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行杂记/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李孤帆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飞越秦岭

我们从三月三十一日起,每天晚上等欧亚航空公司的通知,因为我们买到了四月一日起飞的渝哈线到兰州去的票子,无奈公司职员不负责任,在七日以前不但毫无消息,连自己去问讯,所得到的答复也是等于废话。到兰州去既走不成功,想到重庆近处如北碚之类去游览,又恐当晚赶不回来,次早起飞了,就有“脱机”的危险,真是苦闷极了。不料七日傍晚接到次晨八时起飞的通知,满以为次日午后就可以到兰州了。待到六时起身后,就接到另一个通知,又把昨晚的通知取消了,事实上是专飞西安一次。幸于当晚又接通知,改定九日早晨八时起飞,直飞兰州,我们犹如待决的罪犯,得到了宣判的消息一般,重整行李准时到飞机场去等候。

待我们到了飞机场的时候,看看手表已是七点五十五分,而欧亚公司的职员尚迟迟不来,任我们在场内空候。直等到八时三十分左右,公司人员方才姗姗而来,一来就叫搭客将飞机票拿了过去,一面在票上签名,一面将身体和行李的重量过磅。遇搭客所带行李的重量稍过限制“十五公斤”的,就堆在一旁,不允掣给加费收据,通融照带,然而公司某职员的夫人,既得免费,复带了两个小孩子,和八十五公斤的行李,他们似乎可以享受特权。于是一般搭客打抱不平,要求如搭客的行李连加费都有问题的话,那么某夫人的行李一定不许照带,而且超过额定重量的加费也须照纳。这样一来,总算把所有过重的行李,一起容纳,一场争论,才算了结。

因为公司职员的迟到,和发生过重行李的争执,以致延迟起飞的时间,待到一切办妥飞出的时候,已是九时十分了。此次所搭的飞机,是容克斯三发动机,十五客位机,为交通部渝哈线专机,现在委托欧亚公司代管的。起飞时异常迅速,只从停机的地面向前一滑,就马上飞起在半天空中了,眼见送行的范、吴二君尚在机场的一角引颈而望,我们中间已是天上地下的远隔了。我们坐在机中从窗口临空的往下看,只见重庆市如一个模型般放在下面,扬子江和嘉陵江包围着这一个伸在二江中间的半岛。我们从扬子江面起飞,越过嘉陵江向北直飞,所见四川的山田,全如花布的图案,深浅有致。直等飞上高空,机身在白云中前进,回首俯视下界,已不见一物了。

十一时左右,天空浮云疏落,从白云的空隙,下瞰田亩陌路,均成长条色板形,有的已显现着嫩绿色,有的还带着枯黄色,也有如原来的土色的,大约是刚经整理,还没有下种。在数十顷农田中间,就见到一个村庄,四面有大墙包围,好像是一座堡垒,这大概已是陕西的境界了。不久面前就见着一个伟大的山脉,高山峻岭,蜿蜒起伏,山顶和山阴还留着雪,这就是有名的秦岭。飞越了秦岭,就到了西安。我们在十二时。五分慢慢地飞下西安的飞机场,飞机的侍者把窗帘放下,不许搭客看清机场的位置和环境,大概是国防的关系吧。

飞机停下后,我们下机与公司职员闲谈,知昨天昆明被敌机空袭,欧亚十五号机又被炸毁,上月交通一号机,在黔滇交界处失事,也曾焚毁一架。在抗战中交通极端不便的时候,旅行唯一捷径的工具,接连而来的毁损,影响于交通的前途,实在是太大了。闻昨天空袭时因机师不在机场,以致不及驶避,前次失事的飞机,早知机件损坏,且已有一个发动机发生障碍,照例不应起飞,机师因急于到滇,遂不惜牺牲搭客的生命和宝贵的交通工具,这种事情虽说是意外的遭遇,然而航空公司平日缺少训练,也可算人事的不臧呀!

飞机加足了油,于十二时二十五分重行起飞,从西安向西而飞,在下午一时左右,天气变寒,坐在机内觉得有些难受。那时天空的云已散了,只见地面尽如洛阳附近的黄土层一般,忽而高,忽而低,重重叠叠,一望无际。加以风势激增,飞行颇感困难,机身浮动,好像大海中遇到风浪的小艇,坐在机中真是太不舒服了。不久飞在六盘山上,这个所谓山,既不像四川的山,也不像陕西的山,乃是黄土的堆积,山上既没有一茎草,也没有一枝树,因风的吹袭,天空中尽是黄沙。那时俯视下方,犹如隔着一层黄色的薄纱,所见的东西,没有一样不是染上了一层黄色的了。

二时五十分飞机缓缓地往下飞,因窗帘又被放下,窗外景物无从见到,只觉机身往下沉,一下子就停在兰州的机场了。我们出了飞机,向机场的四围一望,只见一片黄土,满目荒凉,幸而我们在未来以前看过许多关于西北旅行的记载,和得到曾游过西北友人的报道,不但一些也不失望,还以建设新西北为我们此行的任务呢。下机后就有兰州招待所的招待员来接待,我们将行李交给他以后,就搭欧亚公司的汽车直上招待所而去。该所颇似从前的开封招待所,朝外一所三楼三底的房屋,两旁数间平房,隔壁还造了一座饭厅,厅前筑了一个避空袭的地下室,设备相当完善。

我和同伴章君同机而来,还有一个同伴马君在重庆分途,先往成都和川南一行,我们待到会合以后,再做青海、宁夏的视察,倘然许可的话,再从兰州前往新疆一行,以偿遍游西北各省的夙愿。

