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如何做强、做大、做久?如何成就企业永续经营,基业常青?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如同在黑暗中摸索,苦苦找不到出路。从现代的管理角度看,乔致庸的一生经历,是一所由晋商精神内涵构筑的“乔家商学院”。这个“商学院”非常契合中小企业的特点,是专门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商界教科书”!我们从中对晋商文化有了初识,体味到其民族商业文化蕴涵深远。乔致庸的某些理念和思想,现今乃不乏借鉴价值。我们可以追思百年晋商文化,感悟商场纵横智慧。乔致庸的经商之道不仅折射出了晋商诚信精神和民族魂魄的精髓,弘扬了诚信的商业文化,更为当今许许多多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商路、思路、道德路,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本书是晋商文化精髓与现代企业管理结合的完美典范。
从现代的管理角度看,乔致庸的一生经历,是一所由晋商精神内涵构筑的“乔家商学院”。这个“商学院”,不仅历史非常悠久,而且还特别契合中小企业的特点,是专门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本“商界教科书”!乔致庸的某些理念和思想,现今乃不乏借鉴价值。
本书从乔致庸经商的细节中总结出商业经营和企业管理过程中要关注的许多问题,其中关于诚信、创新、用人、人脉、协作、理财、节俭、品牌、愿景等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以乔致庸的经商理念作为导引,结合成功的企业案例,为目前中小企业主以及企业中层管理提供了经商、管理的优良思路和可行性方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大众管理实务图书。
第一课 诚信为本,急公好义
一、做生意先做人:摆正义、信、利关系
二、诚信行天下:打出“诚信”的牌匾
三、一诺重千金:毅然承接小额远途汇单
四、诚信决定经商:严肃查处“兑油”事件
五、诚信成就一生伟业:乔致庸一生诚信经商思想
第二课 敢于创新,不断开拓
一、敢于创新:重新制定乔家店规
二、打破一切常规:让包头伙计人身股
三、敢为天下先:南下武夷山开辟茶路
四、独辟蹊径,开源节流:筹建江北茶山
五、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坚定信念开票号
第三课 以人为本,有效管理
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乔致庸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二、告诉员工你真棒:将马荀推上CEO的位置
三、忠诚胜于能力:让长栓成为“邮差弗雷德”
四、培养员工精神:栽培新人高瑞
五、用人的真理:借鲲鹏扶摇直上
第四课 人脉存折,左右逢源
一、由此踏上成功之路:武夷山结拜耿于仁
二、信任成就未来:诚意感动潘为严
三、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与张之洞一见如故
四、朋友是你的人脉大树:与胡沅浦的相知相交
五、感谢“折磨”你的人:岳父陆大可的考验
第五课 精细运营,节俭理财
一、细节决定成败:发现广晋源票号密字的秘密
二、勤俭自律:树立勤俭的家风、家规
三、理财从记账算账开始:理财高手陆玉菡
四、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乔家票号转变投资、融资思路
五、让节俭成为习惯:陆大可不舍区区玉米粒
第六课 团结协作,共好双赢
一、有钱大家赚,不要吃独食:永远不做“霸盘”
二、招股共赢:股份制的胜利
三、以仁和之风经商:胜券在握却主动言和
四、天下商人是一家:做相与要抱团
五、合作精神赢得未来:为众商家共同开辟茶道
第七课 树立品牌,做强做大
一、中国式品牌:漫漫茶道铸品牌
二、开拓更大空间:放眼天下商机
三、多元化经营,逐步做大:适时适度综合发展
四、政治智慧的力量:官与商之间的斡旋
五、做强、做大、做久:打破“富不过三代”的古谚
第八课 规划愿景,使命无限
一、战略愿景决定成败: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伟大理想
二、从优秀到卓越:家族企业的发展思路
三、培养人才,基业常青:重视教育乔家后代
四、道路与梦想:心忧天下,亦儒亦商,实业报国,万古流芳
后记
参考文献
一、做生意先做人:摆正义、信、利关系
咸丰初年,山西祁县乔家堡乔家大东家乔致广生意失败,病重去世。乔致广当家时,为了在包头与达盛昌邱家争做高粱“霸盘”(垄断),乔家已经耗尽了钱财。乔致广去世后,股东、商家纷纷上门讨要股银和货款。乔家二少爷乔致庸被迫接管家事成为乔家新任大东家。随后,在经验老道的知己孙茂才和蕙质兰心的妻子陆玉菡的帮助下,乔致庸先稳定了危机局面,通过一系列策略解决了危机,战胜了竞争对手达盛昌商行。当达盛昌东家邱天峻自以为大势已去时,乔致庸却暂时将家仇放置一边,主动上门言和,解决了达盛昌现银周转之困。乔致庸说:“商人之间尔虞我诈不该是天经地义的事,乔致庸可以不报家仇,但不能不在包头商界重建诚信第一的秩序,不然,我才是真正对不起死去的大哥,对不起那些因为我走进商界而被辜负的人!”乔致庸和邱天峻商定,自此两家永世不做“霸盘”。由于乔致庸的宽容大度,乔家与达盛昌化干戈为玉帛,邱天峻不得不心服口服。
乔家主张同行互助互帮,宽以待人;主张言而有信,不做假,不坑客,不欺“相与”,不亏伙计。这在乔致庸摆脱包头困境,远赴江南贩茶等事件中得以充分体现。而且乔致庸更心怀民众,他提出要“汇通天下”,既有个人获利的目的,更有让遍及各地商家和朝廷方便汇兑的“大追求”。当乔致庸见到外乡讨饭的穷人时,不惜倾其全部积蓄搭建粥棚,让数万饥饿的百姓渡过难关。过年过节时,乔家不忘给左邻右舍送年货,济贫弱。正是装着“为天下民众做事”的大事业,汇通天下,货通天下,最终得以实现。商人的爱国富民,是升华了的高尚精神。国无安宁,怎可兴商;商道不兴,何以富民!昔日商家尚且明此大理,实为今日之鉴。
中国有句古话说,商道即人道。在乔致庸看来,做生意首先要做的是人的生意。虽然身为旧时代的商人,他的身上却有着许多现代经营意识,他把经商之道排列为讲义、守信、取利。
这样的意识对于现在许多以追逐利益为至高准则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警示。如果在企业的发展成长过程中过分追求利益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塑造,只会得不偿失。而那些将义、信、利完美结合的企业,无不在最后获得了更加丰厚的回报。
