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潜意识的探索者/心理塑造者心理学大师及其影响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英)理查德·史蒂文斯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的精神分析思想对心理学、文学、艺术乃至日常生活均产生重要影响。纵观弗洛伊德的一生,他的思想在不断发展、演变与更新,呈现出复杂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清晰呈现弗洛伊德的思想并非易事。本书作者史蒂文斯做到了这一点。本书采用人物传记的写作方法,以独到的文笔,简短的篇幅,清晰呈现弗洛伊德的一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书中视角独特的见解能引发人们对精神生活本质的思考。本书文笔优美,观点独到,是一本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思想的科普读物,适合心理学、生物学、哲学、社会科学和精神病学等专业的学习者以及想要了解人性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理查德·史蒂文斯(Richard Stevens),“心灵塑造者:心理学大师及其影响”丛书主编。曾任英国开放大学心理学系主任、英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协会的主席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心理学词典》(Dictionary of Psychology)精神分析学顾问编辑,英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协会意识与经验部的创始人之一。英国广播公司(BBC)系列节目《让斯劳人快乐》(Making Slough Happy)特邀专家。著有《个人世界》(Personal World)、《理解自我》(Understanding the Self)等。 目录 前言 致谢 引言 个体的自我整合 多重自我 复杂性的起源 童年期 意识和潜意识冲突 人格研究 第一部分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 第一章 弗洛伊德其人 第二章 潜意识 自由联想 释梦 凝缩 移置 戏剧化与象征化 弗洛伊德式失言 第三章 性心理发展 第四章 心理动力学 第五章 神经症理论 第六章 精神分析的治疗实践 第七章 精神分析的后续发展 成员的决裂 儿童分析 新弗洛伊德主义 精神分析的其他发展 精神分析的发展模式 第二部分 精神分析的本质 第八章 整合与解释 第九章 精神分析是一门科学吗? 潜意识 性心理发展 心理动力学 神经症理论 计算机建模和神经生理学基础 精神分析治疗的有效性 精神分析经得起检验吗? 第十章 意义的重要性 第十一章 个人创举 第十二章 道德含义与社会影响 第十三章 弗洛伊德的现实意义 弗洛伊德面临的学术抨击 精神分析的偏狭性带来的发展局限 精神分析与社会危机 对意识的探索 三种模式 精神分析的创造性成就 附录 自我意识练习 接近你的自我意识 探索潜意识 把自己从过去解放出来 索引 译后记 序言 弗洛伊德是迄今为止最 有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 之一。他的思想对心理学 、文学、艺术乃至我们对 日常生活的思考均产生了 重要影响。尽管如此,弗 洛伊德的一些观点总是引 发我们认知上的对立与分 裂。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 家,仅有极少数的大学讲 授弗洛伊德的理论(通常 指的是精神分析)。弗洛 伊德本人也是一个极具争 议性的人物。一方面,精 神分析的拥护者认为他的 思想为我们理解“我是谁”提 供了最佳视角;另一方面 ,精神分析的反对者认为 他的一些观点荒诞至极, 滑稽可笑。这是为什么呢 ?弗洛伊德的贡献到底有 多大?他的价值究竟体现 在哪些方面?这都是本书 要回答的问题。 首先,当我们想要抓住 弗洛伊德思想的本质时, 总会遇到一个困难——它 们通常以简化的方式呈现 。纵观弗洛伊德的一生, 他的思想在不断发展、演 变与更新。因此,本书不 仅要将弗洛伊德思想清晰 地呈现出来,还要反映它 们的复杂性和发展性。 其次,当我们想对弗洛 伊德及其思想进行评价时 ,也存在类似问题,它们 的呈现方式经常失之偏颇 ——或是出自支持弗洛伊 德思想的人,或是出自反 对弗洛伊德思想的人。因 此,本书另一个重要目的 是,采用赞赏和批判兼容 的态度来评价弗洛伊德思 想。尽管本书对弗洛伊德 的作品和相关研究进行了 全面介绍,然而毋庸置疑 ,本书更重要的任务是探 索和揭示弗洛伊德思想带 给后世的影响。精神分析 究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 示?精神分析会引发我们 对精神生活的本质作什么 样的思考?精神分析对我 们该如何生活提供了哪些 建议?对于某种既定的人 格理论,我们该作何理解 ?精神分析对我们当今的 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书不仅会引发心理学 专业学生的好奇与兴趣, 也会让所有想要了解和评 价对人们思考心灵的方式 有重要影响的精神分析的 读者受益。