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学生知道点中国文化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王尧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北京大学历史系、中文系一批青年学者所编的“知道点”丛书中的一册,“知道点”丛书里每一本的标题,都以“知道点”开头,这是用一种通俗用语来表述,就是不必知道得太多、太杂、太碎、太滥,只须“知道点”。所以说,“知道点”,不是降低标准,而是提高标准。新世纪的公民不可能全然舍弃人类以前创造的文化历史背景,却又不能让以前的创造来阻断今天的创造,因此应该有更多的山路划定者和缆索铺设者。只有这样,壮丽的历史文化才能真成为新世纪的财产。

内容推荐

  中外文化是万仞群峰,我们不应该畏其高峻而仓皇躲开,更不应该看了两眼而看以为已经了如指掌。我们所能做的,是尊敬地在山脚下仰视,勤快地在山道中打听,简单说来,也就是:知道点。

首先,不知道是可惜的。区区五尺之躯,不以文化群峰作为背景,只是一种无觉无明、平庸卑琐的生理存。人凭文化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沟通,并通过文化证明自己是谁,对此,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是一种荣辱感。记得去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一次全国直播的青年艺术人才大奖赛,比赛中有一项文史知识测试,结果出乎意料,几亿观众对这一部分的关注远远超过比赛的主体项目,全国各省观众对于自己省派出的选手在艺术技能上的落败并不在乎,却无法容忍他们居然答不出那些文史知识的试题。由此可知,直到今天,很多中国人还是习惯于在文化上寻求自身尊严和群体尊严的,这很不错。

但是,紧接下来的问题是,又必须提防人们对于文史知识的沉溺。沉溺,看似深入,实则是一种以文化名义制造的灭顶之灾。中国明清之后一直有一批名人以引诱别人沉溺来谋生,很不道德。因此,必须在文化的群峰间标划一些简明的线路,在历史的大海中铺设一些浮标的缆索,使人们既领略山水之胜又不至于沉溺。这种做法用一种通俗用语来表述,就是不必知道的太多、太杂、太碎、太滥,只须“知道点”。

“知道点”,不是降低标准,而是提高标准。这就像线路的设定者一定比一般的逛山者更懂得山,缆索铺设者也一定比一般的游水者更熟识海。不仅更懂、更熟识,而且也更有人道精神,更有文化责任。——余秋雨

目录

一、天文地理

三垣二十八宿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天干地支的发明者

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

九鼎与九洲

占卜

古代的“风水”学说

求签

五湖国海与三山五岳

黄山归来不看岳

三晋的来历

无与伦比的紫禁城

卢沟桥的狮子

赵州桥

大雁塔和小雁塔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少林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此地空余黄鹤楼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康熙三临趵突泉

石林与阿诗玛

海拔最高的佛寺——布达拉宫

永远的香格里拉

奇异的龙门石窟

闯一回鬼城

天下第一陵

唐太宗与昭陵六骏

乾陵与无字碑

现存规模最大的帝后墓群——清东陵

悬棺之迷

阿房宫得名的由来

万园之园

二、宗法礼仪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姓与氏

找个有名的祖先

漫谈百家姓

古人怎样起名字

避讳趣谈

关于皇上的称谓

皇帝的御膳

封禅与祭天之礼

千秋祭祀的“圣人诞辰”

“二十而冠”与“十五而笄”

“岳父”为何称“泰山”?

佳婿为何称“东床”?

主人为何叫“东道”?

五体投地与跪拜礼

古代残酷的刑罚

三、职官科举

我国古代的官职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爵位、品阶与俸禄

观其蟒袍而知其官品

清朝的卖官制度

清代的太监

清代的宫女

西周的学校

古代的高等教育——国子监

过关斩将的科举考试

武举制度

千年中国史,五百状元郎

四、风俗宗教

春节的历史

“年”的习俗和讲究

“闹元宵”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

纪念忠贞的“寒食节”

清明趣谈

端午节

龙舟竞渡的起源

情人乞巧话七夕

七月十五的鬼节

佳节话中秋

登高饮酒过重阳

腊八和腊八粥

饺子的由来

酿酒起源的传说

是是非非话饮酒

茶的起源

由吃茶到喝茶

如金似玉紫砂壶

筷子的趣闻

山珍海味指什么?

涮羊肉、金华火腿与臭豆腐的传说

“闹洞房”闹了两千年

小脚与缠足

风筝从哪里来?

万灵之长——龙

龙生九子,九子不同

雄兽日麒,雌兽日麟

龟乃瑞兽灵物

追源溯流话舞狮

十二种动物代表了一年

伟大的佛陀

观音菩萨本是男身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说禅

土生土长的道教

五斗米道

历史上的王重阳

北七真

各显神通的八仙

宗教中的玉皇大帝

财神是谁?

