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地图上的故事(2历史篇)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陈华生//寇金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央电视台《地图上的故事》大型电视系列片的同名读物,书中以全新的方式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地理与人文相结合,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山川风物、历史变迁以及民族风情文化。其内容涉及了地域变迁、社会风俗、地理知识、人文历史等方面。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国情教育电视“读本”。

内容推荐

本套丛书系中央电视台《地图上的故事》大型电视系列片的演绎作品,是中央电视台首次系统地把地图引入电视节目的成功体现。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求知欲望,我们由《地图上的故事》(1000集)中选取和收录了部分精彩故事内容,分别以《地图上的故事——地域篇》、《地图上的故事——历史篇》、《地图上的故事——知识篇》展现给广大读者。书中以全新的方式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地理与人文相结合,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山川风物、历史变迁以及民族风情文化。

本套丛书的问世,相信一定会给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食粮。此后,我们还将陆续推出《地图上的故事》系列读物。

目录

传说

 “商人”与水运

 慈禧西逃

 淮畔寻古——豆腐的起源

 贵州建省

 晋阳烽火两千年

 开封——北宋的最后瞬间

 昆仑奴

 龙阳龙舟

 千古文明开涿鹿

 唐人街·木兰舟

 浴火而生的城市

 远洋漂航的人们

道与路

 移民之路

 茶叶之路

 草原上的丝路

 茶马古道

 千里荔枝路

 京西古道

 秦岭古道

古迹

 楚风汉韵古徐州

 独孤成城——鸡鸣驿

 敦煌

 古韵悠悠琅琊台

 金界壕

 蒙元四都

 人类的摇篮——元谋

 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

 消失的故宫

 雁塔双星

 殷商古都

 永乐宫寻迹

 郑韩故城

 商都梦寻

 交流

 法显西行

 中国的马可·波罗——列班·扫马

 马可·波罗游记

 文成公主进藏

 追寻圆仁的足迹

人与地

 建文帝与武定狮子山

 季贽与姚安

 旅蒙商人

 青河与成吉思汗

 山西晋商

 苏东坡与诸城

 太史遗踪

 徐霞客与凤庆

 朱张渡与六桥卧波

文学典故

 元跨革囊的由来

 汴水流泗水流

 枫桥夜泊

 关中的原

 鸿雁传书

 徽班进

 京口瓜洲一水间

 诗经溯源

 送别的桥

 湘江北去话橘洲

 寻访桃花源

 珠还合減

寻古

 朝歌故地

 河东寻古

 河内历史寻踪

 忽隐忽现的河间国

 淮阳古陆

 漫漫东归路

 契丹寻踪

 说“邮”话“驿”

 屯戍西域

 硝烟散尽话屯堡

 曾经的家园

京城史话

 八旗与北京

 北京的门

 北京的商市

 北京的坛庙

 北京往事——城阙故地

 北京往事——三山五园

 水与北京

 通州往事

 昔日的老北京火车站

 宣南士乡

 亦庄——从皇家猎苑到开发区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阜成门是北京内城的西门,过去俗称煤门,运煤的车马均从此门进城。过去城门洞上还镶嵌着一块刻有梅花的汉白石,利用谐音作为标记。明清以后,京城用煤量越来越大,仅靠阜成门进煤,已难供所需,所以在康熙年间,作为“水门”的西直门也开始大量进煤了。

出了阜成门广直向西,就到了模式口。模式口以前叫磨石口,因为出产上好的磨刀石而得名。1922年,磨石口村成为老北平市郊第一个通电的村庄,于是第二年改村名为模式口。模式口一带还是饲养骆驼最多的地方。老舍笔下的祥子正是因为被当兵的抓差到了磨石口,然后偷了三匹骆驼逃命才得了骆驼祥子的缉号。

出模式口,古道西行,从三家店跨永定河后而至琉璃渠。三家店成村于辽代以前,因始有三家客店而得名。这里是路山西山后最初的平原地带,因此它成了一个煤运集散地。所以明清时期三家店是京西古遣上最为热闹繁盛的村落之一,街市上五行八作,大小买卖、商铺二百多家,其中仅煤厂就有二三十家。

三家店曾经有一所会馆,当年出外经商的山西商人远赴京城时每每路经这个繁闹之地,于是明朝年间他们便集资修建了这所山西会馆。

自西北蜿蜒而来的永定河水在三家店的村西口流淌千年,当年这里是京西古道上最大的一个古渡口。早在明朝的万历年间,因为运煤的需要,河上架起了木板桥,直到1921年,北洋政府拨款三十万大洋,横跨永定河修筑了一座由法国人设计的北京地区最早的洋灰桥。

跨过永定河便到了西山脚下的琉璃之乡。琉璃渠村明清时称琉璃局。明朝初年,扩建京城、筑造宫殿所用的大量琉璃砖瓦,有一半产自琉璃局。清朝乾隆年间,北京城内的琉璃厂撤消合并到了琉璃局,这让琉璃砖窑的炉火一直旺盛到了今天。

