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运河民俗》是著名民俗学家山曼主编的《齐鲁民俗丛书》之一,由运河民俗专家高建军先生编著。本书共分铜帮铁底运粮河、雄舸竞发篷正扬、水陆交冲市井喧、运河的船帮与行帮、生意兴隆通四海、千家网罟鱼成市、美味兼容南北风、随水流转民艺丰、敬神敬圣敬贤达等九个部分,分别从开河挑浚、夫役防护、造船船运、管闸过闸、码头仓储、护漕劫漕、行帮行规、工商百业、逮鱼市鱼、风味名吃、喝酒饮茶、戏曲杂艺、神明祭祀诸方面,较为系统地叙述了山东运河民俗之大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山东运河民俗/齐鲁民俗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高建军 |
出版社 | 济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山东运河民俗》是著名民俗学家山曼主编的《齐鲁民俗丛书》之一,由运河民俗专家高建军先生编著。本书共分铜帮铁底运粮河、雄舸竞发篷正扬、水陆交冲市井喧、运河的船帮与行帮、生意兴隆通四海、千家网罟鱼成市、美味兼容南北风、随水流转民艺丰、敬神敬圣敬贤达等九个部分,分别从开河挑浚、夫役防护、造船船运、管闸过闸、码头仓储、护漕劫漕、行帮行规、工商百业、逮鱼市鱼、风味名吃、喝酒饮茶、戏曲杂艺、神明祭祀诸方面,较为系统地叙述了山东运河民俗之大概。 内容推荐 京杭大运河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它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山东运河占运河全程的近三分之一,恰处在京杭运河中段。在这一带状文化遗产廊道中的民俗文化,更能代表先民迁徙流动而产生的多纬度商品、思想、知识、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更具有中国南北文化融汇撞击与相互滋养的特色,也更能体现运河文化善沟通重交流的独特魅力,本书就全面、生动地介绍了山东运河两岸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目录 总序 引言 一 铜帮铁底运粮河 (一)挑挖疏浚 (二)补水导泉 (三)堤防维护 (四)运河夫役 二 雄舸竞发篷正扬 (一)船·造船 (二)货运·客运 (三)管闸·过闸 三 水陆交冲市井喧 (一)皇粮仓廒 (二)市镇码头 四 运河船帮与行帮 (一)船帮与船工 (二)安青帮及其他行帮 (三)护漕与劫漕 五 生意兴隆通四海 (一)沿河比比皆是的粮食业 (二)竹竿巷里的竹器业 (三)青猾皮与千张袄 (四)京省驰名的酱园手艺 (五)赐黄马褂的砖窑户 (六)商贸首富的盐业 (七)运河漂来的茶行 (八)最能体现沟通功能的杂货业 (九)倡导昌盛文风的书业 (十)工商业的行话暗语 六 千家网罟鱼成市 (一)河上逮鱼 (二)鲜鱼行 (三)鱼市 七 美味兼容南北风 (一)日常饮食 (二)名吃·小吃 (三)清真饮食 (四)饮酒之风 (五)茶馆与饮茶 八 随水流转民艺丰 (一)戏曲·美术 (二)歌舞杂艺 (三)游艺场 (四)游戏 九 敬神敬圣敬贤达 (一)敬大王 (二)敬龙王 (三)敬关圣 后记 试读章节 关圣,即关羽,三国时期蜀国刘备手下五虎上将。历代封建皇帝为了政治的需要,都对关羽有过封谥。最初是隋朝晋王杨广封其为“护法神伽蓝”。到了清顺治时,关羽册封头衔竞达26字之多:“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在民间,商人将关羽奉为“武财神”;百姓尊他为能驱魔除害、可求福祈愿的“武圣人”、“关老爷”、“关公”、“万能之神”。沿运的各市镇都建有大小不一、数量繁多的敬奉关羽的庙宇,如梁山开河,一个镇就建了四五处关帝庙。有的村庄,因村中有远近闻名的关帝庙因而改了村名。