关公崇拜与关公文化

中华的母亲神——妈祖

冥司神灵——十殿阎王

城隍庙与城隍

保佑一方的土地佬儿

一家之主灶王爷

历史上的“丐帮”

魔教本是摩尼教

五、诗文哲史

汉字的起源与六书

历代汉字知多少

甲骨文如何拨云见日?

龟甲上的文字

二十四史与二十五史

史学典范前四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屈原为什么要问天?

“无中生有”的老子

圣人孔子

舍生取义的孟子

是蝴蝶,还是庄周?

人之初,性本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传奇一生的佛经翻译家

诗坛有趣的父子现象

桃花源里可耕田

铿锵玫瑰的赞歌——木兰辞

旗亭画壁

韩愈华山投书

是推还是敲?

长安居,大不易

花间派祖师温八叉

帝王将相的治国宝典

《满江红》词是岳飞写的吗?

陆游情牵沈园

朱熹与白鹿洞书院

侠女寇白门和柳如是

难得糊涂郑板桥

曹雪芹的心酸泪与荒唐言

题画诗

雅趣盎然的“回文诗”

各种各样的对联

春联的起源

占今第一长联

“章回体”小说

六、科学艺术

古代中医药的徽章——阴阳鱼

中医的祖师爷

“刀术”高明的华佗

指南针

浑天仪和地动仪

炼丹炼出了“火药”味

学富五车和书籍的起源

印刷术的发展

九连环

战争搬到棋盘上

发明家鲁班

伞的发明

中国建筑的特点

梅氏数学家家族

算盘起源于何时?

伯牙摔琴谢知音

古代名琴

各种各样的“胡琴”

箫的历史

唢呐的历史

隋唐大曲

唐代几位音乐家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书法概说

“苏黄米蔡”的“蔡”是谁?

书画同源

历史上最初的“专业”画家

“以画自娱”的老祖宗

画龙点睛

吴道子与李思训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卷轴画代替壁画

宋徽宗出题考画官

辗转飘零的《清明上河图》

梅兰竹菊四君子

印章名称的变迁

文房四宝之笔

文房四宝之纸

文房四宝之墨

文房四宝之砚

四大名绣

唐三彩有哪三种颜色?

缘何“戏曲”是“梨园”

京剧的形成

京剧的行当

谁是脸谱艺术的祖师爷?

我国古代十大名厨

中国菜的五味、五色和五香

七、兵事体育

中国神话时代的战争

亦真亦幻指南车

七小长城见证历史

“窃符救赵”与“虎符”

锣与“鸣金收兵”

秦始皇兵马俑

历史上的“胡服骑射”

宋朝的火药武器

世界上最早的大炮

“神火飞鸦”——几百年前的“飞毛腿”

明朝的两级火箭

十八般武艺

百兵之祖与百刃之君

先秦时代的剑崇拜

干将莫邪

天下武功源少林

谁开创了武当派?

峨眉派与峨眉拳

修身养性太极拳

硬打硬进形意拳

临机应变八卦掌

侠客辈出的南拳

武术中的“八法”

职业刺客的起源

保镖与镖局

名医华佗与“五禽戏”

角力与今日摔跤

足球兴于中国

古代女性的秋千之戏

试读章节

占 卜

占卜是中国民间特有的风俗,它始于商周时期。“占”是观察的意思,“卜”是以火烧龟壳。古人认为,根据龟壳经火烧后出现的裂纹形状,可以预测吉凶祸福。在民间,经过长期的广泛流传,占卜形式越来越庞杂玄妙。寻常说的占法,大多是由专门的人员主持,也有由当事人或其亲友直接主其事的占卜方式。一般遇到久病不愈、财运不通、前程不明、家遭横祸等不顺心的事的人才去占卜。民间流传的占卜形式大体有算卦、抽签、拆字、看相等。而更为典型的占卜方式则是祈梦,是在神庙中睡下,以其时梦境为神示,占问吉凶祸福的方法。

对梦的占问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古代典籍中有不少记载。古人对梦是极其重视的,认为梦是一种预兆,是神的某种启示或是显现某一趋势。也有人认为,梦中精神离开了肉体,便能够和神往来,或者到达神灵世界。所以古人一旦做了梦,便要请人圆梦,即请专职的巫师或者公认的聪明人解释梦的征兆。

《周礼》中有专门掌管梦占的职务,隶属于春官大司伯。在民间则有《周公解梦》等书出现。《道藏》中也有些零星的梦占资料。从这些梦书中,我们也能得到很多古代人的习俗与志趣。比如梦见棺材则好,梦见女人则不好等。

