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愤怒、尖叫、打人、咆哮、欺骗、骂人……,面对孩子的这些坏习惯,身为父母的你,是否会感觉束手无措?别急,让本书来帮你。针对这些坏习惯,本书提出了一系列想法、指导方针、特别小窍门、战略战术,教你一步一步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再有成长的烦恼--纠正孩子38种不良行为 |
分类 |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
作者 | (美)米歇尔·波芭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哭泣、愤怒、尖叫、打人、咆哮、欺骗、骂人……,面对孩子的这些坏习惯,身为父母的你,是否会感觉束手无措?别急,让本书来帮你。针对这些坏习惯,本书提出了一系列想法、指导方针、特别小窍门、战略战术,教你一步一步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内容推荐 所有的父母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孩子的许多问题:哭泣、愤怒、尖叫、打人、咆哮、欺骗、骂人等;每一个父母都渴望帮助孩子改掉这些坏习惯。美国儿童教育专家米歇尔·波芭博士根据成千上万心烦意乱的父母提出的成百上千的问题,统计出38种最让父母头痛和束手无策的不良行为,创造性地为父母们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理性改变战略,一步一步、点点滴滴,告诉父母如何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培养出一个品行端正的孩子。 目录 第一部分 心动不如行动 第二部分 行为转变基本要素 第三部分 转变38种不良行为 行为1 愤怒 行为2 焦虑 行为3 咬人 行为4 霸道 行为5 受人欺负 行为6 恃强凌弱 行为7 家务大战 行为8 愤世嫉俗 行为9 违抗指令 行为10 充耳不闻 行为11 争斗 行为12 轻言放弃 行为13 打人 行为14 作业大战 行为15 沉迷奖赏 行为16 意气用事 行为17 褊狭 行为18 缺少朋友 行为19 撒谎欺骗 行为20 物质至上主义 行为21 刻薄 行为22 同伴的负面影响 行为23 过于追求完美 行为24 缺乏文体道德 行为25 出口伤人 行为26 粗鲁 行为27 自私自利 行为28 容易分心 行为29 害羞怕生 行为30 手足大战 行为31 偷窃 行为32 骂人 行为33 顶嘴 行为34 搬弄是非 行为35 被戏弄 行为36 乱发脾气 行为37 哭诉 行为38 大喊大叫 第四部分 如何运用惩罚性后果 第五部分 记住告诉你的孩子你爱他们 关于作者 试读章节 当孩子们生气的时候,他们往往咬紧牙关、呼吸急促、面红耳赤。此时,如果你想教孩子用一种新方法来控制他们的强烈情绪是相当 P23困难的,尤其是一些孩子一直都习惯用带有攻击性的行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正如人们可以学会用暴力来宣泄情感一样,他们也同样能够学会用冷静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一个新习惯的养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学会用积极的态度来表达心中的不快则更需时间,所以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只有坚持不懈,你才能帮助孩子用一种更为健康的方法来表达愤怒的情绪,并且有可能使他发现自己发怒的原因。 制止孩子不恰当地表达愤怒的4个步骤 以下4个步骤将会指导你制止孩子用错误的方式来发泄不满,并且帮助孩子学会用更健康的方式来表达愤怒。 步骤1.找出孩子快生气时的种种征兆 你应该向孩子解释,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发出一些小信号,提醒我们快发怒了,这可以避免我们惹上麻烦,因此我们不能对它们视而不见。做完解释之后,你要帮助孩子发现她发怒时行为中所显现出的一些迹象,比如说,“你看上去很紧张。你的手握成了拳头。你能感到自己快要发火了吗?”愤怒的升级速度很快,如果一个孩子等到怒火中烧才想到要控制自己就已经为时过晚了,这也就是她需要你尽力提供帮助的原因。 步骤2.寻找导致愤怒的导火线 每个孩子都有隐藏在内心的焦虑和有待解决的内心矛盾,一旦这些地方被触动,孩子们就会大发脾气。比如说,孩子可能觉得自己在家里得不到重视,或者会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班级中感到自己实力不济,亦或是受到自卑感的困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令孩子大发脾气的原因,并且在他生气的时候,让他自己多加注意。 P24 步骤3.建立一个表达情感的词汇库 许多孩子在生气的时候,会做出诸如踢、叫、打、咬等带有攻击性的动作,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表达他们的沮丧与失望。他们需要的是表达情绪的词汇,而你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这样的一个词汇库。比如“生气”、“烦乱”、“发怒”、“泄气”、“激怒”、“狂怒”、“不安”、“紧张”、“焦急”、“急躁”、“受气”、“愤怒”、“神经质”等词语都可以罗列其中。当孩子生气时,你可以使用这些词汇来形容他,久而久之,他就会把这些词汇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你可以说,“你看上去真的生气了,我们谈谈吧?”或者你可以说,“你看上去真是被惹恼了,散散心好吗?” 步骤4.教孩子用健康的方式来控制怒火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更好地控制愤怒的情绪,就应该教她用新的行为来代替她现有的一些不太恰当的行为: ·学会自言自语。