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费麟//费琪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记录中国一位执业女建筑师的人生历程,描绘华夏一代女建筑师不朽的创作画卷,首次介绍中国近现代国防工程先师业绩,展示中国建筑界鲜为人知的建筑师伉俪!她就是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书中还介绍了与张玉泉同时代的文化名人,从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人高贵的品质,可以折射出中国建筑界在近代各个历史阶段中的足迹。

内容推荐

张玉泉是第一代女建筑师,也是中国第一位独立执业女建筑师。她生于1912年10月8日,四川荣县人。1934年张玉泉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系。1938年与同为建筑师的丈夫费康创办了“大地建筑师事务所”。1942年冬费康病逝上海,张玉泉独自经营直至1950年。

1950年张玉泉响应政府公私合营号召,将“大地”停业,临时受聘于上海市人民政府任建筑师。1951年张玉泉参加华东建筑工程公司工作,1954年张玉泉随公司迁京,后华东建筑工程公司改为一机部第一设计院。张玉泉历任主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的专家。1976年退休。

本书还介绍了与张玉泉同时代的文化名人,从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人高贵的品质。

张玉泉在事业取得成功的同时,含辛茹苦独自抚养一双儿女成才。她的孙辈中也有注册建筑师,可谓建筑师世家。

目录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亲情友谊忆[中大]

荣城诗乡 人杰地灵

双亲西归 兄助出川

中大恩师 同窗手足

学子风云 勤学俭读

第二章 国难家愁创[大地]

金陵邂逅 喜结良缘

[国防工程] 教育为先 

兵阻山川 滞留沪滨

诗人导演 上映[孔子]

[金谷][蒲园] [大地]回春

晴天霹雳 魂断沪江

第三章 含辛茹苦翰墨缘

浮生岁月 含辛茹苦

诗画挚友 翰墨之缘

兄妹欢聚 上海解放

第四章 辞旧迎新建设忙

告别[大地] 受命[华东]

辞旧迎新 献身建设

第五章 凝思[傲霜]夕阳红

关心[学会] 退而不休

蜗居自遣 安度晚年

雪泥鸿爪 情系[傲霜]

不畏崎岖 潇洒云游

港澳回归 怀念彝民

四代同堂 颐享天年

第六章 怀念致敬慰女英

怀念致敬慰女英

附录张玉泉、费康1933年北京建筑考察摄影作品一览

张玉泉年表

张玉泉主持参与工程项目设计作品一览表

编后记

参考资料索引

试读章节

清朝末年时,政治腐败,国难当头,于是中国知识界掀起了一股留学热潮,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许多有识之士自己或将子女送到国外求学,到国外寻求真理,至1904年中国出国人数已达3000余人。地处四川南部的荣县,仅到日本留学的就达30余人,这其中就有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以吴玉章为首的这批荣县志士,成为荣县最早一批既受过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又受过现代科技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在以后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各个领域发挥了先行者的作用。

根据张玉泉的回忆,她的祖籍是四川省荣县,而其原籍是湖北麻城孝感乡。张家之所以在荣县生根,这其中还有一段美好姻缘在其中。明末爆发农民起义,崇祯十三年时张献忠率部突围进兵四川。在战乱中许多四川人被杀,后清政府组织广东、江西、湖北等地老百姓迁居入川,张家祖先也随着滚滚人流来到了位于川南的荣县。张玉泉的祖父张宗礼和外祖父黄老先生是同乡,自幼有同窗手足之情,关系甚于亲兄弟。张、黄各自成家之后,二人结伴于光绪年间赶赴乡试(考举人)。临行时两家的夫人同时都怀有身孕,二人便指腹为婚,相互约定:待下辈出生后,若是同性则结拜金兰,若是异性则结为夫妻。二人一路结伴而行,形影不离;休息时相互切磋,准备应试。哪知天有不测风云,张宗礼中途不幸患重病,不能继续赴考,便将自己精心准备的应考笔记交给好友,祝愿黄老先生能中举,以光宗耀祖。张宗礼不久即病重辞世。而黄老先生在乡试中不负重望,考上了举人。

此时,张宗礼的妻子傅宣云已生一个男孩,取名张建贤,即张玉泉的父亲。黄老先生的妻子同时生了一位千金,取名黄润芬,即张玉泉的母亲。黄老先生在家是长子,他的四弟黄觉、五弟黄英不久也相继中举,黄家自此便逐渐发达起来。黄英具有维新思想,后来出国留学学习工程建设,回国后曾设计过钢结构的“黄河第一桥”,黄家在荣县一举成名。而张家自张宗礼去世后家境便日渐衰落,从此过着清贫的生活。

P15-16

序言

欣逢第12届亚洲建筑师大会举行之际及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费穆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之时,我们终于将《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一书脱稿付梓了。这是一本为纪念亲爱的母亲建筑师张玉泉逝世两周年而写的回忆文稿。同时,也是对她的至亲好友,南京中央大学师生、设计同仁的一种思情与敬意。为了在夹叙夹议中做到有内容有依据,如实反映历史,将一些家庭琐事也作了描述。本书中所记述的我国第一代女建筑师的一生可以折射出中国建筑界在近代各个历史阶段中的足迹。如有不当与失实之处,尚希见谅和批评指正。

