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餐饮旅游文学作品精选(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系列教材)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乔正康//高国兴//王劲松//曾米鲁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按文学样式分类,共7章,包括餐饮旅游诗歌、餐饮旅游词曲、餐饮旅游辞赋、餐饮旅游散文、餐饮旅游楹联、餐饮旅游小说、餐饮旅游戏剧等。本书不但精选了脍炙人口的各种餐饮旅游作品,而且挖掘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俱佳的篇章,特别是我国独有的楹联、辞赋作品,具有很高的美学愉悦价值。本书既注重知识的介绍,更注重阅读、翻译、写作、分析、欣赏能力的培养。对于涉及相关技能等级考试的篇目,本书也尽可能选入。

内容推荐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按文学样式分类,共7章,包括餐饮旅游诗歌、餐饮旅游词曲、餐饮旅游辞赋、餐饮旅游散文、餐饮旅游楹联、餐饮旅游小说、餐饮旅游戏剧等。本书不但精选了脍炙人口的各种餐饮旅游文学作品,而且挖掘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俱佳的篇章,其中楹联、辞赋尤属优秀传统体裁,具有难以替代的美学愉悦价值,以其切近餐饮旅游文化而选进教材,堪称编著者的创新之笔。

本书既注重知识的介绍,更注重阅读、翻译、写作、分析、欣赏能力的培养。对于涉及相关技能等级考试的文学作品,本书也尽可能选人。因此,本书是一本全新的高职旅游、餐饮(烹饪)、酒店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教材。

目录

第1章 餐饮旅游诗歌

1.1 餐饮诗歌

讲读篇

1.1.1 鹿鸣——诗经·小雅

1.1.2 将进酒——李白

1.1.3 赠伴溪——郭沫若

阅读篇

1.1.4 饮酒(选二)——陶渊明

1.1.5 蔬食戏书——陆游

1.1.6 咏蟹(选二)——曹雪芹

研读篇

1.1.7 短歌行——曹操

1.1.8 赠卫八处士——杜甫

思考与练习

1.2 旅游诗歌

讲读篇

1.2.1 晚登三山远望京邑——谢跳

1.2.2 登岳阳楼——杜甫

1.2.3 春题湖上——白居易

1.2.4 游肇庆七星岩——叶剑英

阅读篇

1.2.5 过始皇陵——王维

1.2.6 送桂州严大夫——韩愈

1.2.7 宿白马寺——张继

1.2.8 题凌云寺——司空曙

1.2.9 登万里长城——康有为

1.2.10 晨登衡岳祝融峰——谭嗣同

1.2.11 登庐山——毛泽东

1.2.12 神女峰——舒擦

研读篇 

1.2.13 观沧海——曹操

1.2.14 华山——寇准

1.2.15 太湖——范仲淹

1.2.16 谒孔林——党怀英

1.2.17 游晋祠——金农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餐饮旅游词曲

2.1 餐饮词曲

讲读篇

2.1.1 念奴娇·中秋——苏轼

2.1.2 最高楼·送丁怀忠——辛弃疾

2.1.3 蟾宫曲·别友——周德清

阅读篇

2.1.4 沁园春——辛弃疾

2.1.5 沉醉东风·闲居——卢挚

研读篇

2.1.6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数(节选)——刘时中

思考与练习

2.2 旅游词曲

讲读篇

2.2.1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2.2.2 沁园春·忆黄山——汪莘

2.2.3 双调·折桂令·钱塘怀古——卢挚

阅读篇

2.2.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2.2.5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2.2.6 双调·落梅风·潇湘八景(选二)——马致远

研读篇

2.2.7 汉宫春·看秦陵出土兵马俑——蔡若虹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餐饮旅游辞赋

3.1 餐饮辞赋

讲读篇

3.1.1 酒德颂——刘伶

阅读篇

3.1.2 菜羹赋(并序)——苏轼

研读篇

3.1.3 煎饼赋并序——蒲松龄

思考与练习

3.2 旅游辞赋

讲读篇 

3.2.1 剑阁铭——张载

3.2.2 颐和园铜牛铭——清高宗弘历

阅读篇 

3.2.3 中华世纪坛序——朱相远

研读篇

3.2.4 前赤壁赋——苏轼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餐饮旅游散文

4.1 餐饮散文

讲读篇

4.1.1 八珍——礼记·内则

4.1.2 庖丁解牛——庄子

4.1.3 话说扬州的吃——朱自清

4.1.4 北平的涮羊肉和烤肉——夏元瑜

阅读篇

4.1.5 尚食令——卢言

4.1.6 厨者王小余传——袁枚

4.1.7 山东菜味香——臧克家

4.1.8 广东菜特色——欧阳山

研读篇

4.1.9 调味——左传

4.1.10 川菜的艺术——雁翼

思考与练习

4.2 旅游散文

讲读篇

4.2.1 钴姆潭西小丘记——柳宗元

4.2.2 峨眉山佛光记——范成大

阅读篇

4.2.3 冷泉亭记——自居易

4.2.4 游太华山日记——徐弘祖

4.2.5 人间瑶池——陈浩然

研读篇

4.2.6 虎丘记——袁宏道

4.2.7 壮哉·乐山大佛——何礼苏

4.2.8 武陵源原始自然风光——李荒、梦麟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餐饮旅游楹联

