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06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附光盘)/女性生活蓝皮书
分类
作者 韩湘景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妇女生活状况的现实出发,具体描述了妇女的工状况及心理感受、妇女的生活状况及消费特点、妇女的物质生活及文化教育生活等,深刻反映了妇女的期望和追求,以指导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本是适合各级政府部门决策人员,各级妇女工作者,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商业企业、生活日用品企业领导,大企业高层主管,媒体记者,国外驻华商社及使领事馆工作人员,以及关注中国妇女发展的各界人士等阅读。

内容推荐

“皮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几年推出的大型系列图书,它们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在每年的岁末年初对每一年度有关中国与世界的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该系列图书的作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为主,均为国内一流研究机构的一流专家,他们的看法和观点体现和反映了对中国与世界的现实和未来最高水平的理解和认识,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同时,每册图书均附有数据库光盘(SSDB),该光盘既是电子书,又是数据库,安装后可通过电脑阅览,输入任意字词,均可快速查询检索,阅读、研究更为方便快捷。

目录

序 言……………………………………………………………………………………顾秀莲 / 001

                  总 报 告

2005~2006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评述、思考与展望

  …………………………………………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 / 003

             专 论 首届中国女性消费高层论坛

加强妇女儿童消费安全的几点意见……………………………………………………顾秀莲 / 025

发挥四大优势做好四项服务……………………………………………………………黄晴宜 / 034

中国妇女儿童消费安全问题及其对策…………………………………………………时正新 / 038

积极开展消费教育切实维护女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董京生 / 060

满足中国女性消费者对美丽及健康的需求……………………………………………兰珍珍 / 065

时尚媒体:引导中国女性时尚消费……………………………………………………刘炳森 / 070

开展健康消费宣传提升女性消费安全意识……………………………………………张剑秋 / 074

保障消费安全是企业共同的责任………………………………………………………曾庆俐 / 077

                   调  查

中国女性生活质量调查的意义、特点及改进建议……………………………………时正新 / 081

2006年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报告(大中城市职业女性篇)

  ………………………………………………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中国妇女》杂志 / 095

中国女性消费状况及对策建议…………………………………………………………王孟兰 / 194

2005年中国(8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报告……………………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 / 205

快速发展的中国女性时尚………………………………………………………………刘炳森 / 275

中国女性时尚调查报告…………………………………………《VOGUE服饰与美容》杂志 / 299

女性与消费知情权调查报告………………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 / 329

中国的女性消费者:强中之强…………………………………………………………王月魂 / 345

后 记…………………………………………………………………………………………… / 360

试读章节

二 对中国女性生活状况问题的思考

通过对2005年中国女性生活领域三个重点板块的调查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女性生活状况是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社会稳步推进的宏观形势的折射和反映。中国各项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在城市职业女性中得到了集中的生动体现。同时应该认识到,要进一步改善女性的生活状况,下列问题值得人们认真地思考。

(一)增强素质与就业竞争

女性要自力自主地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提高经济地位和收入水平是根本。所谓自力自主,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取得就业岗位,获得经济收入,从而取得改善生活状况的主动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增强素质。这个素质是综合型素质,主要包括四个基本素质:一是身心素质,身心健康;二是文化素质,具有职业竞争力;三是业务素质,胜任所任工作;四是社交素质,善于社会交往。在2006年的“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报告”中,对前三项素质有所反映,而对第四项素质涉及甚少。全面增强这四个方面的素质,才能具备就业竞争的实力,否则,就不可能自力自主地改善生活状况。当然,应该看到女性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在许多情况下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如不适于女性的工作岗位,再加上歧视女性的招聘条件,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等等,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屏蔽都是女性就业竞争的阻力。但自强的女性应该把它当作压力和动力,勇敢面对严峻的现实,努力不懈地提高素质水平。只有找到社会立足点和经济支撑点,才能实现生活状况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储蓄与消费

储蓄与消费在生活中是一对矛盾,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每个职业女性必须掌握的理财技巧。从2006年中国女性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来看,26.4%的被调查者认为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应是六四开,19.8%的认为应该七三开,18%的认为八二开,认为五五开的占16.3%。可见,女性有较强的储蓄欲望。那么,究竟哪个比例最佳呢?不能笼统作答。这里首先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女性为什么重视储蓄;二是储蓄会不会影响即时消费,或者说高储蓄率一定会萎缩消费并带来风险吗?

