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帝王悟经典人生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罗宇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古今中华史,兴衰得失尽殊同。读罢掩卷无言语,常使诸君叹时空。在帝王离我们日益远去的今天,帝王之道也被赋予了更广阔的内涵,这将是从政、从商,处世的为官之道、为商之道乃至成功之道。本书精选我国古代帝王的优秀统治思想,并将其归纳成九种经典思想,以飨读者。

内容推荐

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所留下了什么,那么就是它的历史。”足以看出历史的重要性,纵观古今,凡是圣贤明君,必是饱读史书之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他从小就是饱读史书,所以在他的开明统治下,大唐初期才出现了“贞观之治”,一举成为封建统治时期的顶峰。这是因为他有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胸怀,有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统治思想,有着“以铜为鉴,可知衣着端正;以人为鉴,可知个人过失;以史为鉴,可知国家兴衰”的选贤准则,也就铸造了一代史人明君。而历史的功用又岂止是“镜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男儿之志,这就是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目录

第一编:君道之——善醒身、善御臣

 一、善集六君之长,善正一国之风

 二、以仁德降服民心

 三、德治、法治兼而施之

 四、悲剧君王悲在何处

 五、立太子定成败

 六、推知成败兴衰

 七、君王短长之比较

 八、雄君图霸业

 九、失德失天下

第二编:君道之——善察良臣名将

 一、五种应该重用的臣子

 二、五种应当疏离的臣子

 三、六种应当谅解的臣子

 四、八种臣子的邪念

 五、十二种人适合的职位

 六、能屈能伸者英雄也

 七、什么是真正的舍生取义

 八、尽忠讲义就是大英雄吗?

第三编:君道之——明晰臣之优劣

 一、司马家族的兴衰

 二、周勃功劳大,但无益社稷

 三、乐毅权谋过重失江山

 四、白起善用兵,性残暴

 五、诸葛亮“为他人之胜”杀马谡

 六、成也商鞅,败也商鞅

第四编:君道之——广纳贤臣良将

 六、善用人之所长

 七、辨识名臣良将

 八、用“标准”选人

第五编:君道之——掌握鉴识人才之法

 一、四种精华的定义

 二、选志趣相投之人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察人之捷径

 五、看相识人法

 六、真“才”不爱“财”

 七、警惕四乱和四危

 八、曹操与袁绍不同的用人策略

第六编:君道之——善学会用助霸业

 一、物极必反

 二、恰如其分的方法

 三、为臣者要掌握进退的分寸

 四、认清问题的两面性

 五:活学灵用巧治国

 六、取长补短治国家

 七、六经深藏安邦之法

 八、诸子百家暗含治国之智

第七编:君道之——吸取兴衰成败之教训

 一、兴衰无常,教训良多

 二、纷乱屡出,英雄待出

 三、争夺不休,强者称王

 四、顺应形势,称王称霸

第八编:君道之——好君道造就好臣道

 一、管理要以人为本

 二、君王要善于应变

 三、了解对方的心思

 四、善于权变

 五、人心难测

 六、有用与无用

 七、善于亲疏

 八、容纳异己

 九、忠孝的两面性

 十、把命运握在自己手中

 十一、不妨以利服人

 十二、转败为胜

 十三、防止心乱

 十四、驾御人的成功之法

 十五、要有远见卓识

 十六、爱要适度

 十七、观其行知其心

 十八、要宽以待人

 十九、时势造人

 二十、何妨屈已成人之美名

 二十一、要名副其实

第九编:君道之——善兵则天下易得

 一、将之道

 二、选用全才之将

 三、各个击破

 四、君须率先垂范

 五、灵活主动

 六、量才唯用

 七、创造条件

 八、杀伐和赏罚

 九、兵不厌诈

 十、出奇制胜

 十一、勤操练

 十二、网开一面

 十三、以柔克刚

 十四、化害为利

 十五、天时地利主成败

 十六、巧设反问

试读章节

为君者要分辨清楚六种类型的君王,以了解为君者应有的品德,作为治理国家的借鉴。

六种类型的君王都各自具有何种特点呢?先哲荀悦是这样认为的:“天性仁慈,头脑清醒,志向坚定,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为自己,这是王主——可作帝王的君王;节制自己的私欲,性格宽厚,身体力行,勤学好问,办事遵循仁义的原则,不感情用事,这是治主——能带来天下大治的君王;勤政爱民,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荒淫懈怠,先公后私,大公无私,这是存主——能坐江山的君王;性情狂悖,叛逆伦常,争权夺利,公私并行,是非不明,这是衰主——走上穷途末路的君王;情欲压倒了礼义,私利重于公益,制度超越道德规范,政教失常,这是危主——危在旦夕的君王;亲信、重用邪恶小人,排挤、打击忠臣,放纵情欲,贪得无厌,不顾忌礼教法规,出入游幸放荡,不受规章制度的约束,随意赏赐,乱加刑罚,文过饰非,有错不改,忠诫的意见听不到,敢于冒死直谏的大臣都要被杀掉,这是亡主——亡国的君王。”

