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汉画故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张道一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本书图文结合地对汉画像石进行解读和“诠释”。全书分为人事故事,神话故事、祥瑞故事三部分来介绍,以图带文,对每一幅图的内容、出处、具体形象和情节进行诠释,更易于读者理解。本书可供艺术系师生或汉画研究者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汉画深沉雄大,金石有声,融建筑装饰与雕刻版画为一炉,是两千年前的伟大创造,可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共赏。它是成教化助人伦的古代样板,是人们难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现象。本书对汉代画像石进行了艺术解读,将那些一般看不懂的画面分成三类:人事故事、神话故事、祥瑞故事,分门别类地进行解释。同时从每一个图的内容、出处、具体形象和情节进行诠释,并联系其时代背景和相关事物作些说明。全书资料翔实,分析透彻,观点新颖,是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篇章。

目录

导言 汉画的解读与欣赏

[第一部分 人事故事]

孔子见老子/5

孔门弟子/9

击磬于卫/12

孔子问师/14

黄帝乘龙升天/16

炎帝神农采药/20

苍颉创文字/22

暴君夏桀/24

蚩尤五兵/25

尧禅舜让/28

周公辅成王/29

柳下惠坐怀不乱/32

颜叔子握火/34

卫姬谏齐桓公/36

管仲射齐桓公/38

曹子劫桓/40

骊姬置毒/41

灵公观剑/43

獒扑赵盾/45

赵氏孤儿/46

桑下饿人/49

季札挂剑/50

晏子见齐景公/52

二桃杀三士/53

秋胡戏妻/56

老莱子娱亲/59

无盐丑女钟离春/61

齐义继母/63

鲁义姑姊/65

梁节姑姊/67

梁寡高行/68

京师节女/69

曾母投杼/70

闵子骞失棰/72

楚昭贞姜/74

范睢受袍/75

范睢辱魏须贾/77

伯乐相马/79

神医扁鹊/81

名医仓公/84

荆轲刺秦王/86

聂政刺韩相/89

聂政自屠/91

专诸刺吴王僚/93

要离刺庆忌/95

豫让二刺赵襄子/96

蔺相如完璧归赵/98

泗水升鼎/102

高祖斩蛇/110

鸿门宴/112

王陵母/115

李善抚孤/117

柏榆伤亲/119

刑渠哺父/120

金日殚拜母像/121

孝子赵荀/122

丁兰供木人/123

义浆羊公/125

董永孝亲/126

魏汤报父仇/128

义士范赎/129

冯侄伃以身挡虎/130

斗鸡图/131

公孙阏暗箭射人/133

力士孟贲/136

乌获与五丁力士/138

材官蹶张申屠嘉/141

辟除五毒/144

为蛇足者亡其酒/146

刘邦举兵围鲁/148

经学之争/150

党锢之祸/151

[第二部分 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157

伏羲女娲/161

西王母和东王公/166

三足乌与九尾狐/175

玉兔捣药/178

金乌玉兔/180

日月合璧/184

羲和捧日/186

常羲捧月/188

十个太阳/190

后羿射日/192

嫦娥奔月/195

神荼郁垒/197

风雨雷电/199

云师与风伯/201

风伯拔屋/202

雨师与河伯/204

雷公电母/206

雷公击鼓/207

风神飞廉/209

水神天吴/210

昆仑之守开明兽/211

龙头彩虹/214

蟾蜍/216

方相与熊/218

宗布除害/222

当康鸣瑞/223

天汉螺女/224

毕方鸟/226

蒙双民/228

三头人离珠/229

人首鸟/230

人头兽/233

玄鸟/235

玀豸/236

氐人国/237

贯匈国/238

哀牢国/239

鹳鸟衔鱼/241

鸱鸦/245

金马碧鸡/248

天女旱魃/250

大傩十二神/252

鱼龙变化/254

羽人/258

仙人与仙丹/262

牛郎织女/266

周穆王见西王母/270

四神/275

青龙/277

白虎/279

朱雀/281

玄武/283

尺郭/285

树神/286

[第三部分 祥瑞故事]

