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中医的发展历程来看运气医学,那么,运气医学当属中医的鼎盛时期,是中医这门学问里的高、精、尖。”本书分两个部分进行讲述,第一部分是正篇,是根据李阳波在广西中医学院所作的五个晚上讲座整理而成;第二部分是附录,附录一是李阳波根据运气七篇的内容所作的运气提要。本书有助于中医的流传和发扬光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中医名家绝学真传丛书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如果从中医的发展历程来看运气医学,那么,运气医学当属中医的鼎盛时期,是中医这门学问里的高、精、尖。”本书分两个部分进行讲述,第一部分是正篇,是根据李阳波在广西中医学院所作的五个晚上讲座整理而成;第二部分是附录,附录一是李阳波根据运气七篇的内容所作的运气提要。本书有助于中医的流传和发扬光大。 内容推荐 这部《运气学导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篇,是根据先师在广西中医学院所作的五个晚上讲座整理而成;第二部分是附录,附录一是先师根据运气七篇的内容所作的运气提要,这个提要基本将运气七篇中带“常数”性的内容提摘出来,可以方便查找。 目录 序言 第一讲 阴阳术数构系 一、两种概念的对比 二、道可道,非常道 三、三生万物 四、数之法出于团方 五、象数之学 六、经验与思维 七、人神 八、寻找疾病的相关性 第二讲 神圣的事业 一、永恒的课题 二、阴阳不测,神用无方 三、宇宙神系 四、神机气立 五、干支与运气 六、洛书构造体系 七、常数与唯象决定论 第三讲 运气的结构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开合枢与气数 三、主气与中运 四、司天在泉 五、客气系统 六、简单性与统一性 第四讲 规矩之道 一、经方的药病统一模式 二、病机说什么 三、时相与疾病 四、上工知未病 第五讲 更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一、形态发生场 二、临界相变 三、传统文化的断层 附录一 运气提要 附录二 部分信件 附录三 临证随谈 附录四 掌纹略述 附录五 杂录 附录六 李阳波手稿珍藏 执两用中说预测 跋 试读章节 今天,在继续讨论昨天的问题之前,我想向大家介绍一本书,这本书是日本人高木贞敬写的,书名叫《读书与大脑》,我想这本书应该与大家有很大关系。书中在介绍大脑顶叶和额叶的功能时,谈到学生的考试,用的是我们脑区的顶叶,而真正的创新,却是在额叶中进行的。为了刺激额叶,获得更多的创造能力,这本书的作者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读书!但是读书,并不是说读周刊那样的杂志,而是要读那些经过千百年考验过的古典。另外在谈到学生的问题时,作者提出,学生们经常举行联谊会、茶话会、跳舞、唱歌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内容很成问题,会上总是把谈论演员的日常琐事,吃点什么,喝点什么,唱几首歌,听听磁带,吵吵闹闹作为会议中心,作者认为这样的学生活动不太好,不利于创造力的激发。有关这一点是否提得恰当,大家可以好好的反省,我是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尤其是读书方面。实际上,单从刺激额叶,激发创造力的角度,我们都应很好地去读象《老子》《周易》《内经》这样经过千百年考验的经典,更不用说这些经典是学好中医所必须的。因此,非常希望大家多渎一些经典,以提高大家的智慧和学识。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的这段话,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是变化,一个是神圣。而在我看来,中医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我们人类科学的事业上,有三样东西,有三个事业是永远不能穷尽的,是科学必须永远探讨的课题。 P25 序言 先师姓李,名阳波。在我眼中先师虽非完人,但却处处显示着智慧和激情。相信只要认真读过这部书的人,都会有此同感。 先师于公元1946年农历12月27日生于广西平南,3岁后随其姨母至南宁生活。1966年高中毕业。先师本有凌云之志,欲上清华大学,攻读物理,进军斯德哥尔摩。然而文革的一声炮响,打破了他的春秋美梦。加之先师的父亲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当时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正当先师感到十分沮丧的时候,物理老师送给他一本家传的《黄帝内经》,并谆谆嘱咐道:时运如此,难以遂志,这是没有办法的,但若能学好医术,则不仅可以糊口,且可利及他人。