由此可见,“王主”以使天下兴盛太平;“治主”可以改革政治;“存主”可以保家护国;而“衰主”只有当国家一切平安不发生灾难时还可以勉强保住国家,一旦有了危难国家就会有遭到灭亡的危险;“危主”没有国难就谢天谢地了,有难必是亡国;“亡主”,则必亡无疑。

不想当“王主”的君王不是好君王,所以,为君者应把“王主”的理念彻底贯彻到自己的统治中,做一个更好的“王主”。

王主之首当其冲的要务就是能正一国之风,风就是风气,从一个国家的风气上就能看出国家的兴衰成败。君王如果能正一国之风,也就能够使国家旺盛了,风气一般包括九种,即:理国之风、衰国之风、弱国之风、离国之风、荒国之风、叛国之风、乱国之风、危国之风、亡国之风。

理国之风:君臣之间亲近有礼,大臣之间虽有不同政见但只是针对国事,私下能和睦相处,互相谦让,不争名夺利,任劳任怨,不互相埋怨推诿,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这象征着国家大治。

衰国之风:一国之中礼俗不统一,为官者不被敬重,下层官员抱怨国家政治的各种弊病,老百姓相互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是国家衰败的风气,预示着这个国家将走向衰落和破败。

弱国之风:君王讲究礼让,文武失调,贪图安逸,士人追求玩乐,老百姓无拘无束,放任自流,呈现出国家软弱的表象。

离国之风:君臣互争荣誉,朝中大臣争功夺利,士大夫争名好胜,老百姓互争私利。这是离国之风,是众叛亲离的表象。

乱国之风:上层官员私欲膨胀,谋私泛滥,下层官员无恶不作,法规朝令夕改,政策出自多家之门。这是乱国之风,是国家动乱的象征。

荒国之风:把奢侈当作繁荣,把骄纵当作高贵,以放任为开明,将遵守礼义的人称为顽固不化,奉公守法的人被认为固步自封。这是国家荒淫无度的表象。

叛国之风:认为苛刻是精明,把牟取私利当作公务,把宰割老百姓当作本事,把溜须拍马当作效忠。这是国家叛乱的表象。

危国之风:君、臣上下隔阂不断,朝廷内外相互猜疑,小官争先恐后讨上司的欢心,大官之间争夺权力。这是危国之风,是国家危亡的表象。

亡国之风:上级官员不深人民间体察民情民意,下面的群众也不向上反映意见,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办,国家的法律形同荒废,概不执行。这是危国之风,是国家灭亡的表象。

这九种不同的风气,预示着国家九种不同的命运,为君者在治理国家时如果能营造出国家大治的风气,于君于民都是好事。

尹文子对国家风气的治理,曾有过如下描述:“国家贫困衰弱,国王的权力削弱,大臣的势力增强,这就是亡国的征兆;宫廷内没有专宠一人的现象,朝廷里没有宠幸的弄臣,家族人丁兴旺,长幼有序,这是国家昌盛繁荣的标志;农事活动适时,粮食储存厚实,军队精锐,疆土治理得很好,这是强国的特征。”

P3-4

序言

君道,即帝王治国的基本理念与统治权术,其主要内容是设计谋划、运用手段,击败对手,夺取最高权力。

在人类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部研究君道的旷世奇书:唐朝赵蕤著的《长短经》和意大利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

《长短经》一书自公元8世纪问世以来,受到历代帝王与和政治家的高度重视和推崇。乾隆皇帝一生多次阅读该书,还亲自题诗,向大臣和皇子们推荐,并被收入《四库全书》,成为后世为官从政、经商处世的一部必读宝典,也是领导者和管理者必备的宝鉴。

《君主论》自问世就风靡一时,欧洲的许多学者认为,数百年来,《君主论》是人类写过的三部具有永恒价值的处世智慧奇书之一。据说,法王亨利四世被杀时,人们发现他贴身带的,竟然是一部染血的《君主论》;路易十四,这位赫赫有名的法国君主,每晚必温习此书,其言:不读此书不能高枕而眠;拿破仑对《君主论》也百读不厌,胜利的联军在清扫滑铁卢战场时,从缴获的拿破仑的御车中,发现了一本他写满批注的《君主论》……可以说,现代政治首脑无不是从《君主论》中汲取治世的精髓。即使他们不当众承认,也在秘室中聆听过马基雅维里的教诲。直至上个世纪的80年代,西方舆论把《君主论》和《圣经》、《资本论》并列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

本书取赵蕤《长短经》与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的核心,集帝王之学、权谋之术、王霸之道、统驭之法而成,把这套复杂多变、莫测高深,实用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学问展于世。

在帝王离我们日益远去的今天,帝王之道也被赋予了更广阔的内涵,这将是从政、从商,处世的为官之道、为商之道乃至成功之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0: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