四灵/295

黄龙/297

应龙/299

凤凰/301

凤凰将九子/306

灵龟/308

麒麟/310

麒麟送子/313

福德羊/315

天鹿·白鹿/318

龙马·神马/320

渠搜献裘/322

南夷献鬯/323

比翼鸟·比肩兽/324

木连理/327

比目鱼/328

白鱼/329

浪井/330

白雉/331

离利/332

柱铢/333

鳩/334

金胜/336

华平/338

□莆/340

□荚/342

白虎·赤熊/343

白象/345

鹄/347

鸡/348

神鼎/349

银瓮/351

平露/352

嘉禾/353

芝草/355

明月珠/地珠/357

玉英/玄圭/359

璧/璧琉璃/360

龙穿璧/362

杯纹/367

规矩纹/368

瓜叶圆包纹/369

垂幛反月纹/370

绶带纹/371

立官桂树/373

铺首衔环/377

后记/381

参考文献/383

试读章节

    柳下惠坐怀不乱

《诗经·小雅》中有一首题作《巷伯》的诗,作者是在宫廷中被人谗言所害而遭阉刑的“寺人”(小官),满腔怨愤无可发泄,便写了这首诗,并提醒在位者知戒。《毛诗正义》卷十二说:“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由此可见,柳下惠以其人格赢得了世人的信任和尊重,并影响及于后代。

柳下惠,春秋时鲁国大夫,姓展禽,字季,封于柳下,谥号“惠”。柳下惠是古代的清高廉洁之士。历史上将柳下惠与伯夷并列,称为“夷惠”。伯夷也是一位高士。孤竹是殷商时的一个诸侯国。孤竹君死后,两个儿子(即伯夷和叔齐)不是争位,而是相互让位。两人先后逃走,躲在首阳山里采薇而食。汉代杨雄在《法言·渊骞》中说:“其为人也奈何?曰: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惠之徒与?”张衡在《西京赋》中用了当时的一个时髦的名词——佛教的“桑门”(即沙门,佛僧)作比喻,说“展季桑门,谁能不营?”像柳下惠这样有影响、有吸引力的人,有谁不想围绕着他而住在一起呢?

据说柳下惠以善于讲究贵族的礼节而著称。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齐攻鲁,他曾劝说齐国退兵。在《论语》、《荀子》中,对柳下惠是很称颂的。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柳下惠在鲁国当狱官,三次被罢官。欲求不點,惟有枉道。有人同他说:你为何不到别的国家去呢?他说:如果按照正道去为君王做事,到哪里可以不被罢官呢?我若能为歪道去做事,又何必离开我的父母之地呢?

《论语·卫灵公》:“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孔子说:“臧文仲是一个盗窃官位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的廉洁,但不举荐他,不与他共立于朝。”

《荀子·大略》:“子夏家贫,衣若悬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子夏家里很穷,衣服很破烂。就像挂在身上的鹌鹑,毛斑尾秃,褴褛不堪。有人问他:为何不去做官呢?他说:如果诸侯简慢于我,我是不会在他面前称臣的;如果大夫对我傲慢,我将再也不见他。你看柳下惠所穿的衣服,同看门的下人一样破烂,也没有人怀疑他,不是司空见惯吗。争利就像强调了爪甲,而失去了手掌。

孟子称柳下惠是“圣之和”,为圣人之道平调顺适的一个类型。《孟子·万章》曰:“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隐逸)而不怨,厄(困苦)穷而不悯(哀怜)。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你)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裸露)于我侧。尔焉能浼(弄脏)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常“与乡人处”的柳下惠,鄙而质朴宽容,薄而敦厚和睦;只有这种心地坦荡的人,才能“坐怀不乱”。

所谓“坐怀不乱”,是形容一个作风极为正派的君子,为了帮助受害的女性,即使将她抱在怀里,也不会发生非礼的行为。在嘉祥画像石中,表现这一题材的,是刻一女子躺在树下,树上的鸟儿正在下视,说明那女子已经无力行动;有一只远去的野兽,又说明是在荒野之中。一个头戴高冠的男子俯身抱那女子,身后挂着的衣物告诉我们,所救的是一个饥寒交迫的人。上有题榜,仅刻“柳惠”二字。画面虽不复杂,但刻画者已很熟练地运用环境衬托所要表达的主题。