先师就是这样走上了医学的道路,而这部无标点的《黄帝内经》,便成了他的入门之书。 1969年,先师被下放到南宁附近的扶绥县插队,在农村一呆就是5年。这段时间,先师一边劳动,一边自学,一边为人治病,积累了初步的临证经验,且在当地小有医名。插队结束后,被抽到沙井煤矿工作,不及一年,即自动离职。此后便依靠病人的介绍,在南宁铁路一带行医。此时的先师对于中医经典的领悟已日渐深刻,临证运用自如,长于望诊、切诊,言人疾病生死多有奇验。故铁路一带呼之为李半仙,求诊者络驿不绝。师逝后,有不少当年曾经先师诊治的病人到我这里看病,当谈起先师治病的故事时,历历道来,每每如数家珍。 时一中年妇女,经西医院检查,诊断为妇科肿瘤,并已相约手术,手术前经邻人介绍,寻先师一诊。先师切脉、观眼之后,谓非为肿瘤,乃是虫积使然,随手处方,数日后,排下如红丝之物若干,腹痛诸证顿除,再往医院检查,肿瘤已无。 时一男性青年,患胆囊之疾,痛苦异常,每月至少绞痛一次,甚或多次。师诊后,嘱买酒二斤,自与黄色根状药一把,浸酒数日后饮用,饮完之后,胆疾即愈,至今20年未作。 时一青年男子,工作时不慎被砸断足跟之大筋,当时以为必当遗下残疾,寻先师诊后,嘱买海参、田七等物,研末外敷,不半月,足筋接复如初。 时有南宁火车站客运室主任卢某,左膝关节粉碎性骨折,西医权威皆谓有截肢之虞,其夫甚虑之,遂寻于师,师谓何须截肢,35日必能下地走路。卢某信甚坚,遂出院全权交先师治疗,先师住入其家,果于第35日中午令卢某下地走路。经拍片复查,左膝完好如初,西医惊为不信。 时我院一西医老师,因患肝病,转氨酶300余单位,历经全国多地名老专家诊治,转氨酶皆未下降丝毫,其对中医已毫无信心,偶听介绍先师,乃抱一试之心。见面时直呼“小李”,大有轻蔑之意,先师亦知之,遂先用别计降服其心,待其初具信心,先师即言:服药后,30日内,转氨酶不降,可来砸我招牌。所处药方,多不同前,为羌活、连翘一类疏散风火之品。该位老师性急躁,服药至22日,已然按捺不住,抽血检查,转氨酶已下降近百个单位。 先师诊病不限科别,或内或外、或妇或儿,用药或汤或酒、或丹或散、或内服或外用,用量或重至百克以上、或轻不及克,总以方便为要,似有扁鹊之风也。 70年代初其父尚未“解放”时,突患急性白血病,白细胞高达20余万,高热持续不退,先师细心诊查后,处以雄黄、龟板、胎盘等药,经炼制后服用,经治月余即获痊愈,1997年方去世,寿79岁。 1987年,原南宁市中医院门诊部主任冼某之弟患血气胸,左肺2/3压缩,经西医治疗一周,病情无缓解,拟用手术治疗,因冼某素与先师相识,遂求治于师。师诊后,云乃阳明不降使然,清降阳明即解。处以:玉竹120g,陈皮120g,白芷120g,大枣120g。日服一剂,服后日泻十余行,胸次渐舒,呼吸渐畅,不数日,胸片复查,左肺复原,血气吸收。初处方时,曾拟用银花120克,为虑血气胸合并感染发热,故用银花清热解毒,以类抗感染,后思之良久,乃去之。谓中医治病全在辨证精微,若以西学参之,以为炎症感染必用清热之剂,则反成捉肘,影响疗效。 1982年,余父患眩晕,头不能动摇,西医以颈椎综合征治之,治疗月余不见效果,遂由桂林专程来邕求治,先师按脉后云:非颈椎之病,乃由虚尔。处:川芎、杞子、淮山、白芷等各5g,炖鱼头服之,不数日而愈。 先师治病疗疾,大抵如此类。 后记 对于运气这门学问,笔者已在序言中表达了一个基本看法,诚如前文所言,运气是一门争议性很大的学问,当今对运气的一些研究、一些探秘,究竟会对运气产生一个什么结果呢?象运气的干支系统只是气候类型的代号,而与纪年的干支系统没有直接关系;象运气只能用来解释已发生的反常气候,却不能用以作为预报气候变化的理论这样一些结论的产生,实际上已从根本上否定了运气的意义。 在我们这个时代,对于一门传统学问价值的认识,大概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根据自己现有的认识和现有的操作水平去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另一种则是从历史的眼光出发,在充分意识到我们现今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对传统的学问予以充分的肯定。前一种态度是当前的主流,是一种被视为很正常的态度,但是,也是一种很危险的态度。 现代科学是一门实证的科学,尽管很多时候理论会走在前头,但都有实证作为基础,所以我们对现代科学的理论和它的认识结果大都不会有什么怀疑。可是,对于传统的文化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是不是传统的理论都是由演绎派生出来的?是不是传统的实证方法都很粗浅和局限?而作为运气这门学问它的实证又在哪里?要回答好这些问题,显然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氛围里,有些观念是很难转变的。