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北大才女步非烟继华音流韶系列的《紫诏天音》后的新作!该书讲述武林盟主杨逸之重出江湖,途遭明朝公主救父,为报恩,杨逸之杀入蒙军而遭遇天人五衰,天人将命尽,重入六道轮回,随之而来的一个个谜团迷雾重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风月连城/华音流韶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步非烟 |
出版社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北大才女步非烟继华音流韶系列的《紫诏天音》后的新作!该书讲述武林盟主杨逸之重出江湖,途遭明朝公主救父,为报恩,杨逸之杀入蒙军而遭遇天人五衰,天人将命尽,重入六道轮回,随之而来的一个个谜团迷雾重重。 内容推荐 为与卓王孙“天下”一诺,风流骏赏的武林盟主杨逸之来到漠上,用一袭白衣,万朵桃花,弹奏出一曲千古风流的《郁轮袍》。可惜世事变幻,天涯隔知音。为救他生命中的公主,杨逸之于千军万马中浴血杀进杀出,更身陷地底之城,被作为非天向梵天所供奉的祭品。谶语迭出,江湖风波恶,漠上风尘,万里独人归。而当尘埃化成的一切蓦然在历史中沉碎时,那白色的妖魔发出了凄楚的怒啸。那是流传千年万年的悲哀,更如一件件隐秘出现的天人五衰一般,降临在杨逸之和相思身上。天人将命尽,重入六道轮回。谁是这个谶语的起咒人?谁又是谶语的应验者?谁是宿命的操盘手?谁又是宿命的演绎道具?精彩绝伦、悬念迭起,传奇女子步非烟妙笔演绎…… 目录 前言 一千年的风月,两千年的城池 楔子 第一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 第二章 帝子远辞丹凤阙 第三章 天书遥借翠微宫 第四章 水上桃花红欲燃 第五章 空林独与白云期 第六章 草木岂堪酬雨露 第七章 枯荣安敢问乾坤 第八章 鸣笳乱动天山月 第九章 行踏空林落叶声 第十章 魏王不救平原君 第十一章 画戟雕戈白日寒 第十二章 贺连山下阵如云 第十三章 试拂铁衣如雪色 第十四章 聊持宝剑动星文 第十五章 一身转战三千里 第十六章 一剑曾当百万师 第十七章 此心向君君应识 第十八章 愁见孤城落日边 第十九章 宿夕朱颜成暮齿 第二十章 秋风鹤唳石头城 第二十一章 唯有相思似春讲清楚 第二十二章 万户伤心生野烟 第二十三章 为报故人憔悴尽 第二十四章 遥想风流第一人 第二十五章 花枝欲动春风寒 第二十六章 俨冕旒兮垂衣裳 第二十七章 开阊阖兮临玉堂 第二十八章 太阳升兮照万方 第二十九章 不惜珊瑚持与人 第三十章 羽檄交驰日夕闻 华音流韶总目 附录 试读章节 少林寺。 二月末的嵩山,虽尚有清寒料峭,却已芳草遥看,透出一派脉脉春色。 暮鼓晨钟,清磬如玉,消受这林中的天外清福。这本是神仙境地,不染尘埃,几月前在此召开的武林大会,也未能在少林寺威严的大门上留下一丝尘埃。 苦、集、灭、道,圣谛本如尘,亦不染尘。 五更风轻,嵩山上一片寂静,唯有寺深处佛龛上的明灯,透出丝缕光华,撕破这夜的明净。 夜,太过宁静了。 三人联袂坐在少林寺的山门前,山门高大,映得他们是那么的渺小。他们衣衫褴褛,须发苍苍,竟是三位落魄的老人。 他们脸上尽皆露出一丝笑容,佛龛的微光穿透层林山翳,将这微笑映得那么清晰。 诸山无语,等待一缕光华的降临。 传说佛陀临寂灭的时候,脸上也挂着这样的微笑。 这一笑,将破尽众生之苦。 三人一动不动,这微笑就如尘埃,随天光而散入青山朗月中。 