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人,只要你在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但同时,你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和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你毕竟经历过死亡,你是幸存者。
一个荒谬的时代,一个宏大的祭坛,几个少年人。20多万字的《幸存者手记》是一部关于“文革”和少年成长记忆的小说。女作家筱敏以一种充满诗性的叙述语言,交织现实与寓言,历史与象征,将那一代年轻人在这个特殊十年中的遭际进行了梳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幸存者手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筱敏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无论什么人,只要你在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但同时,你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和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你毕竟经历过死亡,你是幸存者。 一个荒谬的时代,一个宏大的祭坛,几个少年人。20多万字的《幸存者手记》是一部关于“文革”和少年成长记忆的小说。女作家筱敏以一种充满诗性的叙述语言,交织现实与寓言,历史与象征,将那一代年轻人在这个特殊十年中的遭际进行了梳理。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另类的成长小说。 一个荒谬的时代,几个少年人;一个宏大的祭坛,一些鲜活的祭品。席卷一切的风暴,那些被卷入的卑微的人,如何飞扬,如何堕落,如何生,如何死……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的经历,见证了一代人的命运。 小说取手记的形式,对历史作诗性叙事,结构极富于独创性。与传统小说依赖中心情节的“树状”或“根状”结构不同,它是开放性的,蔓延的,非连续性的,反规范的,有多元的入口、出口和自己的逃逸线,正是哲学家德勒兹说的那种“块茎之书”。在书中,作者把现实、历史、梦境交织到一起,把生活戏剧和寓言交织到一起,把图像,激情和批判的意义交织到一起。隐蔽、断裂、侵入、变异、彼此互相生成,使整个作品变得更为丰茂。 本书曾由《作家》《长篇小说选刊》略加压缩发表,此次出版为全本。关于本书,有杂志评价说“若干年后,它可以被沉淀为一部史诗般的作品。” 目录 1 荒弃之城 2 永远 3 红色焦虑症 4 火焰与柴 5 蜂起 6 地火集 7 风的形状和机器的形状 8 创世神话 9 玻璃雨 10 上帝用什么净化世界 11 墙上的字 12 剥落 13 黑色人 14 一片明瓦 15 坍塌 16 门外的人与门里的人 17 以神圣的名义 18 向北斗 19 这里有玫瑰花,就在这里跳舞吧 20 冬天和新年总在一起 21 流浪人说 22 火如何逆风而行 23 仿佛海水在神谕中分开 24 阅读纸灰 25 幻肢痛 26 旗帜重于生命是谁的真理 27 台风 28 和我们在一起 29 梦行症 30 立正,看齐,齐步走 31 北斗星很玄远 32 革命把漂亮的礼物赐给我们 33 震耳欲聋的世界竟是白茫茫一片 34 这是专政 35 金芒果 36 什么是无政府主义 37 魔术 38 失眠的危险 39 吃人的事的确有的 40 红海洋 41 一个人从人民中剥离出来 42 像烟似的四面八方吹散 43 塔耳塔罗斯深洞 44 星光下发芽 45 一滴水投入大海 46 红楼新编 47 回音终于来了 48 大地震 49 幸存与不幸 50 春雨 试读章节 1 荒弃之城 一座荒弃之城。 时间之水徐缓而过,雾雨一般浑蒙。三十年雨量丰沛,足以形成一道河流,足以有浪,拍打如崖的墙壁,发出询问之声;足以有潮,叩击闭锁的门。 苔藓漫溢开来,无论墙壁,无论门窗,都不可以阻止,沿着台阶一层一层溢下去,湮没了街衢和广场。而后是草,是蕨,是攀缘植物,附着在屋瓦和楼阁之上蔓生。三十年足以使乔木长成,何况灌木?有一种名为榕的长绿乔木,是一种会飞的树种,即使在每天还飘出炊烟的烟囱壁上,也能驻扎下来,根贴壁而生,形成水流的形状,并将砖石挤出罅隙。而今就在城的高处建造了一座飞榕的群落,雨线一样的气根漫空游走,把石塔和剧场覆盖起来,把哥特式的尖顶和钢筋混凝土的楼宇覆盖起来,气根悬在雾雨之中,一旦附着了固态之物,便迅速发育成为树干,凌空的树林终年浓郁,一季一季的落叶,在沥青路面和楼道方砖上铺设着新的土层。 这座城,是因瘟疫而荒弃的?