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刑庭法官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田水泉
出版社 长征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现在有好多人,一边想方设法去钻法律的空子,一边又在义愤填膺地痛骂着司法腐败!本书通过描写一些重大刑事案件的经过和判决结果,生动刻画了案件当事人在案发前后面对法律、面对法官的种种心态,以冷静平和的语言,刻画了刘大建、胡家辉、郑平三位不同时代的法官形象,记述了他们在法官岗位上的不同遭遇及完全迥异的人生命运,读来发人深省。

内容推荐

“我们审理案件,光依靠那些法理法条是不够的,有时还需要依靠良心。”这是法官胡家辉在即将离开审判岗位时说出的掏心窝子的话。这句话,从一个千了多年审判工作的老法官口中说出,是那么无可奈何,义是那么震撼人心。透过这句话,可以感受到法官们面对理想和现实的一些矛盾和无奈。也许,强何在这样的感慨中,我们才能更加认清每一一个人的本来面目,认清这个现实世界中的社会百态。书中记述的那些案例,其实都极其普通和常见,经常会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也许,好多人都曾有过书中类似的经历,甚至担当过那些事件中的主角。现在同头看看这些,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多地理解法律和法官,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己。

试读章节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秋日,天高云淡,碧空如洗,当头而挂的太阳虽然依旧刺眼,但已有了几分凉意,使人能够轻松感觉出,已经是秋天了。

太过平静的日子里,容易发生不平静的事情。好让一些被平静天气压抑与掩盖的东西得以释放。这不,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平常常的秋天的日子,一个让人五味杂陈的消息倏然而至:京津市安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大建出事了。

下午三点,郑平在网上确切地看到了这个消息。其实,早在三个月前,关于刘大建的事情就已经在法院里传得沸沸扬扬了,说什么的都有,传得活灵活现绘声绘色,有鼻子有眼睛的。但官方渠道发布消息这是第一次。消息非常简单,只是寥寥数语,说京津市安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大建因为涉嫌收受贿赂被依法罢免了各项职务和人大代表资格,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这个消息在网上出现后没有几分钟,安北区人民法院就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传达关于刘大建的问题,院长也是很简短的讲了讲,没有比网上透露出更多的信息,只是着重强调了组织纪律,要求全院同志不要到处去传播,更不许妄自猜测和妄加评论。

开完会回来,郑平就把电脑挂在了滚动新闻页面,他想,也许网上一会儿就有更详细的报道出来的。他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对刘大建的事情这么上心。对于刘大建,郑平不是很熟悉,只是知道刘大建以前当过区法院的刑庭庭长、副院长、院长,当过区委政法委书记和区委副书记,在整个安北区政法系统德高望重,口碑很好,法院的好多干部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但郑平跟他并没有什么直接的交往,他到法院的时候,刘大建已经是安北区委副书记了。郑平跟刘大建的关系,仅限于开会的时候在主席台上望见过他,聆听过他文才飞扬热情洋溢的讲话。说心里话,郑平对这位刘主任的印象是很不错的,从同志们对他的议论中,从他的讲话中,感觉他是一位有气魄有能力的领导干部。可是,就是这样的领导,说出事就出事了,郑平感到心里十分失落,还有几分说不清的郁闷。

郑平说不清楚到底自己为什么如此关心这位出了事的领导,他也搞不懂自己到底还想知道关于刘大建的什么情况,有点莫名其妙,有点鬼使神差。他两只眼睛紧盯着电脑屏幕,一刻也不想挪开。但是,电脑里滚动新闻页面尽管每隔一分钟就自动刷新一次,却再也没有出现关于刘大建的任何报道,也没有其他什么能引起他阅读兴趣的东西。郑平突然显得很无聊。今天下午没有庭开,胡家辉庭长也没有给他安排什么活干,他就这样百无聊赖地一直坐在电脑前,心里显得空落落的。他看了一眼扔在办公桌上的手机,已经4点半了,要下班了。他从网上下了线,正准备关电脑,桌上的手机突然嘀地响了一声,有人发了短信来。他忙拿过手机打开来看,原来是天气预报。

今天傍晚到夜里,本市西南部地区有小雨,还有微风。郑平正低头翻看着天气预报,民庭的黄二林在门口招呼他,说下班了,让他赶紧一起坐班车。他们都住在城西的华苑小区里,是区法院的家属区。所不同的是,黄二林住的是院里分给他自己的房子,是家。而郑平是和另外两个一起分来的学生共享一个三居室,是集体宿舍。郑平口里答应着,急忙把电脑关了,跑下了楼。等他跑到了班车门口,往里一探头,车里座位已经坐满了。黄二林在后排招呼他过去,让他和他们一块挤挤。郑平摆了摆手,说算了,我回去也没什么急事,正好随便走走,去坐地铁,也算锻炼锻炼身体。说着,他不顾车里人善意的招呼声,径直走出了法院的大门。……P1-2

