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陈鹤琴的808天和周国平的11年之后一本历时最长的子女成长记!
一部感人至深的当代《家庭教育》!
一份父亲送给女儿的最珍贵的大学毕业礼物!
《《这样长大(上下)》》一书是中原油田职工冯文孝为女儿冯阳做的成长记录。他以一个父亲的视角,记录了女儿从1988年出生到2011年大学毕业的全部过程,前后持续二十三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这样长大(上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冯文孝//冯阳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继陈鹤琴的808天和周国平的11年之后一本历时最长的子女成长记! 一部感人至深的当代《家庭教育》! 一份父亲送给女儿的最珍贵的大学毕业礼物! 《《这样长大(上下)》》一书是中原油田职工冯文孝为女儿冯阳做的成长记录。他以一个父亲的视角,记录了女儿从1988年出生到2011年大学毕业的全部过程,前后持续二十三年。 内容推荐 《这样长大(上下)》一书是中原油田职工冯文孝为女儿冯阳做的成长记录。他以一个父亲的视角,记录了女儿从1988年出生到2011年大学毕业的全部过程,前后持续二十三年。 《这样长大(上下)》记录的虽是冯阳——这位石油职工后代二十=三年的成长足迹,但也反映了作者这些年来在孩子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及探索,充溢着家庭教育、孩子成长带来的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体验。 目录 一、爸爸的记录 1988年(出生) 1989年(1岁) 1990年(2岁) 1991年(3岁) 1992年(4岁) 1993年(5岁) 1994年(6岁) 1995年(7岁) 1996年(8岁) 1997年(9岁) 1998年(10岁) 1999年(1l岁) 2000年(12岁) 2001年(13岁) 2002年(14岁) 2003年(15岁) 2004年(16岁) 2005年(17岁) 2006年(18岁) 2007年(19岁) 2008年(20岁) 2009年(21岁) 2010年(22岁) 2011年(23岁) 二、爸爸写的几封倍 18岁生日时 上大学前的嘱咐 20岁生日时 留学前的嘱咐 三、冯阳大学成绩单 2007年成绩 2008年成绩 2009年成绩 2010年成绩 2011年成绩 学分统计 等级考试成绩 四、冯阳习作 散文与诗歌 第一个故事 第一封信 第一则日记 云台山游记(一年级时) 在生病的日子里 云台山游记(四年级时) 甜甜的小时候 由克隆引发的思考 家庭趣味实验 MyHouse 寻乐启事 我眼中的英国(系列) 欣赏自己 我的启示录 下棋的乐趣, 我的怪异思想 问你身边的人 逃避 时空慢跑 时间 面对大海 路边的小草 杂想 一个女孩 记我的一位朋友 空虚 快乐 烈日下的遐想 调节自己 初三生活 Are Fbreign Teachers ReallyT eaching? 放假第一天 一些破碎的回忆 另一个世界 吝啬的爱 观高三生有感 爱的傻瓜 给你的人生号脉 The Song To My Fathet For His and Birthday 写给妈妈 学粤语 漫谈港台歌曲 摇滚的底线 如果我当了妈妈 难以动情 上帝很公平 白云机场所感 学校旁边的小店 身价 偶遇 生活 爱与死亡 小说 永远的飞跃 足球 她 凯丽与森林 冬天里开花 愿望树 迷失 女企业家的一天 娜娜的戒指 日暮时光 五、讲座 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后记一:最本色的生活 后记二:我是一个被爱包围的孩子 试读章节 经刘宇叔叔介绍,阳阳今天去旅游卫视实习。自己带了笔记本电脑。一个女的接待她。阳阳说那女的气质特别好。对方让她收集日语小贴士。 阳阳实习第二天,妈妈打电话过去,听到她委屈得哭了,说没人搭理她,她坐一个凳子,人家把她赶开,说:“这是我的凳子,你走开!” 晚上快8点时,爸爸打电话过去,阳阳还在办公室,也没吃饭。爸爸听声音,啦还是哭咧咧的。人家说要带她看直播的,直播开始了,也没人来叫她,自己去找直播地点,也没找到。 爸爸说,你要先调整好心态,来这样的公司,你是最底层的,别说是来实习,即使是来工作,地位也是最低的。你没有什么理由让人家来看重你。既然来实习,就要主动一些,别人不来叫你,你可以自己问,自己找。想赢得别人的重视,就要自己干出来。你要是干到总经理,你看别人对你是啥态度。来这里主要是为了经历,经历工作,也经历人际关系,体味一下人情冷暖。在家里,有爸爸妈妈宝贝你,来这样的地方没人会宝贝你,要靠自己干,让别人认可。 妈妈给刘宇叔叔打了个电话,刘宇说,北京的媒体人都很忙,事多,干活都是小跑着的,坐下来时就得干活,你占着凳子别人急着用赶你一下也是正常。阳阳对妈妈说:“要是我是总编,我就会好好对待实习生。” 