你应该教他向自己下达命令。当他面临压力时,应该向自己传递一些简单而积极的信息。比如说:“停下,镇静”,“不要失控”,“我能解决的”。 ·把愤怒“撕碎”。你可以告诉孩子,让他把正在困扰他的事情画在或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把纸撕成小片,“把愤怒撕碎”。当然,他不必真的那么做。他可以想像他的愤怒正像撕碎的小纸片似的离他而去。 ·教孩子用腹部调节呼吸。在教授这种方法的时候,孩子应该坐在舒适的位子上,背部挺直,用椅子做支撑。随后你向她展示如何慢慢吸气,同时默数到5,停两拍后,再以相同的方式慢慢把气呼出,同样数到5。重复这个步骤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放松效果。 ·教孩子“1+3+10”。先来解释一下这个公式,“当你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向你发出警告,提醒你自己快失控的时候,请做以下三件事。第一,不要冲动,并对自己说:‘镇静’。这是1。然后,进行 P253次由腹部而发的缓慢的深呼吸,这是3。最后,在心中默数到十,这是10。把这几点加在一块儿,就是1+3+10的由来。这将帮助你恢复平静并且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步骤5.如果孩子仍不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愤怒的话,请稍作停顿 即使你已经教孩子用各种方法来排遣强烈的情绪,老习惯的改变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不能因此就纵容孩子。告诉孩子生气是人之常情,但他应该学会用话语而不是拳头来表达他的愤怒。如果这么做仍不奏效的话,请参照第264—265页上的一系列应对措施。 P26 序言 纪律管教是养儿育女过程中被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纪律”这个词本身能够勾起父母对孩子许多不快乐的回忆:哭泣、尖叫、咆哮、打架、压抑、惊恐。对于另外一些人而言,它意味着残忍和非同寻常的惩罚、全无新意的养儿之道、是只有虐待狂倾向的父母才会使用的伎俩。 让我们来面对纪律管教这个已经受到了严厉斥责的问题吧。甚至连所谓的儿童问题专家在如何最佳地解决孩子问题方面也是各抒已见:关禁闭、剥夺特权、视而不见、体罚、说教、限制外出。父母为什么会那么困惑就不足为奇了。有的家长认为容忍孩子的坏行为可能会使事情变得简单;有的家长认为没必要为了一点事情引起另一次对抗或者破坏一个傍晚温馨的气氛;还有的家长认为纪律会永久地破坏亲子关系。还有更多的人认为或许让别人来解决这个问题更合适,自己还是不要管了。事已至此,他们已经为此筋疲力尽或焦头烂额,何苦再增添压力呢? 虽然我们有那么多人不喜欢纪律管教这个主意,但还是有同样多的家长会认同这是我们不得不采取的措施。毕竟我们有责任培养举止规范的孩子。只要他们有不良行为,我们家长就有义务干涉,直到他们步入正常轨道为止。毫无疑问,那些有诸如不停哭泣、咬人、欺凌弱小、斗殴、打人、诅咒、说谎、偷窃、行为冲动、吝啬等行为的孩子是不讨人喜欢的。父母不喜爱,家人、朋友、学校、社区都不欢迎,当然孩子本身也不喜欢自己这个样子。 真正的问题并非我们是否应该采取纪律措施,而是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正确的措施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不良行为。我正在讲的是一个永久性的行为转变。一旦改掉一个不良行为就再也不需要为同一个问题操第二次心。这是一个深远的养儿育女的概念,也是一个做好父母的大秘密。这正是本书的精华所在。这是一种全新的途径,它可以改变你的为人父母之道,改变你的纪律观。 这将是你需要的唯一一本养育好孩子的纪律书籍。我为什么如此确信呢?因为我很清楚米歇尔·波芭本人和她的工作。她和别的育儿专家之间有着有迹可循的距离和不同。她从来不理论化、不主观猜测或者给我们一些含糊、笼统的概论。她会卷起衣袖亲力而为,明确地告诉你如何做,一步一步,点点滴滴,从而使孩子的行为发生永久的良性转变。她的行为转变计划中充满了精彩内容,极富创造性,同时又是那么充满乐趣,纪律执行过程事实上变成了一种无痛苦的过程。最好的消息当然是这样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这些想法、指导方针、特别小窍门、战略战术以及本书中一步一步的行为转变均来自于也像你一样为了孩子的事情束手无策、筋疲力尽的家长们。伴随着不良行为的持续,家庭成员间的摩擦不断加剧,孩子的自尊、自信也就跌落低谷。然而,当他们坚持不懈地遵守米歇尔特定的行为转变计划时,他们孩子身上的坏习性彻底地消除了。同时他们也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合作,行为端正。而且和孩子呆在一起变成了一件其乐无穷的事情。这还没有结束,他们发现自己身上也有一些变化:在养育孩子方面,他们相当满意自己的表现,不再觉得压力重重。你还有什么需要问吗? 因此这就是我的建议:不要只是读读此书而已,而是要读以致用!诚如米歇尔建议,开始写行为转变日记,花点时间研究她的行为转变,查明为什么你的孩子会有这种不良行为,然后采纳她的步骤来阻止、杜绝这种行为。你将得到你最期望的结果:一个品行端正的孩子。或许你还会有意外的收获:使用这些战略有助于你的孩子学到好的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而这些将最终塑造你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名声。这些也正是本书的重要之处!在一个充满关爱和安全感的家里抚养孩子,教育她如何正确言行,这正是你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大财产。我诚祝家长们在人生最重要的角色中发挥得最为出色。 杰克·坎菲尔德(《心灵鸡汤》合著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