本书写给任何 一个想要了解人性的人— —不管是门外汉,还是专 家。本书可以帮助我们理 解行为和感觉背后的原因 。本书不但可以帮助读者 了解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 析,了解前人对弗洛伊德 及其精神分析的评价,也 能启迪读者去思考如何更 好地了解自我和他人。 熟悉弗洛伊德及其精神 分析思想的读者,可能想 快速阅读关于精神分析本 质的部分(第二部分), 但请务必注意,在第一部 分,弗洛伊德思想可能会 以意想不到的独特视角呈 现。即便是精通精神分析 的读者,这种视角也会让 你耳目一新。 为避免性别歧视偏见或 措辞尴尬,我在不同章节 会分别用“他”或“她”来表达 与性别相关的人称代词。 导语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潜意识的探索者》是一本深度探索弗洛伊德思想的传记,不仅介绍了他的理论和实践,还分析了他对当代心理学和文化的深刻影响。这本书是对弗洛伊德思想的一次全面而深入的探索,是所有对心理学和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不可错过的重要读物。 后记 记得在一次团体心理咨 询的活动中,带领者问大 家一个问题:“假如你有一 根魔法棒,你会让它帮你 实现什么愿望?”我对自己 当时的回答记忆犹新。那 时候,我父亲患病,我想 实现的第一愿望是让父亲 好起来。但是,这不是我 要阐述的重点。在对这个 问题的回答中,一个女孩 的回答带给我极大的震撼 与力量,她说,“假如有一 根魔法棒,我希望我能在 18岁那年遇见心理学”。 很庆幸,即便没有魔法 棒,我也在18岁那年遇到 了心理学。在高考结束后 填报志愿时,我在《招生 专业目录》中发现了心理 学专业。于是,我义无反 顾地将心理学作为我的第 一志愿。至今,我与心理 学已结缘18年之久,随着 学习的深入,我越发爱上 心理学这门学科,并将其 奉为毕生追寻的对象。在 诸多心理学流派中,我对 精神分析情有独钟,也尤 其佩服弗洛伊德思维的敏 锐性、思想的深刻性,以 及对人性细致入微的洞察 。虽然学者对弗洛伊德精 神分析褒贬不一,但弗洛 伊德对后世的影响是毋庸 置疑的。借由精神分析, 我深入了解自己,帮助他 人,感悟人生真谛,并逐 渐认识到每个人都不必因 自己的过往而妄自菲薄, 所有的经历都将成为人生 独一无二的精神财富。也 正因为如此,我开始“慢”下 来,关注自己的内心,心 态愈发平和,发现事情变 得愈加顺利,解锁了人生 很多新的可能性。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 像我一样幸运,但这并不 妨碍每个人在今天遇见《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潜意 识的探索者》这本书。遇 见,即是美好的开始。 初识“弗洛伊德”,是在 大学心理学史的课堂上。 老师建议每个同学都去读 一读弗洛伊德的作品。此 后,我去图书馆借了《梦 的解析》,后来又看了《 爱德华大夫》《充气娃娃 之恋》《美丽心灵》等影 片,碎片化地了解了弗洛 伊德精神分析在实践中的 应用。尤其是《爱德华大 夫》这部影片中,多次运 用精神分析的“释梦”帮助主 人公洗脱杀人犯的罪名, 直击人性弱点,让我对弗 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产生兴 趣。 硕士阶段,我阅读了与 弗洛伊德相关的书籍,发 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弗洛伊德的作品一般都 非常厚重,而且语句晦涩 ,在没有办法深入自省且 没有读书会的情况下,我 转战其他书籍,放弃了这 根“硬骨头”。 博士毕业后,我的孩子 也两岁了。我开始由学术 天花板,转战生活的地平 线。周边很多朋友知道我 学心理学后,开始向我咨 询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 在接触了很多“问题孩子”后 ,我逐渐发现心理问题的 代际传递现象,而在这种 代际传递过程中,心理防 御机制的传递尤为典型。 蜻蜓点水般给予心理建议 之后,我开始寻找心理问 题的真谛。我再次关注并 系统学习弗洛伊德的精神 分析理论,车文博教授主 编的《弗洛伊德文集》成 为我学习的主要目标。《 弗洛伊德文集》包括《癔 症研究》《释梦》《性学 三论》《精神分析导论》 《精神分析新论》《图腾 与禁忌》等,我虽没有深 刻领会所有内容,但对精 神分析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 也是此时,我的研究生 同学兼同事殷融教授询问 我是否有意愿一起翻译“心 灵塑造者:心理学大师及 其影响”丛书。在丛书书目 中,我一眼看到了“Freud” 和“lxnconscious,,两个 单词,我选择翻译《西格 蒙德‘弗洛伊德:潜意识思 想的塑造者》这本书。 这本书全面回顾和评论 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 论,包括“引言”和两个部分 :“引言”简单介绍了人格的 整合性与复杂性,为弗洛 伊德理论的提出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介绍了弗洛伊 德的生平以及弗洛伊德的 人生经历对精神分析理论 产生的影响,并引出精神 分析的核心理论——潜意 识理论性心理发展、心理 动力学、神经症理论、精 神分析的治疗实践以及精 神分析的后续发展;第二 部分阐述了精神分析在当 今的影响力以及后人对精 神分析的评论。 