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化名家谈佛录/名家雅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杨耀文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从现当代有关佛教的文学作品中精选出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40余篇。这些散文以朴素优美的文笔,从人生与命运、信仰与情感、宗教与智慧、迷与悟、生与死、因与缘、善与恶、苦与乐等多种角度,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表达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特体验。这些文章或平易真切或轻松活泼,或深刻凝重或机智轻捷,但都流泻出一种对智慧、安宁、慈悲、圆满的人生大境界的追求与渴望,体现出一种深刻独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读着这样的美文,你会觉得如同品一杯香茗。味道香醇又令人回味不已,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这本书。

内容推荐

俗话说:“于道不繁,茶禅一味”。在中国历经千载、影响深远的佛教,也是对人生的一种解读和启示。以智慧解读人生,人生就是一本书,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能读懂;以智慧启示人生,人生就是一个谜,吉凶福祸,变幻莫测,并非悟不透,关键是任何去认识。人生的目的在于对人生的体味和理解,真正的幸福,就是你在理解人生时那会心的一笑。缘在何处?近在咫尺可触处,远在云霞明灭间。“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本书精选了中国经典禅意散文名作40余篇。这些散文以优美朴素的文笔,从人生与命运、信仰一情感、宗教与智慧、迷与悟、生与死、因与缘、善与恶、苦与乐等多重角度,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表达出诸多对人生的感悟和体验。或寻常平易,真切动人;或机智聪慧,独到精辟,但都流泻出一种对智慧、安宁、慈悲、圆满的人生大境界的追求与渴望。恰似品茗悟道,虽谈却远……

目录

惟心        梁启超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李叔同

南闽十年之梦影   李叔同

我的第一个师父   鲁迅

山中杂信      周作人

弘一法师之出家   夏丐尊

谈禅        胡适

香         许地山

愿         许地山

两法师       叶圣陶

佛无灵       丰子恺

法味        丰子恺

宗月大师      老舍

眠月        俞平伯

劝人读经      沈从文

想入非非      朱湘

鸠摩罗什      施蜇存

黄心大师      施蜇存

浮沉        黄秋耘

菩提树       吴冠中

幽冥钟       汪曾祺

达摩的影子     苏晨

结缘雪窦寺     戴厚英

佛缘        戴厚英

回忆五台山车祸   蒋子龙

拜访达摩      周同宾

悟佛        杨闻宇

与朴老结缘钓鱼台  梁衡

辩才禅师      沈祖蘩

茶禅闲语      葛兆光

烦恼        葛兆光

茶禅续语      葛兆光

仙峰寺沉思     葛兆光

黑色的梵林     叶梦

面对观音的美目   叶梦

残佛        贾平凹

树佛        贾平凹

空谷足音      韩少功

菩提树       叶公觉

灵魂像风      马丽华

欢喜佛境界     韩小蕙

佛眼        素素

一切声是佛声    方杞

心不安       方杞

佛缘        李书磊

阿央白       迟子建

红尘之上      潘向黎

长安寺       萧红

试读章节

李叔同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经典雅谈

现在就将我从前在西湖居住时,把那些值得追味的几件事情来说一说,也算是纪念我出家的经过。

及至七月初,夏丐尊居士来。他看到我穿出家人的衣裳但还未出家,他就对我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而不出家,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以还是赶紧剃度好!”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最近《越风》社要出关于《西湖》的增刊,由黄居士来函,要我做一篇《西湖与佛教之因缘》。我觉得这个题目的范围太广泛了,而且又无参考书在手,于短期间内是不能做成的;所以,现在就将我从前在西湖居住时,把那些值得追味的几件事情来说一说,也算是纪念我出家的经过。

我第一次到杭州是光绪二十八年七月(按:本篇所记的年月皆依旧历)。在杭州住了约一个月光景,但是并没有到寺院里去过。只记得有一次到涌金门外去吃过一回茶,同时也就把西湖的风景稍微看了一下。

第二次到杭州是民国元年的七月。这回到杭州倒住得很久,一直住了近十年,可以说是很久的了。我的住处在钱塘门内,离西湖很近,只两里路光景。在钱塘门外,靠西湖边有一所小茶馆名景春园。我常常一个人出门,独自到景春园的楼上去吃茶。

民国初年,西湖的情形完全与现在两样——那时候还有城墙及很多柳树,都是很好看的。除了春秋两季的香会之外,西湖边的人总是很少;而钱塘门外更是冷静了。

在景春园楼下,有许多茶客都是那些摇船抬轿的劳动者居多;而在楼上吃茶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所以,我常常一个人在上面吃茶,同时还凭栏看着西湖的风景。

在茶馆的附近,就是那有名的大寺院——昭庆寺了。

我吃茶之后,也常常顺便到那里去看一看。

民国二年夏天,我曾在西湖的广化寺里住了好几天。但是住的地方却不在出家人的范围之内,是在该寺的旁边,有一所叫做痘神祠的楼上。

痘神祠是广化寺专门为着要给那些在家的客人住的。我住在里面的时候,有时也曾到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去看看,心里却感觉很有意思呢!