本书能顺利出版,首先要感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朱小地院长,张宇副院长及《建筑创作》杂志编辑部的关心与支持。由于有编辑部的主编金磊先生和李沉先生、赵博小姐的热情鼓励和真诚帮助,才使我们有勇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此书。除妈妈历年精心保存的资料外,有些原始素材,是求助于各方亲朋好友以及有关的报刊著作,甚至网站得来的。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中元兴华工程公司丁建总裁(兼设计院院长)、舒世安总工程师,李道元副总工程师,科技质量部刘晓雷主任以及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原机械部设计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许迎新、孙宗列总建筑师的大力支持。设计院办公室主任贺英和王娴小姐在百忙中还抽空帮忙打印成稿。在设计院工作过的许多老同事也十分关心这本书,如胡连文、汪明清、沈庆举、胡廉葆,徐善铿等也先后提供了文字、照片或口头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很多家庭生活的老照片和资料都是由亲戚,家人提供的。费明仪、费明修,费明佶、章秉文和费斐等提供了费家的相关资料。黄润苏、张镇一、张锦秋、张苏印、张敏曦等提供了张家和黄家的资料。费菁提供了上海蒲园的部分现状照片。李均、李桐提供了李家的资料。陈瑞宁不仅提供了有关材料,而且帮助审校英文译稿。为了寻找荣县的原始资料,杨元施、黄绍东先生提供了许多相关素材。在整个编写过程中阮天健负责英文翻译和部分打字编排工作,李桐负责部分打字工作。本书内容涉及从清代光绪年间至今百余年历史的时间跨度和260多人。没有家人亲友的热忱而精心的协助,是不可能及时完稿付梓的。这也是全体家人集体创作的一本回忆录。

最后,再次向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各位至亲好友和业内同仁们表示真诚的谢意和美好的祝愿!

费麟 费琪

2006年8月 北京

后记

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中国近现代建筑师是本刊坚持多年的工作。自21世纪以来,本刊几乎每年都利用“三八妇女节”的前后时段刊载专门评述女建筑师作品及创作思想的文章。虽我们很清楚在当下建筑师职业已无性别之分,但作为一个项目我们希望能整体地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女建筑师的作品与思想。由于文稿的长期积累,由于主题的明确,也由于女建筑师们的支持,2006年元月《石阶上的舞者——中国女建筑师的作品与思想记录》正式出版了,2006年3月8日还举办了新书首发式。会上,我的发言希望对中国女建筑师的宣传能成为一种对业内的永恒激励。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中国第一位注册执业女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中国第一位女理事张玉泉的儿子费麟总建筑师充满激情的发言,不仅阐释了经典,更让人们感受到女建筑师张玉泉的人格魅力。这正是《建筑创作》杂志社集中精悍编辑队伍承编《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一书的主要缘由,我想这里既有责任,也是一种由共鸣而产生的自愿行动。

事实上我对前辈先师张玉泉的认知始于1994年张镈大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一书,她是先于张镈的中大同班学生中的三位女性之一(因为在过去的记忆中,我们知道最多的女性建筑师仅仅是林徽因)。1999年6月26日第20届国际建协在北京召开世界建筑师大会期间,举办名为“女建筑师研讨会”卫星会议,我是在会上第一次见到张玉泉女士,聆听了她在主席台与国际建协主席沙拉女士的交流及张玉泉为大会所作的诗词。在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及其建筑世家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我为她们拍下了珍贵的照片。应该说当时心里还有一种特别的牵挂:因为正当中外建筑师欢声笑语时,张玉泉的大学学友张铸大师正躺在同仁医院病床上。6月23日国际建协北京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时,我们走进了张镈的病房,探望着病榻中的张镈大师。从他那虽坚定但已重病缠身的神情,我们已能感受并预测到一种离别的临近。果真如此,1999年7月1日张玉泉的老同学、全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傅与世长辞。

  出于对建筑师张玉泉女士的崇敬,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后每逢”三八妇女节“时期我就萌发要采访她的想法,几次与费麟总建筑师约时间均未如愿。庆幸的是张玉泉在世时,《建筑创作》2002年4期刊出了长篇报道《先行者的歌——记我国早期的几位女建筑师》。

2004年3月22日我接到费麟总建筑师的电话,告我张玉泉女士安然去世。这对我是很大的打击,因为就在一个多月前我还与费总相约,要带记者去采访她,当时费总确实告我张老身体尚好!面对来得如此突然的张老病故,《建筑创作》杂志社以最快的时间于2004年4期刊出《怀念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的特稿,尔后又约请费麟总建筑师撰写了记叙建筑师费康建筑设计作品与学术贡献的论文,刊于《建筑创作》2005年10期,文章一经刊出便受到业内外一致好评,不少建筑师认为对费康建筑师鲜为人知事件的介绍,填补了中国近现代建筑师历史的空白,我想这对大家乃至全行业都应是一种安慰。

