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能歌善舞的文字--金波儿童诗评论集
分类
作者 金波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儿童诗是这个国度里的一朵奇葩。诗是天籁的声音,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之一。谁也说不清诗歌产生的年代。也许是在远古菇毛饮血的蛮荒年代,火苗跳动着,点燃了夜幕;温暖的火塘边,沁人心脾的肉汤翻滚着;在那瞬间人们产生了莫名的冲动和感动,他们不由自主地唱出了一种对上苍的感谢。于是,在一个温饱之夜,诗就在这样的吟唱中诞生了。

诗是人类心声的自然流露。在没有文字与书写工具的岁月里,诗靠声音代代相传,声音已被牢牢地与诗歌焊接在一起,用来表心志、情感、理想、快乐、愁苦。而那些优秀的诗歌可以鼓动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留下过目不忘、音韵和谐、意境曼妙的精神愉悦。

少年儿童属于诗的年龄、花的季节,让他们与优秀的、音韵铿锵和韵味悠悠的朗诵诗交朋友,留下朗诵优秀诗歌的回忆,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让我们伸开双臂、放开喉咙,去朗诵优秀的诗歌吧。

内容推荐

诗教是心灵的感悟。对于今天的小读者来说,他们更热衷于阅读有情节的故事,越是奇诡的,越是让人心悸的,越有阅读的兴致;更有甚者,在声像传媒发达的今天,对文字阅读失去了耐心。真正的阅读是人的一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能力;真正的阅读是需要沉下心来,用心灵去感受,用想象去补充,用思考去扩展,让人走进书中,让书走进心中。

目录

呼唤诗教(代序)

第一辑 诗论

让孩子们读点诗

儿童诗的写作

儿童诗片论

儿童诗琐谈

关于儿童诗创作的思考

儿童诗答问

儿童诗之命运

呼吁诗人们为儿童写诗

——在全国诗歌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海峡两岸儿童诗艺术风格的比较

也从两首“蝴蝶诗”谈起

——在成都“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交流会”上的发言

和同学们谈谈写诗

自由自然自娱

关于“读不懂”的诗

说不尽的儿童诗

第二辑 诗评

圣野:一个诗的梦想

那一片天籁最无邪

——乔羽的儿童歌词创作

一颗灵敏的爱心

——读《林焕彰儿童诗选》

睿智、幽默的诗篇

——读高洪波的儿童诗

老树的怀抱

——读雪兵的儿童诗

照亮心灵的阳光

——读《手套》

儿童诗坛的笑声

——读《鸽子树的传说》

为大地编织彩衣

——谈关登瀛的儿童诗

推荐三本诗集

寻找艾青的一首儿童诗

真挚的情朴素的美

——读《童年的世界》

雪野儿童诗谈片

源于儿童回归儿童

——读蓝天的儿童诗

诗,为孩子、为明天而放飞

不断探索不断求新

——读《杨明火十四行儿童诗百首》

谈鲁兵一首儿童诗的修改

流动着色彩的梦

——我看阎振瀛的画

儿童诗名篇赏析

娓娓而谈 如话家常

——冰心《小白鸽捎来的信》赏析

诗能带给我们什么?