占卜是古代的人对一些现象无法解释或通过别人的讲解寻求一种心理慰藉的一种行为,是一种迷信活动。我们平时可以作为一个娱乐项目消遣一下,但不可以沉迷于其中。

古代的“风水”学说

提起“风水先生”,恐怕绝大多数现代人都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迷信的人都会找他们选坟地、看看房基地什么的;陌生的是,“风水”到底是什么?恐怕绝大多数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其实,“风水说”的理论思想表现出了我国古人的朴素的整体观和系统观。“风水说”所信仰和追求的,其实就是“天人合一”,即通过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至善境界。而这正是现代和未来生态学所追求的目标。

可惜的是,与“风水说”的理论思想相比,“风水说”的技术体系显得苍白无力,由于有很多迷信的东西寄托其中,使得“风水说”中的合理成分被无隋地否定了。

千百年来,风水模式在中国铸造了一件件令现代人赞叹不已的人工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作品,形成了中国人文景观的一大特色。它对寺庙建筑布局的影响尤为明显。虽然“风水说”有很多迷信的成分,但它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是基本一致的。事实说明,正是“风水说”促成了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具体化。

“风水说”强调气脉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尤其风水学中的“龙脉”思想,就是现代地质地理学关于山脉、水流与岩层的走向的学问。而风水中“保护龙脉”的思想,也与现代水文地质学说中的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观念相融洽。所以《葬书》有“断山”、“独山”不可葬之说。以明十三陵为例,为了保全十三陵陵园的风水,明王朝恨不得把整个燕山山脉皆作为保护对象。皇陵西南数十里的西山、金山、玉泉山、七冈山、红石山、香峪山都是山陵龙脉的所在,都不许“造坟建寺,伐石烧灰”。

依“风水说”看来,十三陵所在山地属燕山之余脉,与北京西山虽有数十里之遥,却一脉相通。这种保护气脉及网络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做法,至少对地下水及生物的空间运动是十分有益的。这在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规划及生态研究中是值得借鉴的。

与气脉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样重要的是它的曲折和起伏。无论是山脉、水流或是道路,“风水说”都对曲折与起伏有着特别的偏好,认为只有曲折回环起伏方有生气止蓄。以水流来说,曲折蜿蜒的形态除了有其美的韵律外,至少可以增加物质的沉积,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减少水灾等。

风水其实就是一种传统文化观,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趋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同时也是调整和改造命运的玄学。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学里含有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环境景观学、自然生态建筑学、天体运行方位学等学问。P10-11

序言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文系的一批青年学者编了一套“知道点”丛书,邀我写序。我对丛书的名称有点好奇,一问,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就决定写了。

原来,这套丛书里每一本的标题,都以“知道点”开头,如《知道点中国历史》、《知道点中国文化》、《知道点世界文化》……落脚点都显得宏大,而着眼点却很谦虚,显出青年学者的俏皮。中外文化是万仞群峰,我们不应该畏其高峻而仓皇躲开,更不应该看了两眼而自以为已经了如指掌。我们所能做的,是尊敬地在山脚下仰视,勤快地在山道口打听,简单说来,也就是:知道点。

首先,不知道是可惜的。区区五尺之躯,不以文化群峰作为背景,只是一种无觉无明、平庸卑琐的生理存在。人凭文化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沟通,并通过文化证明自己是谁,对此,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有一种荣辱感。记得去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一次全国直播的青年艺术人才大奖赛,比赛中有一项文史知识测试,结果出乎意料,几亿观众对这一部分的关注远远超过比赛的主体项目,全国各省观众对于自己省派出的选手在艺术技能上的落败并不在乎,却无法容忍他们居然答不出那些文史知识的试题。由此可知,直到今天,很多中国人还是习惯于在文化上寻求自身尊严和群体尊严的,这很不错。

但是,紧接下来的问题是,又必须提防人们对于文史知识的沉溺。沉溺,看似深入,实则是一种以文化名义制造的灭顶之灾。中国明清之后一直有一批名人以引诱别人沉溺来谋生,很不道德。因此,必须在文化的群峰间标划一些简明的线路,在历史的大海中铺设一些浮标的缆索,使人们既领略山水之胜又不至于沉溺。这种做法用一种通俗用语来表述,就是不必知道得太多、太杂、太碎、太滥,只须“知道点”。

“知道点”,不是降低标准,而是提高标准。这就像线路的设定者一定比一般的逛山者更懂得山,缆索铺设者也一定比一般的游水者更熟识海。不仅更懂、更熟识,而且也更有人道精神,更有文化责任。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北大青年学者们编写这套“知道点”丛书是一项有价值的事业。新世纪的公民不可能全然舍弃人类以前创造的文化历史背景,却又不能让以前的创造来阻断今天的创造,因此应该有更多的山路划定者和缆索铺设者。只有这样,壮丽的历史文化才能真正成为新世纪的财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0: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