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滨江尘嚣录/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辽左散人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二节 三十年前之哈尔滨

哈尔滨于俄人筑路前,距今约三十年,固一片荒凉野场也。至命名之来源,于汉义绝无讲解,哈尔滨三字,原系满洲之语,有谓为“晒渔网”之义,有谓为“打渔泡”之义,惜不佞不谙满语,不敢率然决定,但敢证其确为满语也。至滨江之名,则设治后之称也。

初辖于阿城副都统,副都统者,清官名之一也。先是清朝对于东三省,以为王气所钟,向持闭关主义,不许汉民前往。沃野千里,荒弃尽多。盖不仅松花江畔之哈尔滨一隅为然也。因之东三省治法,亦别于内地。奉天因系陪都,设府尹等官职。外此有盛京将军,专治军事。吉林与黑龙江,则有将军与副都统。光绪初年,以盛京将军,行总督事。奉天府尹,行巡抚事。

迨日俄战后始改行省,以昭一律,渐准许汉民前往。另设置东三省总督驻奉天,节制三省军民诸政。是以北满地广人稀,有由然也。松花江畔,不过少许渔家,历历可数。虽凄凉况味,寂寞寒村,然渔罢归来,得意洋洋,亦自有乐趣存焉。迨光绪二十二年,俄得铁路建筑权,即筑横贯吉黑之东清铁道。又要求清廷,划地若干,以备建筑总车站。时俄势方张,清廷迫于威力,不敢不允,因划地五百万方尺,为俄租界。俄遂大兴土木,建房舍,辟街市,并藉故扩张用地,侵吞无已,清政府亦惟听之而已。时今道外区域,有傅姓小店,以供渔人之惠顾,因名傅家店。迨设治之后,当地行政官,因店字之意义窄狭,遂改为傅家甸,今沿称之。

第三节 铁路建筑后之变迁情形

东清铁路,于一九○三年,即光绪二十九年竣工。本埠之车站,即建于香房,今称老哈尔滨。一面派工程师,测勘租界地址,即今道里一带,辟街市、建房舍,时人烟渐集。投机者,更争领地基,以着先鞭。于是荒凉原野,渐变为人烟聚处。旋俄人以香房车站,距商市区较远,又建总车站于秦家岗。光绪三十一年竣工,遂迁车站于秦家岗,今名哈尔滨总站。秦家岗者,非衡宇相连,间阎扑地之市镇,不过茅舍三五,风尘满面之贫窭者居焉。中有秦姓者,因沿其名。

以车站之关系,秦家岗遂逐行建筑。但长数千里之大铁路,轮轨飞驶,一旦需修理之时,又将何以济焉,于是建总工厂于三十六棚。初其地有板棚三十六座,故名。凡工人家属,均住其附近,工厂占地甚多,院内深邃,局外人不得入焉。后租界内俄人渐设机关,一切军警行政,皆属之。三十六棚工人,时有作奸犯科之举,藉此地为逃薮,倚俄人为护符。彼时俄人诸政,实不堪闻问,言之曷胜浩叹。同时傅家甸一隅,虽未划入租界区域,但亦人口目聚,街市渐具雏形,屋宇次第建筑。宣统元年,置理事同知,专治傅家甸一隅。旋析双城东北境隶之,后于民国二年设县治。彼时虽人烟日集,要不过一乡镇而已。

当时租界区之东偏,与傅家甸之间,有地名粮台,时尚一片荒凉,荆棘纵横。粮台者,即今之八站是也。目俄交战时,俄曾设粮台于此,故名。旋内地各著名都会、各大商店,皆思拓植营业,企图发展,渐次向斯地集聚,分设支店;投机商人,亦趋之若鹜。曰多一目,租界区之西大部,与傅家甸,渐有人满之患。东清铁路公司,遂将八站划成街基,按号拍卖。我国商民,争先购领。俄人乘机居奇,每沙绳竟售至二百元羌洋之多,当时羌洋与国币价值相仿,俄人遂得大批巨款,此实堪痛恨者也。

此时租界区域,与傅家甸相毗连。租界地域,俄军警戒备森严,如防敌寇。我国军警,率不敢越雷池~步,划地各守。如我军警戎装入租界,非但解除武装,且饱尝棍棒况味,可慨孰甚。厥后东西马家沟,亦逐次建筑,人口麇集。民国四年,欧战猝起,俄因与英法协约国之关系,加入漩涡,无暇顾及远东。我国遂将已失之主权,乘机渐次收回,其详情当分载于下各章。