          P32-P33

序言

    汉画的解读与欣赏

         张道一

  一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汉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朝代。两汉四百多年,正是封建社会上升和发展的阶段,各方面都呈现出活力和力量。我们中国人很炫耀汉唐的辉煌,如果说唐代以富丽壮美著称,那么,正是汉代奠定了基础,深沉雄大而质朴无华。就像是一幢高层建筑,汉代是奠基为础,唐代是构架增饰,使中华民族的艺术和文明如花似锦地展现出来。

今天的艺术已经发展得非常齐全,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枝干交错,郁郁葱葱,如果从大美术的眼光看,汉代的各种艺术因素虽已具备,但还没有分得那么细致,不像今天艺术分类学那么条理分明。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小及大,由单一到复杂,美术当然也不例外。我们这里所指的“汉画”,可以说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汉画既包括画像石,也包括墓室壁画、帛画和画在其他材料上的绘画;狭义的汉画则主要是指画像石,因为不仅数量多,内容丰富,在表现手法上也更加完美。我们这里所说的“汉画”,主要是指后者。画像石在今天的概念中并非纯属于绘画。实际上它同建筑、雕塑、装饰等紧密结合着。画像石多用拓印的方法复制。欣赏拓片犹如面对一幅大张的版画。况且它又是丧葬习俗的一部分,因而得以保留至今。也就是说,它的用途和艺术手法是带有综合性的。这种综合性是现代艺术中不存在的。而从内容上看,画像石所表现的几乎无所不包,它不但反映了一个汉代社会,而且表现了一个想象奇异的神话世界,把汉朝人脑子里所想的、所希求的都揭示出来了。事隔两千年左右,社会的变化很大,可是我们去欣赏那些刻在石头上的画面时,有的虽已不明其意,也有的并不陌生。譬如那些宴会的场面,庖厨和杂技,以及耕田者、纺织者和打铁的人。有些生活和生产的方式至今仍在延续。由此也可看出,民族文化的息脉是难以割断的。它的变化正是说明,文化的生命力源远流长不等于一成不变,变化是活力,有活力才能发展和前进。事隔两千年左右,我们回头看那些画像石时,有的看得懂,有的看不懂,可说是很自然的现象。因此需要对画像石进行“解读”和“诠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现代语释”。

自从有了艺术的专业和职业,也就出现了艺术的“自娱性”和“娱他性”。也就是说,创作艺术的人虽然在创作过程中融入在艺术之中,在个性的表现中得到了一种精神的享受,但他的作品总要交给社会,即供他人欣赏。当艺术与大众产生了“共鸣”,对于艺术家来说也是一种享受。从画像石的一些题记中得知,当时的雕刻家还被称为“石工”、“石匠”,他们的工作也包括开采石料和搬运石料,在当时,他们只是一种行业的班子,还没有脱离一般的劳动者。虽然没有在作品上署名,有的还是在题记中留下了名字。如著名的“武梁祠”画像的雕刻者为“良匠卫改”:“武氏石阙”的建造者是“石工孟孚、李弟卯”,石阙前的石狮子作者为“孙宗”。像卫改、孟孚、李弟卯、孙宗等这样的艺术家,在中国美术史上应该占有重要的篇章,是他们将早期的绘画和雕刻推向了成熟的阶段。

然而,有不少美术史的专著却忽略了汉代的画像石。因为它来自于民间,为工匠之作,也有的是对它不认识。古代的金石家从宋代起就注意到了它的存在,但多是摹拓上面的文字,当作书法,对其图像则不重视。较早的研究嘉祥汉画的两部专著,一部是清代道光年间瞿中溶的《汉武梁祠堂画像考》,另一部是1931年印行的容庚的《汉武梁祠画像图录和考释》,两部书都是考据性的,还不能说是侧重于艺术的研究。真正重视汉画艺术的先行者,是鲁迅。