P21-23

目录

第一章 黑夜飞航

第二章 重庆一瞥

第三章 重游南温泉

第四章 南山之游

第五章 再游重庆南岸

第六章 飞越秦岭

第七章 兰州初旅

第八章 五泉山之游

第九章 初试皮筏

第十章 节园吊古

第十一章 石家湾观桃林

第十二章 游小西湖和金山寺的感想

第十三章 甘青道中

第十四章 西宁观感

第十五章 谒佛教圣地塔尔寺

第十六章 乘架窝赴临夏夏河途中

第十七章 游回教和回教徒的发源地——临夏

第十八章 访夏河的教廷——拉卜楞

第十九章 兰肃道中

第二十章 河西巡礼

第二十一章 兴隆山之游

第二十二章 飞渡摩天岭

第二十三章 成都的风物和民俗

第二十四章 参观灌县都江堰

第二十五章 重游北碚

第二十六章 渝成道上

第二十七章 川陕道上

第二十八章 西京的史迹和生活

第二十九章 重游临潼

第三十章 从陪都到战都

第三十一章 归途纪程

序言

20世纪,是人类社会进展最快的世纪。20世纪的通行话语是“变革”。

就中国而言,自进入20世纪,1911年“辛亥革命”为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王朝的谱系画上了句号,1919年“五四”运动,新文化普及,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现代中国奠定了基础。20世纪前50年间,袁世凯“称帝”、溥仪重返紫禁城,北伐、长征、抗日战争……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受到举世关注。此后,特别是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这些历史事件亲历者的感受,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20世纪是中国进入现代时期的关键的、不容忽视的转型期,以20世纪前半期为例,1900年,“八国联军”践踏中华文明,举国在抗议中反思;1901年,原来拒绝改良的清廷宣布执行新政;1906年,预备立宪……以世界背景而言,“十月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成立联合国……1911年到1949年,仅仅历时30多年,中国结束了封建社会,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到社会主义的巨大跨越。反思20世纪,政治取向曾被视为文明演进的门槛,“不是革命就是反革命”,不是红,就是黑,一度成为舆论导向,影响了大众思维。

无可否认,在现代社会,伴随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华民族的民主、科学精神逐步深入人心的过程,是中国历史最具影响力的事件,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现代时期的鲜明特点。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则为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过程,提供了真实生动的佐证。

20世纪的丰富出版物中,一定程度上因为政治意图与具体事件脱节,人文地理著作长期以来未能受到充分关注,然而文学、历史、政治、文化、语言、民族、宗教、地理学、边疆学、地缘政治……等学科,普遍受到了人文地理读物的影响,它们是解读20世纪民主、科学思维成为社会主流意识的通用“教材”。

人文地理纪实无异于在社会急剧变革过程进行的“国情调研”,进入20世纪的里程碑。没有这部分内容,20世纪前期——现代时期,会因缺失了细节,受到误解,直接导致对今天所取得的成就认识不足。

就学科进展而言,现代文学研究是最早进入社会科学研究前沿位置的学科之一,《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则为现代文学家铺设了通向文学殿堂的台阶:论证了他们的代表性,以及他们引领时代风气的意义。

与中华文明史、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历程相比,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30多年短如一瞬间,终结封建王朝世系,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现代时期定位的标志。

“人文地理”,是以人的活动为关注对象。风光物态、环境变迁、文物古迹、地缘政治……作为文明进步的背景,构建了“人文地理”的学术负载与阅读空间。

关于这个新课题,第一步是搜集并选择作品,经过校订整理重新出版。民国年间,中国的出版业从传统的木刻、手抄,进入石印、铅印出版流程,出版物远比目前认为的(已知的)宽泛,《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的编辑出版,为现代时期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参照,树立了传之久远的丰碑。否则,经过时间的淘汰,难免流散失传,甚至面目全非。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与旅游文学、乡土志书、散文笔记、家谱实录等读物的区别在于:

人文地理纪实穿越了历史发展脉络,记录出人的思维活动,人的得失成败。比如边疆,从东北到西北,没有在人文地理纪实之中读不到的盲区。21世纪,开发西部是中国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发西部并非始于今天,进入了现代时期便成为学术精英肩负的使命:从文化相对发达的中原前往相对落后的中西部,使中西部与政治文化中心共同享有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共同面对美好前景。通过《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我们与开拓者一路同行,走进中西部,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分担他们的艰难困苦。感受文明、传承文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不会因岁月流逝、天灾人祸,而零落泯灭。

《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是20世纪结束后,重返这一历史时期的高速路、立交桥。

内容推荐

人文地理纪实穿越了历史发展脉络,记录出人的思维活动,人的得失成败。比如边疆,从东北到西北,没有在人文地理纪实之中读不到的盲区。21世纪,开发西部是中国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发西部并非始于今天,进入了现代时期便成为学术精英肩负的使命:从文化相对发达的中原前往相对落后的中西部,使中西部与政治文化中心共同享有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共同面对美好前景。通过《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我们与开拓者一路同行,走进中西部,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分担他们的艰难困苦。

《西行杂记》这本书就是《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系列之一,记录了作者李孤帆游览河西走廊、西安、桂林以及重庆等地的地理、民族、宗教、民俗及物产、物价等情况。

《西行杂记》由赵稀方整理出版。

编辑推荐

李孤帆编著,赵稀方整理的这本《西行杂记》分为31章,内容涉及河西走廊、西安、桂林以及重庆。详细记录了所经各地的地理、民族、宗教、民俗及物产、物价等情况。其中“川陕道中”与“渝成道中”等段落,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民生、民情的实录,在当时就有相当大的影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