彼时滨江县知事张曾矩,以傅家甸商市曰盛,人口日多,为兴通地面,以广招徕计,遂请准上峰,将四家子,江沿一带,地基开放。四家子者,即今所谓之滨江新市街是也。修筑马路,并建法厅、监狱、公园,平康里等处,规模日大,市街愈广。后经各绅商等组织殖滨公司,欢迎入股,修筑江沿。初松花江南北岸,均沙滩广漠,并无定岸,水涨则泛滥成灾,水落则沙滩外露。于是有定岸,不致有泛滥之患矣。旋拟将太平桥、圈河一带,自辟为商埠,因感羌帖之影响,遽而中止。此滨江自铁路建筑后变迁之概况也。

迄今楼宇冲宵,商贾幅辏。地价飞腾,尺土寸金。荒凉原野,瞬易为繁华大埠。追忆当时地方官之折冲樽俎,苦心经营,内图发展,外御强俄,实有足多者。嗟呼!沧海桑田,变迁无定。人事兴发,更属靡常。吾于已往之滨江,尚复何言?

P3-6

目录

凡例

序一

序二

引言

第一章 历史

 第一节 俄帝国强盛时代之经营满洲

 第二节 三十年前之哈尔滨

 第三节 铁路建筑后之变迁情形

第二章 区分

 第一节 特别区之小史及各部位之名称

 第二节 位置形势及面积

 第三节 街市

 第四节 人口

第三章 机关

 第一节 特区各行政机关设立之略史

 第二节 特区各行政机关之组织概况

 第三节 吉林省所属各行政机关设立之略史

 第四节 吉林省所属各行政机关之组织

 第五节 司法

一 滨江地方法院

二 特别区法院

 第六节 军政

一 陆军

二 海军

第四章 交通

 第一节 松黑乌三江水运之小史及收回东北航权之经过

 第二节 现在东北航务之情形

 第三节 东省铁路之变迁记

 第四节 东路之现在情形

 第五节 邮务

 第六节 电政

一 电报

二 电话

三 电车

四 电灯(附)

