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向你讲述美国金融史上最著名最非凡的骗局——“庞兹骗局”的制造者——传奇骗子查尔斯·庞兹的非凡人生,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波士顿,那是一个万事皆有可能的时代,而整个波士顿为庞氏泡沫变得一片狂热,人们为追求瞬间的财富、熠熠放光的名望和难以置信的奢侈生活而不计一切。作者运用卓绝的叙述技巧,魔法般地再现了当时的疯狂场景。这是一个迷人的、极其有趣的美国商业故事,作者为我们还原了查尔斯·庞兹,这个充满了好奇心和可爱的骗子的传奇经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庞兹的骗局--一个金融奇才的真实故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米切尔·朱科夫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将向你讲述美国金融史上最著名最非凡的骗局——“庞兹骗局”的制造者——传奇骗子查尔斯·庞兹的非凡人生,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波士顿,那是一个万事皆有可能的时代,而整个波士顿为庞氏泡沫变得一片狂热,人们为追求瞬间的财富、熠熠放光的名望和难以置信的奢侈生活而不计一切。作者运用卓绝的叙述技巧,魔法般地再现了当时的疯狂场景。这是一个迷人的、极其有趣的美国商业故事,作者为我们还原了查尔斯·庞兹,这个充满了好奇心和可爱的骗子的传奇经历。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了传奇骗子查尔斯·庞兹的非凡人生,他制造了美国金融史上最著名的骗局。1920年春夏,庞兹承诺在三个月内让投资者的钱翻一倍,然后用后面投资者的钱支付前面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他魔术般地施展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骗术,在短短几个星期里捞到成百上千万美元。 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波士顿,那是一个万事皆有可能的时代,而整个波士顿为庞氏泡沫变得一片狂热,人们为追求瞬间的财富、熠熠放光的名望和难以置信的奢侈生活而不计一切。作者运用卓绝的叙述技巧,魔法般地再现了当时的疯狂场景。 在金融史上,庞兹早已臭名昭著,但作者运用小说笔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他是个具有超凡魅力的无赖,又是个充满了好奇心和可爱的男人,是如此的厚颜无耻,又是如此的天真烂漫。本书读来像小说一样畅快,又像英雄故事一样让人荡气回肠。 目录 序幕 第一部 第一章 “那个人就是我” 第二章 “我有罪” 第三章 “报业奇才” 第四章 “漫长的霉运” 第五章 “像大海一样不平静” 第六章 “一位美国美人” 第二部 第七章 “美元万能” 第八章 “一个小雪球从山上滚下来” 第九章 “总是想摘天上的月帝” 第十章 “我决不诈骗” 第十一章 “就像从孩子嘴里偷走了糖块” 第三部 第十二章 “金钱狂热” 第十三章 “探制局面的主人” 第十四章 “甚至他的奶牛也不能出奶了” 第十五章 “你发现了金钱” 第十六章 “我感到心力交瘁” 第十七章 “那个人不是我” 尾声 试读章节 如果报纸上有个题目让波士顿市民更感兴趣,而不是富人的体育比赛的话,那么它就一定是关于他们自己成为富人的美好前景。那天早上的《波士顿邮报》,就在游艇比赛的文章下面,有条消息不容错过。在首页的左边,黑色粗体字的大标题让整个学校大街沸腾了: 三个月内让钱翻一倍 一天前,《波士顿邮报》的一个记者已经拜访了学校大街27号,从那里大概了解到,这个证券交易公司如何为它的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利润。这篇没有署名的文章甚至还描述了这辆自动豪华轿车和公司老板在列克星顿的房子,那幢房子“有最好的装饰和家具”并且“没有给人暴发户的印象,而是掺杂了主人精致的意大利品味”。 这个人拥有高档的房子,亮闪闪的汽车,证券交易公司,以及学校大街上所有人的崇拜,还有任何东西,只要他喜欢,都可以买下来,他的名字就叫查尔斯·庞兹。 那天早上,庞兹一边读着《波士顿邮报》的这篇文章,一边吃吃地笑,他欣赏自己的判断力,他让这个记者参观了他的办公室和家。正是他自己操纵了这次采访,但是从现在起,他就要依赖一位公众人物为他提供建议了,这个人叫威廉.