月落日生,一缕清辉自东天透出,宛如天地破颜的微笑,布满连绵群山。禅唱也在这一瞬间响起,惊醒长夜的寂寞。 那三人依旧一动不动,任天地之微笑如天雨香花,落满全身。 终于,山门吱呀一声,沉重地打开了。一个还有些稚气的小沙弥探出头来。他刚一睁开惺忪的睡眼,目光落到三人身上,脸色立即惊变。 震惊,欣喜,敬慕,惶恐,一齐出现在他的脸上。他顾不得再开门,急忙向寺内奔去。 他认识这三人。几月前的武林大会,他随着师傅前去,远远见过这三人一面。就是这一面,令他毕生难忘。 那宛如青松古柏般的出世风华…… 他奔得很急,急骤的脚步声踏破了天地的微笑。 这一刻,松涛摇曳,晨雾变得那么苍白。 悠然地,少林寺的钟鼓一齐响了起来,金红两色的袈裟不住在寺中翻动,凡执事的僧侣全都汇集在大雄宝殿之前,在方丈昙宗的带领下,虔诚而肃穆地向寺外行去。 这是少林寺最高的迎宾礼节,名日“万佛朝宗”,自少林寺建立起,只出现过七次,就连当代武林盟主杨逸之,都未曾受过如此高的礼遇。 又有谁比武林盟主的地位还要受人尊崇? 少林寺十八金身罗汉亲自将寺门敞到大开,昙宗谨严地行至三人面前,执弟子之礼,道:“少林寺阖寺弟子,躬迎敷非、敷疑、敷微三老大驾。” 所有的执事僧侣全都躬身行佛礼,轰然山呼道:“少林寺阖寺弟子,躬迎敷非、敷疑、敷微三老大驾!” 少林寺人全都按照最高礼仪的规格,躬身至膝,等着受礼之人答拜。 这“万佛朝宗”之礼仪郑重无比,乃是将对方看成是宗主、佛王,如果受礼之人不动,这些僧人是万万不敢动的。但那三人受此大礼,却寂然无声,安然端坐,竞似完全没将阖寺僧人放在眼里一般。 尚在行着无上大礼的少林僧人心里齐齐一沉,念及这三人纵横江湖的威望,一时惶惑无比。 这三位老人乃是同胞兄弟,三岁开始习武,十岁时成就已在一流高手之上,十四岁并肩闯荡江湖,四处寻人比试,塞北江南,却从无一败。 难得他们行侠仗义,肝胆照人,武功又高得出奇,所以江湖中人送了个“武中圣皇”的名号给他们。由于这个名号,黑道白道上的奇侠怪人,都来找他们比试,却没有一个能胜过一招半式。他们天资极为聪颖,不论什么武功,只要在他们面前施展一遍,那就一见便会,一会便精。比试的人越多,学到的招数就越繁,到后来,天下武功,几乎尽在其掌握,更融会贯通,创出了一门惊人的武功。终于在江湖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众人都欲得之而甘心,那一番连环大战,直可惊天,从此奠定了三老无上的江湖地位,令群邪尽皆慑服。 后来武当掌门亢仓子爱才,以武当秘籍相诱,将其招揽至武当门下,不再在江湖上生事。但三人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就将武当派内外八十一种秘籍全都修炼精通,而且还练成了除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外再无一人能够练成的“三花聚顶”神功。 传说此神功修成之后,万毒不侵,万刃不加,万劫不坏,乃是天下最强的内功。三人嫌此功太过厉害,无人能够招架,未免有些没意思,竟然从不施展。但他们此时的修为已出神入化,无所不能。 在嵩山武林大会上,武林盟主杨逸之、华音阁主卓王孙、吴越王三位超凡脱俗的高手联合,也不过在因缘巧合2T,险胜了他们半式。 江湖耆老评论,若“三花聚顶”出手,卓杨等人当无胜算。 他们便是敷非、敷疑、敷微三老。 他们所代表的,已不仅仅是三个习武之人,或者是武当派,他们代表的,是整个武林正道,他们已成为正义的化身,白道的中流砥柱。他们是江湖中唯一不败的完美传说。 昙宗一颗禅心沉了沉,暗道:“难道少林寺什么地方得罪了这三位武中圣皇,以至三人齐来问罪吗?” 