  二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在教育部工作,住在绍兴会馆。他用闲暇的时间校书、抄碑,还描绘了一本《秦汉瓦当文字》。自1915年至1924年,他收集的石刻拓本就有一千五百多种。他曾说:“本来,有关本业的东西,是无论怎样节衣缩食也应该购买的,试看绿林强盗,怎样不惜钱财以买盒子炮,就可以知道。” (1936年7月7日致赵家璧信)可见,他的收集是为了研究,当作“本业”,并非为了赏玩古董。从《鲁迅日记》和通信中知道,他一直想编印一本《汉画像考》。1926年,他到厦门大学去,曾说:“最初的主意,倒的确想在这里住两年,除教书之外,还希望将先前所集成的《汉画像考》和《古小说钩沉》印出。……及至到了这里,看看情形,便将印《汉画像考》的希望取消。”(《华盖集续编·厦门通讯(三)》)书虽然没有编成,但他是对此作了充分酝酿的。对于画像石的研究,他评论清代瞿中溶《汉武梁祠画像考》说:“瞿氏之文,其弊在欲夸博,滥引古书,使其文浩浩洋洋,而无裁择,结果为不得要领。”(1935年11月15日致台静农信)他在以上同一封信中透露:“我陆续曾收得汉石画像一箧,初拟全印,不问完或残,使其如图目,分类为:一,摩崖;二,阙,门:三,石室,堂;四,残杂(此类最多)。材料不完,印工亦浩大,遂止;后又欲选其有关神话及当时生活状态,而刻划又较明晰者,为选集,但亦未实行。”

这是非常遗憾的。但从鲁迅的有关文字和实际行动中,他对画像石的研究是用心良苦的。他写道:

“关于秦代典章文物,我也茫无所知……生活状态,则我以为不如看汉代石刻中之《武梁祠画像》,……汉时习俗,实与秦无大异,循览之后,颇能得其仿佛也。”(1934年2月11日致姚克信)

“我以为明木刻大有发扬,但大抵趋于超世间的, 否则即有纤巧之感。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唐人线画,流动如生,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也。”(1935年9月9日致李桦信)

“倘参酌汉代的石刻画像,明清的书籍插图,并且留心民间所赏玩的所谓‘年画’,和欧洲的新法融合起来,也许能够创出一种更好的版画。”(1935年2月4日致李桦信)

鲁迅提倡新兴木刻运动,并将传统的“复制木刻”与“创作木刻”分开。在20世纪30年代,他亲自主持木刻研习班,培养了一大批年青的木刻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了他的观点和做法是非常正确的。鲁迅不但精通于美术理论和历史,也间或自作书面,他的设计,无不朴茂可喜。他为《心的探险》和《桃色的云》所设计的书面,便是取材于石刻画像。他曾对老友许寿裳说:“汉画像的图案。美妙无伦,为日本艺术家所采取。即使是一鳞一爪,已被西洋名家交口赞许。说日本的图案如何了不得,了不得,而不知其渊源固出于我国的汉画呢。”(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三

1989年,王朝闻看了南阳画像石之后说:“南阳汉画像石是难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现象。初步印象可以说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这一艺术宝库的价值在未来将更加光辉。”他对于汉画像石的这一评语是非常准确的。不仅南阳出土的画像石是如此,其他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也是如此。

对于“难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现象”,只能说明它距我们的年代太远了,加之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今天没有与其相比美者,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好好地揣摩,了解其本来的意图、用途和艺术意味,才能进一步地估量它的艺术价值。自古以来,“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好像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两种不同的境界,也是为两种不同的人所有,在其间划了一条界限,因而出现了艺术的高低和雅俗之分。为什么汉代的画像石将这一界限打破了呢?既因为是内容,也因为是形式,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的艺术功力及其手法。在二维度造型的处理手法上是相当多样的和高超的,在处理各种形象之间的“关系性律动”上,画像石做到了历史性的突破。中国绘画从此走向了成熟。  纵观中国的美术史,在长达七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虽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辉煌,也都有自己的特点,诸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商周的青铜器和玉器,春秋战国的各种精美工艺品,包括漆器和锦绣等,可以说都是无与伦比的。然而,从绘画的角度看,汉代之前已出现了壁画、帛画等,可是所画的人物,多是仪式性的,在具体用途上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在表现人的思想、人与人的关系和情节、环境等方面,还没有达到绘画应有的品质和水平。这种特具的功能只是在画像石上才开始发挥出来,而且有的已展现出优异的成就。这是非常可贵的。