记得那时我亦常常坐船到湖心亭去吃茶。

曾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名人来演讲,我和夏丐尊居士却出门躲避,到湖心亭上去吃茶呢!当时夏丐尊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

到了民国五年的夏天,我因为看到日本杂志中有说及关于断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当时我就起了一种好奇心,想来断食一下。因为我那时患有神经衰弱症,若实行断食后,或者可以痊愈亦未可知。要行断食时,须于寒冷的季候方宜。所以,我便预定十一月来作断食的时间。

至于断食的地点须先考虑一下,似觉总要有个很幽静的地方才好。当时我就和西泠印社的叶品三君来商量,结果他说在西湖附近的虎跑寺可作为断食的地点。我就问他:“既要到虎跑寺去,总要有人来介绍才对。究竟要请谁呢?”他说:“有一位丁辅之是虎跑的大护法,可以请他去说一说。”于是他便写信请丁辅之代为介绍了。

因为从前的虎跑不像现在这样热闹,而是游客很少,且十分冷静的地方啊。若用来作为我断食的地点,可以说是最相宜的了。

到了十一月,我还不曾亲自到过。于是我便托人到虎跑寺那边去走一趟,看看在哪一间房里住好。回来后,他说在方丈楼下的地方倒很幽静的。因为那边的房子很多,且平常时候都是关着,客人是不能走进去的;而在方丈楼上,则只有一位出家人住着,此外并没有什么人居住。

等到十一月底,我到了虎跑寺,就住在方丈楼下的那间屋子里。我住进去以后,常看见一位出家人在我的窗前经过(即是住在楼上的那一位)。我看到他却十分的欢喜呢!因此,就时常和他谈话;同时,他也拿佛经来给我看。

我以前从五岁时,即时常和出家人见面,时常看见出家人到我的家里念经及拜佛。于十二三岁时,也曾学了放焰口。可是并没有和有道德的出家人住在一起,同时,也不知道寺院中的内容是怎样的,以及出家人的生活又是如何。

这回到虎跑去住,看到他们那种生活,却很欢喜而且羡慕起来了。

我虽然只住了半个多月,但心里却十分地愉快,而且对于他们所吃的菜蔬,更是喜欢吃。及回到学校以后,我就请佣人依照他们那样的菜煮来吃。

这一次我到虎跑寺去断食,可以说是我出家的近因了。到了民国六年的下半年,我就发心吃素了。

在冬天的时候,即请了许多的经,如《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及《大乘起信论》等很多的佛经。自己的房里,也供起佛像来,如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等的像。于是亦天天烧香了。

到了这一年放年假的时候,我并没有回家去,而到虎跑寺里面去过年。我仍住在方丈楼下。那个时候,则更感觉得有兴味了,于是就发心出家。同时就想拜那位住在方丈楼上的出家人做师父。

他的名字是弘详师。可是他不肯我去拜他,而介绍我拜他的师父。他的师父是在松木场护国寺里居住。于是他就请他的师父回到虎跑寺来,而我也就于民国七年正月十五日受三皈依了。

我打算于此年的暑假人山。预先在寺里住了一年后再实行出家的。当这个时候,我就做了一件海青,及学习两堂功课。

二月初五日那天,是我母亲的忌日,于是我就先于两天前到虎跑去,诵了三天的《地藏经》,为我的母亲回向。

到了五月底,我就提前先考试。考试之后,即到虎跑寺人山了。到了寺中一日以后,即穿出家人的衣裳,而预备转年再剃度。

及至七月初,夏丐尊居士来。他看到我穿出家人的衣裳但还未出家,他就对我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而不出家,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以还是赶紧剃度好!”

我本来是想转年再出家的,但是承他的劝,于是就赶紧出家了。七月十三日那一天,相传是大势至菩萨的圣诞,所以就在那天落发。

落发以后仍须受戒的,于是由林同庄君介绍,到灵隐寺去受戒了。

灵隐寺是杭州规模最大的寺院,我一向是很欢喜的。我出家以后,曾到各处的大寺院看过,但是总没有像灵隐寺那么好!

八月底,我就到灵隐寺去,寺中的方丈和尚很客气,叫我住在客堂后面芸香阁的楼上。当时是由慧明法师做大师父的。有一天,我在客堂里遇到这位法师了。他看到我时就说“既系来受戒的,为什么不进戒堂呢?虽然你在家的时候是读书人,但是读书人就能这样地随便吗?就是在家时是一个皇帝,我也是一样看待的!”那时方丈和尚仍是要我住在客堂楼上,而于戒堂里有了紧要的佛事时,方去参加一两回的。

那时候,我虽然不能和慧明法师时常见面,但是看到他那样的忠厚笃实,却是令我佩服不已的!

受戒以后,我就住在虎跑寺内。到了十二月,即搬到玉泉寺去住。此后即常常到别处去,没有久住在西湖了。

P3-6

序言

佛教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生活影响深远。里面有着许许多多关于人生的探索、关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关于解脱与救赎的妙语,佛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探索人生的视角,所以佛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尤为深远,佛教甚至成为了他们思考人生的重要参照。

与佛教有关的音乐、绘画、文学作品与理论专著从自佛教传人中国以来,便层出不穷,在这些与佛教有关的创作中,有许多文学作品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与文学作品本身的形象性、生动性以及作家们的精心描写是分不开的。本书从现当代有关佛教的文学作品中精选出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40余篇。这些散文以朴素优美的文笔,从人生与命运、信仰与情感、宗教与智慧、迷与悟、生与死、因与缘、善与恶、苦与乐等多种角度,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表达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特体验。这些文章或平易真切或轻松活泼,或深刻凝重或机智轻捷,但都流泻出一种对智慧、安宁、慈悲、圆满的人生大境界的追求与渴望,体现出一种深刻独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读着这样的美文,你会觉得如同品一杯香茗。味道香醇又令人回味不已,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这本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