这本书有两点创新之处 :第一,它阐述了精神分 析的现代价值和影响力, 体现了精神分析的发展性 和时代性;第二,它以批 判的方式,客观地评论弗 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为读 者提供了更辩证的视角。 读完这本书,如果你认 为弗洛伊德是迄今为止最 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那 太正常不过了。即便有人 将弗洛伊德与爱因斯坦、 马克思相提并论,也毫不 奇怪。因为弗洛伊德的理 论涵盖人类复杂的心理活 动,大到“为什么会发生战 争”“如何解决全球资源短缺 问题”,小到“幼儿为何会说 谎”“原生家庭会如何影响你 的亲密关系”。因此,在“双 减”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 的大背景下,学习精神分 析知识,可以为家庭教育 增添底色。 在这本书的翻译过程中 ,我不仅对弗洛伊德的精 神分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我似乎又 重新回到南京师范大学的 校园,感受到“南师人”的热 情、真诚与稳重,并从中 汲取了成长的力量。在此 ,我尤其感谢本书的责任 编辑王蕾老师,她在我翻 译过程中提出了细致入微 的建议和修改意 精彩页 选择与整合是我们生活方式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静下心来想一想明天你可以做的一些事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乘火车去任何一个你想去的地方;和你从未接触过的陌生人聊天;品尝你从未吃过的食物;不管是行为举止、穿衣打扮,还是与别人交谈,你都用你从未有过的方式进行。即便你宅在床上,也依旧有数不清的、类目繁多的书籍和杂志等着你去阅读,有不一样的游戏等着你去玩,有无数新歌等着你去听。你可以沉思,可以大声喊叫,还可以写一封信给许久不见的老朋友,或者打个电话给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然而,这些事情中的大部分你可能都不会去做。因为它们不是“你”的一部分,它们在你的生活方式中没有一席之地。通常,我们就是像这样,从无数的做法中选择,然后将它们建构和整合成一种连贯的、有特色的生活方式,一种可以反映“我是谁”或者可以凸显我们个性和身份的生活方式。 有时候,我们能意识到各种选择之间存在冲突。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平安夜的凌晨,一个孩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因为他知道床下藏着圣诞礼物。一方面,他迫不及待地想打开礼物;另一方面,他又犹豫不决,因为现在还不是打开礼物的最佳时间。两种行为对他来说都极具诱惑力,都是构成“他是谁”行为谱系中的一部分。如果他愿意,它们都可以成为他完整人格的一部分。然而,现实只允许一种行为发生。每天,类似的冲突都会在我们身上发生。一方面,我们(或者我们的一部分)想去做这件事情,与此同时,我们(或者我们的另一部分)又想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比如,周六是去钓鱼,还是在家刷墙?对同事的行为我该火冒三丈,还是微笑忍受?当然,某些类似的冲突可以被我们相当轻松地解决。比如,我们可以这周六钓鱼,下周六刷墙。而另外一些不太容易解决的冲突则会给我们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不管做什么决定,冲突总是伴随着我们。 一周前,我们团队迎来了一名新成员——麦克。为了让他感到放松,其他成员热情欢迎他的到来。但很明显,他感到不自在。在谈话中,他经常使用富有攻击性的语言;在活动中,他表现出不合作。昨天晚上,他开诚布公地向我们说明了第一个夜晚他内心经历的冲突:一方面,他很想融人集体,渴望和团队中其他成员更亲近,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另一方面,面对这么多陌生人,他又有些恐惧。他身体内两股并行又不相容的力量——去和团队成员接触,回避与团队成员接触——同时驾驭着他。满足其中一种必会让另一种凋亡。麦克只能选择用忍受来应对这两种冲突。他还说,来此之前,他跑到酒吧喝了一个小时的酒。酒精的确减少了他的忧虑与恐惧,他按时出现在团队活动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行为层面的焦虑,但潜伏在他内心的冲突依旧在那里得不到解决。团队成员注意到,他用消极的、富有攻击性的行为方式表达了内心的冲突。 上面谈到的这个例子中,有两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第一,它揭示了一种行为可能有多重意义。麦克的行为既表达了他想融人集体的愿望,又表达了融人集体带给他的焦虑。第二,那些没有直接表达的动机可能会寻找间接表达的方式。麦克被压抑的社交焦虑,使他在面对团队成员时表现得非常富有攻击性与敌对,这种行为会使其他人回避与他进一步接触,间接达成了他不想接触团队成员这个目标。 P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