《石阶上的舞者——中国女建筑师的作品与思想记录》共选择了20世纪初至今的24位典型的著名女建筑师,张玉泉的名字紧随其老师林徽因之后,她已是中国近现代女建筑师中名副其实的佼佼者。从她的设计项目、专著、教案乃至诗画作品,都能感受到一种精益求真、勤勉善思、多才多艺的风格。如果说《石阶上的舞者》让业内外认知了中国女建筑师群体,那么《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一书则如同丰碑和明灯,洋溢起张玉泉精神意蕴的方方面面。我们和费麟总建筑师决定编撰此书,动意于2005年4月,其间与费总多次研讨策划方案,后在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丁建院长和北京院朱小地院长、张宇副院长、马国馨院士的大力支持下,更坚定了要将《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一书编撰成功的决心。中国有太多太多的建筑师及其作品与思想应该记录,因为他们给这个国度及城市留下了无数的建筑文化遗产的丰碑,不如此我们将愧对建筑专业传媒的称号。

张玉泉出身于书香门弟,聪慧好学,自幼喜爱诗画,作为建筑师她为建筑业内外服务了近六十载。1949年前她成为中国近现代最早的主持事务所的女建筑师;1949年至1976年她不仅开创着中国工业建筑的先河,还忘我地完成了一批教学与科研、设计与工程急需的工业建筑设计资料集;1976年退休后,使她有精力将源于生活坎坷之锻造,通过绘画与诗歌更大规模、更充分地表达出来。在生活节奏全面提速的今天,我相信每位读到《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的人,都会认为这是部既厚重又轻灵的自传,因为其中有太多的鲜为人知的身世与催人泪下的故事,有说不尽的生命真谛与诗画描绘的心声:我相信《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历久弥新的难以启动的历史,更有平和之美的建筑师视角上的特殊感染力。建筑师张玉泉的岁月风铃是响亮的,其中不仅有不同时代的见闻、感受与诗文记忆,更有足以留存后世的珍贵的建筑师档案。我相信由张玉泉儿女费麟、费琪执笔并整理的文稿不仅有对时代的拷问,更有对张玉泉那最有价值的、能拨动读者心弦的感言,她的作品与思想定会让更多的人去沉思。人生的得意处,唯有身心的修养为大。丹青绘神韵,翰墨见风骨。这或许是本书立足建筑师又超越建筑师范畴意义之所在。

读着《建筑创作》杂志社采访部主任李沉、美编中心赵博编辑等经过近一年多的努力完成的付梓稿,引发了我许多共同记忆,其中遍是心灵之河的自然流淌,这其中既可读到温馨的怀旧,也有奋步的开端。如果说今天是昨天的继续,那么明天就是今天的未来。愿有更多的建筑界朋友,在读她时,带着憧憬与理解,也带着激情与感伤。不仅要采撷历史浪花,更要留住那些有诗意的建筑文化场景,或建筑速写、或诗词格言,或电影绘画。愿所有这些都是对建筑师的一种心灵滋养,都是建筑师的人生美丽风景。  《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的编撰体例较为灵活,写作上也仿似章回小说体,作者以寓于激情的笔触,还人们认识张玉泉的一个平和的视野。相信《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已成为一本难得的好书,希望对建筑业内外人士,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开卷有益。如果真能如此,我们的心也便安然了。

金磊

2006年6月30日

书评(媒体评论)

无限恸怀逵庄同窗早作千古幸将门已有虎子,

衷心祝贺玉泉学长含辛茹苦为国家培育英才。

——张镩(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张玉泉是我国现代建筑师的开拓者,将永远留在人们记忆之中。她93岁高龄去世,亲眼见到子孙辈继承她的事业,一定是很高兴的。

——张钦楠(原建设部设计局局长、原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玉泉学姊是我敬慕的同班同学,才学出众。毕业后,对祖国建设贡献最大,成绩最多,乃我同学中的第一代女建筑师楷模。能文能武,能诗能画,并培养了诸多后生晚辈,实非他人所能及也!

——唐璞 (张玉泉中大同班同学、重庆大学建筑系教授)

几十年来先师张玉泉致力于国家一些重要项目的建筑设计。著书立说,默默耕耘,努力工作,做出成绩和贡献。先师对下一辈,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诲人不倦,深受爱戴。先师作风朴实,廉洁自律,知足常乐,未有过分需求,堪称我辈宗师。据我所知,先师为祖国建设事业所鼓舞,常以诗词歌颂,以表达其内心对党、对祖国的热爱。

——沈庆举(原机械部第一设计院的老同事、高级建筑师)

张工生活上与世无争,淡泊名利,朴素衣着,工作之余,读书不缀,文革中曾主动要求减薪,退休后泼墨作画以诗词自娱,培养子女,终以火烬薪传,后代已成为新一代有贡献的建筑师,已在张工谱写的历史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汪明清(原机械部第一设计院高级建筑师)

驰尽长空殒一星,书成青史驻英魂:班门巾帼伤元杰,建苑丰功泽后昆。

一代精英凭示育,一身高节抚儿孙:标扬更有傲霜集,璀璨生涯任咏吟。

——程立生(现任北京华特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建筑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