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失地、失房、失业”这“三失”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而把这“三失”同时兼收的社会群体就是失地农民:他们在失去常年耕作的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职业,在城区拆迁改造的过程中又失去了房子。这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最重要的现实问题之一。《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代性变迁——以失地农民为例》一书以农民与国家关系为研究主题,具体是以D市城郊失地农民为例来说明的,其中又重点考察基层政权与失地农民的关系问题,以此来梳理国家与农民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考察当代国家与农民互动的各个面向,探讨两者关系的现代性转向。
本书以具体场域中的基层政权与失地农民互动为例,梳理了国家与农民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考察了当代国家与农民互动的各个面向,探讨了两者关系的现代性转向。在现代性全面渗入社会各层面的背景下,本书约研究深化了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认识,对相关:哩论研究的深入和具体应对政策的出台有借鉴之处。
导 论
一、选题意义
二、分析视角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
第一章 研究基础:分析框架与实践状态
第一节 理论回顾与分析框架
一、关于失地农民问题
二、关于国家—农民关系问题
三、基本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 D市城郊农民失地的历史与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前D市农民的失地状况
二、改革开放以来D市城郊的失地农民问题
三、21世纪初叶D市城郊失地农民概貌
第二章 征地补偿中的国家与失地农民
第一节 征地补偿与基层政权的参与
第二节 理性权衡:征地过程中的国家与农民
一、征地概况
二、利益权衡:农民的理性应对
三、资源动员:国家的行动策略
第三节 资源互济:补偿安置中的国家行为
一、补偿安置:基层政权与失地农民的利益冲突
二、压力与困境:基层政权的两难
三、资源互济:基层政权的运作
第四节 国家—农民互动关系:能力、计算与资源互济
第三章 国家缺位与失地农民的生存
第一节 自谋职业:失地农民生存的路径依赖
一、城郊失地农民的职业生存状态
二、基层政权与失地农民就业
三、失地农民就业的路径依赖
第二节 保障真空:国家缺位与失地农民的认同
一、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国家缺位
二、双重屏蔽与失地农民的回应
第三节 国家—农民互动关系:缺位、宽容与地方性资源
第四章 国家与失地农民间的资源流向
第一节 征税:制度、权威与地方性知识的共生
一、基层政权生存与失地农民纳税
二、征税:制度、权威与地方性知识
三、拔“钉子户”:暴力使用规则的显现
第二节 农业补贴:资源流动的转向
一、失地农民与农业补贴
二、基层政权改革与职能转换
第三节 国家—农民互动关系:制度、权威与地方性知识
第五章 国家在场与失地农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节 制度性政治参与:选举困境及其救济
一、失地农民的政治参与
二、选举:失地农民的资源争取行动
三、基层政权的“另类”救济行动
第二节 非制度性政治参与:征地上访及其应对
一、非制度性政治参与
二、征地上访事件:利益争取与行动策略
三、上访事件的因应:理性博弈与协议达成
第三节 国家—农民互动关系:在场、利益与理陸行动
第六章 现代性与国家—农民关系变迁
第一节 国家—失地农民互动模式及其内涵
一、国家—失地农民互动的基本模式
二、国家—失地农民互动模式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国家—农民关系的现代性走向
一、国家—农民关系的变迁轨迹
二、国家—农民互动关系的基本形态
第三节 现代性与国家—农民关系的变迁
一、现代性渗入与国家—农民关系的变迁
二、讨论:新型现代性与现代社会
三、走向现代型国家—农民关系模式
第七章 制度创新:国家—农民关系的现代性转向
一、制度创新与国家—农民关系现代化
二、制度创新与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
三、农民市民化:国家—农民关系走向终结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