序言

“我们审理案件,光依靠那些法理法条是不够的,有时还需要依靠良心。”这是法官胡家辉在即将离开审判岗位时说出的掏心窝子的话。这句话,从一个从事了多年审判工作的老法官口中说出,是那么无可奈何,又是那么震撼人心。透过这句话,可以感受到法官们面对理想和现实的无奈和挣扎。

“现在有好多人,一边想方设法去钻法律的空子,一边又在义愤填膺地痛骂着司法腐败。”这是晚报年轻的记者尚冰发出的感慨。这样的声音从一名年轻记者口中说出,少了几许冲动和愤怒,多了几分客观和理智。也许,只有在这样的感慨中,我们才能更加认清每一个人的本来面目,认清这个花花世界中那些纷纭浮躁的社会百态。

本书以冷静平和的语言,刻画了刘大建、胡家辉、郑平三位不同时代的法官形象,记述了他们在法官岗位上的不同遭遇及完全迥异的人生命运:刘大建离开法院后担任了领导职务,却因收受贿赂而最终成为了被审判的对象;胡家辉清正廉洁敢做敢为,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前程。但世事难料,他终究抵抗不住世俗的压力,就在他为了刑庭同事们的利益而有所屈服时,却因一步不慎染上了政治污点,不得不黯然离开了审判岗位;年轻的法学硕士郑平穿上梦寐已久的法袍后,一直被法制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折磨着、困惑着,为了实践对法律的承诺,他在爱情、友情和无情的法律之网中无奈挣扎。他怎么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一件简简单单的案子,却要受到那么多外来因素的干扰,到底是法官在判案,是新闻舆论在判案,还是领导在判案?在内心的痛苦和矛盾无法得到宣泄和排解时,他最终选择了一条走出国门继续求学的道路……

这是一本写法官的书,但又不止是一本写法官的书。所谓的“法官之路”,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法治之路”、“进步之路”。本书以较大的篇幅,详细描写了刘大建受贿案、红宝石歌舞厅涉嫌敲诈勒索案、王大虎王二虎故意毁坏财物案、谈志刚顶包交通肇事案和于锦正当防卫故意伤人案等案件的案发经过和判决结果,生动刻画了案件当事人在案发前后面对法律、面对法官的种种心态,读来无不摄人心魄发人深省。书中记述的那些案例,其实都极其普通和常见,经常会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也许,好多人都曾有过书中类似的经历,甚至担当过那些事件中的主角。现在回头看看这些,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多地理解法律和法官,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己。

本书旨在告诉读者,每一个人来到人世间,不管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都离不开那一条一条由各种法律法条编织而成的网,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和必然。我们大家也都在渴望着那张网能够越织越大,大到足以覆盖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那既是一张法网,也是一张生活的网。遵循了这张网的规律和走势,就可以在网中自由活动和穿插,如果要放纵自己的欲望乱撞一通,即使你的身手再敏捷,迟早都有被网粘住的危险。从这一点来说,那张网还是一张蜘蛛网,一张谁见了都想躲开的蜘蛛网。

尊重法律,尊重法官,也是在尊重社会,尊重我们自己。

后记

本来,我只想把这本书交付出版,不想写什么序或跋的。作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自己自然会说话,读者自然也会说话,不需要作者在这里唠唠叨叨的。但本书责任编辑李鑫先生说,这毕竟是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还是说点什么吧!再说了,现在那些法官们办案,还都流行在判决书后面来个“法官后语”什么的,你这么一本20多万字的书,不说几句,恐怕有对读者不够尊重之嫌。

