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第1版被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体系结构-组成原理-微机技术”系列教材之一,是2005年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于2002年获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本书通过对一台实际计算机的剖析,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总线是如何将计算机各大部件互连成整机的。全书共分为4篇,第1篇(第1、2章)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发展及应用;第2篇(第3~5章)介绍系统总线、存储器(包括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系统;第3篇(第6~8章)介绍CPU的特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指令系统、指令流水、RISC技术及中断系统;第4篇(第9、10章)介绍控制单元的功能和设计,包括时序系统以及采用组合逻辑和微程序设计控制单元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措施。每章后均附有思考题与习题。 本书概念清楚,通俗易懂,书中举例力求与当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唐朔飞,哈尔滨工业大学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2003年评为首届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名师,2006年获第二届国家教学名师奖。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从教43年来,绘计算机专业27届4600余名学生讲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自1986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教学一等奖后,又获得各级各类教学奖励20多次,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二等奖和全国高等学校工科优秀CAI软件一等奖,2000年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独立编著教材五本,其中《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1989年获“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2002年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以该教材为核心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2005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处理。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863项目、航天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各一项,参加并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50多篇。 目录 第1篇 概论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1.1 计算机系统简介 1.1.1 计算机的软硬件概念 1.1.2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1.1.3 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2.1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 1.2.2 计算机的硬件框图 1.2.3 计算机的工作步骤 1.3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1.3.1 机器字长 1.3.2 存储容量 1.3.3 运算速度 1.4 本书结构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2.1 计算机的发展史 2.1.1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2.1.2 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 2.1.3 软件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2.2 计算机的应用 2.2.1 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2.2.2 工业控制和实时控制 2.2.3 网络技术的应用 2.2.4 虚拟现实 2.2.5 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 2.2.6 CAD/CAM/CIMS 2.2.7 多媒体技术 2.2.8 人工智能 2.3 计算机的展望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篇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结构 第3章 系统总线 3.1 总线的基本概念 3.2 总线的分类 3.2.1 片内总线 3.2.2 系统总线 3.2.3 通信,总线 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3.3.1 总线特性 3.3.2 总线性能指标 3.3.3 总线标准 3.4 总线结构 3.4.1 单总线结构 …… 第4章 存储器 第5章 输入输出系统 第3篇 中央处理器 第6章 计算机的运算方法 第7章 指令系统 第8章 CPU的结构和功能 第4篇 控制单元 第9章 控制单元的功能 第10章 控制单元的设计 附录10A PC整机介绍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