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从未登上过主流艺术的舞台,因此,也往往被文人墨客们所忽视。然而,它其实是如今最具潜力的收藏品,因为它正慢慢地从人们的眼前消失。通过阅读本书,跟随作者往绵竹去走一遭,相信,你一定会对其产生新的观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绵竹年画之旅/寻找逝去的年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沈泓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从未登上过主流艺术的舞台,因此,也往往被文人墨客们所忽视。然而,它其实是如今最具潜力的收藏品,因为它正慢慢地从人们的眼前消失。通过阅读本书,跟随作者往绵竹去走一遭,相信,你一定会对其产生新的观点。 内容推荐 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从未登上过主流艺术的舞台,因此,也往往被文人墨客们所忽视。然而,它其实是如今最具潜力的收藏品,因为它正慢慢地从人们的眼前消失。通过阅读本书,跟随作者往绵竹去走一遭,相信,你一定会对其产生新的观点。 目录 序 年画相关知识 第一章 年画馆长胡光葵 第二章 风趣学者毛建华 第三章 研讨会与年画节 第四章 救版功臣侯世武 第五章 慧眼鉴真宁志奇 第六章 北派大师李方福 第七章 源远流长《二十四孝》 第八章 南派掌门陈兴才 第九章 遗珠传奇《迎春图》 第十章 朴拙清新刘竹梅 第十一章 乡土画家金平定 附录 王树村谈绵竹年画 试读章节 飞到绵竹已经是下午3点40分。 一小时后,我在机场候机楼一楼2号门见到了胡光葵馆长,当他笑眯眯地伸出一只手和我握手,另一只手轻抚我的肩头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会成为朋友。 胡光葵个子不高,就像一株清雅的文竹,文弱中透出刚毅,儒稚中透出才情,镜片后面一双眼睛闪烁着温和而睿智的光彩。 胡光葵带我来到机场咖啡厅喝茶,递给我的名片设计得很独特:深黄色的底色上,一溜黑底反白的隶书“绵竹年画博物馆”,两边带有边饰,中间的名字为行书,后面两个小小的报宋体“馆长”。下部凹弧形的蓝色底色上是黑体反门“中国·四川·绵竹”,再下面小小的数宁是一溜电话号码。 将名片翻转过来,背面更为独特,是一幅水墨画,两边是一对威武而有地方特色的门神,中间是一个大大的红底反白的楷体“福”字,一个小孩昂首阔步,扭转的脸庞十分神气,几笔粗犷挥洒的墨线自卜而下。 看到这幅画,我感到一种震撼,惊喜地说:“绵竹新年画!创新年画!很有特色和风格。”P016 序言 年画,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春节)时张贴的画。年画古称“门神画”,其最早的名称叫“门画”。 旧时候,每逢新春佳节,人们都喜欢买些鲜艳悦目的年画,贴在门上,或贴在室内堂房、卧室、窗旁以及灶前、院内的神龛上等处,增添新春佳节的祥和气氛,又借以祈求上天赐给幸福,消除灾祸与不幸。 年画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门类,源远流长,影响深广。许多年画艺人都是生活在乡镇的农民,他们把美好的理想愿望、丰富多彩的生活面貌以及艺术的欣赏趣味,反映于年画作品之中。 在收藏已成为时尚的今天,曾遭受冷落的年画,再度以其构冈饱满、色彩艳丽、线条流畅、富有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有眼光的收藏者青睐的藏品。同时,年画也因尚未被大多数人发现其收藏价值,目前价格尚低,而成为收藏投资潜力最大的藏品之一。 1.年画与木版画的关系 中国民间木版画的历史,同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基本上是同步而行的。 在占代,笔墨和纸的发明,给人们书写文字和图绘形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随着文化传播的需要,人们又感到一本一本地抄书和一张一张地绘图之缓慢,因而又进一步发明了术版刻印的工艺,由此便可以大量复制了。 中国的雕版印刷术,一一般认为足发明于唐代或唐代之前。现仔最古的印本书是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印造的《金刚经》,全卷长5米多,卷首刻有精美的扉画,系“释迦牟尼佛说法图”,卷末刻有“王阶为二亲敬造普施”的说明。这是我们看到的早期民间版画形式的一个实例,也是木版年画萌芽期的一个样本。 农业生产重视节气,需要有火量的历书,所以印造历书便成为印刷术发明之后的一大功用。虽然在历书上不见刻印的图画,但历书与以后的《春牛图》、《九九消寒图》之类年画的出现,有直接的关系。 比木版年画更早的是纸马,或者说,早期的木版年面即是纸马,纸马其实都是一些神的图像,且都是民间艺人所为。