首先,女性或者推而及至中国人为什么要存钱。2005年底全国储蓄总额已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这与中国的国情有关。女性和中国国民的储蓄欲望主要源于对预期消费的顾虑,也就是说,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居民要存钱养老,这种生命周期型储蓄占较大比重;接下来是存钱防病、防失业、防家庭意外风险;再就是存钱为后代交学费;一部分家庭还靠储蓄来购房、购车、购大型家用电器等等。这种目标型储蓄是人们储蓄的主流动机。通过储蓄来进行获利性投资的,单纯的无其他动机只是有存钱习惯的传统节俭型储蓄的,这两者都比较少。在现实中,不管哪种储蓄动机,很少人是靠压缩即期消费,即勒紧裤腰带来存钱的。正因如此,中国即使是连续多年的高储蓄率,但对国内消费市场并未见有多大的影响。

其次,高储蓄是不是就等于高风险呢?未必。从宏观来看,中国14万亿元储蓄,人均不过一万多元人民币,如果买8000元一平方米的房子,只能买一平方米多点;从微观来看,百姓存钱,要么留着十几年几十年以后用,要么为一两年后消费。一千个家庭就有一千个打算,更有一千个提款用款计划,不可能同时都到银行兑现。中国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当然也不会出现动荡性挤兑。可见,高储蓄必然带来高风险的断言未必是定律。然而,这并非讲长期保持高储蓄率,甚至认为储蓄率越高越好。正因如此,中央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稳定居民支出预期,扩大即期消费,清理和修订抑制消费的不合理规定和政策,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在宏观政策措施的推动下,随着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女性和中国国民在储蓄与即时消费的关系上,会发生变化。

P9-10

序言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 顾秀莲

妇女发展问题,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致力于解决的共同任务。没有妇女的发展进步,就没有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妇女发展问题,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推动妇女积极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使妇女在国家各个领域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妇女的发展状况和程度,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视角,有不同的测定指标,我认为最直观、最生动的,应该是妇女的生活状况。妇女的生活状况包括妇女的就业、工作、学习教育、社会保障、婚姻家庭、子女教育、身心健康、闲暇生活和消费等情况,几乎涵盖了妇女的物质、文化生活乃至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妇女的生活状况既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具体反映,也是妇女各项权利实现程度的集中反映,是妇女自强自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结果。正因为妇女的生活状况具有这种综合特征,所以,它就当然地成为衡量妇女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看妇女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如何,首先应该看看她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也正因为如此,妇女的生活状况问题,历来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得到社会各界的热情关心,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妇女的生活状况是非常具体、生动的,同时,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不深入基层,不深入调查是不可能获得真实可靠情况的。2005年,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和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的同志们,会同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对中国部分大中城市职业女性的生活状况作了一次调查,通过数据处理和总结,写了一本有价值的著作《2006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这本三十多万字的著作还在写作之中,就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看中,纳入该出版社的主打产品“中国皮书系列”。

2005年,中国经济继续较快平稳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不仅亲历了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进步和改革开放深化的伟大实践,而且从这一实践的各项成就中得到了实惠。占中国总人口近一半的女性,她们在积极参与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分享发展成果的状况,应该得到具体的显示和反映。《2006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从一个侧面呈现和反映了中国女性物质文化生活领域的基本状况,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和广大妇女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意气风发、阔步前进的脚步。

作为中国皮书家族里第一本专门以女性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为主,兼顾其他生活内容的调查研究报告,《2006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以其特殊的对象,特定的领域和特有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表现在:

一是原创性。《2006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中的调查数据,基本上都是由本报告的承担单位——全国妇联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和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主持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都是独家专有的,具有原创性。报告所公布的女性生活调查资料,不仅具有很大的信息量,而且也弥补了相同领域中业已公诸于众的大量无性别差异的同类指标数据资料的诸多缺憾,充分体现了原创性与价值性的高度统一和对称。

二是聚焦性。《2006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呈现给读者的主要内容是:女性生活质量、女性消费状况、妇女儿童消费安全问题。这些内容不仅是2005年女性生活领域的热点问题,而且也是全社会都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妇女儿童的消费安全问题,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与关切。,

三是鲜活性。《2006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中针对女性群体所作的多项调查,都是事先经过周密策划,慎重论证,精心组织,严格按调查设计要求,由训练有素的调查人员与被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询问所得到的真实结果。调查内容涉及女性物质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真切,细致入微,可信可亲,十分新鲜生动。

由全国妇联主管、中国妇女杂志社主办的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和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是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开展女性消费指导和女性生活调查,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开创性的工作,加之处于运作初期,开展业务的经验不足,而且《2006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又是头一年进入中国皮书系列,因而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都有待拓展,调查手段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期待着她们有更大的创新与发展。

后记

参加《2006年: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报告》的调查、数据分析、资料整理、撰稿、编辑以及相关活动组织工作的人员有:韩湘景、王孟兰、时正新、尚绍华、吕晋、邓小兰、刘中陆、王晓梅、王婧雪、周宇等。

《2006年: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报告》的出版,得到了全国妇联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也得到了欧莱雅中国、伊利集团、《VOGUE服饰与美容》杂志和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的支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给予了具体指导,中国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黄庆女士审定了全书英文,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妇女杂志社

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

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8: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