如微山县侯楼乡关帝庙村,原名西赵庄,清康熙年问因村南有关帝庙而易其名。沿运市镇的外省会馆,如台儿庄的山西会馆、微山的山西会馆、济宁的浙江会馆、梁山靳口的山西会馆、梁山安山的山西会馆、张秋的山西会馆、临清魏湾乡东辛庄的山西会馆等,除湘西人不祀关羽外,大多建有关帝大殿或春秋堂。在各市镇的关帝庙,大都形成有庙会。如微山南阳镇建在运河北岸、占地约1500平方米的关帝庙,每年五月十三日便有热闹非凡的庙会,邀戏班子到关帝庙内的戏楼唱大戏,以示虔诚恭敬。 庙中的关帝塑像是根据《三国演义》的描绘而雕塑的:面如重枣,唇若涂脂,美髯垂胸,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而各庙中关帝塑像的状貌又不尽相同,有的双手执笏,袍服端坐;有的斜披战袍,露出锦铠;有的手执《春秋》,斜坐凝读。 在聊城大街小巷,专门奉祀关圣的庙宇有大小不等的上百处之多。 大的如山陕会馆,又名“关帝庙”,九九八十一间大殿,盖得巍峨壮丽,金碧辉煌。会馆总深度为77米,依次排列着5幢建筑,将会馆分为四进院。而建有关帝献殿和戏楼的第二进院的深度就达30余米,占总深度的近五分之三。献殿是会馆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正献殿供奉的“关圣帝君”关羽塑像,冕旒龙袍,俨然帝王形象,端坐在神台的仰莲须弥座上。其左是纠纠武夫周仓持刀立像,右是手托神印的关平。献殿里,整日香烟缭绕,善男信女络绎不绝。西城城头、城根各有一座关帝庙,规模也很壮观。城下关帝庙庙门朝东,大殿南向,供有1,9米多高的关羽铜像,神座下有灵签、药方签等。右庑下塑有比真马还高的赤兔马雕像,旁塑牵缰马弁。 中型的关帝庙,有东城门外的“三义宫”,东关运河西岸、清孝街南头的“赤帝当阳”等庙宇,虽刘玄德高居主位,但百姓所尊崇的对象仍以关帝为重。 小的关帝庙,在山陕会馆的斜对面、只隔一道古运河的东岸就有一座。此庙孤零零只是小小一问房,既无大门更无垣墙,南无居邻,北无旁舍,正对的是河涯人行道,周围是树木荒野。因无人照管,香火稀少,墙剥瓦裂,神像颓败,附近村里人只在过年时来扫除一下荒秽尘土,烧几根香蜡。小小破庙的门上每年却都更换新春联,但联语年年不变:“河东河西两关爷,一穷一富;沟南沟北双眼井,有苦有甜。”联语实地实情,可谓绝对。 还有两座小的关帝庙,其建造源起颇有趣味。一是北顺城街、紧靠东城墙依壁而建的关爷庙。起初是几块砖砌成的一个小窝楼,里面供着一尊仅数寸高的关爷神主,平日香烟稀少,逢年过节附近人家才来烧上一炷香、供碗“扁食”(俗称水饺)。一年久旱无雨,北顺城街的孩子们模仿着农村进城祭关帝求雨的样子,搬了小凳子搁在小庙前当供桌,采了路边的槐花做供品,折柳枝编成圈圈戴头上,在此磕头求雨。这一群孩子的叩拜还真惊动了关老爷,立时下了一场透雨。此时正有一江南术士架乩扶鸾,乩笔字日:“吾将赴东昌,一尝儿童槐花之宴,即降甘霖,之所以怜赤子天真之诚也。”后来那位江南术士曾专程来此一访虚实。为儿童槐花敬祭之事,小窝楼的关爷庙改建成了有正殿、卷棚、殿中有神像的庙宇,并命名为“槐花庙”。二是东关粮食市街南去胡同口上的一问小关圣庙。明清时,东昌府多出武进士、武举人,并有一名武状元。每届府考,各县武生都于此习射练武,为用场地常发生争执。阳谷去东昌府参加府考的武秀才便出资买下了这块地方,用于住宿和习练,后建造了这座祭关羽的小庙,故俗称为“阳谷庙”。同是关帝庙,此庙中所塑神像却与他庙有别。一般庙里只塑关羽、周仓、关平,阳谷庙中又多立了两位文官王甫、赵累的塑像。他俩是与关羽一起守麦城,义不屈节,壮烈同死的。阳谷庙朝北,筑于高台基之上,进不去人,武生们祭祀关圣只可在下面焚香叩拜,瞻望神像。 其他神的庙宇虽有其庙主神,也往往要带上关公。道观里有他,如玉皇阁有关帝殿;佛寺里有他,如静业禅林也有关帝殿;有的庙还把他奉为正座,如土地庙“上关下财”神位的摆放。聊城城内西南隅一个公共休息宴饮之所的公仁堂,正殿神龛也供有关帝神像。至于住户人家堂屋悬挂的画像,都少不了关帝。