比如就实证的问题而言,人们普遍相信“眼见为实”的原则,而且现在搞传统的人大都以为古人能够“眼见为实”的,我们也可以做到“眼见为实”,而古人不能”眼见为实”的,我们也可以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眼见为实”,用这样的观点来以今鉴古,就自然地会一概认为占不如今,就自然地会对古人的一些学问产生怀疑。 中医有没有实证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中医的实证有前实证与后实证之分,我们常说的临床实践,只属于中医的后实证,而中医的理论怎么来?特别是象运气这样的理论怎么来?显然,这样的理论光凭临床的实证是建立不起来的,还必须有前实证的参与。那么,中医的前实证是什么呢?中医的前实证在很大程度上都不是建立在常规感知经验基础上的,这个实征往往来源于超常规感知经验,或者简称为超感知。象《素问·五运行大论》就谈到了:“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八极是什么意思呢?八极这个意思不好形容,总之,是说天地上下左右,四方四隅的非常遥远的地方,可是对于这样遥远的各个地方,黄帝都能做到如观目前一样,这显然不是我们这些常规感官所能办到的事。黄帝是在“临观八极”的基础上才“考建五常”,五常是什么呢?五常就是五行。这说明了五行理论是在“临观八极”这个实证的前提下才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光凭一个思辨就可以推演出来。现在的《辞典》往往只把五行阴阳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哲学、一个朴素的辩证观,而没有把它作为古代科学的一个理论核心,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见解,就是因为没有很好注重上述这个前实证的结果。 《素问》的“阴阳应象大论”谈到了阴阳是天地之道,是万物之纲纪,是变化之父母,是生杀之本始,是神明之府,这些论断会不会都是由推演而得出来的呢?当然,这个过程免不了有思维的参与,可是实证却是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因素。“临观八极”不是虚设之语,也不是比喻之言,而是古人实证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素问·上古天真论》里,曾经提到了上古时候的四种重要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其中作为至人的一个很重要的考核标准就是要能够“临观八极”。当然,要想做到“临观八极”,要想做到“视听八达之外”不经过一番严密而系统的积精全神的训练是不行的。在获得这种外观八极,内视经络府俞的综合观察能力以后,天地万物与人体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至人眼中,就如同观掌上之纹了。我们必须清楚,上述这个过程是一个实证的过程,只是为了教化民众和这门学问的流传需要,才将这些实证的东西进行思维加工,形成这么一门理论。由于我们今天已不能亲证这些实证的过程,甚至连相信都难以做到,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在上述实证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这些个文字理论,而反过来,我们在审视这个理论的过程中,往往又只能用我们现有的常规实证方法去进行检验,这其中的差距就不啻千里万里了,因之我们不能理解这些理论,不能很好地加以运用,甚至视其为荒谬,这也就是情理中的事了。 实证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今天来看这个问题,并不是希望一下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希望我们一夜之间也获得这样的实证能力,而是首先在思想上理解它,首先解决思想问题。笔者曾在许多场合引用了梁漱溟前辈的观点,梁先生认为造就现代文明是由于向外用功的结果,造就古代文明是由于向内用功的结果。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我们看一看现代科学的昌明,哪一点不是向外用功?它把人类的所有知识财富与智慧都集中到了外界的客体上,诸如各种机械、电子、交通、通讯设备等,然后由这些外在的东西来服务于人类。而古代的文明则有着根本不同的方向,它是向内用功,通过这种向内用功,获得象《庚桑楚》所说的:“神全之人,不虑而通,不谋而当,精照无外,志凝宇宙,若天地然。