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民俗学研究的学者,曾祥委先生的田野作业,实际上是在历史学和人类学、社会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历史与现实的流程中理解民间文化。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见民间文化的研究对象所蕴涵的学术与人文的巨大意义。本书对于人们系统了解客家这一中国最独特的族群,他们的历史、文化以及宗教等,对重新审视中国民俗学要走一条什么样的研究之路,都会有相当的裨益。
客家族群:渊源与界定
一、导言
二、概念:客、客方言群、客家
三、方言研究的成果:客、赣方言源于南朝通语
四、文献与历史:客方言群形成于闽、粤、赣三省边区
五、文化与渊源:客家形成于粤东-粤北,主要来源于闽西
六、身后的足迹:客家的壮大与发展
七、面向未来:客家学的应有态度
客家祖灵崇拜与宗族社会
始兴隘子官姓的祖灵崇拜与宗族社会
一、区位背景
二、隘子官姓的祖灵崇拜
三、祖灵崇拜的社会组织及功能
四、祖灵崇拜对宗族的凝聚作用
五、几点认识
客家的生命观——粤东T镇丧礼与民众心理行为考察
一、区位背景
二、传统丧礼
三、基督教丧礼
四、两种丧礼文化引起的冲突
从多姓村到单姓村:客家的生存策略
——粤东丰顺县的个案
一、区位背景
二、单姓村:宗族兼并的结果
三、改姓:宗族兼并的证据
四、生存斗争:大人口群的成因
五、环境、时间、技术:影响进程的因素
六、组织与凝聚:宗族生存的优越性
七、原动力:一点认识
客家的神明崇拜
始兴隘子客家大庙及崇拜习俗调查
一、区位背景
二、几点说明
三、神庙情况
四、拜神习俗
五、隘子客家神明崇拜的特点
六、附录《坪峰鲞水口庙诸神腹脏颂》及《序》
隘子客家大庙神明崇拜与汀江流域的渊源关系
一、神的渊源
二、习俗的渊源
三、小结
隘子客家大庙的盘古
一、神像制作
二、各庙盘古:形态及文化涵义
三、葫芦、双鳌与盘古、伏羲、女娲
四、中原盘古一一对比与来源
葫芦、双鳌:盘古、伏羲、女娲
——隘子客家大庙祖先崇拜图腾解读
一、各庙主神:宇宙化生崇拜
二、葫芦、双鳌:化生象征
三、小结
从盘古崇拜看隘子客家文化的深层构成
一、隘子客家大庙的神明崇拜与畲、瑶文化
二、隘子客家盘古崇拜的文化意蕴
三、隘子客家盘古的文化构成分析
老坪石《盘古经忏》的初步研究
一、经文的有关情况
二、经文的价值
附:乐昌老坪石发现的《盘古经忏》
赣南地区的盘古崇拜
一、龙南临塘乡的盘古大庙
二、于都贡江长坑盘古帝庙
三、“三南”地区的其他发现——盘古经
四、几点认识
岭南地区的盘古崇拜群
一、瑶族的盘古崇拜
二、广东畲族的盘古崇拜
三、汉族的盘古崇拜
四、小结
五、附表:方志记载的盘古庙和盘古地名
盘古探源
一、汉墓画像:千古之谜
二、五省盘古:现代嬗流
三、苗瑶族群:历史纽结
四、纪元之初:盘古年代
五、西来之说:不能成立
六、盘古之根:瑶族、东夷
客家的经济、文化与民性
一、客家人穷
二、客家人为什么穷
三、客家族群的出路
客家的民性
一、概念
二、时下的种种说法
三、客家人的立业与角色选择特点
四、客家的文化与民性
五、客家民性的分析
客家运动的当代价值
一、中国的人种与族群
二、岭南的人种与族群
三、岭南族群国家认同的建立
四、客家运动的历史
五、客家运动面临的挑战和应有的取向
六、客家运动的文化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