5.1 餐饮楹联

讲读篇

5.1.1 镇江京江第一楼联

5.1.2 西安茗芗茶馆联——唐寅

5.1.3 长沙白沙井公园白沙茶艺馆联

5.1.4 绍兴成亨酒店联

阅读篇 

5.1.5 茶楼联

5.1.6 茶酒店联

研读篇

5.1.7 重庆嘉陵江茶楼联

5.1.8 上海天然居茶楼联

5.1.9 广州大同茶楼联

5.1.10 广州陶陶居茶楼联

思考与练习

5.2 旅游楹联

讲读篇

5.2.1 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题联——董必武

5.2.2 昆明西山华亭寺联——杨慎

5.2.3 南京莫愁湖胜棋楼联——樵客

阅读篇

5.2.4 四川灌县都江堰楹联

5.2.5 淮安关天培祠联——林则徐

5.2.6 海口五公祠联

5.2.7 镇江北固亭联——康有为

5.2.8 南岳衡山南天门联

5.2.9 黄帝庙联

5.2.10 敦煌鸣沙山联

研读篇

5.2.11 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清圣祖玄烨

5.2.12 扬州二十四桥联

5.2.13 广安邓小平故居联

5.2.14 成都杜甫草堂大廨联——顾复初

5.2.15 昆明大观楼联——孙髯

5.2.16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佚名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餐饮旅游小说

6.1 餐饮小说

讲读篇

6.1.1 至味——吕不韦《吕氏春秋》

6.1.2 妙玉品茶——曹雪芹《红楼梦》

6.1.3 泼妇鸡丁——刘心武

阅读篇

6.1.4 李使君——康骈

6.1.5 考厨——吴正格

研读篇

6.1.6 御厨正传(全文略)——吴正格

思考与练习

6.2 旅游小说

讲读篇

6.2.1 老残游记(第十回节选)——刘鹗

阅读篇 

6.2.2 小道人一着饶天下 女棋童两局注终身——凌漾初

研读篇

6.2.3 镜花缘(全书略)——李汝珍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餐饮旅游戏剧

7.1 餐饮戏剧

讲读篇

7.1.1 天下第一楼(第三幕)——何冀平

阅读篇

7.1.2 天下第一楼(全剧略)——何冀平

研读篇 

7.1.3 望江亭中秋切绘(第三折)——关汉卿

思考与练习

7.2 旅游戏剧

讲读篇

7.2.1 长亭送别——王实甫

阅读篇 

7.2.2 闹榭(癸未五月)——孔尚任

研读篇

7.2.3 淮泊——汤显祖

思考与练习

试读章节

     第2章 餐饮旅游词曲2.1 餐饮词曲

广义地说,词和曲都是诗歌的分支,具有诗歌的一般特点,所以古代亦称词为“诗余”。“敦煌曲子词”是词的开山鼻祖,从名称上就把词和曲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不过词为文人学习民歌和市坊乐曲而作,其本身就是曲子的唱词。古人作词叫做“依声填词”。也有一些词如清平调、杨柳枝、浪淘沙等等是直接从五、七言格律诗脱胎变化而来。词起源于唐盛行于宋,曲主要指散曲(含只曲和套数,只曲又叫小令),起源应更早一些,但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是在元代。词曲在宋元以后,历代都有很多创作,近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词曲容量较小,与诗歌一样,其格律又较严,因此创作的人逐渐少了。词曲在古代是歌唱的,经常用于各种集会、宴饮,所以餐饮词曲作品的数量很多。由于每个时代的作品都打上时代的烙印,不少作品都有其思想局限性,在对待酒的态度上特别明显。我们所选的作品首先考虑名家名篇,同时也考虑到尽可能减少对青年学生的负面影响。

