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历史的B面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王长华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皇宫大厦之内,无论哪朝哪代,都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权和利的分的分配与占有:帝王与宗室,宗室与外戚,外戚与宦官,宦官与宰相,其间的捉对争斗,云谲波诡,充满血腥,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些头面人物取胜对手的方法都可用术——阴谋予以概括。不学有术正是中国古代政治中心一个皇帝新衣式的实情!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基本格局是:帝王君主端坐于上,左有后妃,右有宦官,下面对着的是相府的相爷。帝王任性而行,后妃床榻上奏事,宦官上下游走,左右串连,真能做些正经事的主要是相爷。本书突破学院派史学研究的高墙,冲出戏论史学的滚滚浪潮,用文化学的尺度丈量逝去的历史,寻求关于历史之谜的另一种解读。

目录

序 言 权力主宰者的活法

帝王

一 谋位四途

二 协调宗室

三 利用外戚

四 驭臣之法之一

五 驭臣之法之二

六 驭臣之法之三

七 外交手腕

八 立嗣中的计较

臣相

一 术在书外

二 辱舌下面的心计

三 以不变应万变

四 出处行藏的揣摩

五 奸也有术

六 身通龙门之法

后妃

一 德行心术两相济

二 色相与心计

三 母以子贵

四 助皇帝一臂之力

五 后妃干政的劫数

宦官

一 邀宠的诀窍

二 固宠的策略

三 控制皇帝

四 胁迫百官

五 与外戚周旋

六 近水楼台先得月

试读章节

后妃在皇帝和有可能左右皇帝行为的上一代人之间构筑感情墙,以隔断两者之间的联系,目的无非是弄权。对此,有的后妃是以较为文明和非武力的方式以达到此一目的,而有的则更公然、更明目张胆地采取动武的方式。比如晋惠帝皇后贾南风吧,愚昧呆痴的惠帝执政以后,贾南风发现,晋朝宫廷中真正能左右惠帝、甚至代惠帝发号施令的却是惠帝的非亲生外祖父杨骏。杨骏把持朝政,朝中必然有一些大臣对此不满。利用这一点,贾南风就在惠帝面前吹风,竭力说杨骏的坏话,并胁迫惠帝下密诏免去杨骏在朝中的一切职权。杨骏的行权,其实是受晋武帝之托,来帮助惠帝这个不争气的主子的。但是这确实妨碍了贾南风对惠帝的独家控制,所以贾南风要先发制人,要把惠帝和杨骏之间的感情墙筑造起来。自从杨骏被免职之后,惠帝和杨骏之间再也没什么联系了。在免职杨骏的同时,贾后又暗派惠帝的弟弟司马玮入朝废除杨太后,另派司马繇带兵前往捉拿杨骏。杨太后得到消息,自己居于深宫无法与父亲联系,便在一块丝绢上写上“救太傅者有赏”射出城外。不料这块丝绢又落入贾南风手中,贾南风因此宣称太后与杨骏合谋作乱,要晋惠帝废太后为庶人,将杨骏夷灭三族,杨太后最后绝食而亡。贾南风最初是要隔断惠帝与杨骏之间的联系,而结果是杨骏不仅被合法地处死,而且连杨太后这个顶头上司也被搬开,对于贾南风来说,这个结果是使她出乎意料地满意了。

P177

序言

      序言 权力主宰者的活法

          一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有四种人,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中的核心力量,掌握着各色人等的生杀予夺。四种人里的第一档人物无疑是帝王君主,其他三种人则分别是御前的臣相、后宫的嫔妃,以及那追随君主帝王如影随形、不男不女的宦官阉人。

中国古代政治核心构成的内在逻辑:国是家的放大,宗法血缘是维系国家政治的纽带,这是自西周初年就明文定下的一条政治家法。然而,明文之外,还有看不见的逻辑,即:一阴一阳之谓道。道者,正道,治道之谓也。治国要走正道、成治道,这阴与阳,刚与柔的结合绝不可少。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核心内,帝王君主既是皇室中的男性代表,也是整个国家社稷的男性代表,属阳一极。而后妃则是他名正言顺的对应物,属阴一极。阴阳两极的互制互动,形成皇室和国家的张力,也造成皇权政治的相对平衡、稳定与和谐。这是阴阳之一组。还有另一组,便是臣相和宦官。相(宰相、丞相)是国家社稷政治运行的中枢,持重、刚强和力量是其基本特征。相对于相的则有宦者阉人,人工化的阉割把女子的柔媚和顺从品格后天地加到了他们身上,从而使之既方便地穿梭游走于朝廷和后宫之间,又自然而然地成为相位的合理对应物。