美菱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制定了一个“经营八不准”,倡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自我禁绝一切无德经营和不正当竞争。现在看来,在美菱的功劳簿上,应当给这“经营八不准”重重地记上一笔。因为实践证明,它不仅为美菱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信誉和口碑,而且堵恶疏良,引导员工把工夫用在加强管理、创新技术、提高质量、改善服务上,使企业和产品受益无穷。
美菱公司的经验昭示了一个道理,即“先做人后做生意”。P2-3
在2002年,受了余秋雨先生著作的影响,一访太原与平遥。在平遥参观了日异昌票号,习得晋商在近两百年前即有金股、身股、劳股、期权、红利、通票的制度,及加密技术的使用,以保证通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当时就感叹现在所谓MBA所教的企业管理理念与方法。甚至相关科技手段,早在清朝就已充分实施。只可惜这一套方法没有被整理归纳成正式的中国商业管理学科的内容。
近期有幸能拜读三石先生针对《乔家大院》一剧所引发的《乔家商学院》一书初稿,感觉三石先生乃是有心人,穷其心力,在短短的时间里把中国儒商的精神和精髓借《乔家大院》一剧及乔致庸这个人物戏剧性的经历与现代商业经营管理作了很好的比较和结合。剧本内容的真实性与否或是乔致庸人物戏剧化与否,并非争议之处,而是《乔家商学院》一书点出中国人无需妄自菲薄,而是应从历史中吸取精华,采取更系统化、科学化的方法来归纳、分析,取长补短,发扬光大。在今日努力于创新之际,《乔家商学院》一书的尝试亦为创新之例。
叶天正
IBM大中华首席技术官
2006年4月5日
不敢奢望读者看完本书后,继续心平气和地来读这篇小小的后记。但是,我还是决定写点什么,来梳理一下凌乱的思路。
电视剧《乔家大院》热播期间,我被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的创富传奇所打动。恰巧本人又从事于企业的管理工作,所以萌生了编写一本反映晋商经管之道的书的念头。
接下来的日子,首先,我阅读了一些关于晋商的书籍和传记,并且专门从北京往山西祁县乔家大院转了一遭。后来,又翻阅了一些经管类的专业书籍。写作《乔家商学院》这个想法渐渐清晰起来。
《乔家大院》毕竟是一部电视剧,所以不可能完全透彻地解读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深刻的经管思想,不可能直截了当地向今天的企业家展示晋商的启示录。我想正因为如此,本书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希望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对于经管感兴趣的读者,能仔细读一读本书,希望这本书对您有一点启发,能够引起您的一些思考。
晋商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是机遇?还是巧合?我想都不是。晋商辉煌于明清——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时期,这应该属于所谓的“天时”;山西内接中原,外联内蒙,这是“地利”;更重要的,晋商的成功在于“人和”。
晋商诚信为本,以义致利,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商业信誉。而目前有些商家则一味坑蒙拐骗,尔虞我诈,这样的企业必然不会长久。
晋商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而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缺乏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难道这不值得我们借鉴吗?
晋商以人为本,有效管理。而当下一些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把员工当成赚钱的机器,最终受损失的还是企业本身。
晋商胸怀天下,放眼世界,显示了商人的一种大气。对于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不也是学习的榜样吗?
企业管理的一些技巧可以在短期内学到,但是这些现代企业精神却不是短期可以形成的。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北京印刷学院朱宇女士以及李建科先生以及《北大商业评估》杨林先生等人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希望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您在轻松的故事中领悟一点晋商的经管之道。
作者
2006年3月
《乔家商学院》把中国儒商的精神和精髓借《乔家大院》一剧及乔致庸这个人物戏剧性的经历与现代商业经营管理作了很好的比较和结合。《乔家商学院》点出中国人无须妄自菲薄,而是应从历史中吸取精华,采取更系统化、科学化的方法来归纳、分析,取长补短,发扬光大。
——IBM大中华首席技术官 叶天正
《乔家商学院》是本值得一读的书。作者很系统地将一些现代的经营理念借用晋商乔致庸的故事表达出来,适当地列举了当今一些成功的中外企业案例,强调了这些理念与操作原则跨时空的不变性。透过这本书,我们看到乔致庸的经营理念是值得每个想成为成功企业家的人去效仿、去学习的。
——明尼苏达大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营销教授、副院长 蒋炯文
晋商的理念,中华的文化;时代的共鸣。走向田野的管理学,常读常新的乔致庸。
——山西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院长 李景峰
读商业的历史也是丰富我们管理能力的一种营养来源。本书能当得这样的角色之一。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袁岳
乔致庸之所以能成为大商家,是因为他具有“慧眼识英雄”、诚信为本、力主创新、广交朋友、精打细算等优点。这些都是乔致庸给我们最重要的启发。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学院副教授 周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