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红楼梦”,一部美丽哀婉的“言情”经典,字句间充满迷人的香艳之气。
三千万日本家庭不朽的国民文学。《源氏物语》被认为是三千万日本家庭不朽的国民文学,与中国的《红楼梦》、《唐诗选》、《阿Q正传》等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并被誉为日本文学的灵感之源。
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比中国的第一批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及欧洲最早的《十日谈》要早三百多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源氏物语(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紫式部 |
出版社 |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日本的“红楼梦”,一部美丽哀婉的“言情”经典,字句间充满迷人的香艳之气。 三千万日本家庭不朽的国民文学。《源氏物语》被认为是三千万日本家庭不朽的国民文学,与中国的《红楼梦》、《唐诗选》、《阿Q正传》等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并被誉为日本文学的灵感之源。 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比中国的第一批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及欧洲最早的《十日谈》要早三百多年。 内容推荐 《源氏物语》最早全面展示了东方人对性爱的独特态度和方式,这正是《源氏物语》被世界知识界和出版界评定为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的主要原因。我国的《世界经典文学大词源》、《一百部伟大名著》对《源氏物语》均有篇幅宏大的评介。 此书颇似我国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即白话小说),但行文典雅,极具散文韵味;加之书中大量引用汉诗,及《礼记》、《史记》、《战国策》、《汉书》等中国古籍史实和典故,因此读来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氛围。 目录 译者序 第一回 桐壶 第二回 帚木 第三回 空蝉 第四回 夕颜 第五回 若紫 第六回 末摘花 第七回 红叶贺 第八回 花宴 第九回 葵姬 第十回 杨桐 第十一回 花散里 第十二回 须磨 第十三回 明石 第十四回 航标 第十五回 蓬生 第十六回 逢坂关 第十七回 赛画 第十八回 松风 第十九回 薄云 第二十回 朝颜 第二十一回 少女 第二十二回 玉鬟 第二十三回 早莺 第二十四回 蝴蝶 第二十五回 萤 第二十六回 常夏 第二十七回 篝火 第二十八回 朔风 第二十九回 行幸 第三十回 兰草 第三十一回 真木柱 第三十二回 梅枝 第三十三回 紫藤末叶 第三十四回 新菜 第三十五回 新菜续 第三十六回 柏木 第三十七回 横笛 第三十八回 铃虫 第三十九回 夕雾 第四十回 法事 第四十一回 遁入空门 第四十二回 云隐 第四十三回 旬皇子 第四十四回 红梅 第四十五回 竹河 第四十六回 桥姬 第四十七回 柯根 第四十八回 总角 第四十九回 早蕨 第五十回 寄生 第五十一回 东亭 第五十二回 浮舟 第五十三回 蜉蝣 第五十四回 习字 第五十五回 梦浮桥 试读章节 第五回 若紫 却说源氏公子因患了疟疾,虽多方寻人画符念咒也未见好转,日日午时仍旧发作。一日听人道:“有一高明道僧,住北山某寺。去夏疟疾盛行,别人念咒均无效应,惟此人神通,众病人皆得治愈。此病若是延将下去,必酿大难,万请前往一试。”源氏公子听得此言,立刻派使者到北山去唤请那位高僧。高僧推辞道:“贫僧年事已高,举步艰难,恕难从命。”使者归来如实禀报。源氏公子无可奈何,只得于那天色微明之时,带了四五个亲随,微服前往北山。 时值暮春,京中花事已渐近尾声,而山中樱花却开得正艳。人得山来,只见得春云绕树,随风飘移,甚是可爱。源氏公子身份高贵,生长在皇院深宫,难得远足。此般景色,直令他心旷神怡。高僧所在寺院,隐于北山深处。只见那寺院所在之地,周围巨岩环抱,寺后山峰直插云天,地势险峻异常。仿佛仙境一般。源氏公子入得寺来,并不曾报得姓名。但见此人虽衣着简朴,仍掩不住其高贵风采,老僧吃惊道:“公子定是昨日召唤贫僧的那位。有劳远驾,实难担当!贫僧早已弃离尘世,符咒祈祷等事,渐已遗忘,怎敢屈尊亲临?”说时,复又打量公子,满面堆起笑来。这圣僧道行极高,他画得一道符,请公子饮下,遂诵经祈祷,为公子消灾。此时红日初升,霞光四射,源氏公子便步出寺外,眺望四周景色。此寺所在之地,地势甚高,山中诸寺,皆可收入眼底。沿坡道曲折而下,有一所屋宇,电同这里一般围着茅垣,庭中树木森森,内有齐整的房屋和回廊,整洁异常,却颇有生趣。源氏公子问道:“何人居住于此?”随从答道:“是公子认识的那僧都,在此处已两年了。”公子叹道:“原来此处也是高僧仙居处。看来,我此番微行,恐是不成体统了!大概他已经知道我到此罢。”此时,几个眉清目秀的童男童女从宇中走出,有的汲水,有的采花,皆了然分明。随从人等窃窃议道:“看,那里有女人呢。僧都该不会养女人吧!究竟是何等人呢?” P58 序言 大凡读过《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并对其进行过比较者,无一不惊讶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竟是如此相同,几乎就是一部日本的《红楼梦》。两部不朽巨著各自所关注的文学母题,展现的人物场景、文化背景、乃至作者的人生命运都仿佛同出一辙,甚至我国对大多数熟悉《红楼梦》的读者而言,细读之下,不禁思疑:《源氏物语》是不是受《红楼梦》的影响而作?但实际的情况是:《源氏物语》比《红楼梦》的成书年代早了整整700年,即使与我国明代出现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相比,也要早300多年。