……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际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于我者,吾必尽知之”的实证能力。运用这种实证能力,古人充分体悟了宇宙人身的真理,在这个真理的指导下,他们认为人类只能顺应自然。只能与宇宙自然和平共处,而不能只要宇宙自然来为我服务,就象我们人类自身需要和平共处一样。如果只是向对方索取,强迫对方来无偿地为我服务,那么,这种关系一定不能持久,一定会被打破,这就是人类战争的起因。以此推之,现代文明的这种索取精神,现代科技的这种无止尽地强迫自然为人类服务的做法,能够很持久吗?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都在争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现代科技文明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诞生?其实这个问题很清楚,没有什么争论的必要,这只是一个观念的不同,一个对宇宙自然的态度不同所形成的必然结果。 现代科技在向外用功的这条路上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以至于我们的登月行动和火星着陆成为现实;以至于我们能够透过射电望远技术看到多少亿光年以外的宇宙天际,与此相对,古人在向内用功的这条路上,也走得十分遥远,在这条路上造就了一大批真、至、圣、贤,造就了惊人的特殊实证能力,而传统文化的诸多学科便是在这个实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对人的智慧所加诸于外界的这些机器已经深信不疑了,我们为什么不相信这些智慧加诸于我们自身所产生的这些实证能力呢?我们应该自信! 向外用功,就必然导致我们的注意力要集中于外部客体,这也是产生客观与规范的必然。向内用功,则强调我们的注意力必须集中于主体内部,这也是导致见仁见智的不规范、不客观的必然。明白了上述两个方向,我们对于传统与现代、中医与西医就有了一个宏观的把握,对于诸如中医现代化这样一类问题,就会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现在对于中医,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看法,当然不是一个很好的看法,就是中医的不客观问题。有谓中医的一个脉象,十个老中医摸会十个不同的结果,有的结果甚致截然相反,有基于此,所以中医很迫切的一个任务就是要规范化、客观化。通过规范化、客观化,使上述十人的切脉结果趋于一致。这样的规范、客观有没有可能呢?我们说中医的这套东西就好象射击的过程一样,中医只是制造出了枪,并总结出了三点一线的射击原则,至于射击者能够打中多少环,那是射击经验的问题。十个人同用这枝枪、这个靶、这一射击原则,而射出的成绩完全有可能是十个样,有的可以打中靶心,得十环的成绩,有的也许连靶都打不中。我们能不能因为这十人的射击成绩不一样,就怀疑是枪和射击原则的问题呢?很显然,枪和射击原则都没有问题,因为它们本来就很规范,它们本来就很客观,它们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射击者的经验和技术。而现在的认识和做法是把问题归结到枪和射击原则上,却不去追寻射击者的问题,这样的做法何异于南辕而北辙,若欲藉此来提高命中率,若欲藉此来获得十人皆中十环的“规范”成绩,恐怕只有等待驴年了。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上述的过程可以规范、可以客观,那么,我们所依据的这个客观的标准是什么呢?隋唐有一位医家,叫许胤宗,许氏的医术很高明,但却没有留下著述,当有人问道:“公医术若神,何不著书以贻将来?”时,胤宗答日:“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且古之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夫病之于药,有正相当者,唯须单用一味,直攻彼病,药力既纯,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如此疗疾,不亦疏乎!假令一药偶然当病,复共他味相和,君臣相制,气势不行,所以难差,谅由于此。脉之深趣,既不可言,虚设经方,岂加于旧。吾思之良久矣,故不能著述耳。”胤宗的这番话,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脉象反映病源,这个过程是客观的、规范的,没有例外的情况。但是,我们要把握辨别脉候的技术却十分困难,这个技术过程往往会是“意之所解,口莫能宣”,这就给我们对这一技术过程进行客观化、规范化的现代改造,设下了重重障碍。