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画,简约,轻松,它无须缜密的思考和复杂的案头准备,而是兴之所至涉笔成趣,它不是层层深入不断调整,而是随机生发一挥而就,它不企求观者在审读视象的深刻中,激起灵魂的震荡,而是让观者在品赏笔精墨妙和情景妙趣的把玩间,得到精神的愉悦。本书收集众名家之作品,是画家的日课,也是赠友的厚礼,是雅集的交流工具,也是抒情言志的寄托……
云作品
秦岭云,1914年生,河南卫辉人。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P1崔子范作品
崔子范,男,汉族,1915年生,山东莱西人。1940年至1945年先后毕业于延安军政学院和延安高级党校。现为全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P11马西光作品 马西光,1932年生,山东人。1948年考入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1957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深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海美协荣誉主席。P31张道兴作品
张道兴,1953年生,河北沧县人。现为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创作评审委员,西冷印社社员。P41
小品沈鹏
小品画列为一个特殊的品种,便表明它有自身特色。那较小的幅面,属“外部形式”,也间接地影响到作品的内容与风格。至少,小品画不是“大品”的收缩,好比孩子不是大人按比例缩减一样。
这个道理,从小品文章、音乐小品、戏剧小品等可以得到启示以至“通感”。
宋代是小品画的盛期。方形的和团扇形的作品,有许多是无名氏所作。那时代还不像元以后盛行题识,偶有名款,写在不被注目的一角。宋代小品画生活气息浓郁,善于近距离描写。如《番骑猎归图》的神情毕现,《折槛图》的矛盾冲突,《村医图》(一名《艾灸图》)的贴近百姓生活,都很有人情味,耐看。李嵩和苏汉臣都画有《货郎图》,货郎担上的玩具刻画细致入微,如果不是在较小篇幅中作“近镜头”观察,又如果不是用工笔细描,便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宋代小品画里的人情味,还深藏着幽默感。这二者是融通的,就像《村医图》画上治病者与被治者的默契,旁观者的投合,神情专注而各有特色,那份好奇、惊异,有点“戏剧性”。现代齐白石用大写意画的小品画,也很有人情味与幽默感,就这一点来说,也可以说是古代小品(当然不限于小品)的继承发扬。论人物,大家熟知的有《钟馗》、《不倒翁》、《东方朔偷桃》……花鸟画的人性化,在齐白石突出表现为童心的再现。“为百鸟传神”的“神”,既指描绘对象,更体现作者自身。在近代,如果要推小品画大师,齐白石当之无愧。就绘画与生活的关系来说,“以小见大”是一个普遍规律。而小品画的“小”,更指向生活的一个断面,一个细节,一个富有美学意味的瞬间。关良的戏曲人物同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描写舞女生活的作品之间有着相当的时空距离,但以它们的情趣来说,我有时会联想到一起。
我确信幽默感是小品画的一个重要属性。可是这些年来难以享受到真正的幽默。看舞台上的戏曲小品,有时觉得不如索性看看杂技或魔术可以解闷。有些作者可能不太懂得,幽默是智者对人生的感悟,是审美情操,是深层的感染力,不是洒在食品上的调料。但是,倘要把缺少幽默感一类问题全都怪罪作者自身,也会有人感到委屈。
为小品作序,也不宜长吧!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