良久,三人仍然一言不发,昙宗额头忍不住冒出了一丝冷汗,跟着越冒越多,涔涔而下。 温暖阳光下的嵩山,蒙上了一层肃杀。 那开门的小沙弥习禅日浅,尚无耐心,忍不住悄悄看了敷非三老一眼。他猛地失声惊叫道:“不好……他们好像死了!” 昙宗身躯一震,手中旃檀念珠无声碎裂,散了一地。他却也顾不上,猛然抬头,就见三老面容如生,微笑尚在,但目中的神光,却如神龙潜藏,不见了丝毫踪迹。 他再也顾不得礼数,猛地上前一步,一把握住敷非的手腕,他的手在接触到三老的一瞬间,立即僵直,他死死盯着三老,缓缓跪了下去,拜伏在三人面前。 诸僧面容肃穆,缓缓念动往生真言,梵唱之声,散满整个嵩山之巅,永无止息。 一骑奔命般自寺中>中出,直掠西南而去。 千里之外的武当山,此时正是仙鹤飞举,一派祥和。但随着这一骑卷入,真武殿上,大钟仓皇响起。 然后,全部道士弃观而出,直奔少林寺,不留一人。任祖宗基业,门派重地空悬,所有人众,一齐北上! 千里之遥,只用了三天 众人赶到之日,三老仍然微笑着端坐在寺门之前,除了昙宗方丈触过一指之外,绝没有人敢动三老分毫。他们对三老的尊敬使他们不敢有丝毫亵渎,更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武当三老死在了少林寺门前,一个不慎,那就是灭门之祸! 这三天,昙宗率领着阖寺僧众,端坐在山门之前,不眠不休地颂经。每个心中都充满了大恐慌。 武当三老竟然死了! 神仙一般的武当三老竟然死了! 此后,谁再来做正道的领袖? 谁还会是天地间不动的砥柱?谁会在狂澜面前挺身而出,让正道群雄安心? 而且他们还是死在少林寺门前! 武当千余道士一奔到嵩山山顶,立即全都跪伏在地,齐声念颂道德真言。 武当掌门清铭道长以首顿地,深深不起。良久,他咬牙道:“三老是怎么死的?” 昙宗茫然摇头道:“老衲不知……” 刷的一声响,只有一声响,一千多名道士,一千多柄剑,结成茫茫的剑浪,齐刷刷出鞘,尽皆指向昙宗。 森然剑气潮涌而出,昙宗不由一窒! 一千多人双目尽皆血红,清铭咬牙道:“今日武当倾巢而出,就没打算活着下嵩山!我再问你一遍,三老是怎么死的?!” 寒光砭人,那不是剑芒,而是悲愤之气,是侵天蚀地的悲,玉石俱焚的愤! 昙宗神色大变!他早料到三老之死对武当打击至深,但也没料到武当竞不惜兵戈相见,追查真相! 武当名列天下大派之二,仅在少林之下,实力绝不容小觑。而且天罗教屠戮中原,尽灭少林而屠武当,武当保留了部分元气,门派实力已超过了少林,此次含愤而来,若当真决一死战,少林绝非其敌。 何况,两派若是开战,正道也算是颠覆了。 昙宗额头冷汗涔涔而下,心念电转,却在这一千多柄剑的逼迫之下,一个念头都想不起来。何况他于此事也是茫然,却是如何想去? 清铭咬牙道:“今日拼着武当灭门,也要血洗少林,为三老祭奠!” 千柄长剑霍然交击,冷光骤起! 昙宗厉声道:“慢着!道兄就算杀我,也要等一人到来再说!” 清铭冷冷道:“武当与少林百年交谊,尚且不顾,还等什么人?” 昙宗道:“杨逸之!” “杨逸之。”这三个字一出,仿佛清音法咒,清铭忍不住脸色一变,那千柄长剑,也不由得一窒。 武林盟主杨逸之。 上次武林大会上,他是仅能抗衡武当三老的两人之一;当年异族番僧疯狂屠戮中原,也是他一叶扁舟,踏波江上,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天下武林的危亡。 三老陨落,也许正道的中流砥柱,便是斯人。 清铭扬起的手,终于没能挥下去,他脸颊抽搐,显然内心也在剧烈挣扎着,良久,方才恨恨道:“瞧在杨盟主的面上,暂且容你们多活片刻。就算盟主亲临,你们若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我一样会拼个鱼死网破!” 