因为这一客观化、规范化的取值标准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作为医者的主体身上。因此,要保证取值标准的真正准确,我们起码得先培养出十个、八个象许胤宗这样的一流高手,否则,我们对上述技术过程所作的一切现代化操作,都无异于在沙滩上筑建高楼。 当然,由于中医在客观性、规范性方面的差距,导致了中医在可复制性方面与现代医学的差距,这个差距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医的流布与发展,甚致使中医在技术上出现了不断倒退的局面。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使中医既能发挥优势,又能适应于较大面积的复制,这是需要认真思考,量情解决的。同时,它也迫使我们去深深地思维这样一个问题,中医的现行教育模式,是否是适合于中医的模式? 由于现代科技的客观性、规范性,以及它的可复制性,这就决定了现代科技很容易形成一个被共同认知的水平。而与之相较,传统的技术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我们今天的水平并不能代表中医的水平,如果我们以今天我们所达到的技术水平来认知中医,来衡量中医,那么,真是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啊! 最近听到一位国内知名的中医教授谈中医,当谈到中医的整体观时,这位教授认为,中医的整体观固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忽视局部的致命弱点。他举了结核病的治疗为例,结核病导致消耗性的全身表现,这是局部结核病灶对整体影响的结果,中医光注重调节整体,而忽略了对局部特殊病灶的处理,所以中医对结核病的疗效就比较差。现在我们姑且不去考究这位教授的举例是否妥当,而且现今多数中医医生治疗结核的水平也确实不尽人意,但是,这是否就能真正说明中医对结核病的治疗水平呢?还是让我们看一看《旧唐书·方伎传》对许胤宗所作的传载:“武德初,累授散骑侍郎。时关中多骨蒸病,得之必死,递相连染,诸医无能疗者。胤宗每疗,无不愈。”。骨蒸病大抵相当于今之结核,对于这个病,当时的大多数医者确实无力治疗,但,是不是就说明中医不能治疗呢?不是的!“胤宗每疗,无不愈”,就是极好的说明。 这部《运气学导论》的序言部分,可以说是我内心的自然流露,没有经过多少文字的加工及结构次第的推敲。序言草就以后,曾拿去征求部分老师同仁的意见,而得到的一个比较共同的意见就是:你把你的师父写得太神了,太神反而不容易让人相信。这样的意见既在我的意料之中,又在我的意料之外。象老师李阳波的这些伎俩,在现在这个时候虽还能算上一点小神小通,可是若与张仲景所赞叹的秦越人相比,那又不止相差十万八千里了,而我们现在连一个李阳波都不能相信,都认为太神,那我们又怎么去相信秦越人呢?我们不相信“神”,说明我们的思想深处根本就不承认有一门“望而知之”的实证技术。中医在大家的心目中已经成了这么一种气候,再要想继承中医,开创未来,实为难矣! 所以,中医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信念问题,还是一个观念问题。而形成今天这样一种信念、这样一种观念,又是因为中医实证手段的逐渐失传。象运气这样的理论,如果没有实证,怎么去说明它的意义呢?我们怎么去确定干支纪年有没有天象、气候、物候、病候的基础?我们能不能根据一个岁星周期的不符合,就推翻整个干支纪历的意义?这些问题仍然需要通过实证才能解决。这些实证包括了对子学的深入研究,包括了对观星望气及临床手段的具体运用。没有这些研究,没有这些手段,要作出一个结论恐怕是困难的。 总之,运气之学,有常有变,有胜有复,有灾变,有同化,有有无,有盛虚。我们不可因其常,而责其为机械,应该看到它有变的一面;我们亦不可见其变,而云其不可捉摸,应该看到它有常的一面。做占代的学问,有些时候需要老老实实,埋头做去。当你能够运用自如的那一天,你就会深信,“古人不我欺也”! 刘力红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九日于南宁 书评(媒体评论) 跟师数年,我从师父那得到了对传统文化、对中医的坚固信心。我相信这本书会给读者同样的东西。 ——刘力红 我对中医不可磨灭的激情,就是由李阳波师父点燃的。这种激情使我最终真正地解决了对中医经典理论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问题,这是我人生中非常幸运的事情。 ——唐农 在中医界及中国传统文化里,河图洛书和五运六气这两个模型的哲学含义和实用价值是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 ——刘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