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居两旺”,重在人居二者。这里“人”的概念,包括生物学意义上的定义和精神文化境界两个方面的内容。“居”乃居所;居所之意并非仅仅是赖以藏身的小屋而已的小空间概念,而是包罗人与人、人与建筑、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小环境与大环境,乃至无人地之间的综合关系范畴,最高起点、大范围的立体天太地合一的整台关系。所以,我们不妨站在一个相对超脱的高度,运用较为成熟的科学知识,如天文学、地理学、人类文明发展史(包括进化论)、环境艺术学、景观规划学、建筑学、人体工程学、室内装饰设计学、哲学、美学、心理学、行为科学、文学、法学、关系学、人文与历史学、传统建筑理论乃至中医学等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与当今实际应用的体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天与地囊括在建筑的范畴之中,更好地为人服务。
人居对话,内容包括现代住宅所引发的、对人的健康的影响,同时探讨与房地产密切相关所谓风水问题,还包括现在的热点豪宅和历史的聚焦——永定门。
中国城市正处在一种大型的迁徙中,城市化趋势越来越强。物质化的拆旧盖新,必然带来精神层面变化的加剧。日前,部分专家、学者作了一场关于“迁徙中的城市与变迁中的艺术”的探讨。让我们看到大变迁中,还有很多问题特别值得深思。
艺术家介入城市发展领域似乎有些文不对题,但是从文化艺术传承的角度去看待城市发展却是一个新角度。北京城的文化内涵自不待言,洋洋洒洒可以追溯八百年之久,就是上海有二百多年开埠史的城市也依然有许多可回顾的文化。
艺术家们感叹道:从来没有一个行业能给一个城市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
包括城市规划的改变、城市布局的改变、城市交通的改变、城市环境的改变、城市风格的改变、城市生活的改变、城市意识形态的改变、城市消费观念的改变……这个城市,首先是北京!这个行业,就是房地产。
北京城的建筑风格与特点往往引领了全国城市发展与建筑形式的潮流,清朝是如此,民国时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是如此,至今仍是如此。北京是首都,所以责无旁贷地具有代表性。
大家似乎都有这样的感叹城市变脸的速度令熟识的当地人都有点儿目不暇接,但是建筑的更新并没有解决人的心态问题,也许楼层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走在街上很容易听到不和谐的声音,一点点小事就可以恶言相向,甚至动起手来。专家认为和谐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第二部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并认为知识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内涵,艺术家应该是知识阶层的骨干。单靠艺术家明显不能解决问题,但听听他们的声音应该还是有益处的。P1-2
《人居两旺》系列丛书的出版,旨在给居者一个参考和建议,但在实践中仅仅这样似乎还不够全面,于是话题便扩展到设计师、开发商乃至城市的范畴。同时,在建筑之上又囊括了其他的内容,试图有所提高。
居者,每每倾向于小家的感觉,不过您每天不免要踱出室外,融入小区和城市,所以还要有综合技术指标的均好性,不能以偏概全;再者,也不能仅仅把小区当作自己的领地,因为里面不免有您所左右不了的东西,因而从大环境人手没有坏处,就是说除了小家之外还要强调整体的和浩。这个和谐的概念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的发展与大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社区与家庭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所以,居者不能单单地把建筑当作建筑,因为当中还有许多层面的东西,是个大建筑的概念。古人把山形水系的大环境囊括在“堪舆学”之中,然后才开始讲究建筑本身的要素。现在的业内人士引经据典地诠释所谓风水理论,其实,它首先要符合现代建筑科学的实际情况,符合现代环境的实际特点,不能照搬,屏除糟粕的同时还要创新,循规蹈矩没有出路。另外,所谓的风水门派很多,实践也各不一样,博采众家之长,心理上又允许百家争鸣,共同进步,岂不好吗?这才是当代智者的胸怀,况且《周易》的理论也不是哪个人可以把自己当作权威的。
所以,我们面对拔地而起的建筑群,不妨从与城市对话开始,一步步地展开与开发商、设计师、业主、读者,乃至人居的对话。
《人居对话》一书,并非仅作者一家之言,而是适应社会潮流集合了部分专家和设计师等等人群的看法以及智慧,是他们与作者一起与建筑的对话,当然包括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识形态、国家规范、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科学分析、健康人居、人文关怀、风水概念的内容。其中,国家规范也不是一锤定音,如有不合实际情况的现象出现,也需要变更及修改,从而适应大建筑时代的实践要求和经济高速发展变化的局面。
开篇与城市对话,是要把大环境作为前提放到小区和家居的前面,为了从一个合理的高度来囊括适居性家居的意义。如果忽略了城市文化、历史、建筑、经济、人口以及河流、山脉和绿化总体概念的和谐性,再好的小区也是城市盆景,何况是小家天地了。
与开发商对话,旨在从几个方面和开发商进行“技术”切磋,规范的、文化的、人文的、健康的、风水的、景观的,建筑的,林林总总;毕竟是开发商先于居者拿出自己的产品供大家进行挑选。如果开发商水平很高,奉献给市场的是一组精品,小家的概念亦是高屋建瓴。
与设计师对话,要把握国家规范、人文关怀、健康人居、科学分析、风水概念的均好性,强调一面或者失之偏颇都存在隐患。设计师是协助开发商打开蓝图、实现蓝图的关键,从设计源头把好关,对开发商有利,对业主有利,对设计师更有利,也省得业主大动干戈进行改造,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与业主对话,是人文关怀的细部体现。业主毕竟不是内行,也许他们需要付出“学费”才能得到应有的经验与知识。我们这里提个醒,使得人家少走弯路,或者在人家无所适从的时候提出一个建议,供业主参考,多好呢。
与读者对话,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作者的书是泛天下而谈的,读者的个性化不一定能够顾及。如果可以通过必要的形式进行对话,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切磋咨询,问题得以解决,岂不是很好吗。家居的“版本”无须东施效颦,最符合你个人的“版本”才是你所追求的惟一。如果你想纯粹按照别人的家来打造自己的窝,你就完了。这个道理可以推广到人生奋斗的方方面面……
人居对话,内容包括现代住宅所引发的、对人的健康的影响,同时探讨与房地产密切相关所谓风水问题,还包括现在的热点豪宅和历史的聚焦——永定门。
原来的住宅还没有引起对健康的足够重视,目前住宅水平的不断提高反而使人们的健康出现不良,为什么呢?我们不禁要与居室对话,看看怎样沟通才能解决。
豪宅是住宅的顶尖亮点,关心和叹服的同时还要问到广义的均好性,除了高昂的价格之外能不能赋予它更多的含义呢?比如综合全面的合理性问题。还有“金字塔塔尖人物”与广泛社会性的关系问题。
我们不妨把永定门当做城市历史建筑的代表来看待。历史的文脉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怎样才能体现呢?尊重历史建筑和尊重历史建筑文化是合二为一的吗?怎样才能正视这个问题,都需要对话才能逐渐明确起来。
采取对话的方式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来探讨大家都需要关心的问题。您也不妨发表意见和建议,让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园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