麦克马斯特斯,曾经是个记者,刚刚成为庞兹的雇员。首先,庞兹对于宣传的作用一直持怀疑态度——他获得了成功并由此实现了他最大胆的梦想,这一切都不需要宣传——但是他的故事被《波士顿邮报》温和处理之后,看上去好像他以前翻过的每一张牌都是大王一样。 以前也有两篇文章描写他和他的公司,发表在波士顿的其他报纸上,但是《波士顿邮报》这篇头版头条让前两篇文章黯然失色。第一篇文章是在六个星期前发表在《波士顿旅行家报》上的,用溢美之词描述了他的公司,但是完全没有提到他或公司的名字。然而言辞中已经谈到了庞兹公司的性质和地点,在以后的几个星期里,就有几十万美元的资金流入了庞兹的公司。第二个故事三星期前发表在《波士顿邮报》上,那是一条简短的消息,一个家具经销商对庞兹提起了百万美元的诉讼。这条消息也帮了庞兹。他的富有足以承担100万美元的起诉,仅仅这一个事实就吸引了成群的新投资者蜂拥而至。 自从这条消息简短地描述了这个数额巨大的诉讼案之后,《波士顿邮报》年轻的执行编辑和发行人就对此很感兴趣,于是他们安排了后续的人物故事,也就是那天发表出来的文章。在那篇文章的最后,《波士顿邮报》记者详细地附上了庞兹的评论,内容不容置疑,好像庞兹把手放在《圣经))上说的话一样。在长达几个,J、时的采访中,这位38岁的企业家简明扼要地述说了他从意大利移民到美国之后17年的经历。然后,庞兹用概括而充满自信的言辞告诉记者,他的企业是如何在薄弱而又靠不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际回邮代金券,那是几张可以兑换成邮票的纸。他描述了公司的成长经过——在七个月里,从几美分蹿升到几百万美元——他还吹嘘说,从缅因州到新泽西州都有他的分公司即将开业。这个记者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庞兹的话,然后把他的笔记像音符一样在《波士顿邮报》上向读者们演奏一番,音调清晰而甜蜜,就像从手摇留声机里传出的歌曲一样动听。 庞兹以一段无比珍贵的论断结束了这次采访,然后,这个记者原话刊登,这又一次帮了他:“我并不喜欢把钱花在自己身上,而是希望把大量的钱用于做善事,从而获得快乐。我总是对自己说,如果能得到100万美元,我就买来我想要的所有东西,让自己的余生过得无比舒适。如果我的钱超过了100万美元,我就把所有这些钱用于为世界谋福利。现在,我有了100万美元。我已经把这些钱存起来了。如果我的公司明天倒闭,我肯定会用这些钱让我和我的家人舒服地度过余生。”如果有人怀疑,庞兹的安全感到底有多大,就可以从下面的话中找到答案:“庞兹估计他的财富会超过850万美元。” 庞兹用艺术大师般的触觉,在两种力量当中达到了完美的平衡,没有让任何一种力量控制住他那美国人的新身份:利他主义和贪婪。现在,他一切准备就绪,他坚持说自己不再需要更多的投资者了。但是他将继续接受投资者的钱,而这种举动完全是出于他慈善的心灵,所以投资者可以和他以及他的家人一道,为生活添加美味的调料。 如果有什么原因让波士顿人怀疑庞兹的话,那么他们决不会在当天早上的《波士顿邮报》上看到。报纸上的故事读起来让人信心十足,就像是给聪明的消费者推荐的汽油头发营养品广告一样,承诺头屑去无踪,或者是Goldcnlo药片,让你的胃“阳光普照”,亦或是用一罐Fruit—a—Tives治疗慢性便秘。 这篇报道中惟一一处最接近于怀疑的文字写道,联邦政府和国家权威机关已经调查了庞兹的非凡投资计划。但是这个记者又在下面的句子中解除了警报,他写道,“国家有关部门并没有从中发现任何非法的事情。”庞兹一定没有想到这篇文章成了他更为强大的资金保证。 令庞兹更高兴的是,这篇头版头条的文章下面是一则广告,内容是当地一家著名的银行,叫“全球信托公司”,它为了招揽新的储蓄,承诺保证给予储户慷慨的利息:每年5%,每个月以复利计算利息。对于庞兹来说,这则广告是天降礼物。几个月来,他一直在比较他所承诺的回报率——在45天内回报50%——和银行那微不足道的利息。这则广告同样是一个比较,而且是刊登在《波士顿邮报》上,它可是自我宣称是“新英格兰最伟大的早餐桌报纸”。 一个工作人员有100美元要投资,他越过一碗葡萄坚果,阅读那天的《波士顿邮报》,面临两种选择,它们同样非常可靠,但是结果大不相同。他甚至可以在那张报纸的空白处计算一下,把这100美元存在全球信托公司里,那么每年的利息就是5美元和一些零钱。这说明银行在那些日子里还是有吸引力的,当时联邦储蓄保险还仅仅是谣传而已。或者他可以把这100美元委托给这位查尔斯‘庞兹先生,并且看着自己的钱在同一年里一次又一次地增长。 如果他在每个45天周期结束的时候再次把他的100美元和得到的利息投资的话,那么一年以后,他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拿走超过2500美元。