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初试美人舌(名家笔下烟酒茶点)/中国散文精品选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老舍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选文或记趣、或遣兴、或谈民俗历史、或讲诗酒人生、或“参”茶悟道、或以茶酒会友……既充满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又蕴含冲淡虚静的道家思想,还不乏安苦为道的佛弹意味。在茶酒之外,大家们品出的是另一种滋味,这或许可以给我们的人生增添一点味道吧。

内容推荐

本书是现当代文化名人话题小品集,选录了鲁迅、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丰子恺、黄裳、巴金、冰心、葛兆光、洛夫等五十二位名家关于茶酒文化的散文八十余篇。选文或记趣、或遣兴、或谈民俗历史、或讲诗酒人生,既充满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又蕴含冲淡虚静的道家思想,还不乏安苦为道的佛禅意味。

目录

喝茶/1

喝茶/3

吃酒的本领/6

北京的茶食/7

南北的点心/8

我的酒友/14

饮酒/16

喝茶/19

吸烟/23

喝茶/27

茶/30

茶/34

酒/39

糖/44

茶和交友/48

我的戒烟/56

吃茶文学论/61

俗客谈茶/65

茶馆/69

茶馆/75

泡茶馆/79

寻常茶话/88

十载茶龄/94

初试美人舌/97

独饮小记/99

诗人与酒/104

品茗与饮牛/109

敞乡茶事甲天下/113

茶性/120

风庐茶事/124

茶之梦/127

醉福/129

品茗杂说/134

漫天论酒/139

茶禅闲话/144

品茶/151

茶事/155

酒/161

戒茶/165

戒酒/166

戒烟/168

落花生/169

茶在英国/172

吃瓜子/179

吃酒/185

湖畔夜饮/190

山核桃/194

豆酥糖/198

酒与水/205

止酒篇/208

酒/213

醉/223

无酒斋闲话/229

我的喝酒

(上、中、下)/232

我与酒/241

饮酒记/247

茶事/254

壶边天下/256

酒话/267

那晚在酒中/272

酒话/274

不再浪漫的酒神/277

斗酒不过三杯/280

杏花村访酒/284

烟卷/288

烟/296

烟议/303

烟酒与朋友/308

后记

试读章节

周作人(1885-1967)

原名周槐寿、遐寿,自号启明、知堂等。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1921年参与并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化运动的骨干之一。作小品散文,力主平和冲淡,对散文创作有很大影响。抗战爆发后,留居北京,任伪华北教育总署督办。抗战胜利后,以汉奸罪被捕。建国后主要从事翻译工作。主要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知堂回忆录》等。另有译作多部。现有《周作人文类编》 (10卷)行世。喝茶

前回徐志摩先生在平民中学讲“吃茶”,——并不是胡适之先生所说的“吃讲茶”,——我没有工夫去听,又可惜没有见到他精心结构的讲稿,但我推想他是在讲日本的“茶道”,(英文译作Teaism)而且一定说得很好,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关于这一件事,徐先生一定已有透彻巧妙的解说,不必再来多嘴,我现在所想说的,只是我个人的很平常的喝茶罢了。

喝茶以绿茶为正宗,红茶已经没有什么意味,何况又加糖——与牛奶?葛辛(George Gissing)的《草堂随笔》(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确是很有趣味的书,但冬之卷里说及饮茶,以为英国家庭里下午的红茶与黄油面包是一日中最大的乐事,支那饮茶已历千百年,未必能领略此种乐趣与实益的万分之一,则我殊不以为然,红茶带“土斯”未始不可吃,但这只是当饭,在肚饥时食之而已;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中国古昔曾吃过煎茶及抹茶,现在所用的都是泡茶,冈仓觉三在《茶之书》(Book of Tea,1919)里很巧妙的称之日“自然主义的茶”,所以我们所重的即在这自然之妙味。中国人上茶馆去,左一碗右一碗地喝了半天,好像是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颇合于我的喝茶的意思(听说闽粤有所谓吃工夫茶者自然也有道理),只可惜近来太是洋场化,失了本意,其结果成为饭馆子之流,只在乡村间还保存一点古风,唯是屋宇器具简陋万分,或者但可称为颇有喝茶之意,而未可许为已得喝茶之道也。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备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中国喝茶时多吃瓜子,我觉得不很适宜,喝茶时所吃的东西应当是清淡的“茶食”。中国的茶食却变了“满汉饽饽”,其性质与“阿阿兜”相差无几;不是喝茶时所吃的东西了。日本的点心虽是豆米的成品,但那优雅的形色,朴素的味道,很合于茶食的资格,如各色的“羊羹”(据上田恭辅氏考据,说是出于中国唐时的羊肝饼),尤有特殊的风味。江南茶馆中有一种“千丝”,用豆腐干切成细丝,加姜丝酱油,重汤炖热,上浇麻油,出以供客,其利益为“堂倌”所独有。

P3-4

后记

应读者要求,我们再版了这套文化名人散文丛书。再版时在原版的基础上作了适当调整,补充了部分名家的新作和近年来的精美散文。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能收录部分美文,另有大量优秀作品不得不忍痛割爱。

选编时,我们多方联系了文章作者或其家属,有的已经联系上,有的至今无法取得联系。因我们实在不愿有遗珠之憾,所以贸然将没有联系上的作者的文章编选进来,敬请谅解。同时也希望没有联系上的作者及其家属与我们联系。在此,我们对本书所有作者及其家属表示诚挚的谢意。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