 第七节 埠内之交通

第五章 实业

 第一节 输出输入之统计

一 水运

二 陆运

 第二节 金融界之概况

一 银行

二 钱粮业汇兑庄兑换铺

三 储蓄典质金店

 第三节 工业界之情形

 第四节 杂货业之变迁

 第五节 其他各种业务

 第六节 外商在本埠经济界之潜势力

第六章 谋生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军警界

 第三节 政学界

 第四节 工商界

 第五节 交通界

 第六节 医界及新闻界

 第七节 对于青年学子之指示

第七章 消遣

 第一节 雅游

一 遁园

二 极乐寺

三 道里公园

四 道外公园

五 松花江泛舟

六 太阳岛纳凉

 第二节 冶游

一 荟芳里

二 土娼

 第三节 戏剧

 第四节 影戏

 第五节 跳舞

第八章 琐记

一 公共卫生

二 男女比例

三 车夫之野蛮

四 半俄式之中国语

五 牌匾

六 校旗

七 糊涂春秋

八 为政在人

九 奢靡成风

十 妇女时装

十一 气候之改变

十二 大减价之索隐

十三 房价之不同

十四 理发店

十五 妓女之言不足凭信

十六 妓女之时运

十七 串巷子及市场小戏园

十八 道里道外之界限

十九 鱼皮底之流行

二十 西服之时髦

二十一 术士之欺人

二十二 入住宅之骗

二十三 冬季夺皮帽

二十四 乞者之文章

二十五 估衣商之伎俩

二十六 皮衣商之骗人

二十七 缝妇

二十八 平等

二十九 外国娼窑

三十 妓女之检验

三十一 可鄙可恨之营业

三十二 花店

三十三 妓女之毁誉

三十四 剪绺之技能

三十五 滨江公墓

三十六 滨江姊妹墓

三十七 燃料问题

三十八 恶社会之蠹

三十九 妇女剪发

四十 混合种族

四十一 俄历之歧异

四十二 通晓俄语之时尚

四十三 私生子救养所

四十四 饮料水

四十五 语体文之研究

四十六 妇女协进会

四十七 女子商店

四十八 道外市政

四十九 警长之可风

五十 阴阳界

五十一 半官式商业机关

五十二 伶人之收入

五十三 坤伶之身价

五十四 衣服之重要

五十五 如是我闻

五十六 茶壶之威风

五十七 盗患

五十八 火灾

五十九 东路华俄人员之数目

六十 兴奋剂之畅销

附录

 附录一 游览滨江指南

一 适宜之时期

二 途中须知

三 抵哈埠雇车投店之注意

四 各逆旅之价值及规章

五 一周间之游览滨江之日程

 附录二 松浦镇视察记

一 现在之情形

二 未来之计划

三 呼海铁路现况

 附录三 哈埠与世界各大都市时间之对照

 附录四 现有各官署局所学校公会报馆银行之地点

 附录五 驻哈各外国领事馆所在地

序言

20世纪,是人类社会进展最快的世纪。20世纪的通行话语是“变革”。

就中国而言,自进入20世纪,1911年“辛亥革命”为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王朝的谱系画上了句号,1919年“五四”运动,新文化普及,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现代中国奠定了基础。20世纪前50年间,袁世凯“称帝”、溥仪重返紫禁城,北伐、长征、抗日战争……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受到举世关注。此后,特别是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这些历史事件亲历者的感受,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20世纪是中国进入现代时期的关键的、不容忽视的转型期,以20世纪前半期为例,1900年,“八国联军”践踏中华文明,举国在抗议中反思;1901年,原来拒绝改良的清廷宣布执行新政;1906年,预备立宪……以世界背景而言,“十月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成立联合国……1911年到1949年,仅仅历时30多年,中国结束了封建社会,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到社会主义的巨大跨越。反思20世纪,政治取向曾被视为文明演进的门槛,“不是革命就是反革命”,不是红,就是黑,一度成为舆论导向,影响了大众思维。

无可否认,在现代社会,伴随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华民族的民主、科学精神逐步深入人心的过程,是中国历史最具影响力的事件,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现代时期的鲜明特点。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则为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过程,提供了真实生动的佐证。

20世纪的丰富出版物中,一定程度上因为政治意图与具体事件脱节,人文地理著作长期以来未能受到充分关注,然而文学、历史、政治、文化、语言、民族、宗教、地理学、边疆学、地缘政治……等学科,普遍受到了人文地理读物的影响,它们是解读20世纪民主、科学思维成为社会主流意识的通用“教材”。

人文地理纪实无异于在社会急剧变革过程进行的“国情调研”,进入20世纪的里程碑。没有这部分内容,20世纪前期——现代时期,会因缺失了细节,受到误解,直接导致对今天所取得的成就认识不足。

就学科进展而言,现代文学研究是最早进入社会科学研究前沿位置的学科之一,《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则为现代文学家铺设了通向文学殿堂的台阶:论证了他们的代表性,以及他们引领时代风气的意义。

与中华文明史、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历程相比,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30多年短如一瞬间,终结封建王朝世系,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现代时期定位的标志。

“人文地理”,是以人的活动为关注对象。风光物态、环境变迁、文物古迹、地缘政治……作为文明进步的背景,构建了“人文地理”的学术负载与阅读空间。

关于这个新课题,第一步是搜集并选择作品,经过校订整理重新出版。民国年间,中国的出版业从传统的木刻、手抄,进入石印、铅印出版流程,出版物远比目前认为的(已知的)宽泛,《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的编辑出版,为现代时期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参照,树立了传之久远的丰碑。否则,经过时间的淘汰,难免流散失传,甚至面目全非。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与旅游文学、乡土志书、散文笔记、家谱实录等读物的区别在于:

人文地理纪实穿越了历史发展脉络,记录出人的思维活动,人的得失成败。比如边疆,从东北到西北,没有在人文地理纪实之中读不到的盲区。21世纪,开发西部是中国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发西部并非始于今天,进入了现代时期便成为学术精英肩负的使命:从文化相对发达的中原前往相对落后的中西部,使中西部与政治文化中心共同享有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共同面对美好前景。通过《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我们与开拓者一路同行,走进中西部,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分担他们的艰难困苦。感受文明、传承文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不会因岁月流逝、天灾人祸,而零落泯灭。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是20世纪结束后,重返这一历史时期的高速路、立交桥。

内容推荐

《滨江尘嚣录》是《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系列之一,分引言、历史、区分、机关、交通、实业、谋生、消遣、琐记等八章,各章中作者详细周到地罗列了哈尔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滨江尘嚣录》由辽左散人编著、张颐青和杨镰整理出版。

编辑推荐

辽左散人编著、张颐青和杨镰整理的这本《滨江尘嚣录》分三十八节,约19万字,有50幅老照片。内容是自辛亥革命以来,到20年代后期,哈尔滨从封闭的、不许外人涉足的满洲龙兴之地,演变成国际都市的过程。它的封面提示语是“居游哈尔滨者之唯一指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