  四

变戏法的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话虽俗,意很深。它揭示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关系。然而,在看“门道”与看“热闹”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关键在于修养。人的很多能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的学习结果。从精神生活的角度看,即使不去学绘画和音乐,也应该学会看和学会听。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你要想听懂音乐和看懂绘画,就应训练“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实践证明,善于修养的人自然会找到艺术的门道。所谓“操千曲而后晓曲,观千剑而后识剑”,是很有道理的。

对于艺术的欣赏是人生所必需的,因为它体现着和充实着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具体的人来说,他可能喜欢这种艺术而不喜欢那种艺术。由于艺术的种类很多,不仅在选择上和爱好上有所不同,甚至喜爱的方式和深度也因人而异。所谓“麻油拌白菜,各人心里爱。”只有艺术触动了心灵,人的情感同艺术的描述产生了共鸣,艺术的作用才发挥到极致。现在的艺术已向多元发展,这里所说的是写实性的艺术。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这里所指的“六籍”。即“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据说《乐经》秦焚书后亡),“四时”即春、夏、秋、冬。这是一种“文以载道”的观念。在汉代虽然还不是太明显,实际上已朝此方向发展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欣赏”,从字面看也就是领略和玩赏。但进一步又解释成“赏析”,赏与析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即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至于“鉴赏”,就不是一般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而是包括了观赏者对作品的理解和评判过程。这样,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之间就产生了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也就是作者和观者共同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对于鉴赏者来说,有助于情操的提高。

有一个汉代的实例很值得一读。就是1980年在山东嘉祥县宋山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刻着一篇462字的题记。时间是东汉永寿三年(公元157年)十二月,死者是一个地方小官,名叫“安国”。题记主要写安国的为人敦厚、病死原因和为他建立祠堂的经过与规模。这块画像石是用在祠堂上的,因此在文后刻了几句话:

唯诸观者,深加哀怜,寿如金石,子孙万年。牧马牛羊诸僮,皆良家子,来如堂宅,但观耳,无得深画,令人寿;无为贼祸,乱及孙子。明语贤仁四海士,唯省此书,无忽矣。

意思是说:愿来祠堂参观的诸位,对于祠堂的主人能够深加哀怜,如此,则寿命长如金石,子孙万代昌盛。放马和牧牛牧羊的诸位孩子,你们都是好人家的子女,如到祠堂里来,可以观看,不要乱刻乱画,这样可以长寿;否则,灾祸就会降临到你的子孙头上。明白地告诉诸位贤达和仁爱的四海人士,都要看一看刻在这里的文字,不要忽视了啊!

这是对人的劝诫,也包含着几分威胁,目的则是哀怜死者和爱护祠堂。由此可以看出,汉代画像石的产生与作用,除了家人的尽孝和对死者的纪念之外,我们也应该知道这些相关的情况。

  五  我接触汉画像石是在大学时期开始的,而且是无意中从艺术的技法引起了兴趣。那时候听老师讲课,讲到国画的“意到笔不到”。篆刻的“破刀”和斑驳效果,以及画像石的残缺之美,并且讲到外国的维纳斯断掉了臂膀,仍然是美的。但是为什么会使人感到美?在当时是无法理解的。我找了画像石的拓片来欣赏,仍然看不懂。那时候我能看懂的只是奔驰的马,以及骑马者和马车,所以最早在北京琉璃厂买的拓片也是马车和骑马的武士;还有一幅在树下射鸟的大树。树枝是有规律的编连起来的,很有装饰意味。有人告诉我那是“连理树”,现在才知道已经误解了几百年,即使叫“连理树”,也不是像后来那样,当作爱情的象征。

1961年的4月间,年青的钢琴家傅聪在国外,他的父亲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提醒儿子说:“单靠音乐来培养音乐是有很大弊害的。”便给他寄去了一些汉画像石的拓片,并再三说明:“目的只是让你看到我们远祖雕刻艺术的些少样品。你在欧洲随处见到希腊罗马雕塑的照片,如何能没有祖国雕刻的照片呢?我们的古代遗物既无照相,只有依赖拓片,而拓片是与原作等大,绝未缩小之复本。”傅雷在信中详细地介绍了画像石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说“汉代石刻画纯系吾国民族风格。人物姿态衣饰既是标准汉族气味,雕刻风格亦毫无外来影响。”他介绍拓片时说:“揭片一称拓片,是吾国固有的一种印刷,原则上与过去印木版书,今日印木刻铜刻的版画相同。惟印木版书画先在版上涂墨,然后以白纸覆印;拓片则先覆白纸于原石,再在纸背以布球蘸墨轻拍细按,印讫后纸背即成正画;而石刻凸出部分皆成黑色,凹陷部分保留纸之本色(即白色)。木刻铜刻上原有之图像是反刻的,象我们用的图章:石刻原作的图像本是正刻,与西洋的浮雕相似,故复制时方法不同。”甚至嘱咐傅聪:“倘装在框内,拓片只可非常小心的压平,无数皱下去的地方都代表原作的细节,将纸完全拉直拉平就会失去本来面目。” (傅雷.傅雷家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