              二

帝王君主当然是社会和国家的最高主事,这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不言而喻,具有先在的合理、合法性。帝王又称天子,被视为代传上天旨意的人间真主。这是一条宗教思路。但宗教的形式里包含的却是宗法内容。宗教颂扬天道,宗法坚信人伦。前者让人产生敬畏感和神圣感,取消许多可能产生的顾虑和怀疑;后者又激发人们产生充满自卑的亲情,向往和仰视那宫墙之内的成人和儿童。帝王和皇权的至上地位就这样确立了。

摘下神圣光环,帝王君主依然生活在地球上,仍不得不尽心力于保证政权的稳固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作为人间权力金字塔的顶尖,他除了受制于那个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天”之外,再不受任何限制。从理论上讲,君道应无为,不理具体事务,平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这才对他人造成神秘感,才具有神圣性。但帝王君主内心里也明白,仅有神秘和神圣还不能完全解决国家机器的运转问题,还必须有臣相来负责执行他的旨意,来主持处理方方面面的事务。臣道应有为,相府是国家社稷最主要的职能部门,相本身则是帝王君主最重要、最须臾不可或缺的职能官员。

职能部门应该是要照章行事的,一视同仁也好,唯才是用也罢,如果真的完全贯彻到执政的行动中去,那就不免薄看了宗法的人情,这怕是连皇帝老子也不会同意的。为了补行政强硬之不足,皇亲国戚纷纷走到前台,而这其中得宠的后妃更显示出天然优势,更有可能在政治决策上大显身手。历史上著名的宫廷女强人无论是吕皇后、武则天,还是兰儿慈禧,都是借助帝王的权威而又大大发挥了这种权威的。在中国古代的政治运作中,后妃脚踏实地地成了政治中心的一维,她们往往在政治决策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从中国政治文化的深层来讲,后妃不仅是帝王君主的性伙伴,也是其行政弄权的天然搭档。

女人之外,还有两性兼栖的宦官。在古代皇宫中,宦官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有特殊的身躯、特殊的形象,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也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古代男女有别、授受不亲,而不男不女的宦官则可以尽情穿梭于后宫佳丽之间,既为畸形之人,就可以行畸形之事。抛弃常人的尊严,以俳优自居,以主上戏弄为荣。在接通了自己与帝王和后妃的联系之后,在宫廷的明处或暗处,宦官都争到了位置和发言权,于是就放开胆子尽情上窜下跳、大行其道了。本来是可怜可悲的一群,然而在中国古代政治舞台上却发挥着穿针引线、左右疏通,甚至连正常人想也不敢想的政治中枢作用,这无论如何也称得上古今中外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帝王君主端坐于上,左有后妃,右有宦官,下面对着的是相府的相爷。帝王任性而行,后妃床榻上奏事,宦官上下游走、左右串连,真能做些正经事的主要是相爷,这是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基本结构、基本格局。

中国古代政治中心呈一点三线结构,粗看起来不能说不复杂,但就所持生存之法,概言之却不外乎一个“术”字。“术”者,心术、权术之谓也。“术”操之于平头百姓谓之“心术”,操之于权要则自当称之为“权术”。如此说来,这阴阳二组的四方人物所行之法自然都在权术范围之中。

后人常把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外儒内法,或日王霸杂用。无论是外儒内法,还是王霸杂用,其文饰的外表下面掩盖着的都不外乎一个“术”字。“术”又应解作阴谋。让百姓草民们相信文雅的儒,我却御之以铁腕的法;需倡王道时倡王道,王道不中用时则行霸道。总之,左右开弓、左右逢源,这是我的自由;而尔等百姓则只配进退失据、进退维谷,这是你们的命运。这种理论上称作“术”的东西,其实在实践中恰恰是地道的流氓战法。

上操“术”以御下,朝廷百官一致对付百姓,这是古代政治中心四档人物共同的立场。但在大厦之内,他们也随时随地地“兄弟阋于墙”,其所操规则也多为立竿见影、行之有效的“术”。围绕权和利的分配与占有,帝王与宗室,宗室与外戚,外戚与宦官,宦官与宰辅,其间的捉对争斗,云谲波诡,充满血腥,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些头面人物取胜对手的方法也大体可用“术”——阴谋予以概括。这就是中国古代政治中心一个皇帝新衣式的实情。

如此讨论中国古代政治的结构及其展开,只表达著者挂一漏万的一偏之见。不过,本书呈现中国历史的深浅是一个问题,而中国历史文化中张“术”抑“学”的倾向理应受到现代文明的批判和清算,则是不容置疑的。愿与大家一起思考。

(本书“臣相”和“宦官”两篇的初稿分别由贾秀军、阎福玲执笔,特此说明。)

                  王长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