是因旷代的饥馑?是因绝世的疼痛?人们逃离而去,并不回首。没有人愿意在回首之际化为盐柱,立在途中,成为标记,为后人引路。人们逃离自己的历史,仿佛弃绝曾经的居所、旧时的衣物;仿佛这座城没有魂灵,不会燃着血一样的颜色紧紧尾随。 荒草很快吞没了道路,而后如洪水一样漫涨起来,成为丛林,郁绿恣肆,吞没了城。连绵起伏的丛林淤塞了历史,有如无数遍往复叠印的铅字,淤塞了记忆。以至在噩梦中,一张企图翕动的嘴,也被茂密的菟丝子缠紧了。 磷火在空城里荡来荡去,越进篱栅,逾出窗棂,抚着台阶的青藓,恻然地,拾级而上,又拾级而下。在伞莎草的另一边,遇上一堵熟悉的高墙。一些红漆字,呈鳞片剥落着,一些黑墨字,呈水渍痕漫漶着。墙这边的磷火和墙那边的磷火,在那些字迹上游移,未能穿墙而去,只隔着墙相互抚摩。墙上一眼弹洞,或许太深了,迄今露着砖红和焦黑,而未生苔痕。 忍冬藤沿梁柱攀缘,从晒台探进头去,铺满了灶台,衣橱,折叠床和木窗格子,从门楣瀑状而下,从桌脚怡然而上,在纷乱的书桌面上,纷乱地洒开金银花絮。拉开抽屉,有许多纷乱的纸屑,被松鼠筑成窝的样子,一本旧相册,在纸屑的底部,隐隐露出漆纸的封皮。 野兔在荒草丛中惊起,连带着昆虫飞散,像是一种深藏的惊恐。荒草之下是青石条的街衢。那些石条负载了多少个朝代,连它们自己都数得倦了。只模糊记得铺筑这条巷道的时候,它们被拉到一起,有的身上凿着墓碑的字迹,有的身上刻着神案的饰纹。倚凭学行车的脚和倚凭木拐杖的脚,焚香祭祖的人群和刀枪相向的人群,低头踉跄的人和按人低头的人,碾过来,碾过去,那些前朝的字迹却还清晰地在着,还磨不平。踏上去只觉冷冽彻骨,时间渊深,层次缭乱,而不知所云。 历史是死者的名册,太厚了,折叠起来便成巨大的丘陵。若为找寻一位故友,掀开一个名字,整个丘陵就会抖动,如手风琴的叠叶被拉开,发出骇然之声。每一个死者的名字都会应答,都会生痛。然而更多的死者不在名册之内,他们太卑微了,以至他们从来没有过姓名。 还有那些灰烬,一层一层,因经年的雾雨而压实了,像某种地质年代的记载,截切面上,可以估测燃烧物的质地。羊皮纸质瑟缩成团,或许是《圣经》,或许是《诗经》,它们不必被繁琐的技术刮干净重写,在火海里,它们瞬间就化为乌有了,火能比那些涂改的技术收拾得干净。绢帛之质很轻,燃烧时是迎风飘扬的形状,灰烬落下也是风的阴影。木质之灰比较均匀,只在燃烧不彻底的地方停留为炭,而炭的通体都能裸落着木纹。很难猜想它们曾是什么,庙宇的梁或檩柱,民居的门扉或箱笼,画架,课桌,收藏过各种契约或植物标本的木匣子,挑起过一面旗子的细木棍……更厚的是纸灰。燃烧的时候,曾使多少人眼前黑斑浮涌,如一种疾患叫飞蚊症。这种最容易燃烧的东西,在灰烬里本应最不留痕迹,然而它们太多了,铺天盖地被投入火海,几乎使火焰都窒息了。有一些纸质很韧,即便成灰,还能看出一页一页叠着,像页岩。一些书钉散落其中,锈了,蚀了,却还在着,于叶岩之中钉着灰烬。最无由寻觅的是私人信简,它们都是经主人之手悉心焚化的,任何一个字迹都不能遗存,在夜深入静时分,有各种遮掩火光和烟气的举措,末了,连这些灰烬也要立即清理干净,不能留下星点燃烧过的遗痕。 天宇之上,会有一道回音壁,在多年以后,把围聚火海的万众欢呼声折返回来,让人们愕然惊惧。人们当初是要在这灰烬之上,建筑一座全新的、通往终极理想的太阳城的,人们在火海和太阳的映照中通体透明。人们欢呼着,像祛除瘟疫一样把一整个旧世界投入火海,连带把过往的人类文明史投入火海,人们相信,彻底的焚烧将换取彻底的更新。然而,未待太阳圣殿抵达我们仰望的天空,舔尽低矮的积雨云层,人们就像逃离瘟疫一样弃绝这座城了,没有留守者站下来再次点火,焚烧瘟疫,湮灭这座城的,是漠漠然的时间之水漫灌的丛林。 以“世纪”切割历史,刀刃是锋利的,因为有现代乃至后现代的合金。沟壑瞬间划开,板块漂移,愈去愈远。“上个世纪”——这词语的发生,更如墓葬之土,将有关这座城的记忆彻底化为废弃之物,掩埋了。从此以后,那些磷火一样的记忆,就是一些远离现实的鬼故事,梦魇之际发一声隔世的嘶喊,为市人侧目,鄙夷。也许还会余下少许残片,一干年以后,有考古学家挖掘鉴赏,有古董收藏家把玩,却不再有人活到千年以后,为任一残片作见证,自然赏玩者也不需要见证。 板块漂移,然而记忆的根噬咬,无论表层深层,根系纠结错杂,漂移产生撕裂性疼痛。 那座荒弃之城渐远,渐次退出人们的视界,以其蓊蔚葱茏,成为彼岸的布景。然而那里的每一个事件,都能传感到我这里,让我听到: 一个门把手,从朽坏的门扉上脱落。 一块地砖,有一个鞋钉的圆印,等待着曾在砖底埋下秘密的主人。 巢蕨附生在古木上,一丛一丛,连那挽在古木上的绳索圈环都布满孢子,只待雨季就萌出新绿。 知风草从小提琴的琴体里长出来,夜复一夜喑哑。偶尔有一只蚱蜢从一根弦上跃起,就有一滴露水滴落之声,清冽纯明。 半世逃亡之后,我再次回来,是因为逃亡的路上终究没有栖身的居所,有一个噩梦紧紧尾随。梦里,我立在那迭山一样的名册面前,企图掀开,在骇人的轰响之中,唤醒一个又一个见证人,印证我的记忆。 P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