——艾青《盼望》赏析

劳动的欢歌

——贺敬之《拦牛歌》赏析

体验真切 发而为诗

——曾卓《火与风》、《生命》赏析

幻想美 飘逸美 音乐美

——郭风《林中》(组诗)赏析

热诚的关切

——柯蓝《小盲女》赏析

反复歌咏创造意境

——黄庆云《摇篮》赏析

从奇巧到感悟

——任溶溶《爸爸的老师》、《小孩、小猫和大人的话》赏析

抒情记趣 交相辉映

——鲁兵《秋天》、《诗的王国》赏析

时代生活的写照

——田地《镜子》、《雪花》赏析

易诵易记儿歌味

——张继楼、《苍蝇找朋友》、《共伞》赏析

海的交响曲

——刘饶民《大海的歌》(组诗)赏析

教你学会读诗

——林良《金鱼》赏析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读梁芒的诗

读阎妮的诗

——给阎妮的一封信

读邱笛的诗

给他一片蓝蓝的天空

——韩梧和他的诗

第三辑 诗序

没有说完的故事

——《中国小诗人诗选》序

微笑着写出来的诗

——《喊泉的秘密》序

白冰和他的儿童诗

照亮一个世界

——读刘丙钧的《绿蚂蚁》

记忆中的明珠

——《梦的露珠》序

星光灿烂

——《十四岁的星空》序

漂向孩子们的彩色小船

——《彩色的小船》序

品赏诗美获得诗心

——《滕毓旭儿童诗选》序

生活中的绿洲

——《中国当代儿童诗世纪诗丛》总序

天广地阔儿童诗

——《红帆船诗丛》总序

诗比节日更永恒

——《笛王的故事》序

飘香的生活鲜活的童趣

——《佟希仁儿童散文诗》序

乡情童趣母爱

——《骑扁马的扁人》序

让诗安居于儿童的心灵

——《童心诗心:儿童诗歌选集导读》序

心灵开的花

——《母亲与孩子的歌》序

雨后,樱桃红了

——《樱桃红了》序

爱,这就是诗

——《含羞草》序

一颗被诗滋润的心

——《一个湖的笑容》序

动情的歌唱

——《金本童话诗选》序

儿童诗的诵读

——《儿童诗诵读精华·编者的话》

培养读诗的兴趣

——《小学卷——诗歌》序

致圣野诗歌创作六十周年研讨会贺信

致小诗人夏令营的贺信

给刘曼村小朋友的一封信(代序)

和舒畅小朋友谈诗(代序)

第四辑 我和儿童诗

儿童诗创作札记

把爱奉献给新一代

谈谈我的儿童诗创作

谈谈题画诗

“酒”和“果汁”

——从写诗到写童话

走进自己的歌声

——谈谈我的儿童歌词创作

金雀子正在起飞

——《在我和你之间》序

《在我和你之间》修订再版后记

享受沉思

——《林中月夜》后记

一次新的起步

获奖感言

诗意童年

——《迷路的小孩》序

用心灵和孩子一起歌唱

——《风中的树》序

书写这些短诗时

——《其实我是一条鱼》(手迹本)序

诗外漫笔

 附录一 金波著作目录

 附录二 金波作品评论资料辑目

后记

试读章节

诗是情感的营养品,它能从情感上打动儿童,使他们在感动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牢固的,有些一辈子都要恪守的大道理,也许就是儿童时代从一首儿歌中第一次感知的。

优秀的诗歌作品以表现高尚的情操为重要主题,通过美的心灵的塑造,通过诗情画意的描绘来影响少年儿童的心理活动,使少年儿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诗歌的这种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方法。优秀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无论是欢快的、激昂的、幽默的,还是悲痛的,都是一种肯定的情感,它可以使少年儿童从小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这对于接受文明教育也是很重要的。

要建设精神文明,就要促进下一代智力的发展,诗歌在这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诗歌可以使少年儿童增长知识,开阔生活视野,锻炼思维能力,培养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

随着少年儿童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注意如何满足他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建设精神文明需要培养健康的审美观。要让少年儿童从小具有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这是审美教育,也是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

有了纯正的艺术趣味才能从感情上接近美好的事物。如果一个人在艺术欣赏方面粗俗低下,又怎么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呢?少年儿童有好奇心,喜欢阅读情节离奇的作品。但是决不要因此而使他们的艺术趣味过分狭窄。在他们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注意培养他们体味作品中优美的意境和高尚的情调。要培养这种纯正的艺术趣味,就要指导少年儿童从小读一点诗。通过欣赏诗歌作品培养起少年儿童纯正的文学趣味,就可以引导他们阅读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从而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所以,要让学龄前儿童多听、多朗诵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儿歌,引导低年级儿童读一些有情节的儿童诗,指导高年级少年儿童学会欣赏抒情诗。

(原文载1983年1月23日《人民日报》)P3-4

序言

我是从写儿童诗开始进入儿童文学创作的,半个世纪以来乐此不疲。我总是把诗意看作是儿童精神世界的一种理想状态。他们对于生活的好奇、美的感受,他们奇幻的想象以及对语言音乐性的敏锐感觉,常常使我认为儿童与诗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