       讲读篇2.1.1 念奴娇·中秋——苏轼

苏轼写中秋的词有不少,最有名的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用“念奴娇”词牌(又称百字令、酹江月),题目标明“中秋”。宋人作词,多数有调无题,词的内容与词调并无必然联系。如这首有调有题,其内容就较为醒目。本词上阕写中秋夜色,下阕写自己的醉态和想离开人间又不能离开人间的感受。本词既有苏词豪放的特点,又较少消极情绪,引用典故,不落痕迹,确是一首对月抒怀的好词。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注释]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的政治生活坎坷曲折,多次遭贬,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地方官任上,与百姓比较接近,关心民生疾苦。晚年贬谪儋州(今海南儋县),遇赦北还,死于常州。苏轼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都有杰出成就。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敢于反映现实生活;他的词,开拓了表现内容,豪放中见婉约;他的散文挥洒自如,随物赋形,写景抒情,无不自然生动,是北宋才华横溢的杰出的艺术家。(2)云无留迹:云没有留下痕迹,即无云的意思。(3)桂魄:月亮。(4)冷浸:指中秋夜感觉凉意。(5)鸾:传说中的神鸟,即凤凰。乘鸾:想象驾着鸾凤在月夜遨游。(6)历历:清晰,看得很清楚。(7)对影成三客:化用李白“对影成三人”句。三客:指作者、杯中人影、地上人影。(8)今夕不知何夕:化用典故,意谓酒醉了,高兴得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了。(9)鹏翼:大鹏鸟,想象不用乘大鹏鸟即可成仙,离开现实社会。(10)此句说一声横笛吹断了想象,又回到了人间。

P28-29

序言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系列教材》之一,也是中国职教学会商业专业委员会(筹)和全国商业中专教育研究会立项课题研究的成果——“中高职教育衔接与分工教材新系”中的一本。本书的编写原则是:职业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衔接性原则、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本书在加强中职阶段技能的基础上,加深理论知识,增加相关管理内容,符合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是既与中职教学有所衔接又有所深化、扩充、提高且具有特色的高职教材。

目前,国内饭店、旅游业的建设与发展日新月异,餐饮、旅游服务人员成为比较热门的人才,有关餐饮旅游方面的文学作品也就成为旅游、餐饮、酒店管理类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为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重新编写了这本《餐饮旅游文学作品精选》教材。与以往的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在体例上更完整、更科学,其特点如下:

(1)把餐饮文学作品、旅游文学作品的体例、样式完全统一起来,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改变了以往体例不一且重讲“史”的现象,每一章是同一个文学样式,其中第一节为餐饮文学作品,第二节为旅游文学作品,易教、易读。

(2)内容和形式较完整、齐全。不但有诗歌、词曲、散文、小说、戏剧,而且选人了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楹联和辞赋。可以说,这本书是我国迄今为止内容最广泛、形式最完备的餐饮、旅游文学作品的教材。

(3)选材精,重视能力培养,适合青年学生学习。它不但精选了相关各个历史时期、各个著名景点(或各大菜系帮派)的著名作家作品(片断),而且考虑到对青年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和美学教育的要求,回避了思想内容上消极因素较多的作品。同时还注意到了与专业课教学结合,为专业课服务。本书还精选了导游考证要求的篇目,精心设计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翻译能力、说话能力、写作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的思考与练习题,颇具特色。

(4)充分考虑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实行学分制、分层教学的改革需要,每一节设计了“讲读篇”、“阅读篇”、“研读篇”三个单元。“讲读篇”是基本要求,由教师讲读;“阅读篇”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了一些难度,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研读篇”为有兴趣钻研、希望进一步扩大知识面的学生提供了用武之地。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教材加以处理,有较大的教学发展空间。

(5)每章、节、篇前都有简单评价。以史为经,介绍相关文学样式的产生、发展、特点,又结合具体篇章对时代背景、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予以介绍,要而不烦,教师有发挥的余地,学生也容易把握。每篇的注释力求详尽,文字力求简单明了,一些难懂的典故或词语还注明了出处,便于自学。

由于本书的编写是探索性的,一定会存在错误和不足,特别是新增加的辞赋和戏剧部分。这两部分文字生僻,典故较多,需要注释得详尽些,但由于缺少可借鉴的资料,又限于篇幅,难度很大。辞赋的原作没有标点,是影印的,我们选篇、标点、注释,确实非常困难;戏剧选材难,像大海捞针,因为前人的研究选注从来没有从餐饮、旅游的角度人手。我们抛砖引玉,祈请专家们探索、研究、斧正。

参加本书编写的几位都是高级讲师、副教授,有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高国兴编撰第1章、第2章、第4章,曾米鲁编撰第3章,王劲松编撰第5章,乔正康编撰第6章、第7章并负责全书的选篇、总纂。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扬州大学、江苏省楹联学会一些专家的帮助,中国金融出版社、全国商业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安徽省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上海商学院和上海商业学校也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0: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