有副赞关公的对联说:“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上述现象就是这句下联意思的物化。 祭祀关圣,一般在每年的春节、二月二、五月十三。届时,男女香客进庙上殿,烧香磕头,祈祷许愿,讨签问卜。山陕会馆献殿的关帝神案前,依次排列高数丈、典铜铸造的香炉、蜡台等五供,蜡台上的巨型蜡烛自除夕一直到元宵节昼夜不熄。之后,再竖立一柄青龙偃月刀,刀杆中间斜挂一口精钢炼打、装饰精美的长剑;每年五月十三、关羽过江“单刀赴会”之日,这刀和剑,要有专人擦磨一次,并唱大戏三天。二月二祭祀,多为祈雨。 P280-282 序言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决定这种“不同”的,第一是地理环境,第二是文化传统。山东地近大海,有泰山、崂山、昆嵛、沂蒙等大山,又在华北大平原中占有一席之地;被尊为母亲河的黄河在这里入海,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从这里过境;南有微山、东平诸湖,水域广阔,足成浩荡之势;北有马踏一湖,小巧而玲珑。多样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多样的民俗文化,都值得注意。 山东古为齐国和鲁国的国土,至今号称“齐鲁大地”。一条齐长城到现在形迹宛然,一边是自古“好逐利”的齐人故乡,一边是“敦本抑末,崇礼重教”的古鲁国的疆土。齐鲁风俗的自古不同,很值得详细而忠实地记录。 笼统地综合陈述既不能如实地状写山东民俗文化的丰富与多彩,我们就想到来作一套山东民俗丛书,将山东境内不同的民俗文化圈,各作成一本书,不仅区分山与海的不同,且又区分泰山、崂山、昆嵛山、沂蒙山的不同;不仅记录广大农村的民俗事象,更重点来作前人不曾很好作过的城市的民俗;不仅作一个个不同地区的民俗志书,也将黄河、运河所过之处风情串连成册;不仅作相对宏观的区域民俗文化的描绘,也作极有特色的一村一镇、一家一户、一事一物的微观探索。如此这般,将山东省的民俗展现于世人面前。 丛书的取材与着笔,将一改前些年民俗志书通常综合陈述的方法,在统观全局的前提下,多取个案,使读者能够有亲历种种民俗事象的感觉,使山东人真正看到一种亲切的乡土教材,使入乡随俗的外地人有一个可信赖的向导。 本丛书力图做到,一般读者觉得好读,旅游者视为伙伴,学者们又觉得有用;而对于齐鲁地方文化,将是一种过时不能补救的存留。 后记 在山东初霜日,早醒的运河岸边,秋草已凝有晶莹的水滴。我的这本《山东运河民俗》从春赶到秋,也终于杀青了。 之所以如此赶写,一是有约定,山曼老师在病床上给我的鼓励常常鞭策着我;二是士闪接力完成这套丛书更让我不好拖沓懈怠。 这部书稿完成,是艰难的。京杭运河贯通了700多年,给近古的中国东部地区带来了三个朝代甚至更久一些的物流、人流、信息流以及思想文化的开放和交流。然而,当我撰写这书稿时,才发现给我们带来如此巨大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母亲河、黄金水道,在我们林林总总的史志等文字资料里,有关她的却是如此如此少得可怜。近二十年各级政协的文史资料可谓功不可没,存留下来一些亲历、亲见、亲闻的运河文化资料,但大多文章却是列表记账似的记述,信息零乱,内容单薄。这是困难之一。第二,此书原来设计由枣庄、济宁、聊城各找一人分段写作、合作成书,最后任务都落在我一人身上,有些力不从心。去年秋在聊城年会上,与山曼老师约好今年4月交稿。紧赶慢赶,在写到还剩下最后两章时累倒了——突发胆绞痛,摘除了胆囊。这书稿是在我手术后还未完全康复的状态下完成的,心里常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有些累。冬季就要来I临,我想稍作休息。 高建军 2005年10月23日于中国运河之都济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