妈妈听了这孩子气的话,觉得好笑。 刘宇发来短信:“刚跟阳阳通过电话,她还在演播室跟组录制节目,听声音很坚强,很挺得住的样子。给她打了气,讲了讲节目的制作流程,交换了MsN号,到时可以给她推荐一些用得上的网站。阳阳很懂事,这种高情商的女孩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我已给旅游卫视的朋友打过电话,她会尽量关照,放心。” 爸妈认为,阳阳有这样的经历对她以后的成长、认识社会都有好处。阳阳长这么大还没碰过壁,现在碰碰也好。 妈妈故意说:“要不咱们不实习了,一家出去旅游吧?” 阳阳倒是很坚定,说:“不!”有点像小时候的犟劲儿。 妈妈发短信鼓励她:“珍惜这次机会,会得到很好的锻炼。相信阳阳是最棒的。刚到一个地方,要找到一个与人打交道的切入点。现在被人冷落很正常,因为你还没有被人尊重的资本。等你走过以后,会发现这只是小事。如果委屈,不妨哭一下。记得给刘宇叔叔回个短信表示感谢。” 阳阳回短信:“我知道,放心吧。刚有人专门讲了讲,学到很多。他们很耐心,你以后少打电话,弄得我老想哭。” 6月29日 晚上,阳阳打来电话,声音欢快。说认识了一个小姐姐,感觉挺好。台里的人时尚,聪明,彼此相处得也好,不是想象中有那么多矛盾。认为自己有日语优势,英语又比他们好,将来应该比他们做得还好。现在感觉日语还不够好,有空就看日语书,把日语学精。在这里学习,打算学一些自己不会的东西。自己将来要比妈妈挣钱多(前一阵子感叹:自己将来可能挣不过妈妈)。 妈妈说,看到阳阳情绪这么好,比吃海参、鲍鱼还舒服。 7月29日 【短信】 爸爸:无论如何,这次一定要把实习坚持下来。一是这样的机会不容易找,这还是你妈托了刘宇叔叔,刘叔叔费了半天劲才找到的,所以一定要珍惜。二是过后你会发现,自己从中学到了很多:具体的工作流程、大公司的人际关系、对自身的定位、如何融入团队等等。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落差的,自己的正确定位与调整是解决这种落差的关键。不如意,才是生活中真正的滋味。这只是开始,熬过去,你的抵抗力、生活能力才会有大提高。再说,在这样的公司中,实习生总是可有可无的,而且,实习生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公司的累赘,因为你们不了解工作,基本干不成什么事,还得要别人来教你们,人家各人有一摊事,忙碌不堪,对你们没好气也可以理解。 爸爸:爸妈可以给你传授一些经验,但无法代替你去体验,体验是要靠自己的。要学会在体验中调整心态,学会成长。借这机会,好好体验一下大公司的实际工作及工作氛围、工作节奏、人际关系。要主动去请教、去问(这也要瞅准时机,看人家有没有空)、去了解,自己与人家相处也要手脚勤快一些。初到者学会为先到者服务,是第一课。你在家是爸妈伺候你惯了,出去做事,尤其是刚出去做事,要学会伺候别人。 爸爸:每个人都是先从为前辈端茶倒水擦桌子开始的,为老师服务并不丢人。我和你妈都认为,这次实习不管你经历什么都会对你特别有好处,生活本来就是五味杂陈,并不是只有甜。委屈、眼泪、受气、挫败,都会和工作成果一样,成为你以后生活中的财富。刘宇叔叔很认可你,我和你妈也相信我们女儿会做好的! 妈妈给阳阳打电话,阳阳一接电话就是很快乐的声音,说,那些小姐姐很有耐心,教了她一些东西。有的女孩不是来自名校,但是聪明,有能力,也做得很好。阳阳认为,个人能力才是重要的,毕业于什么学校并不太重要,并给刘宇叔叔发了个短信:“谢谢你给我介绍了这么好的一个工作。” 阳阳把第一个目标定在:挣钱超过妈妈! 8月13日 爸爸给阳阳写了一封长信(见《留学前的嘱咐》),嘱咐了到日本留学的事宜,阳阳看后回了信。 【阳阳的Email】 嗨,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妈妈!是世界上对我最重要的两个人。 对于去日本一年我也很激动,但是没有你们那么多的感慨,因为将来我可能会因为工作、旅游去世界的各个角落。日本只会留下我小小的脚印。对于这次留学我想得更多的是学习语言和一些硬性技能,比如摄影和修片、剪片子,等等。我需要慢慢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是随便找个工作就那么做着养活自己,还是继续深造,还是为某某工作献青春?这对我来说很难作决定。因为我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不想到自己快三十岁了还是电视台一个普通写稿子的职员。我的目标是混得比我妈强。她是我第一个追逐对象。在电视台实习刚开始我学到很多东西,使用对编机、吐带子什么,但渐渐我发现每个人的工作都很固定,就是需要想新的创意,把更多好点子带到节目中去,做新的片子,提高收视率。但后来我和刘宇叔叔小聊了一下,我说我会一直待满一个月,因为有些东西我觉得应该是潜移默化的,每个人说话的方式、眼神,我没有仔细推敲,但他们的一举一动我都看着。去日本我就想着起码把基本技能包括语言和电视方面练熟,这样将来机会更多。P334-336 序言 《这样长大》一书是中原油田职工冯文孝为女儿冯阳做的成长记录。