如果他在第二年再次投资的话,他就可以得到超过6500美元。这个数字简直不可想像,当时美国人的平均收入大概是2000美元,哈佛大学校长每年的工资只有6000美元,从西尔斯公司定制一套男士通风雨衣,价格还不到12美元,买一盒供三口之家吃的鳕鱼糕点罐头才25美分,而他手里拿的这张报纸只有2美分。只有傻瓜才会选择银行的利息,而放弃庞兹的回报。 读了《波士顿邮报》的文章,计算了回报率之后,这些潜在的投资者就开始在学校大街上聚集起来,很久之后,那辆豪华轿车才刚刚从列克星顿出发。他们来自波士顿的各个角落,还有其他地方,简直就是个小型的国际联盟。移民和印度的婆罗门擦肩而过,意大利人里混杂着西班牙人,爱尔兰人的旁边是英国人,希腊人正在和波兰人聊天。他们中间还有瑞典人,法国人,犹太人,……P5-7 序言 1920年6月9日,在马萨诸塞州的南波士顿地区,一个巧舌如簧的销售员马丁·科尔卡正在挨门挨户地推销一种“让你的钱翻倍”的机器,它小巧得可以放在缝纫桌上。马丁·科尔卡走到一幢不起眼的房子前,敲了敲门,克拉斯科太太把他迎了进去。但克拉斯科太太并不是傻瓜。她想亲眼看到这个非凡的设备真的能起作用。科尔卡很高兴地帮她作了证明。 没有人可以否认,这个机器是个奇迹。它装在一个彩釉的金属盒子里,上面有几个闪闪发光的灯和一个旋转木板,木板上星星点点的东西看上去就像打字机的键盘。在一间阴暗的屋子里,科尔卡把一张100美元的钞票和一张裁剪为同样大小的白纸插入盒子。灯光闪动,齿轮转动,这个盒子发出一种神秘的呼呼声。经过一分钟的漫长期待之后,科尔卡按下一个按钮,然后两张100美元的真正钞票奇迹般地出现了。 克拉斯科太太买了。 科尔卡揣起了她的钱——540美元,这笔钱足够克拉斯科太太买一辆汽车了,但是这个机器能永不间断地生产出100美元的钞票,就凭这一点,这笔钱好像花得还算值得。作为交换,科尔卡递给克拉斯科太太一个包裹,外面包着一层牛皮纸。为了赢得时间逃跑,科尔卡警告她不到晚上不能打开,这样才能保证她不把这个特殊的双层纸暴露在光线下。然后,他离开了。她等着。 当克拉斯科太太打开这个包裹的时候,发现里面只有一个普通的木盒子。发现自己受骗之后,她报了警。 最奇怪的是,一个容易受骗的报纸记者报道了科尔卡及其同伙的被捕消息,但是他好像相信,卖给克拉斯科太太的仅仅是个真正惊人的发明的赝品而已。“人们断言,”这个记者写道,“这两个人藏起了那台真机器,而卖给他们客户的是个假东西。” 换句话说,如果科尔卡当时出于好心,卖给克拉斯科太太一台真正起作用的伟大机器,那么所有人都会很高兴,而且他也不会进监狱。 在1920年,任何事情似乎都有可能,尤其是那些和钱有关的事情。 一种新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新思潮将改变人们的想法:作为一个美国人意味着什么。能存一分钱就是挣了一分钱的观念一去不返了。钱最好是来得快,来得容易,并且数量巨大。报纸上的一些故事为这种发财梦煽风点火,比如穷女孩嫁给了富有的男人,从多年前失散的亲戚那里继承财产,以及大胆的企业家一夜暴富。这些故事传达的信息很清楚:财富不再是出身高贵的人的专利了;甚至工人和女佣也可以向往贵族的庄园。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一个正确的改变,敲对一扇门而已。如果财富没有自己找上门来,那就主动出击。跳入黑暗的水中寻找沉没的财宝。不用担心水底太浅。 对于那些快速致富的推波助澜者来说,那是一个敢想就有钱赚的时代。科尔卡只是那个时代的小人物,他很快就进了监狱,他的名字也很快被忘记了。而就在同一时期,同一座城市,有个微笑的、长长的脖子像公鸡一样旋转的男人想出了一个更好的主意,能让钱翻倍一这是一个秘密的金融炼金术公式,它能把几美分变成几百万美元。他的仰慕者尊崇他为奇才,而批评者把他看成是个骗子。无论如何,他在最恰当的时刻走上了历史舞台。他那令人惊异的运作,将标志着20世纪20年代的第一声咆哮,并且他的名字也将永远为人们所记住。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个迷人的、极其有趣的美国商业故事,作者为我们还原了查尔斯·庞兹——一个充满了好奇心和可爱的骗子——的传奇经历,读起来像小说一样爽快。 著名小说家大卫·里斯,美国爱伦·坡奖获得者 作者将激起我们的好奇心,因为他笔下的查尔斯·庞兹是如此的厚颜无耻,又是如此的天真烂漫。 《华尔街日报》 《庞兹的骗局》是我读到的最好的商业图书。作者生动地叙述了传奇骗子查尔斯·庞兹的非凡人生,此人的名字与制造美国金融史上最著名的骗局连在一起。 《芝加哥太阳时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