既然如此,我就在这里画蛇添足地唠叨三句话。赶个时髦,权作“作者后语”。

我要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是一部迟到的作品。我是2000年7月从部队转业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那时,我是一个血气方刚的文学青年,仗着在部队报刊上发表过几篇所谓的中短篇小说,就不知天高地厚地给自己立下了新的远大理想:两年内创作出一部反映人民法院工作或者人民法官生活的小说作品。可是,一晃几年时间过去了,我每天机械地奔波在家和单位的途中,快乐地在人民法院报社的小楼里忙碌着,当初的创作热情不见了踪影,那个远大的理想也真的渐行渐远,远得不能再远,简直要变成幻想了。直到2004年下半年,当我遵从组织安排,奔赴距京城千里之遥的河南省睢县挂职扶贫时,孤独的我才又有机会重拾起旧目的文学之梦,在夜深鸟静人去楼空的县政府办公楼的一个角落里,开始涂抹这些文字。一部20多万字的作品,我竞拖拖拉拉写了一年多,画上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已是2005年的初冬了。与当初的创作计划相比,迟到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所以,完稿那刻我虽然如释重负,但没有丝毫的激动,孑然一人来到了田间,揉揉发酸的眼睛极目四望,乡村的原野竞看不见一丝绿色。我这才想起,今年睢县又是一个灾年,小麦种得比往年晚了一些。不过我知道,田野里虽暂时不见生命的痕迹,但种子已播在地下,它们正在积蓄着生长的力量,用不了多久,就会破土发芽,染绿茫茫大地。

我要说的第二句话是,这是一部早产的作品。虽然我供职于最高人民法院的报社,但具体做的是行政事务,一直操持着编辑记者们的吃喝拉撒,与法律业务基本挨不着边,与审判工作更是毫无关联,接触到有限的基层法院的工作人员,也都是从事文字或者后勤工作的同志。所以,我不了解法院,不了解法官。转业到法院工作的这几年时间里,我之所以迟迟没有动笔去实践自己的写作诺言,与这一点也有着莫大关系。我心底一直藏有一个奢望:有朝一日我能到一个法院去,踏踏实实地住上一段日子,跟随那些审判一线的法官们,一起送送传票送送判决书,参加一下他们激烈辩论的审委会,观摩观摩他们各种各样的开庭现场,甚至,能与他们在一起过过生活,一起吃吃饭喝喝酒,一起打打扑克唱唱歌……然后,我再回过头来写法院写法官,应该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那样写出来的东西,也才是实实在在的、货真价实的、原汁原味的。但是,我知道,在人民法院的现行体制下,我的这个奢望要想变成现实,难度相当的大,非我力之能及。所以,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无限期地在奢望中等待下去了!于是,趁着到河南省睢县人民政府挂职扶贫的机会,趁着有大把大把可供自己挥霍支配的寂寞时光,我开始催生这个孕期未满的胎儿,极其仓促地完成了这部没有足月的青涩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的确确是一个早产儿。不过,虽然早产,但也有了生命。我有时想,对这种早早来到人世间的弱小生命,也许人们还会格外多了几分珍惜和呵护,以期通过后天的关怀和滋养,弥补其先天之不足,让它能够成长得更为健康茁壮些。

我要说的第三句话是,这是一部营养不良的作品。不管它是早来的还是迟到的,都注定了它与生俱来的生理缺陷和营养不良。对这一点,我有着清醒的认知。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我也常常为此烦恼着、痛苦着、不安着。我总觉得,作为孕育它的母体,本就缺乏营养的我更无法满足它对各类营养成分的需求:写法官,我不了解法官;写案件,我不懂得审判;写法理,我又不能熟谙法律。有好多次,我实在是写不下去了,几乎要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这个时候,理想体现出了它的作用和价值。正是"-3初立下的那个理想的光芒照耀了我,给了我继续下去的理由和力量。“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一个人,一旦有了理想的灯塔在导航,就不会再有什么困难可以让自己停下前进的脚步。眼下这点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不会的地方可以去学,不懂的地方可以去问,同事之中有那么多的硕士博士和法学专家,我只需一个短信或者一个电话,热心的他们就可以助我跨过一座座自己无法逾越的火焰山。就这样,我一边对自己进行着普法教育,一边完成了这次艰难的写作之旅。可以说,这一路走来,走得是磕磕绊绊、晃晃悠悠、呼呼直喘,显得极为狼狈和不堪。尽管这样,我心里依然明白.虽说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权且完成了这次写作任务,但由于自己的内功欠了太多火候,仅靠了那些高手们的外力相助,终究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所以,在我的这部所谓的“法制文学”作品中,关于那些法言法语的表述,关于那些法庭生活的记录,有好多地方都显得不是很准确或者不是很恰当,个别地方可能还存在有硬伤和错误。在这里,我诚恳地希望专家和老师们给我批评指正,给我敲响警钟。如果您愿意不吝赐教,我将诚惶诚恐,不胜感激!我的电子信箱(13018@vip.sina.coin)全天候为您开放,请求您来帮助我,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和更加真实的笔触,续写法官郑平之后的道路。

田水泉

2005年冬日于河南睢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