古道穿琉璃渠而出之后一路西去,它翻山越岭地串起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村落,直到京西古道上的重要关口王平口。站在王平口关城之上,远眺峰峦深处,隐没于荆棘丛林中的千古驿道密如织网般地尽现眼前。从模式口到王平口三十二华里的古道被称做西山大路的北道。另外一路从模式口向西,经麻峪跨永定河过峰口庵到王平口的古道,这是西山大路的中道。相传五代时期,有一个叫刘仁恭的军阀在这里占山为王当了土皇帝,他自行设置了玉河县并劈山开道修了这条路,所以后人也将西山大路中道称为玉河古道。

在这条古道的中段,有一个叫圈门的地方,以圈门为起头儿向西到峰口庵是一条十三华里长的沟谷,于是当地人就称这里为门头沟。今天北京门头沟区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

圈门这个地方是因为一座带券洞的过街楼而得名,这个过街楼就是门头沟之门,形成于此地的村落叫做门头口。

圈门可以说是京西煤业的发祥地。以前老北京有句俗话:家有一口粥,不上门头沟,就是对到圈门一带走窑而言。

在圈门过街楼的北侧,有一座古老的窑神庙。相传腊月十八是窑神爷的生日,所以过去每到腊月十七这天,都要由各煤窑的窑主摊钱,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清代管理京西煤业事宜的机构就设在此庙。1949年以后,这里还一度成为北京市京西矿区政府驻地。

古道穿券门洞而过,然后顺着被称作门头沟的沟谷前行,就到了京西第一要隘峰口庵。登上峰口庵关城眺望群峰,只见青山揽翠,沟壑藏金。在距离关城西南不足二百米的山岗处,凹陷着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蹄窝一百多个,这段十三华里长的小路是京西古道上蹄窝最为密集的地方。在古代,京西产煤的窑地因排水、提升等条件的限制,煤窑大多分布在峰口庵以西的山区,这就使得京西这条中路古道在夏秋之季几乎是全天候运行。作为必经之地的峰口庵更是车马云集,畜蹄日月不息地蹬踩踢踏,历经七八百年形成如此奇观。  历史上,从今天石景山区的庞村也有一条进入西山的大路,这就是西山大路南道,这条南道中途与中道会合后直奔王平口。这样,北、中、南三条古道在王平口聚合为一,然后继续延伸西去。

京西古道曾经是一条有六米多宽的官山大道,全部是用石块儿铺砌而成。因为山路陡峭每隔一米就会栽立石一排,以防石块儿松动下滑,这也是古道经久坚固的诀窍所在。

古道经北、中、南三路而进入西山腹地。王平IZl会集了各条古道,可谓咽喉,因此号称“过山总路”。

在王平口的东边,有一个小小的安家滩村。这里不仅出煤,还是京郊驰名的砂锅产地。今天,在这个已经荒弃了的村子里,还可以看到很多房子的屋顶都是用烧制砂锅剩下的焦渣铺成的。元末明初的北京有“砂锅做饭斗量柴”的说法,据说因为这个传闻,当年的朱元璋便以为元大都太穷,于是他把这座前朝的都城封给了四皇子朱棣。其实朱元璋有所不知,砂锅是用沙子黏土烧制的锅,煮饭很香;“斗量柴”的柴则指的是煤。(P42-44)

序言

2001年新年伊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开播了一个新的电视栏目,它首次系统地把地图引入电视节目,采用全新的方式介绍中国的山川风物、历史变迁,这就是《地图上的故事》栏目。

地图是人们认识地域最直观、最简捷的方式,地图的运用帮助人们建立起一种空间意识,而中国大地的变化、地图本身的变化又形成了一条时间的线索,人们因此可以在时空的交错往返中建立起对国家的认识。

五年的时间里,《地图上的故事》一共制作播出了一千集节目,每集五分钟,时间不长,但内容涉及了地域变迁、社会风俗、地理知识、人文历史等方面。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形象地认识变化中的国情,所以也被称为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国情教育电视“读本”。

五年的时间,编导们的足迹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流域到最南端的南海诸岛,从最西端的喀什到东海边的舟山群岛。他们在中国最热的吐鲁番盆地了解地理变迁、讲述地理知识;他们在中国最美的村寨宏村、婺源感受人文历史;他们遥望珠穆朗玛峰,探寻它高度的秘密;他们面对万里长城,追溯它的由来;他们赞美长江、黄河,也为西湖、喀那斯湖所深深打动。就是这样一个短小的节目,勾勒出了中国文化的精深、中国历史的悠久、中国地理的广博。

《地图上的故事》节目组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二十多岁。在节目制作的五年中,他们的年龄在增长,他们的知识也在增长,电视制作的经验也丰富起来。五年的时间,他们奉献给观众一千集节目,也有了这本《地图上的故事》,这是他们献给观众的成果,也是他们成长的见证。

我由衷地为年轻编导的进步感到高兴,也衷心地祝愿他们在今后的节目制作中更牢牢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摸索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为观众奉献更多、更好、更优秀的电视节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