说着,武当道人尽皆趺地而坐,颂经之声大起,再也不管少林僧人。 昙宗与少林众僧对视一眼,知道再说什么也没有用。当此之时,只有静心等候杨逸之的到来。或许借着他那无上的武功以及武林盟主的威望,能够震慑当场,还少林寺一个公道。 同时,他们不由得心中暗思:究竟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武功,能够杀得了敷非三老?而此人将三人尸体摆放在少林寺门前,显然是想嫁祸少林寺。有这样的人物跟少林寺作对,少林寺难道又要遭受一场劫难吗?众僧想到此处,都不由得心下惊恐,忐忑不宁。 当此之时,也只有等着杨逸之到来了。 P11-15 序言 《风月连城》这个故事承接《紫诏天音》而来,也就是曾在网上预告已久的《塞上惊鹿》。 由于情节的不断衍生,新角色、新场景的加入,塞上部分被延后到下一部中,因而不得不改掉原来的书名。一度很想将这个故事定名为《郁轮袍》,但一来和《紫诏天音》的风格不符合,二来编辑认为文字有些艰深,不容易被人记住。其实私心里非常喜欢这个名字——郁轮袍,仅此三字,便觉风流俊赏。更何况,其后还有一段关于盛唐诗人王维的传奇。 斟酌良久,还是按照编辑的意见,定此书名为《风月连城》。读过故事的朋友一定知道,风月,是指全系列的第二主角杨逸之,这一部是他的舞台;连城,指的是重劫,那个在废弃的王座上绝望打量尘世的、宛如妖精般的白袍少年。 同时,这四个字还包括了本书最重要的两个灵感来源,那是一千年前的大唐风月,与两千年前沉睡在世界彼岸的古老城池。在全书终结之时,我掩卷扼腕,向这两段遥远的传奇致以最深的谢意。 一、《郁轮袍》与王维 《郁轮袍》为琵琶曲名,传说为王维所作。 一直以为,王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艺术气质的诗人,是盛唐气象与魏晋风流的完美结合。 他的一生中,有着太多让人赞叹的传奇,让人不得不为之慨叹。 传奇之一:状元 唐时以诗文取史,大唐盛世之下,歌儿舞女都能吟诗。长安花飞,曲江水流,一时多少豪杰。因此,开元九年时,王维所中的这一个状元,力压群伦,实非等闲。自科举制诞生以来,状元在中国人心中,是一个特殊的情结。所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言情小说,最后几乎都要以男主角高中状元做结,在国人心目中,那是一种完美的人生。然而,天下英雄入彀中,雁塔题名有几人?多少学子终生不得中举,须发苍苍仍徘徊学门之外。王维游学长安不过数载,便已蟾宫折桂。那一年,他二十一岁,正是弱冠年华,想他锦袍白马,春风得意,看花长安之时,何等风流绝尘。 传奇之二:公主 若说状元是中国人的情结,公主则是全世界人们的共同情结,有多少美丽的童话,以公主之名而传世。在这些童话中,那些能打动公主芳心的男子,都是何等卓然不凡。或许是英俊的王子,或许是勇敢的骑士,或许也会是风采若神的诗人。 野史记载,大唐开元九年,王维到京师应试,听说状元已经内定,不甘屈居人下,于是求见歧王。歧王将他推荐到当时势焰绝伦的九公主府上。沐浴更衣,在公主驾前弹奏了一曲《郁轮袍》。声调凄切,一时举坐震惊。王维少年清俊,风仪美曼,九公主一见之下便惊为天人,极力保举。那一年,王维果然高中榜首。 一曲而倾倒公主,成就了王维的状元之名,成就了公主的童话,也成就了大唐文学史上的一段风流。 传奇之三:盛唐诗人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盛唐是古典诗歌发展的顶峰。作为盛唐代表的王维,自然是诗人中的诗人,名家中的名家。