雕版印刷的前身很可能足民间广泛流传和使用的纸马,所以,雕版印刷既是因时代需要而兴起,也是随着民问信仰的需要而兴起的,一旦从民间走向文化层和官方,就因其实用美观而受到各阶层人士的重视。到了宋代,雕版印刷越来越普及。 金代平阳(今山西临汾)姬家刻印的《四美图》,其题材已世俗化,而带有后来民间年画的特点。 从宋元到明清,全国出现了许多个雕版印刷的中心,刷印书籍的插图、张挂的画片以及神像、纸马、装潢、仿单、纸牌等等,形成一个印刷的大干世界,其延续达一千二百年之久。可以说,中国特有的年画形式,与中国独特的雕版印刷术密切相联。2.年画在民间木版画中的位置 年画是民间木版画中的一种。按照民间木版画实际的应用和形式特点,根据有关专家意见,民间木版画可分作十二大类。 一、门画,包括门神、魁头、房门对、栏门判等。 二、年画,包括中堂、配轴、屏条、横匹、格景、斗方、月光、窗顶、窗旁、炕围画等。 三、窗花,包括彩印窗画、剪纸印画等。 四、灯画,包括灯笼画、走马灯画、灯谜画等。 五、幡画,包括彩印门笺、重阳旗、拂尘纸、桌围画等。 六、神像,包括常供神像、仪式神像、神位牌、祖宗轴等、 七、纸马,包括马甲、纸钱、纸钱面纸等。 八、插图,包括扉页、小说绣像、小说全图、技艺图像、事物图像、地形图等。 九、扎糊,包括冥器印件、冥衣包囊、版印风筝、墙纸、砑花笺、磨棱纸等。 十、印记,包括店铺戳印、仿单、标签、商品包装等。 十一、博戏,包括叶子、酒牌、马吊牌、纸牌、彩选格等。 十二、其他,包括版印绣稿、版印扇面、消寒图、版印玩具、龙凤启、冥币等。 这十二类中,其中的第一、二、三、四、六、七类就是大概念的年画,其他部分品种是年画关联藏品。 这十二大类中有五十多种,也只是粗略的划分。在实际的作品中,这些类别往往是相互交糅在一起的。 另外有专家根据民间版画的内容和用途来区分,提出“四分法”: 第一类为版印图书中的版画,包括方志、经书、善书、医书、农书和戏曲小说,以及画谱等; 第二类为年画; 第三类为宗教版画; 第四类为商铺印记、女红图谱等版画。 其中最普及的是年画和宗教版画。 无论是十二类还是四类,都已成为民俗艺术收藏家和版画收藏家重视的藏品,也就是说,它们都具有收藏价值。3.年画在国外 早在20世纪初,西方的民俗学家开始注意中国的民间年画,有大量的作品流传到法国、前苏联和日本等同。而在更早的时候,日本和越南也将年画移植过去,从早期的日本“浮世绘”能看出中国年画的痕迹,而越南年画中有些要素是桃花坞年画版的翻刻。 大量的中国年画流到国外,如已知中国最早的版画金代平阳姬家刻印的《四美图》就在俄罗斯的博物馆,此外大量的年画藏品在俄罗斯、美闰、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博物馆、美术馆和个人收藏家_丁_中。仅日本一位收藏家,就曾赠送给河南开封古代年画一千多幅。 即使在当代,外国人收藏中国年画的人数仍有增无减。据笔者了解,仅潍坊杨家埠年画,就有欧美、韩国、日本及东南亚一百多个国家的收藏者纷纷收藏。杨柳青等其他各地年画,也是海外收藏家和游客的抢手货。4.年画风格 我国传统年画多为木版套色水印,线条单纯,大红大绿,丽面色彩十分鲜艳。 年画大部分是表现吉祥、喜庆、欢乐、美好的事物,或以典故、成语作为主题,有情节,易于理解。其取材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剧人物、民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 民间年画基本上属于农民自己的艺术,画中形象质朴、自然、简练、单纯,比较直白地表达农民朴实的主观愿望。画面大都有情节性、装饰性、趣味性,色彩鲜艳强烈。这样的表现方法既适合于广大农民、市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也便于木版印刷制作。5.年画创作过程 年画的创作过程有如下步骤:画稿、勾线、制版、刻版、刷色、印刷、人丁彩绘、装裱。 民间年画是先画出底稿,再复刻在木板上,然后印刷而成,或印出轮廓线,再用笔填色,最后进行装裱。在现代印刷技术产生之前,这是大批量生产年画的惟一方法。6.年画的制作方式 年画的制作方式有木版年画、手绘年画和木版加手绘的年画。 木版印年画分为墨线单色和彩色套印年画。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的年画主流,如潍县年画、武强年画、朱仙镇年画、滩头年画等都是木版年画。 手绘年画是单纯手绘,应该说,各地木版年画样稿都是手绘年画,有些地区没有木版印年画的习惯,如山东扑灰年画等,就是纯手绘年画;绵竹年画、杨柳青年画和佛山年画有部分是纯手绘年画。 第三类制作方式就是木版加手绘的年画,如绵竹年画和杨柳青年画。 第二类和第一类涉及到手绘的部分,也有不同的绘画方式,通常手绘年画都是正着画的,而杨柳青年画则是横着画的,也称为“睡着画”,将画中人物横过来躺着画。即使是同一个地方的年画,也有不同的绘制方式,如绵竹南派年画是坐着在案上作画,而北派年画则是贴挂在墙上站着作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