读诗不是一般的消遣,它可以让读者在纯正的文学趣味中,获得阅读的快乐与滋养。那种属于音乐拨动心弦般的感动,那种属于绘画情景交融似的感受,那种如歌如舞让情感陶陶然的共鸣,都让我们体验到读诗有别于读其他文学样式的差异。

诗所反映的是通过人的心灵升华了的客观世界,并反作用于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性情。于是,我们便有了诗教的传统。

诗教是心灵的感悟。对于今天的小读者来说,他们更热衷于阅读有情节的故事,越是奇诡的,越是让人心悸的,越有阅读的兴致;更有甚者,在声像传媒发达的今天,对文字阅读失去了耐心。真正的阅读是人的一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能力;真正的阅读是需要沉下心来,用心灵去感受,用想象去补充,用思考去扩展,让人走进书中,让书走进心中。

于是,有一种声音:呼唤儿童诗,呼唤诗教的回归。我们应当重视这种声音。

读诗,是伴随着趣味、审美、智慧和思索享受着的快乐。

诗是精致、纯美的文学。它虽然不以叙述故事、思辨哲理见长,但它能使读者在感受语言美的过程中,被吸引、被打动,陶醉其中,从诗背后的故事和意境中,积极主动地引发更多的感悟和思考。

诗教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内容,有着悠久的传统。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诗教的内涵更加丰富,它不再简单地把“温柔敦厚”作为诗教的内容和目的。对于儿童来说,诗教要遵循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审美趣味。

对于儿童来说,生理的成长固然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还有心理、精神的健康成长。学会诗意地生活,对儿童同样重要。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就会发现我们赖以生活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东西,心会变得柔和起来,变得敏于感受幸福与苦难,因而更有正义感,更富同情心——这是丰富的心灵世界,诗可以引领我们走向这个世界。

诗不仅让我们学会感受,还让我们学会思考。感受让我们走进生活,并启迪我们思考和理解生活。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关注世界,关爱他人,是基于他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诗要用心灵的眼睛去阅读,是最能发挥人的主动性的自由的阅读。

从诗中还可以体会到语言的美。诗的文字要求凝练、优美、有情感、有意境;诗歌的语音要求押韵、朗朗上口、有节奏、有音乐性,等等。这_切都与儿童形象性、情感性和好模仿的心理特点相吻合,因而儿童容易亲近诗歌,首先从听觉上亲近它的声音美,之后随着理解的深入接受它的情感美、意境美。

培养儿童热爱母语的思想感情,最好从读诗开始;享受语言的美,创造语言的美,最好从读诗、写诗开始。这已经是被大量的实践所验证了的。一个孩子能从小接受诗歌的熏陶,将会受益终生。他喜欢诗,将来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诗的素养将会使他聪颖、敏锐、有灵性。

收进这本评论集子里的文章,就是基于我上述的一些思考。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一面写诗,一面思考,二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我虽然不敢自诩这就是理论研究,但我珍视这些关于儿童诗创作的思考,珍视读诗的心得,珍视与诗友们的诗艺切磋。因此,我不揣浅陋,把这些谈儿童诗的文字献给我的读者。

2005年8月30日

于北京南沙沟寓居

后记

近半个世纪,我一直坚持着儿童诗创作。虽然得到文学界朋友和读者的肯定与鼓励,但也常常有寂寞之感。

儿童诗这一文学样式的特点,决定了它不会像畅销书那样热热闹闹。我曾经在一篇短文中形容儿童诗“像一条宁静的小溪,滋润着小读者的心灵”。我们的诗人,“在平稳中求生存,求进步;所以,我们的儿童诗一样在生长,在收获。”

正是基于这种信念,在创作之余,我一直关注着儿童诗创作,陆陆续续写了一些文章,结集成这本关于儿童诗的评论集。

我深知,儿童诗集出版难,儿童诗评论集的出版更是难上加难。值得嘉许的是,河北教育出版社领导欣然决定出版这部书稿,编辑们尽心尽力审读、整理稿件,让我心存感激,深表感谢。

殷切期待读者和喜欢儿童诗的朋友们给予指教。

2004年岁末干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