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例的功能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司法资源差距非常大的国家来说,案例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以赵秉志老师为院长的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组织了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中青年刑法学者,编写了这套能够涵盖刑法中规定的主要罪名、反映司法实践中主要疑难问题的案例研究著作,共五卷。
本书是《中国刑法典型案例研究》第四卷,为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犯罪案例集,共收集了九十余个典型案例,如安乐死、相约自杀、无形能源被盗窃、婚内强奸、抢劫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出入罪的认定、判决,作者都予以准确、简明、有针对性的阐释。本书非常方便阅读,对司法实践部门具有极强的借鉴作用,对广大读者具有普法和警戒效果。
判例的功能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习惯法向成文法的发展过程中,判例起到了经验总结的作用;在成文法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现实判例的出现往往是法律改革的起因和前奏。现今的我国,虽然并不实行判例制度,但典型案例的选编、发布与研究,对指导司法,乃至完善立法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刑法理论界近年来也积极开展对案例的整理和研究,至今已编撰、出版案例研究的著作数十部,对于科学理解和适用刑法、提升司法质量乃至促进立法完善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本套书中,作者力图体现如下特点:第一,案例选取真实、典型、疑难,使案例研究的成果在实践中具有可参照性;第二,案情介绍与裁判结论全面、准确,使读者能够充分地把握案件的特点和关键问题;第三,理论评析精当、深入、有针对性,实现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妥当结合;第四,案例研究结论概括准确、简明,方便对司法实践发挥例示和借鉴作用。此外,为了方便读者了解和研究,本书还在每个问题之后设立相关链接,收录了与该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与指导性意见、参考案例。
本卷为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犯罪案例集,共收集了九十余个典型案例,如安乐死、相约自杀、无形能源被盗窃、婚内强奸、抢劫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出入罪的认定、判决,作者都予以准确、简明、有针对性的阐释。本书非常方便阅读,对司法实践部门具有极强的借鉴作用,对广大读者具有普法和警戒效果。
1.安乐死行为出罪化处理的路径
——蒲连升等故意杀人案
2.相约自杀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金燕君故意杀人案
3.不作为故意杀人的认定
——丁琳故意杀人案
4.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致死的界限及帮助掩埋尸体的定性
——徐守庆等故意杀人、帮助毁灭证据案
5.故意杀人未遂与故意伤害的界限
——华庆和故意杀人案
6.故意杀人罪与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界限
——徐广强等故意杀人案
7.交通肇事后碾轧被害人行为的定性
——高峰故意杀人、交通肇事案
8.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界限
——李宁、王昌兵过失致人死亡案
9.过失致人死亡罪与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宋亲卫过失致人死亡案
10.过失致人死亡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姚守根过失致人死亡案
11.互殴引起特异体质人病情发作而死亡的法律责任
——张某故意伤害案
12.帮助亲属斗殴致人重伤行为的定性
——张瑞金故意伤害案
13.对以暴力索取不合法债务致人受伤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熊志华故意伤害案
14.嫖娼与强奸的界限
——赵军、杨子霆强奸案
15.欺骗手段能否成为强奸罪的“其他手段”
——孙红喜强奸案
16.轮奸主体的认定
——李尧强奸案
17.丈夫能否成为强奸罪的主体
——王卫明强奸案
18.强奸罪中暴力手段的认定
——王某强奸案
19.奸淫幼女犯罪的既遂标准
——楼余德奸淫幼女案
20.强奸罪与强制猥亵妇女罪的界限
——刘强强奸妇女、冯志平强制猥亵妇女案
21.强奸罪的罪数及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
——张烨、施嘉卫等强奸、强制猥亵妇女案
22.对强制猥亵妇女罪中“其他方法”及主观内容的理解
——范春华强制猥亵妇女案
23.猥亵妇女与侮辱妇女的区分
——陈蔓强制猥亵妇女案
24.非法拘禁时间长短对非法拘禁罪成立的影响
——张振雷非法拘禁案
25.“索债型”扣押、拘禁他人行为的定性
——颜通市、杨以早为索取债务非法拘禁案
26.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的区别
——付志军非法拘禁案
27.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的区分
——兰隆成非法拘禁案
28.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与转化犯的区分
——田磊等绑架案
29.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认定
——柯金星等绑架案
30.杀害被绑架人的认定
——向成莉等绑架案
31.杀害被绑架人未遂的处理
——王建平绑架案
32.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的认定
——吴德桥绑架案
33.相对刑事责任年龄者杀害被绑架人行为的定性
——安某某、吴某某绑架并杀害被绑架人案
34.绑架罪既遂、共犯的认定
——章浩等绑架案
35.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的竞合关系的认定与处理
——李树丰、刘建恩等人绑架、非法拘禁案
……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