他以一个父亲的视角,记录了女儿从1988年出生到2011年大学毕业的全部过程,前后持续二十三年。 二十三年近乎滴水穿石的恒心爱心,汇聚成我们面前这部四十五万字的书籍,其毅力可佩,其拳拳父爱可敬,其以仁爱礼义为本的教育理念可表。 此书记录的虽是冯阳——这位石油职工后代二十=三年的成长足迹,但也反映了作者这些年来在孩子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及探索,充溢着家庭教育、孩子成长带来的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体验。书中既有冯阳令人莞尔的童言童趣,也有小家庭温馨幸福的生活场景,还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惶惑、忧思。这确实是一部完整、真实、细腻、有趣、生动的孩子成长史,更是一部以爱为核心、以情为灵魂的家庭教育史。 此书值得我们阅读、思考、参考的是作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教育思想。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在孩子处于低谷时予以鼓励,如何在孩子取得进步时进行助推,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公民意识,如何培养孩子的健身习惯、读书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如何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外语能力,如何开阔孩子的视野,如何引导孩子关注社会并积极进行社会实践,甚至如何注意生活细节,书中都有涉及。此书虽然看上去只是一个家庭的教育档案,但实际上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油田普通职工的生活,展示了油田职工的精神追求,同时,也间接地记录了油田二十余年来的变化。 如今,名人撰写的有关教育子女的书籍很多,读者读后固然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但也容易与作者产生距离感,觉得名人的教育经验不易学。《这样长大》一书则不同,正是由于作者身份普通,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书中记录的日常生活与广大普通读者有着很强的贴近性,书中体现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就更容易被广大普通读者所鉴赏。 由于作者一家长期在中原油田生活和工作,一直受着石油文化的洗礼,这部书的内容也自然打上了石油生活的印记。书中提及的学校、书店、街道、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也是中原油田读者经常去的地方;书中提到的人物,有可能就是哪位读者的熟人。正是由于此书主要以油田为背景,有很强的纪实性,所以,油田读者在阅读时可能会备感亲切。 二十多年来,冯文孝一直从事石油企业报、油田史志的编辑工作。2005年,他主持创刊《中原石油报》教育刊并担任主编。在办刊的两年中,他怀着一个石油新闻工作者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积极向油田读者推介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并通过各种方式邀请国内高等院校的教育专家、教授、在读研究生及海外留学生为油田教育刊撰写文章,同时向英国、美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教育界人士约稿近十万字,并将这些英文稿件翻译成中文。尤其是他组织的靠届中原油田中小学生作文大奖赛,唤起了许许多多中小学生的写作热情,对激励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提升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他的这些努力,也大大提高了教育刊的办刊质量,扩大了教育刊的影响力,也使教育刊成为最受中原油田读者欢迎的专刊之一。 作者出版有散文集《北方的秋天》、《造物者的烟花》,也是第二届中国石化散文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由于作者长期从事散文创作,语言表现能力比较好,因此,《这样长大》这部书也有了不错的文笔,具有了较强的可渎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关系到下一代的发展,关系到家庭的和谐,也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现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培养好下一代,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升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渠道。