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而对于如何提高我国的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国内学界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提出了各种不同主张。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共识,难以为我国现阶段所采用。其实对于海洋的管理制度,各国实践表明并没有一个完全可以复制或遵循的模式,成功的海洋管理制度的建立都是根据国情、现状,基于己有体制、采取适应性对策,逐步实现国家政权对海洋的有效、效益化管理。对此,浙江海洋学院行政管理学学科的老师们一直在尝试做一些这方面研究工作,现在周学锋、左红娟把这些研究成果加以提炼整理,把《新时期中国海洋管理研究》22个专题归纳为“海洋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海洋权益维护与海域使用权制度研究”和“海岛管理与渔农村建设研究”四个方面,以比较系统的面貌呈现于世。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中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沿海大国。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中国21世纪议程》把“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作为重要的行动方案领域之一。面对全面开发与管理海洋的新时代,如何抓住饥遇、迎接挑战,提高海洋管理能力,已成为摆在当代中国面前急需解决的时代课题。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而对于如何提高我国的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国内学界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提出了各种不同主张。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共识,难以为我国现阶段所采用。我们把浙江海洋学院行政管理学专业师生在这方面所作的思考和研究选取22个专题,归纳为“海洋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海洋权益维护与海域使用权制度研究”和“海岛管理与渔农村建设研究”四个方面编成《新时期中国海洋管理研究》。
《新时期中国海洋管理研究》由周学锋、左红娟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