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系统、简要地介绍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主要技术理论,包括分光光度技术、电泳技术、层析技术、离心技术、透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实验部分由25个实验项目组成,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实验内容组合为基本教学实验、基本技术实验、综合实验和分子克隆技术基础实验。实验内容可根据不同教学层次和对象酌情选用。本教材还包括几个附录内容,收载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常用数据及资料,供学习工作中查阅参考。
第一章 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节 实验室规则
第二节 基本实验操作
一、玻璃仪器的清洗
二、玻璃仪器的干燥
三、刻度吸管的使用
四、可调式微量移液器的使用
五、溶液的混匀
第三节 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
一、LD5—2A离心机的使用
二、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752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第四节 常用实验标本的制备
一、血液样本的收集与保存
二、尿液样本的收集与保存
三、组织样品的制备
第五节 实验报告的书写
第二章 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术
第一节 分光光度技术
一、基本原理
二、分光光度计的结构
三、分光光度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电泳技术
一、基本原理
二、电泳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三、影响电泳的因素
四、常用电泳技术
第三节 层析技术
一、基本原理
二、层析法的分类
三、离子交换层析
四、凝胶层析
五、亲和层析
六、高效液相色谱
七、分配层析
第四节 离心技术
一、基本原理
二、离心机的类型
三、制备性超速离心的分离方法
四、离心操作的注意事项
第五节 透析技术
一、透析原理及影响因素
二、透析技术的应用
三、透析操作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 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原理
第一节 核酸分子杂交
一、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理论
二、核酸探针
三、核酸探针的标记
四、核酸分子杂交的种类与方法
第二节 DNA克隆技术基本原理
一、获取目的基因
二、构建基因载体
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
四、DNA分子重组
五、重组DNA分子导人宿主细胞
六、阳性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
七、克隆基因的表达
第三节 聚合酶链反应(PCR)
一、基本原理与方法
二、PCR技术的应用
第四章 基本教学实验
实验一 蛋白质的沉淀、变性及等电点的测定
一、蛋白质的沉淀与变性
二、蛋白质沉淀反应的分类
三、沉淀蛋白质的主要方法
四、蛋白质等电点的测定
实验二 几种理化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三 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实验四 运动对尿中乳酸含量的影响
实验五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实验六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测定(赖氏法)
第五章 基本技术实验
实验七 蛋白质的透析
实验八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一):酚试剂法(改良Lowry法)
实验九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实验十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十一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实验十二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质量
实验十三 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实验十四 血清HDL一胆固醇的测定
实验十五 胡萝卜素的柱层析分离
实验十六 细胞核的分离与纯化
第六章 综合实验
实验十七 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一、血糖的定量测定
二、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实验十八 血清7一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实验十九 核酸的制备及测定
第七章 分子克隆技术基础实验
实验二十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二十一 质粒DNA的提取(碱裂解法)
实验二十二 限制性内切酶对质粒DNA的酶切作用
实验二十三 感受态细菌的制备及质粒DNA的转化
实验二十四 核酸的分子杂交
实验二十五 聚合酶链反应(PCR)体外扩增DNA
附录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常用资料
附录I 化学试剂分级及注意事项
一、一般化学试剂的分级
二、试剂配制的一般注意事项
附录Ⅱ 常用缓冲液配制表
附录Ⅲ 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用试剂的配制
一、有机试剂的配制
二、细菌培养基和抗生素的配制
三、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缓冲液的配制
四、常用电泳缓冲液的配制
五、常用凝胶加样缓冲液的配制
六、常用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及其缓冲液的配制
附录Ⅳ 溴化乙锭稀溶液(如含有O.5ug/m1的电泳缓冲液)的净化处理
附录V 细菌的保存
附录Ⅵ 重铬酸洗液的配制与再生
附录Ⅶ 常用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网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