孩子成长健康,家庭就容易幸福和谐。每位职工如果都能构建起幸福的家庭,教育好子女,就会在工作中焕发出巨大的动力,进而推动整个油田健康、和谐、稳定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当大力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倡导先进的教育理念,倡导建设学习型家庭,将每个孩子都培养成爱学习、求上进的好学生,为油田、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这也是我们中原油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宗旨。 多年来,反映石油工业建设、反映一线石油职工生活的著作有很多,但是,从一个普通家庭的角度,通过描绘孩子的成长来展现石油职工生活的作品还不多见。因此,从这方面说,《这样长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石油职工生活的新视角。在一定程度上,这本书也算得上是中原油田建设石油文化大厦的一块砖,一片瓦。 一般来说,在有关教育书籍的出版方面,出版社往往偏爱知名人士。而中国文史出版社肯为一位普通的石油职工出版此书,则体现了出版社对石油职工和石油后代的厚爱。我代表中原油田二十四万职工家属向中国文史出版社表示感谢! 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勘探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工会主席、中原油田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2012年8月18日 后记 我是一个从生下来就被深深的爱所包围的孩子。这爱强烈,盲目,真挚,无私。它像夏天的热浪,一次又一次地扑过来让我透不过气;也像冬天的太阳,静谧、温暖地照在我的身上和心上。若没有这样的爱,人真的会时常感到孤单,以致最后甚至无法存活在世上。接受这样的爱越多,我也越觉得愧疚,因为这种爱是金钱、时间、物质都偿还不了的。我想,越是觉得无法偿还,自己越要积极、努力生活来偿还,这也许就是生的意义。 我看过那些流浪在街头乞讨的孩子,看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幸运。我的父母从一开始就极尽所能地让我少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苦,然而他们也没有溺爱我,在需要锻炼、考验我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手软。对于这些我都心存感激。只是一路走来,我时常感觉到自己软弱、无情,经常觉得自己没法回应这种爱,从而在心底结下了不小的心结。这种心结也使得我和父母一度没有办法正常交流。但是当我试着打开自己的心扉,击溃我一切的怯懦时,我爱的能力又回来了。我发现原来问题不是偿还,而是要以更大、更深、更包容的爱去爱他们。因为父母的人生已经过了一半,比起年轻气盛的我,他们变得更需要我的照顾和保护。妈妈最近时常说:“你现在要当家里的顶梁柱了。”是啊,以后在爱上,我就是他们的父母了! 谢谢爸爸妈妈为我花这么多精力整理出这样一本书来。这里面有可爱的我,也有固执的我,还有不时让父母生气的我。读者可能读着读着就会不禁感叹一句:“原来冯阳小时候是这样的啊!”呵呵,因为这里面的我,是完全真实的我。 同时,也感谢一路上和我玩耍、教导我、指引我的人。谢谢你们包容我的不足,给我机会,使我得以不断成长。 最后,愿这份永不止息的爱长存每个人心中。 冯阳 2011年12月11日写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说,生命早期的精彩纷呈对于做父母的是宝贵财富,那么,对于孩子自己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孩子身在其中。浑然无知,尚不懂得欣赏和收藏它们,而到了懂得的年纪,它们早巳散失在时光中了。为孩子保住这一份财富,这只能是父母的责任。在为女儿做记录时,我经常想,她长大后,有一天,我把这一份记录交到她的手上,她会多么欣喜啊。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天下父母能够给孩子的礼物,不可能有比这更贵重的了。 ——周国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