我没有傅聪的条件,但也不失机会。1954年,在南京有幸听傅抱石讲课“中国美术史”,讲到汉代时,分析武梁祠画像石的《荆轲刺秦王》,从历史背景讲到侠士的侠义和勇武,从画面的人物关系讲到“图穷匕首见”的紧张的气氛,好像画面的一切都在刹那间,足见汉画作者在创作上的严谨与高明。现在还记得,傅先生在分析作品时情绪有些激动,还朗诵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诗句,并自然而然地有所动作。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对于汉代画像石的艺术分析,而且是那样精彩的讲课,印象之深,终生难忘。

从那以后,得到了一种启发,使我下决心要把汉画弄懂,进入那个神秘的世界。因为没有直接的参考书,只好一幅一幅地、一个一个地,从故事内容到画面情节,去寻找答案;待到一目了然,才如登高望远,其欣慰是难以形容的。这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其过程虽然很长,可是“笨鸟先飞”的道理鼓舞着我。不管飞得多慢,总会到达目的地的。

  六

大约在上世纪的60年代初,我看到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有人在报纸上撰文,介绍河南出土的画像砖,上面所印的花纹——一只乌鸦站在枝头,树下是一条仰头的狐狸。文章的作者说:这是两千年前所表现的“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寓言家,古希腊流传的数百个讽喻故事。后人搜集起来都归在他的名下。因而,《伊索寓言》在欧洲文学史上产生过深广的影响。其中有一篇为《乌鸦与狐狸》。大意是说:乌鸦偷了一块肉,站在一棵树上。狐狸从树下路过,看见了衔着一块肉的乌鸦;便花言巧语地称赞乌鸦,说它可以当鸟中之王,如果说话的声音像唱歌一样,就更能做鸟中之王了。乌鸦一听,非常高兴。便忘乎所以地要亮一亮自己的嗓子。嘴巴一张,那块肉便掉在了树下,让狐狸吃了。这个寓言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可说是家喻户晓,难道两千年前的汉朝人也知道吗?否则为什么会出现乌鸦和狐狸的画像砖呢?

经查对。原来那是河南郑州出土的一块画像砖。画面中的乌鸦和狐狸并非是伊索寓言,而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为西王母寻食的两个使者——“三足乌”和“九尾狐”。三足乌也是太阳的象征;九尾狐也曾帮助治水有功的夏禹。这都是神话中的细节,它们相互之间是没有联系的。我们看那画面,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乌鸦是三只足,狐狸是九条尾巴,因为它们是另一个世界的精灵。最有趣的是狐狸的九条尾巴,其造型是很难处理的。可是它们的作者非常聪明,不是将九条尾巴并列,而是将一条大尾巴分了九个叉。在汉画像石上三足乌和九尾狐的形象很多,是与伊索毫无关系的。是那位介绍者搞错了。

可能有人以为这是一件小事,可是对我的震动很大。不仅因为数典而忘其祖,更可怕的是对于形象的比附。我无意责备那位作者,只是从他身上看到对于历史的无知。如果是个欣赏者,不可能从中得到真正的审美享受。如果是个研究者,这样的治学方法必然会引入歧途。

当我们回头来谈汉画的整体时,便不难发现,对于古典艺术的解读是欣赏的一个关卡。因此,我们做了如下的决定:

第一,将汉画像石解释一遍。

第二,将那些一般看不懂的画面分成三类:人事故事、神话故事、祥瑞故事,分门别类地进行解释。

第三,从每一个图的内容、出处、具体形象和情节进行诠释,并联系其时代背景和相关事物作些说明。

至于艺术上的分析,诸如造型的特点,形象的结构,构图的经营以及艺术的成就和价值;主要是对于在乎面上作为二维度的造型方法,涉及艺术的表现与再现,包括所谓装饰性的问题,我们将另行讨论。故将此书定名为《汉画故事》。

            二○○五,岁在乙酉,鸡年大吉

后记

教了一辈子的书,已习惯了粉笔生涯。擦黑板时粉笔屑落到蓝布罩衫上,好像碾碎了的雪花,别是一番味道。写文章也像擦黑板,酝酿的时间可能很长,一个一个的问题总是在脑海里回旋,挥也不去,不想也想,有的要存在许多年。待到考虑成熟,写出来了,现在用电脑,打成了一个个、一片片的字符,脑海里的记忆很快就会消失,就像擦黑板一样,擦得一干二净。多少年过去了,写了一些文章,也写过一些书,都是如此。

然而,这次不同。当我就要结束这本《汉画故事》时,反而感到压力很重。因为对于画像石是我几十年来的思考,并且把它在中国美术史上定位很高,曾宿愿将我所思考的结果写出来。最初想写的题目是《汉画艺术》,由于听了几位年青朋友的意见,他们说有很多画像石的内容看不懂,要我先做一些“解读”的工作,于是,决定先写一本《汉画故事》。这样一来,忙忙碌碌地做了一年多,就像唱戏一样,不过是敲了一通锣鼓,唱了一段引子,重头还在后边。怪不得自己没有感到轻松。

研究画像石是值得下一番工夫的。要把鲁迅所讲的“深沉雄大”说清楚很不容易。王朝闻也说:“画像石是难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现象。”理解最重要,只有理解了才能深切地感受他。所以说,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尽力理解,惟其如此,才能在艺术上得到启迪。

在此须要说明的是,对于古典艺术的解读,有些是推测性的、判断性的,并不意味着都绝对准确。也就是说,凡证据可靠者(譬如在画像石上标有榜题的和刻有题记的)便相对准确,其他的只能根据形象特征、情节关系以及有关的道具等进行判断。也有一些的解释必须绕个大弯子,其结论也只能是一种可能。因此读者看这些“图解”时,也应带着自己的判断。如果有的我解释错了,我会虚心诚恳地改正。画像石的雕刻者和欣赏者已距我们很远,长达两千年左右,这期间的变化太大了。我们的思想和审美观念不会同他们一样,但要了解他们就必须真正地认识他们,才会有所借鉴。在这一点上,我愿和读者一起探讨。学问是没有止境的。我自己有个体会,也可说是经验,即是在年轻时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若干年后改变了,甚至有人问我,为什么前后不一致。我也老实告诉他,就因为是“前后不一致”,这里的前后相距许多年,我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而不是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善于修正自己是进取,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我又不是古人,怎么能和古人一样呢?对于古代艺术,所作的“现代语释”,只能是相对而言,绝不可能完全一样,能够不失其真也就过得去了。

还要说明一点,我所使用的画像石拓片都是已出版的图书上的,由于出版的时间有早有晚,很多地名已起了变化,有的县改成了市,行政区划的隶属关系也有改变。对此,我都未加改动,因为自己不清楚,恐怕改乱了。但对每幅图又没有说明出版情况,所以看起来可能会感到乱。这是要请读者谅解的。并向所有被征引图录的编者致意。

去年是我的“本命年”。我不懂这种神秘的解说命运的学问。不知是巧合还是流年不顺,反正很不吉利。人事上的纠缠使人困惑不解。我在想,在生活中做好人很累,做坏人可能更累,因为他要动更多的脑筋去破坏别人。每念于此,情绪是很低落的,连眼睛也损伤了。这本书便是在此境况下完成的。感谢四面八方的朋友和我的学生们,对我的安慰,劝说,鼓励和帮助,人是遇到困难时才会深切感到朋友的温暖和真诚。

一年多来,云聚云散。无所事事会懒散,琐事太多又觉累,但人又不能白活着。感谢泉子和莹莹对我生活上的照顾:感谢仁敏和张抒帮助我整理资料,没有他们,我真不知道怎样过日子。

         二○○五年大暑张道一记于南京兰园寓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6: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