在两个不同的国度,相距700年的两个伟大作家,不约而同的写作了如此相似的两部史诗性的文学珍品,而且作者的生活经历、人生命运也十分相似,确实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学术之谜。 《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出身于充满书香之气的中等贵族家庭,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其父是当时有名的歌手,而且长于汉诗。作者因此得以自幼随父学习汉诗,并熟读中国古代典籍,她不仅对白居易诗歌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了解佛经和汉乐。人们研究后发现,《源氏物语》全书所引汉文,涉及《白居易文集》、《史记》、《汉书》、《晋书》、《文选》、《游仙窟》、《述异记》、《西京杂记》、《战国策》、《礼记》、《管子》、《元稹诗集》等,其中受白居易诗文的影响最深。紫式部22岁嫁给比自己大20多岁的藤原宣孝为妾,婚后不久,丈夫即病逝,孀居5年后入皇宫为彰子皇后的女官。在经历人生坎坷的同时,紫式部饱含血泪写作这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大哀歌,因而,读来特别令人动容,读者似在阅读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缠绵哀婉的“哀情小说” 《源氏物语》书名的“物语”两字,日语中意即故事。物语文学是日本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公元10世纪初的平安时代,与中国古代传奇文学有许多相似之处。而《源氏物语》在艺术上却极大地发展了物语文学,是物语文学与和歌文学相结合的最伟大的经典作品,被认为是三千万日本家庭不朽的国民文学,也是东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就《源氏物语》与《红楼梦》进行比较,中日两国学者均有大量研究。现将首都师范大学赵连元先生所著《(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之比较》(见《东方丛刊》1995·第三辑)一文中,能被人明显感到的要点摘录于下,以便读者朋友在阅读时加以注意: 1.《源氏物语》与《红楼梦》都以爱情为主线,创造了两个不同国度的“女儿国”。《源》中为“六条院”;《红》中为“大观园”。 2.《源》与《红》一样,书中主要人物光源氏的12个妻妾(葵姬、空蝉、六条、若紫、藤壶妃子、末摘花、胧月夜、明石姬、夕颜、花散里、玉、三公主)与《红》中所记金陵1 2钗(黛玉、宝钗、湘云、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李纨、秦可卿、妙玉、凤姐、巧姐),均展示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气氛,并因此唱出了一部感人至深的封建末世的“大挽歌”。 3.《源》中的光源氏、左马头、头中将等,与《红》中的贾赦、贾琏、薛蟠等相比,他们都同样的挥霍成性、坐吃山空、勾心斗角、安富尊荣、轻薄浮荡、偷鸡摸狗。 4.《源》与《红》各自所展示的人物画廊中,均为400多个人物,这也是一个巧合。 5.《源》中的主要人物光源氏,与《红》中的主要人物贾宝玉比较:不仅出身相同,而且都是盖世无双的美男子,都极度迷恋女色,而且都没有“男尊女卑”的观念,却都有“惜香怜玉”的情怀,竟像是一对“双胞胎”。 6.《源》中的主人公紫姬,与《红》中的宝钗比较,均是标准的淑女,她们不仅才貌相同,品德相同,而且命运也相同,最终都成为了封建礼教的殉葬品。 7.作为东方文学的两部极品,二者都是残缺的未竟之作,虽结尾都有后人续作,但却成为中日两国文学上无法弥补的缺憾。 8.《源》和《红》的主人公在经历一番荣华富贵后,都对人生感到失望,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如此等等,确实令人难以理喻。 更为有趣的是,日本的文学家武田宗俊近年来经过仔细研究发现,《源氏物语》的前33回可以分为A、B两个系列(A系列为1、5、7~14、17~21、32~33,共17回:B系列为其余的1 6回)。A系列是一个完整而连贯的故事,从第1回“桐壶”里卖卜者所做的预言,至第33回“紫藤末叶”里如愿以偿而皆大欢喜的故事。在A系列中,故事的主人翁光源氏被描写成一个英俊而极富才情、光芒四射的人物。而B系列则是后来补充安插进去的,安排了光源氏以失败而告终的四个插话。其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如夕颜、空蝉、末摘花、玉等在A系列中完全不曾露面。可见,A、B两系列的故事主题是截然不同的。读者在欣赏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同时、不妨将两个系列分开读一读,说不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感受。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该书在翻译和润色过程,仰承了许多翻译界前辈及红学与源学研究者的才情。考虑到《源氏物语》与中国古代传奇小说和话本,特别是与《红楼梦》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在翻译时,力求使之在语言风格上具备《红楼梦》的特色,故有极强的古代白话小说的倾向,但相对于《红楼梦》而言,语言更为清新、恬淡、质朴,使读者能感觉到,本书如同一枝经年褪色的樱花。另外还须说明的是,《源氏物语》原作在结构上显得有些庞杂、冗长,对某些场景和人物心理的描写也不够精纯,在翻译时,我们尽量强化该书的小说性,回避了有损于作品艺术完美性的不足之处,这样做是否妥当,还望众读友指正。 姚继中 于四川外语学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