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得有趣,让学习有所收益。编者从中学语文骨干教师编写的大量辅导教材中,遴选了这一套浸透感情的《快乐学语文丛书》,以乐学和高效为原则,读物要让读者有兴趣读下去,同时能够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要传达快乐学习的理念,又要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本丛书第一辑共四册:《笑话·逻辑》、《情诗·修辞》、《名句·典故》、《格言·复句》。本书是《快乐学语文丛书》之一《格言·复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格言复句/快乐学语文丛书 |
分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小学语文 |
作者 | 郭旄群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让学生学得有趣,让学习有所收益。编者从中学语文骨干教师编写的大量辅导教材中,遴选了这一套浸透感情的《快乐学语文丛书》,以乐学和高效为原则,读物要让读者有兴趣读下去,同时能够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要传达快乐学习的理念,又要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本丛书第一辑共四册:《笑话·逻辑》、《情诗·修辞》、《名句·典故》、《格言·复句》。本书是《快乐学语文丛书》之一《格言·复句》。 内容推荐 《格言·复句》收录了众多为人处世的至理名言,融汇了深刻的人生真谛和体味,表现了理论的深刻性和崇高性,综合表达了古代人们无限丰富的智慧。格言的主旨是为人要正,正大光明,正直清廉,正己然后正人。本书荟草这些格言的同时,又巧妙地简介了复句知识,收修心养性,增加知识的双效。 目录 引言 1 情感 2 爱国 3 亲民 4 立志 5 敬业 6 崇德 7 诚信 8 操守 9 勤俭 10 谦虚 11 团结 12 修身 13 宽容 14 守法 15 交际 16 礼仪 17 惜时 18 重教 19 求学 20 读书 21 为政 22 廉正 23 识人 24 治兵 25 理财 26 创新 27 审美 28 休闲 29 养生 30 明理 试读章节 10.谦虚 满招损,谦受益。 译释: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这是伯益对禹说的。 ——《尚书·大禹谟》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译释:见多识广、记忆力特强而能谦让,修身力行而孜孜不倦的,可以称得上“君子”。 ——《礼记·曲礼上》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译释:君子不夸耀自己干的事;不推崇自己的功劳。这是孔子说的。 ——《礼记·表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释: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论语·为政》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矣。 译释:假如才能的美妙真比得上周公,只要骄傲而吝啬,别的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论语·泰伯》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释: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论语·子路》 闻声过情,君子耻之。 译释:名誉超过实情,君子引以为耻。 ——《孟子·离娄下》 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智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译释:虽然地位高上身份尊贵,却不傲视别人;虽然聪明过人,却不使人难堪;虽然口才流利,却不与人争先;虽然刚毅勇敢,却不伤害别人。自己不知道的,就去问人家;不会做的就学。虽有才能却能谦让,然后再向别人施以圣人之德。 ——《荀子·非十二子》 不自见故明;不自恃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释:不带主观色彩去看,才能看清道理;不自以为是,才能明辨是非;不自我夸耀,才能显其功;不自尊自大,才能显其所长。只有谦让,天下人才无法与之相争。 ——《老子·第二十三章》 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人心之变,有余则骄,骄则缓怠。 译释:自然发展的规律是:到了顶点就走向反面,到了极盛就走向衰落;人心变化的规律是:有了盈余就骄傲,骄傲就会松懈怠惰。 ——《管子·重令》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译释:大海因为不拒绝来水,所以能成就它的浩大;高山因为不拒绝土石,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峻;圣明的君主因为不拒绝人才,所以能成就他的人才济济;读书人因为不厌弃学习,所以能成为有才能的人。 ——《管子·形势解》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译释: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不择细流的相助,所以能够形成它的浩瀚。 ——《韩非子·大体》 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 译释:堆积九仞高的山,差一筐土就不能成功。 ——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 11.团结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译释: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会像利刀能截断金属;而且同心的人所说出的话,其气味像兰草一样芳香。 这是孔子的话。 ——《周易·系辞上》 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译释:众人一条心就如城堡一样坚固;众口一词,能够熔化坚硬的金属。 ——《国语·周语下》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译释:鹃和蚌相争,打渔人得利。 ——《战国策·燕策二》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释:君子(以道义忠信)团结,而不是(以暂时的共同利益)互相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 ——《论语·为政》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释:读书人有志于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这种人,不值得同他商议了。 ——《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 译释: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者来和他做伙伴。 ——《论语·里仁》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译释:狂妄而不直率,幼稚而不老实,无能而不讲信用,这种人我是不知道其所以然的。 ——《论语·泰伯》 上下同欲者胜。 译释:上下团结一致的可以取胜。 ——《孙子兵法·谋攻》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明·刘基《郁离子》 P50-54 序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古今圣哲无不强调读书学习,特别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苦”。而3+X高考中有母语和外语两门属语言文字,是不是学习语言和其他一切科学都非“苦”不可,别无他途呢? 回答是否定的。当今世界,不断传来各种高效率学习和快乐学习的实例,而一切顶尖人才无论他是科技的,还是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的人才,其学习和创造的过程都是快乐的,乐此不疲,丝毫没有“苦”的影子。这就说明,世间还有一种高效而快乐的学习方法。自工业革命以来,全世界都在从学与教两方面求索这种高效而快乐的人才培养法,使之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科,因为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中国本土有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人口,而世界华人占人类总数就更多了,过去华人的人才培养在世界上是领先的,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要使中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永远在人才培养方面领先于世界,于是决定了“科技兴国”的国策,而实施“科技兴国”教育当先行,因为教育担负了人才培养的重任。而且以后的教育必须是“乐学”,而不是“苦读”;必须是高效而不是消耗。语言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名言中就包涵了“乐学”和高效的一切秘诀。 快乐地学习,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应该是富有朝气的年轻人享用的甜果。快乐是对某一事物的爱好。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快乐和兴趣是学习和从事某项工作的一种原动力。试问,学习负担加重,精神压力加大,学生学习能享受到快乐吗?显而易见,在这种状况下,学习的热情是难以持久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催发他们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好各类知识,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我有从教中学语文三十余年的切身体验,这就是,要使学生对学习语文有兴趣,就要使教学内容丰富生动,具有启发性。于是与同事们一道编写过快乐学习语文的教材。同时改革课堂教学,力求避免枯燥的讲解、说教和乏味的罗嗦。挖掘课文所创造的条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创新,在课堂上大胆破除语文八股教学程式,与学生一道欣赏语言文字之美,反复咀嚼课文的精华,引导大家领会作者以什么样的艺术构思和手段,表达他的情感、心境和理想……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学得津津有味,不再把上语文课当做负担,而是当做一次次美味的精神大餐来享用。 让学生学得有趣,让学习有所收益,这就是我们的愿望。基于这一宗旨,我从中学语文骨干教师编写的大量辅导教材中,遴选了这一套浸透感情的《快乐学语文丛书》,以乐学和高效为原则,读物要让读者有兴趣读下去,同时能够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要传达快乐学习的理念,又要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本丛书第一辑共四册:《笑话·逻辑》、《情诗·修辞》、《名句·典故》、《格言·复句》。《笑话·逻辑》是从对一些笑话的评析中生动而有趣地介绍逻辑知识,以替代语言形式逻辑中的一些硬板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语言逻辑的基础知识,提高辨析力和鉴赏力。修辞是指导人们将文章写好、写美的学科,《情诗·修辞》选用大量中外著名情诗为范例,诠释诗人运用修辞方法的精妙,这可以使学生在怡情、悦性的同时,得到很好的艺术熏陶,为运用好修辞手法提供好的借鉴。《名句·典故》内容丰富。在我国传统古诗词和卷帙浩繁的经典名著中,有难以计数的流传于世的名句,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高尚尊贵的传统美德、警示世人的人生哲理光耀后世,是我们伟大祖国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写作中,恰当地引用诗文名句、典故,可使文采斐然,文气贯通,意境深远。学习领会这些名句,掌握好典故,对交流思想感情和写作大有裨益。《格言·复句》收录了众多为人处世的至理名言,融汇了深刻的人生真谛和体味,表现了理论的深刻性和崇高性,综合表达了古代人们无限丰富的智慧。格言的主旨是为人要正,正大光明,正直清廉,正己然后正人。本书荟草这些格言的同时,又巧妙地简介了复句知识,收修心养性,增加知识的双效。 本丛书在编著过程中,得到众多师友的指教,且参考使用了前人的不少成果,在此一并致谢。编写这类语文学习读物,是一个新的尝试,因学识浅薄,内容的错漏在所难免,恭请专家同好不吝指教。 何新波 2005年仲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