。其中一些作品被好莱坞搬上了大银幕,以此构建了一个人类与机器人之间不乏矛盾又和谐共存的未来世界。阿西莫夫的“三大定律”虽说带有理想主义色彩,至今仍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成为科学家们研究发展Robot的基本原则和遵循。阿西莫夫被誉为“Robot 2:5t”。
阿西莫夫未曾想到在他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看到自己笔下的机器人王国由幻想变为现实,但这一切却真的发生了。1954年,美国人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机器人,能够替代人从事繁重劳动和危险作业,在美国盛行一时,从此开启了机器人时代的新纪元,“Robot”成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由此看来,人类的伟大创举往往从幻想开始,文学是科学的摇篮。
人类进入21世纪,迎来新科技发展的一片新天地。#LaX、3D打印、云技术、脑认知、量子计算、大数据、纳米材料、石墨烯等高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智能时代加速演进。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无疑将成为未来智慧社会的重要平台和终端,并且,正在颠覆性地悄然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各个领域的发展形态,一次新的科技革命浪潮已经来临。
在中国上海举办的国际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虽已落幕,但留下的问题与思考并没有结束。马克11与仓田两位先生“约架”的风波依然沸沸扬扬,难以平息。
日本的仓田先生开始保持沉默,后来实在禁不住对方叫板和网友们推波助澜的起哄,在犹豫了一阵之后被迫发出回应:“同意决斗!但不是枪战而是肉搏。”仓田先生不甘示弱,身着太阳旗战袍挥拳亮相。于是,双方约定在一年以后的某个时间、某个地点,以某种方式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
“鼙鼓动时雷隐隐”。Robot的“世纪对决”再次引爆舆论场,“铁粉”们猜测纷纷,评论如潮,媒体不断介入,迅速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热议。
不少中国网友发问,咱中国的机器人呢?中国机器人在哪儿?强烈要求晒晒萌照。倏然之间,公众由期待美日两个巨型机器人打架转向热烈关注中国机器人。
有人希望中国机器人出来秀秀拳脚;也有人出主意,中国机器人不要参与打架,可以站出来给他们当个裁判或制订个规则什么的;还有人主张,中国机器人应该出来给他们当个调解人,劝劝架,和为贵嘛! 是的,中国机器人在哪儿? 事实上,上海举办的那场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只是序曲。在公众翘首以盼的期待中,中国官方正式发布:首届“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11月下旬在北京隆重举行。全世界的目光都在看中国。
中国“人”该出场了。
一个人的名字把我们带进神奇的智能“王国”,让我们见证一个从历史走来的科技强国梦。
王鸿鹏、马娜著的《中国机器人(精)》通过大量人物回忆和访谈纪实,记述了以“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和王天然、曲道奎为代表的科技知识分子研发机器人的曲折经历,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细节。他们以满满的家国情怀,心守“产业报国”的信念,用东方智慧冲破国外技术封锁和禁运;由夹缝求生到征战市场,从科海角逐到敢与国外强手掰手腕,一路闯关攻坚,剑指巅峰,终将中国机器人打造成大国重器,跃上世界舞台。他们为民族工业赢得了尊严,也把“中国制造”推向“中国智造”。
王鸿鹏、马娜著的《中国机器人(精)》对中国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历史做了引人入胜的介绍,中国机器人成长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由弱到强的历程。本书实际是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解读中国数十年的政治、经济、国家战略问题。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多重可能性,本书对想了解中国当代与未来发展战略的读者是难得的读本,对智能制造这一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高科技领域在战略层面和科技伦理层面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思考,其中提出的诸多前沿性观点是全球都将面对的问题,对中国科学家们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记录。作品同时揭秘了新松公司品牌建立的一些关键细节,其中每一位主人公的经历并不是简单地回顾挫折、成功,而是勾勒出了创新者们的经验教训,为想要追随他们步伐的人提供了指导和建议,对创业者和创新者具有很好的引导和启发。与新松公司同时起步的有很多科研机构建立的公司,但大多数创业者都失败了。为什么新松能坚持下来且越来越好?在机制、团队建设、文化和价值观的策略上他们有什么读到之处?对有志于中国市场的企业家有诸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