我的导师说过一个观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王维,已经是极至,出现了李杜,则是上天格外的恩赐。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行到水穷出,坐看云起时。”这些或沉雄或萧散的诗句,便是王维留给我们的传奇。 传奇之四:美少年 史载,王维干谒公主之时,年方弱冠,妙龄白皙,仪态美曼,风流韵籍。可以想象,他华服携琴,手挥五弦时,吟唱珠玉时,又是何等风华绝代。 传奇之五:乌衣公子 有人说,中国没有贵族。其实不然,在魏晋时代,我们经历过一个土族政治的时代。那时,王谢之家以敌国的富贵、出入将相的功业、执掌文化的精神统治力,与帝王共治天下。 到盛唐时,魏晋风流已渺,王谢之家的鼎盛,渐成为书卷中的一段传奇。而这位出身太原王氏的惊才绝艳的少年,便在初盛唐灿若晨星的诗人中脱颖而出,为自己煊赫的门楣更添光辉。可谓是魏晋传承至盛唐的最后一缕风流。 以上种种,仅罗列一点,也足以让我等后人心折。何况众美俱全。或者,王维的诗歌成就未必能如李杜一般傲视有唐一代,但他的人生却无疑更为雍容完满,少年得志,风流俊赏,自是所有中国文人向往的人生典范,无比艳羡的文坛传说。 感谢王维,在那个千年前的盛世中完成了自己完美的人生,也给了我一段如清风朗月般的感动。 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三连城与庞贝 在印度传说中,有一个种族被称为{E天,意思是与诸神相对的妖魔,音译则为阿修罗。千万年前,阿修罗族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王者,完成了足以让天地震动的苦行。 终于,创世之神梵天出现了,他决定给这位阿修罗王一个祝福。他问这位王者的愿望,阿修罗王说,他只要一座永恒不灭的城池。 没想到,梵天拒绝了他:“这世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恒。” 阿修罗王提出,既然如此,就让这座城池只有毁灭神湿婆才能摧毁。梵天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 而后,阿修罗王用尽所有的金、银、铁建立了三座相连的城池,分别为黄金之城、白银之城、黑铁之城。又将它们熔铸在一起。一座前所未有的恢弘城市自此矗立在天地二界之间,诸天皆在,世界俱全,伟大的都城带着日月的光辉,照亮苍穹。 那一刻,喜极而泣的阿修罗王忘记了梵天的告诫。他将自己的城池命名为:永恒不灭的三连城。 如他所愿,这座城池无比坚固,无尽富饶,也无比繁荣。在阿修罗的历代经营下,城池不断扩张,上达天庭。终于有一天,它的繁华引来了诸天神佛的嫉妒。 那个可怕的谶语实现了。天神们请动了湿婆出山,在某一天傍晚,湿婆一箭破城。 毁灭之箭射出的一刻,天地崩摧,雷霆动摇,满天尘埃散去,繁荣富饶的黄金之城和白银之城已彻底消失,只有黑铁之城,深埋地底。 那一刻,所有的宫室、街道、市井、车马,还有万千居民都飞灰烟灭。 幸福、痛苦、恐惧、绝望便凝固在某年某月的黄昏。 一切只剩下传说。 然而,在早已远离传说的时代,在世界彼岸的罗马帝国,三连城的命运却被印证。 公元79年8月24日,一座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城市遭受灭顶之灾。 这便是庞贝城。 庞贝城座落在维苏威火山之南面,萨尔诺河绕城而过,连接起古罗T帝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行商往来,车船辐辏。维苏威火山慷慨地赠给庞贝城最为肥沃的土地,滋养了丰富的物产,无花果、橄榄、葡萄、迷迭香……从庞贝运往世界各地。 敌国的财富与来自四方的文明在宜人的海风中代代沉积,让庞贝成为极盛时期罗马帝国中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然而,正如当年梵天的赐福,这鼎盛的繁华建立在神明慷慨的赠与之上,一旦天神抛开慈悲的微笑,露出狰狞的怒容,这座城市曾经的繁华安宁便将毁于 在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火山灰、碎石和泥浆瞬间湮没了整个庞贝,仅仅18个小时后,这座伟大的城市彻底消失,深埋地底。直达18世纪中期才被挖掘出土,重见天日。 后世的考古学家拨开深达19米的尘土,发现一位庞贝居民死在绘有植物花叶的壁画下,他的骸骨在地底等待了两千年的岁月,才被挖掘而出。人们惊讶地发现,那幅壁画上刻有一句铭文:“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 这句话,和梵天当初对阿修罗王的警告,如出一辙。 在这一刻,古代印度与古代罗马,东西方两大古老的文明,竟以如此神奇的方式相遇。 在那一刻,关于一座城池命运的预言中,神话与历史展现了惊人的巧合。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 三连城的故事只留给了我们无尽的传说,装点了湿婆大神不败的神绩。然而,庞贝却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记忆,两千年后依旧矗立在海湾边的残垣断壁,宛如一方张开的立体史书,让人不忍卒读。 厚厚的灰烬下,是令人惊叹的文明。能容纳2万人的竞技场、可容纳5千人的大剧院、100多家酒吧、设施完备的洗浴中心、铺着整块大石板的步行街、雕花石砌的水池和高大的廊柱……却都在神明突如其来的震怒中得到永生。 那些精美的首饰,装盛着精油的琉璃瓶,雕饰神像的沉重战甲,美轮美奂的家具,色彩绚烂的壁画都因为一场灾难而躲过了岁月的侵袭,保持了昔年的繁华。 然而最让人震惊的,却是在灾难来临那一刻,庞贝城中的居民们。 一个贵族女子,在灰烬满天、落石如雨的灾难中,并未和家人一起逃难,而是只身来到角斗士训练营地,与她英俊勇武却地位低下的情人一起,执手共赴黄泉。 一个医生,在逃亡的时候并未携带任何财物,只带着全套外科手术工具。这些工具如此精致,已与两千年后的今天并无区别。 在床榻上,一对夫妻相拥而亡,他们拥抱得如此之紧,以致后人在用石膏倒铸他们的模型时,只能铸出一块浑然的形体。 在一面矮墙背后,一个惊恐的少年双手掩面,将头深深埋入膝盖,似乎还在为即将到来的命运而颤抖。 是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 但我们的文明、我们的传说、我们的欢乐悲喜代代流传,加起来,便是另一种地久天长。 正如歌德所说:“在世界上发生的诸多灾难中,还从未有过任何灾难像庞贝一样,它带给后人的是如此巨大的愉悦。” 的确,庞贝城的居民们,世人应该感谢你们,用生命的苦难,给后人留下了最深的震撼与敬畏。 也留给了我,创作《风月连城》的缘起。 最后,还要再度鸣谢王维先生,赞助了本书所有章节的小标题。《紫诏天音》所有小标题出自《楚辞》,而《风月连城》则全部出自王维七言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